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第411章

作者:焰火璀璨

再顾不得礼仪什么的,刘岱直接插话进去,坚决拒绝盟主之位,此刻又不好直接推举袁家人,好像他胆怯了一样,虽然这就是真实理由,但,他刘岱也是要脸面的吗,随即眼珠子一转,便直接说道:“我看,还是曹操曹孟德比较合适,孟德乃是讨董檄文的发起人,理应做上盟主宝座。”

此刻的曹操却还不是后来那个乱世奸雄,而是个一心想着匡扶汉室的忠臣,面对刘岱的推举,变现的十分坦然,“在下不敢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第六百四十章:讨董的水有多深

事情终于回到正轨,袁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目光感激地看了曹操一眼,果然还是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靠谱,虽说袁绍早有准备,但有曹操先顶他一手总是好的。

而另一边袁术却十分不满,袁家四世三公不假,可那也是他袁术的,什么时候轮到袁绍这个庶出之子代表袁家了,可还不等他表达不满,另一边王匡便直接出言赞同,随即便像是打开了闸门,一群诸侯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耀袁绍,仿佛袁绍天命所归,若不坐上这个盟主位置,便是天理不容一样。

袁绍抿着嘴,再三推拒,最后只能压抑着笑意,无奈摇头,只得听从众人建议,这一幕看的袁术目瞪口呆,随后也反应过来这是大家故意在坑袁家。

事实上,不论是袁绍还是袁术都看的出来,包括在场众人都没想着隐瞒,问题是,阳谋就是阳谋,不是你看出来就能躲得过的,起码袁绍自己心甘情愿往下跳,袁术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事已至此,便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有资格参加会盟的公孙瓒和刘备三兄弟,此刻目光朝着张邈身后的王轩看去,事情果然跟他说的一模一样,不禁暗暗佩服王轩深谋远虑,大局观出众。

盟主定下,剩下便是瓜分讨董联盟其他利益的时候,最后,袁术拿到了总督粮草的资格,作为补偿,与袁术关系亲密的孙坚拿到了先锋的职位。

是的,没看错,袁术与孙坚关系亲密,孙坚的中郎将是袁术运作下来的,同时,为了让袁术接手整个南阳郡,太守张咨是孙坚找理由杀掉的。

权利分配完毕,大事已经定下,很快,便有烤肉,饭食,好酒端了上来,大家就这么席地而坐,在袁本初的带领下,一边看着歌舞表演,一边开始吃喝,当然,偶尔也是要讨论下董卓问题的,但在所有人看来,这次讨伐董卓必然大获全胜,无他,人多势众而。

另外,只要董卓自己脑子没毛病,就不会死守洛阳,毕竟离他的老巢西凉太过遥远,一个弄不好根基老巢就要丢了。

酒宴之后,大家各自返回营地,路上张飞就忍不住念叨,“载之,都怪你,这段时间在你这边吃饭多了,现在我吃烤肉都不香了!喝酒也觉得寡淡无味了!你真是害人不浅啊!”

“行,我满足你,以后别来我这里吃饭!”王轩斜视了张飞一眼,语气中满是不屑。

“别别别,别啊,俺老张错了,俺老张错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一听王轩这话,张飞立马老实了,贱兮兮地在王轩身边来回转悠。

返回营地之后,刘备又偷偷带着关羽张飞来到王轩营地,一看这架势王轩就知道这是又有事。

王轩也不点破,而是笑着说道:“怎么,没吃饱,又来我这里蹭吃喝?”

刘备脸色严肃,看见王轩便直接抱拳行礼,“备有一事不明,特来向载之请教。”

看着刘备这副郑重其事的架势,王轩摸了摸鼻子,“行吧,里面说。”

来到营帐之内坐定,刘备这才开口说道:“载之,现在盟主公然带着人在军营之中花天酒地,是否太过肆意,要知道董卓现在还在洛阳城中,如此轻敌,可不是明主所为啊,可看其他诸侯却……”

说道这里刘备摇摇头,十分的想不通。

王轩嘴角一翘不由得笑了,看着刘备问道:“那玄德公以为,这次讨董是否有胜算那?”

刘备低头沉思片刻,随后抬头说道:“我记得一个多月前载之曾经说过,董卓会给我封个太守之位,可见,载之认为讨董必然失败。”

“看如今这个架势,我也觉得讨董没什么希望了。”说到这里,刘备带着几分愤恨与惆怅,颇有些恨袁绍等人不争气的意思。

“董卓大军皆是西凉百战之精锐,又有着汜水关,虎牢关两座雄关防守,本身兵力又不落于下风,而我军,大部分士卒缺乏训练,乃是临时拼凑而成,人员又互不统属,互相防备,无论地利还是人和全都落在下风,如何能胜!”越说,刘备越是悲观。

无论怎么说,刘备也是打了六年仗了,虽然在大势,计谋,眼界等方面有很多不足,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但不代表他不明白怎么打仗,不明白怎么看输赢和优势。

