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第315章

作者:焰火璀璨

一座奢华的庄园之内,小桥流水,山石奇花,环廊曲折,可谓是一步一景,江南庄园的另类奢华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丫鬟仆役不停地来回穿梭,显得异常忙碌。

一座大殿,雕樑画栋飞檐斗拱,单单看那精细的雕刻与布置,便知道耗费了无数的人工,大殿之内,十几个大型鎏金烛台摆放在各个角落,每个烛台之上都高低错落地插了几十根牛油大蜡。

整个大厅足有上千平米,儘管是黑夜,也被照耀的如白昼一般。

八个气势沉稳,一看便是手握大权的老人坐在那里,身边都有三个美貌的年轻侍女在服侍,餐桌之上,清蒸武昌鱼、沔阳三蒸、天沔滑鱼、仙桃蒸三元、泥蒿炒腊肉、粉蒸鲶鱼、鱼氽元子、八卦汤、红扒鱼翅、虾子海参碗鱼、茄汁桂鱼、黄陂三合、全家福、芙蓉鸡片、黄焖甲鱼、桔瓣鱼元等山珍海味摆满了桌子。

(大半夜的写这东西,我特么馋了……)

大厅前端,三十六个美女在翩翩起舞,二十四个美貌乐师在四周抚弄各色乐器,八个老者,注意力却并没都放在表演的美女身上,互相之间,低声交谈着,这种美色,在他们人生中的几十年里,已经见过太多太多了,便是各种舞蹈曲目,他们也没有没看过的,可以说,只要不是在床上,这种单纯的舞蹈已经失去对他们的吸引力了。

但,这就是中华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大家聚在一起,即便是要谈论正事,也要把这个过场走完,山珍海味,歌舞表演,不然,这就是招待不周了,说出去都丢人。

知道这曲歌舞表演完毕,官家家主才高声说道:“想必这种歌舞,平日里大家也看的太多了。”

闻言,其他几人哈哈一笑,什么都没说,便听官家主再次说道:“我这边倒是重新训练了一些舞姬,要说起来,这还是福建传过来的,那姓王的年轻人不知道分寸,于玩乐一道沉溺极深,弄出来不少新奇玩意,大家也看看。”

在座其他几位家主也纷纷称是,一边附和着说王轩沉迷酒色,一边准备用‘批判’地眼光看看。

没一会,便有带着猫耳,兔耳,浑身只在关键部位穿了花色皮毛,带着尾巴,赤着脚的少女陆续‘跑’了上来。

这个‘跑’可能不太准确,四肢着地的猫女扭动着腰肢,短尾的兔子轻轻蹦跳,后面还有狐狸装扮,带着羊角等等各色装扮的美女,以不同的方式‘跑’了上来。

最后跟上来的是女扮男装的一个书生,这曲目便是一书生误入山林,遇到一群女妖精,被妖精迷惑之后过上了没羞没臊地生活……

至于到底是如何迷惑的,如何没羞没臊的,也展现了个完完整整……

这套确实新奇,狠狠地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等这一切流程走完,大家才开始说起正事,只见官家家主挥手把下人都打发走,面色郑重下来,“今天召集大家来此是什么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

“是啊,那姓王小家伙闹的有些太过了。”吴家主冷笑一声介面道。

“那可不是太过,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他是觉得自己能挑战全天下了。”

“竟敢屠杀广东世家,虽然与我湖广没什么关係,但,我辈读书人,以天下万民为己任,绝对不能准许有人做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以为家主说到这里,脸色满是正义凌然之色,显然,他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是啊,我等若任由这等人祸乱天下,如何对得起楚地这千万百姓,如何有颜面见江东父老。”

“还请官家主,为天下苍生,主持公道。”

官家主微微颔首,这些话大家都说习惯了,连他们自己都深信不疑,十分确认自己代表的就是天下万民,“此事,没那么容易,这次相比大家都派人去福建和广东收集消息了吧?”

