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仍是泰拉最弱的温迪戈 第232章

作者:4S店

抓着伊挚的鹿角,将不做反抗的他一步步拖往源石动力炉,绕了一圈,看哪里可以把伊挚塞进去融化。

博士倒不害怕伊挚反抗逃走,她已经从零号那边确定了一遍,伊挚不擅长作战。

难怪,当年就她那点三脚猫功夫,也能把伊挚打趴下,当年应该不是装作输给她,而是单纯太菜。

“你把我叫来,就是为了毁尸灭迹?”

不愧是机械人,发音不受到身体外表损伤影响,咬字清晰发出质疑。

博士停下脚步,看了眼伊挚,松开手,蹲下来盯着被她称作父亲的家伙,“那你回答我,我们到底是什么?”

伊挚一副“你在说什么我完全听不懂”的样子。

“不要再装傻,很早的时候,我就察觉到不对劲了。我查询过有关温迪戈资料,没有提及到类似于我们外表的存在。”博士眼神闪烁,清明:“我以前就在想过,我是否是试验产品。仔细一想,又不太对劲,零号提供的资料中,就算我是通过提纯温迪戈而诞生试验品的话,也应该更加接近现在的温迪戈普遍外貌。”

“制造我们的基因,并不来自于现代的温迪戈。”

“你当年,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制造出了纯血的我们。”

伊挚笑了。

在博士一拳打下去前,他开口,声音轻如蚊蝇拍翅声。

博士脸色渐渐变得难看。

“现在,你知道为何最后自己变为了长生者,又天生情感淡薄吧?”

伊挚的声音听起来意味深长,让博士联想到了谜语人。

所以博士又动了手。

第391章 第三百七十九章你打算成为什么样的人?

博士记忆力很好,哪怕是两百多年前的事情,对她来说,也能做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她与弥赛亚分歧点诞生于四十七年前,换而言之,四十七年的经历是完全相同。

包括她们拥有共通的“父亲”伊挚,包括平淡如水的童年经历。

这是作为弥赛亚的童年。

弥赛亚有记忆开始,她便居住在居于萨尔贡境内,与米诺斯边境遥遥相望的区域内。

沙海与绿洲相接处,便是萨尔贡的国土,除去少有的移动城市,更多的萨尔贡人生活在环境严苛的荒野和密林里,国民极少与外界交流,封闭生活让尚武、部落生活等古老传统得以延续至今。

因为生活在国境边界附近,弥赛亚从小生存的区域与萨尔贡主体区域相比,更加开放。

同样的,他们的生存也受到两国之间时有时无的摩擦干扰,死于意外突袭与死于疾病的概率不分上下。

那时候,伊挚是一家明面上的孤儿院院长,私底下是专研源石技艺的科研者。在占地近两千平方米的孤儿院地下,是储存着来自泰拉各地知识的实验室,其中的先进设备,不亚于大部分哥伦比亚明面实验室的科技设备。

伊挚是所有孩子的“父亲”,所有孩子称呼他为父亲,而非是院长。

包括弥赛亚在内。

孤儿院在这片混乱土地上引人瞩目,反倒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附近移动城市、定居部落都默认了外来者伊挚的存在,谁也指不定自己哪一天会离开,如果能将孩子送到孤儿院里,至少还能得到比较良好的义务教育机会。

对于弥赛亚的身世,伊挚曾告诉她,她是某天被送到孤儿院门口。只是婴儿的弥赛亚,冷漠得不像是个孩子,捡到她的人,对上弥赛亚的视线时,差点手一抖,把她摔下去。

所以弥赛亚是孤儿,而且是一个天性感情淡薄的孤儿。弥赛亚一直被灌输着这样的想法。

这只是一所孤儿院,设备齐全令人张口结舌的地步,这一点是弥赛亚离开萨尔贡后才知道的。她一直以为绝大部分孤儿院都能直接提供到弥赛亚级别的义务教学,强制孩子们学习到高中毕业才允许停止。

弥赛亚学习速度很快,这得利于她对所谓的部落传统毫无兴趣。比起移动城市、移动城镇,孤儿院交换物资更多是迁移的部落。那些打扮富有原始风格的部落人士,总是能给新生儿带来许多印象深刻的传统,然后在孩子中流传。

他们在拿着简易自制武器相互打斗的时候,弥赛亚在学习知识,他们在昼伏夜出嬉闹的时候,弥赛亚能够以大人们要求健康时间作息。

然后弥赛亚被打了。

或许是弥赛亚表情真的太冷淡了,把她额头砸伤的孩子唔了一声,又觉得没趣,说了一声没有感情的怪物后匆匆跑走。

弥赛亚去找医生治疗后,继续去看书。

那时她才十二岁,已经学完了高中知识。等待她的是提前高考,她没有心力去浪费在打小报告的想法上。

她有注意到,从那以后,同龄孩子都在窃窃私语弥赛亚的情况,没有人愿意接近她。

结束了所谓的个人高考,拿着作为奖励的糖果,弥赛亚拆开糖纸,尖牙咬碎坚硬的糖果,以最快速度补充她缺乏的葡萄糖。

明明是很孩子气的动作,弥赛亚做出来,冷得像是一台机械,只是在做例行能量补充。

“父亲。”弥赛亚抬起头,眼睛所表现出来的眼神,一点也不像是十二岁该有的情绪,“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她选择学习,是因为这是强制力,每一个孩子都必须高中毕业。

那么,高中毕业后,她应当做什么?