这些基本素质,刘关张都不缺乏。

“我可没说讨伐董卓会失败!”见刘备这副状态,王轩直接伸出一根食指朝着刘备摇晃起来,“当然,我也没说讨董会胜利。”

草鞋三兄弟都被王轩这前后矛盾的话说的一脸懵逼,只能无奈地看着王轩等待解释。

“所谓胜利,或者失败,在不同人眼里,意义不同,全看出发点是什么,只要达到了目的,那就是胜利,达不到目的那就是失败。”

“战争从来都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它只是政治目标的延续,所以,玄德公,在准备打一场战争之前,你首先要想好,我的目的是什么,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前进,那么你参加讨伐董卓的目的是什么那?”

刘备深深思索王轩这一番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这让之前他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片刻后,刘备抬头说道:“斩杀董卓,救出皇帝陛下!”

“若你抱着这个目的,那么讨董在你这里必然失败。”王轩直接下定结论,“皇帝不可能被就出来,董卓也绝对死不掉!”

“为什么?”刘备忍不住出声问道:“是因为攻不进去洛阳吗!”

“董卓要是挟裹着皇帝跑了那,跑回关西那?”

“他敢!”刘备霍然起身,怒目圆睁。

“你去问他敢不敢,皇帝都废立了,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王轩毫不惯着直接怼了回去。

“他,他,他!”知觉告诉刘备,董卓一定会这么干的,而他却毫无办法。

“这一仗,打不了太长时间,洛阳是天下士族的洛阳,可不是他董卓的洛阳,董卓不可能为了洛阳死守两关,耗损自家兵力,若是他被长期拖在这里,难保西凉老家被人给抄了,到时候死的更快。”

第六百四十一章:你们这些读书人,真是坏的流脓!

王轩一句话就点在汉末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点上。

不管造反,还是起兵,都要会老家,外地人,是有很难融入到当地,得到当地人支持的。

根基不稳,老家一旦丢了,那也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对于董卓也同样如此,且不说身在洛阳,被当地世家豪门抵触,连筹集粮草都费劲,还需要西凉帮忙供应,单单是远离老家的问题,就足够让董卓撤军了。

“所以说,从这一点上来说,董卓必败!”说到这里,王轩敲了敲桌子,“但,也仅仅如此了,只要董卓放弃洛阳之后,整个讨董联盟便不会去追击了。”

“为什么不追,难道还眼睁睁看着董卓把陛下裹挟走?”

“怎么追,三十万大军的粮草谁来出?是否足够?粮草是否能支撑运送那么远?万一断粮了怎么办?若是追的紧了,导致皇帝蒙难,这个责任谁来负?”

王轩抛出来一大串问题,刘备却一个都解答不上来。

单单是一个三二十万大军粮草问题,就能让任何一个诸侯倾家荡产,所以,这粮草真没法出!

可若是自己的军队自己负责粮草,切不说孙坚,公孙瓒这种路途遥远的,根本没有运送能力,便是刘备自己,他特么连个地盘都没有,现在粮草还是张邈供应一部分,糜竺供应一部分,联盟供应一部分那!

至于运送,断粮什么的,他都不敢想,反正他是没底气,没理由要求任何一路诸侯倾家荡产支持讨董,而且能不能打得过还另说。

更何况还有天子安危问题,这责任,他刘备就算想负责都没资格,所以……

所以,从一开始,这个讨董联盟就从来没人想过能救出皇帝,斩杀董卓是吗?

被王轩这么一提点,刘备总算想明白,这些各路诸侯,或者是策划这次讨董的袁家,从一开始就只是想拿回洛阳,获得足够的名望便够了,至于皇帝什么的,从来都没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而他们这些参与者,要么是抱着同样心思,要么干脆只是傻夫夫,比如他刘备。

刘备从来不是那种死心眼事不可为还要硬上的人,从底层爬起来的他,很明白,遇事不能强求的道理。

现在,是时候为自己考虑考虑了,而他,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所以还要是靠着眼前的王轩帮他谋划,此刻,他就生出一股把王轩拉拢到他身边的想法。

毕竟,王轩自己也说了,他没想过争霸天下,太累,可刘备觉得,自己不怕累啊!

“载之,那我应该怎么办?”想到就做,刘备十分干脆。

“不用急,等着找机会出风头就行,到时候还要看云长和翼德的,要狠狠地在董卓面前露露脸,越是表现的厉害,越是能让董卓给你封个大官!”

“董卓脑子有病啊?”张飞眼珠子瞪得老大,一脸的不可理喻,“这可都是他的敌人,难道不是应该越厉害,越是要打压吗!”