见所有人点头,官家主这才说道:“这王轩看起来,其志非小啊。”

“可不是,福建弄出来五万大军,而且给那些丘八每家二十亩地,嘿,这是私买人心啊。”

“而且,这五万大军,从上到下都换成了他自己的人,也不知道兵部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他私下做成了此事,这五万人,铁板一块,根本插手不进去,但是,想来战斗力肯定远高于我大明这些卫所军。”

闻言,吴家主歎了口气,“大明军制两百多年来,逐渐糜烂,武勋集团的后代只知道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已经忘记如何上阵杀敌了。”

“杀敌?怕是见血都已经不敢了,这姓王的小子在广东又招募了六万多人,照这么下去,早晚要出大事。”

这话一出,场面上一时间安静下来,后面的话谁也不愿意多说,但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说王轩早晚会造反罢了。

“大明,已经两百五十多年了。”吴家主苍老的声音想起。

“是啊,两汉前后都是200年,大唐289年亡国,两宋一共319年,元朝就不必说了。”

“是啊,自从周之后,大明算是存在时间比较长的了,现在国力衰弱,皇上不理朝政,南边还出了这种妖孽……”说道这里这位家主摇了摇头。

到了这个时候,不少大世家已经看出来亡国之相了,两汉,东西晋,唐宋元,一代代都超不过这个界限,对于这些历史比大明更长的大世家,扎根在地方,很多东西,看的比被圈禁在皇宫之中的皇帝更加透彻无数倍。

皇帝知道什么,全看大臣们想让皇帝知道什么,而皇帝历来听不到真话,翻来覆去都是天下承平,国泰民安罢了,而真到了要亡国的时候,这些大世家倒也不怕。

若是能扶持王朝中兴自然好,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没有那个大世家愿意冒险的,即便是王朝更迭,他们也不怕什么,只要自家实力够强,在地方上有足够的影响力,到时候只要愿意支援新朝,收到的好处只会更大。

当然,前提是他们不生出争夺天下的心思就行。

无论坐上皇位上的天子是谁,这天下的治理,还是需要他们这些读书人,或者说,他们这些在地方有足够影响力的人。

只要是有志于天下的人,即便最后在争夺之中败北,是给真龙开路的人,也会善待他们这些大家族,他们最后投降真龙即可,无论如何,都利于了不败之地。

越是到了皇朝默念,内斗便越是厉害,争权夺利便越是明目张胆,是这些能做到全天下最高职位者都是蠢猪吗?

是他们不知道内斗下去只会消耗皇朝最后一点气运,只会让皇朝越陷越深吗?

不是的,无论是有科举之前,还是有科举制度之后,凡是能在权利斗争中走到最高峰的,哪里有傻子,都是粘上毛比猴儿都精的家伙,这些老狐狸明白的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皇朝末年,大家都趁着最后的机会给自己家族捞好处,期望家族壮大,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是在求家族延续,这都是用来度过乱世的法宝,或者在下一朝代中获得更高的起点和地位。

是家族的延续,而不是一个忠臣的名号!

即便是大明变成了‘我大清’,纵观大清高层,除了清初的时候女真人还有点能臣,再其后,佔据朝廷高位的不还都是汉人。

只能说,这些大家族,没想到女真人能如此野蛮,杀戮如此之盛罢了。

在他们心里,女真人的后金,跟他们祖宗金朝时会一样善待他们这些国家‘重臣’。

当然,虽有差错,但其这些大家族还是后代不绝,延续下来,便还是以‘头皮痒,水太凉’来说,《重修河东君墓记》记录,到1810年,他的后裔钱宗元还有记载,便可见这些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还是卓有成效的。

便是到了现在,南俞钱氏大宅还在。

“这姓王的小子绝对不行!”吴家家主沉声说了一句,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可这小子的实力……福建五万精锐,据说人人披铁甲,广东又再次招募六万人,我想这不会是他的终点,此等实力,硬碰硬恐怕……”

“嗯,这事,关係天下万民,不能单单我们楚人出力,福建可就挨着浙江,那是是王小子的大本营,他们浙党也跑不了,同样,江西是东林党的地头,他们也别想独善其身。”

“这是当然,观其行事,这姓王的小子对世家大族抱有很大的恶意,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前后屠杀了二十几个大世家了,这等人是乱世妖孽,绝对不能让他上位。”

这话引得大家齐齐点头,“此人性情暴虐,乃是桀纣一般的人物,若是让此人上位,天下万民恐怕将陷入无边地狱,永世沉沦。”

“官家主说的对,此事,还需要劳动官吴两位大人,去找浙党和东林党人商议,无论如何,不能让这王轩在往出发展一步了。”

官家主微微颔首,“放心,这王家小子,不得民心,最多就是个给真龙开路的货色,早晚万劫不复。”

这话一出口,众人纷纷附和。

这话其实也不算说错,这些大家族,在地方势力根深蒂固,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民心,从来都不是指大字不识的草民,民心俩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上哪里去表述自己的意思!

这民心,自古以来说的便是这些控制地方的世家大族,任何一个有志于天下的大势力,只要在一地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援,那么立刻便会政令通畅,地方安泰,民心稳定,至于税收什么的,更是轻而易举便能得到。

若是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援,那没的说,政令无人理会,地方动辄动乱,民心不安,税收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了。

只要你想做统治者,想让地方长治久安,便不可能单靠杀戮来维持,总是要有大量的人去治理地方,特别是乱世刚刚结束,皇朝更迭的时候,便是想搞科举都来不及解决问题,靠的只能是这些地方世家,来维持稳定和过度,所以,他们才有恃无恐。

而现在,在他们心里,王轩,已经失了民心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四大党派斗王轩

消息从地方直接传递到京城,这次针对王轩的动作,由楚党牵头,浙党和东林党全部参加,便是关係不大的齐党,也参与了这次秘密集会,共同商议王轩的问题。

已经不知道有多久了,这些人没有因为一个问题聚集的这么整齐,即便是面对草原人入侵,即便是面对女真人犯边,这些人都没有这么整齐,这么重视过。

至少,现在在四大党看来,王轩对他们的威胁,远远大于草原人和女真人,或者说,直到现在,也没人认为女真人能得天下,皆是因为女真人太少了,事实上,便是吴三桂投降,放清军入关的时候,‘我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都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思,便是他们也觉得,以女真人那几十万人口,想统治人口近亿的汉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整个大明的权贵看来,女真人就是癣疥之疾,即便大明灭亡,也会有新的帝王崛起,可能是任何人,便是蒙古人再度崛起都有可能,毕竟五胡乱华开始,草原已经不止一次佔据中原大地了,但绝对不是会是人口数量最少的女真人。

所以,明末这些世家权贵,更多的经历放在内斗之上。

齐楚浙三党与东林党的争斗,是关于利益上的争斗,并不涉及生存问题,也没到不死不休的境地,失败了无非就是辞官回家罢了,但是现在,王轩给他们的感觉便是,一旦让王轩势力扩大,很可能会屠戮掉他们。

在一部分人心里,这已经不是可能会,而是肯定会,毕竟王轩在福建和广东两地都这么做了,这就跟女装一样,只有零次跟无数次,他既然屠戮过,那必然会有第五六七次,而他们若不早做准备,扼杀掉王轩,那么他们的家族就会变成那五六七中的一个。

越是世家之人,越知道中小世家无所谓,大世家的危害有多严重。

四大党派已经斗了二十多年,彼此之间积怨很深,但这次会面有,代表“东林党”的高攀龙、赵南星、杨涟,代表“浙党”的内阁首辅方从哲,沈一贯和给事中姚宗文,代表“楚党”的给事中官应震、吴亮嗣,代表“齐党”的给事中亓诗教、周永春,代表“宣党”的汤宾尹。

“景逸先生,多日不见,身体可还安康?”官应震站在门前,看着从轿子上下来的高攀龙,笑着招呼道。

高攀龙,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着有《高子遗书》12卷等。(这是谁都敢称子了……)