“你脑子才有病!把董卓赶出关东之后,便是关东诸侯互相之间自己争夺利益的时候了,董卓为了分化各路诸侯,让大家厮杀个难解难分,自然会刻意扶持一些看起来有能力,却底蕴不足的人,比如玄德公,以此来给袁家找麻烦,最好像战国时候一样,大家都打成一团乱麻,永远都分不出胜负才好。”

“啧啧。”张飞身体后仰,大嘴一咧,一副想远离王轩的样子,“你们这些读书人,真是坏的流脓!”

王轩随手抄起身边的一个东西就扔了过去,‘啪’一下砸在张飞的身上,张飞显然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没敢躲,只是嘿嘿冲着王轩讪笑。

“张飞!”王轩伸手点着说道:“回头我就把你卖了,让你还给我数钱!”

“嘿嘿,不能,不能。”张飞嬉皮笑脸地凑了过来,“我就是嘴快,其实,我最老实了,载之肯定不会欺负老实人的,是吧!”

“起开!黑了吧唧的!”越混越熟,很多人的形象就会大变,王轩发现张飞完全就是一痞子,关羽就是宅男,没事的时候在家里呆一天都不愿意出门,看看书,练练刀,话都不愿意说一句。

“这事,你们也不用急,以后机会我会给你们通知的,平日里有时间多找其他诸侯交流交流,给自己打打名气比什么都重要。”

“那就全靠载之了。”好在刘备够老成持重,对着王轩抱拳行礼道:“那我兄弟就告辞了。”

“行,就这么招吧,多去跟曹操,孔融,陶谦,张邈,乔瑁几个人交流一下,嗯,特别是曹操,回头咱们一起去。”

“我知道了。”

刘备解开了心里的疑惑,带着两兄弟告辞,王轩却又开始思考起自己的问题了。

他参加诸侯讨董,目的就是为了见见这天下诸侯的到底都是个什么成色的,现在看来,尽管历史上有很多东西被隐藏起来,但是,烂泥依旧是烂泥。

以王轩的阅历,看人只需要稍稍接触,便能清楚个八九不离十,就拿公孙瓒来说,性格过于刚强、固执,用老话说,就是老猪腰子太正,而且为人爱炫耀,爱面子,从非得给手下义从全部弄成白马就可以看出来,骚包!

这种人,得势的时候,风起云涌,失势的时候,一蹶不振。

张邈什么的,志大才疏,德不配位,孔融,送梨是个好手,他陶谦,没几天活头了,鲍信,王匡什么的,更是一辈子的小弟命……

真正让给他留下印象的是袁绍,袁术,曹操三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庶出的原因,袁绍身上阴气太重,优点是十分懂得借势,也敢于下手争取,缺点,同样是喜欢借势,而且借的太多。

袁术,嫡出,高傲已经刻印到骨子里,几乎就是这个时代世家子的典范了,高高在上,从不俯首,不屑于为自己辩驳,为人大气磅礴,不在意蝇头小利,今天既然被人摆了一道,没拿到盟主,那也绝不就任副盟主,不管什么时候面子不能落喽!

曹操么,热情,开朗,对自己身份地位,拿捏的十分精准,为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即便是带头推荐了袁绍,也能让袁术无话可说,依旧保持着之前的朋友关系,整个诸侯之中,跟任何人都能聊的起来,看起来关系还都不错。

但,人不可能没有好恶,跟所有人关系好,就等于跟所有人关系都不好,反正王轩认为,老曹藏的很深,一时半会探不到底子。

至于孙坚,从他路上连杀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就能看出来,戾气太重,喜欢做事做绝,你不留余地可以,但若没有足够撑得起一片天的手段,那就绝对活不长久!

第六百四十二章:袁绍的缺点

把所有诸侯都拎出来仔细斟酌一番后,王轩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三个人身上,袁术,曹操,刘备。

没有袁绍!

原因很简单,袁绍根基不稳,袁绍的实力,基本都来自于选择支持他的世家大族,这种情况下,就好像是沙滩上的城堡,很容易被一个大浪给全部打碎。

也就是说,顺风可以成神,逆风直接超鬼。

没办法,根基不稳的话就这样,顺风的时候大家都死死挺你,但一旦出现逆风局,这些世家大族就要开始起一些自保的小心思了,这也无可厚非,当初挺你是为了捞到更大的好处,选择自保同样是避免更大的损失,谁让你自己的力量不足够那!

这也是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一蹶不振的原因,毕竟,无论是袁绍占了天下,还是老曹占了天下,对这些世家来说没太大区别,肯定不会跟老曹拼到底的。

这对于有过执掌一国经验的王轩来时十分重要,袁绍太喜欢借势了,不明白,借来的永远都是借来的。

在王轩看来,借势太多,还不如没有势力,靠自己一点点打下来的基础才足够扎实,等自己有势力了,在考虑借势的事,如此一来,能慢慢把借来的变成自己的,才能保持长久不衰。

袁术就不一样,整个汝南扬州一带就是袁家的大本营,力量都是自己的,控制力远超袁绍的河北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