“多谢旸穀先生挂怀,本想颐养天年,奈何,天不遂人愿,总有姦邪小人乱国,在下身负万民之望,不敢鬆懈啊。”高攀龙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微微摇头歎息。

官应震瞳孔微微一缩,心里暗骂,今天大家应邀前来,便是因为王轩的问题,可这姦邪小人却不单单说的是王轩,想来,包括他在内的‘齐楚浙’三党,都被划归到姦邪小人之中了。

“与戴王冠,必承其重,景逸先生可要保重身体啊。”看似关心的话,可话里的意思却是在诅咒对方早死,气的高攀龙脸上的笑容一僵。

一阵言语交锋后,两人不分胜负。

“景逸先生里面请。”官应震做了请的手势。

“旸穀先生客气了,一起。”高攀龙笑容温和地客气道。

两人几乎同时迈出一步,步伐都极大,肩并肩一起走了进去,同时间,眼神交汇,一个暗骂对方奸滑,一个暗骂对方虚伪。

没太久,陆陆续续人都到了,分成四波,各自坐在一起,可齐楚浙三党却形成隐隐的半包围之势,面对东林党人。

目前,是三党势力稍大,东林党处于压制状态。

“那姓王的小子情报,各位都知道了吗?”

“不是很清楚,还请官大人说说。”高攀龙好整以暇地坐在那里,面对对面八人,丝毫没有落于下风的感觉,此刻好似听候属下彙报的首辅大臣。

官应震微微一笑,拿起一叠纸递给身后的侍者,“既然东林人情报落后,那便你们看看吧。”

大家争夺的是朝中的位置和家族的利益,身为一方领袖,便不能在任何一个方面落了气势。

高攀龙也不介意,接过来之后快速看了起来,这情报和给皇帝的奏章不同,写的简单明了,王轩杀过多少世家,其亲信有多少,产业大致情况,估值和利润,福建有兵力多少,装备如何,广东目前情况。

寥寥两张纸,便把王轩的情况描绘了个七七八八,看过之后,高攀龙眉头微微皱起,情报很详细,比东林党收集的详细,可见对方下了功夫,把纸递给身旁的杨涟,等其他两人看完,高攀龙这才盯着对面八人说道:“你们有何打算?”

“此人,留不得了。”

“可惜了,他若是能再隐忍一些年就好了。”首辅方从哲说道。

浙党属于新崛起的势力,与其他几党都不相同,楚党,全部都是大地主阶级,掌握了最多的粮食,这是他们彰显影响力的最大武器,也是天下间最稳定,最讨厌变革的一个群体。

东林党,以新兴的商人为主,掌控全国大半的海贸和运河上的贸易往来,丝绸类,瓷器类,茶叶等等暴利行业,大部分握在他们手中,其中还有全国最大的盐商,是全天下最有钱,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人。

而浙党,同样是商业比较发达,但一直收到东林党人压制,齐党也差不多,控制南北运河的中间段的贸易,与东林党势力利益冲突严重。

东林党影响力最大,却被三方包围在中间,所以,四方冲突不绝。

“那也不行,观其行事作风,太过霸道,杀性太重,不得民心,空非仁德之人,这种人,只可能是乱世妖孽,上应杀破狼之局绝非理想人选。”官家主毫不犹豫地反驳了方从哲一句。

三方虽然联合对付东林党,但不带表任何事情上都能走在一条道上。

“调他进京如何?只要进来了,那他便生死不由自己了。”齐党亓诗教随意说道,王轩的影响不到齐地,若王轩真有能力扩张到那边,最起码先要干掉其他三党,那样一来,王轩将佔据天下半壁江山,佔有天下财富的八成,真到了那时候,他还不如直接投诚了那,以卵击石的事他可不会去做。

还不等东林党这边回答,首辅方从哲便说道:“希望不大,只要他不傻便不会进京,但不妨碍试试,反正就是一道命令的事,成了最好,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势力在壮大了,到时候,咱们谁都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