继续学习下去?孤儿院有这个水平,但有什么意义?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始舞刀舞枪,自学着三脚猫功夫?

弥赛亚发现自己没有未来的目标。

所以,弥赛亚来请教伊挚,她想获得一个新目标。这座孤儿院里知识水准最高、权力最高的是伊挚,只有他有这个资格。

弥赛亚深信着伊挚能给她一个正确的未来方向。

那时候的伊挚是真正的绅士,对孩子温柔,对女士友好,唯一缺点是真的不能打架。

弥赛亚那张毫无表情的脸,接受了毫无意义的摸头,她有那么一点期待着答案。

“未来不应该由我决定。”伊挚打碎了弥赛亚的想法。

“……您比我年长,学识比我更高,如果是您指示,我能少走许多歪路。”弥赛亚试图挣扎,“我需要一个目标。”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

“那将自己交给命运如何?”

“命运?”

年幼的弥赛亚尚未明白命运是什么多么残忍的事物,懵懂的点了一下头,认可着这个不太能理解的答案。

伊挚带着她到院长办公室,女孩子在十五岁以前,拔高速度总是要快人一步,弥赛亚勉强可以坐在大人的桌子前书写。

伊挚找来了数张白纸,与各种思想的书籍,很多东西对于现在的弥赛亚来说,都太过深奥。

“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大致归类。无非分为现实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理性主义者与感性主义者。在此之中,才是细化到空想主义……”

伊挚拍着厚重的书籍,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

那不是萨尔贡的通用硬币,更像是某种纪念硬币。

一面是在云端上的城市简易图,一面是陷入火海的城市简易图。

“在纸上写下可能影响你未来态度的因素,用硬币决定你的态度。”伊挚循循善诱,“若是正面,那就一直坚持成为理想主义者,将自己的未来投入到传说中的乌托邦建设中;反之,就坚持着现实主义者,不受到感情阻扰,以利益优先。”

“现实主义者是坏人吗?”弥赛亚问。

“不,我的孩子,这世上很少有绝对的坏人,或者是绝对的好人。从不同角度来看,坏人也不一定是坏人,好人也不一定是好人。现实主义者身旁受益者自然认为理想主义者愚不可及,高呼着利益重要性。人们的判断是容易受到感情、现实影响,是不可能坚定成为绝对一方。但你可以,我看得出,你没有对外界接触喜爱,你的感情相当淡薄,所以你反而可能做到这种极致的人。”

“如果没有未来的目标,就让命运去决定你成为一个将身躯投入到没有希望的乌托邦梦想的理想者,还是一个不在乎感情,不在乎他人,只在意利益的人。”

第392章 第三百八十章理想主义者的诞生

弥赛亚犹豫了一下,她看着手中的硬币,耳边传来伊挚的声音。

“如果你决心听从这种做法,那就这么做下去。未来,是不容得反悔余地,犹豫徘徊的人,反倒会陷入泥沼中,无法脱离。”

“我打算成为什么样的人……?”

弥赛亚小声重复这句话,小小的手被握住,伊挚教导她走出第一步,写下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

“来吧,开始做出选择。命运就握在自己的手里,一旦命运替你做出了选择,便不要回头的往前走,哪怕头破血流,哪怕一无所有。”

伊挚犹如披上人皮的恶魔,呢喃细语诱导着无知的孩子不断向前走去,最后掉入陷阱,一发不可收拾。

“每一个选择,都是五成的概率。除了命运,没有人能动摇你的未来。”伊挚继续诱导。

弥赛亚闭上眼睛,清楚杂念,只留下自己的呼吸声与心脏跳动声。

她应该给予一个方向,她需要成为什么人,打算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又愿意为此付出多少。

冰凉的硬币从重新舒展开来的掌心中解脱,高高飞向高空,又迅速落下,在桌面竖立转了几十圈,最后倒下。

是正面。

命运决定让她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弥赛亚无悲无喜,坦然接受了这份命运,脑海里迅速掠过所学过的思想学,有部分涉及到乌托邦学说知识。

似乎稍微有趣。弥赛亚思考着,大部分走在人文学说前沿理想主义者,少有善终,但他们所做的事迹,更富有挑战性,也更加难被记载下去。

弥赛亚的眼神已经告知伊挚,她接受了这种做法,温热的手掌松开了弥赛亚的手,他悄悄退去,将这间房间留给弥赛亚,叮嘱其他人一日三餐按时送进去给弥赛亚。

硬币大部分时候只有正反两个选项,至于竖立的第三选项,不刻意控制下,成功可能性渺茫,弥赛亚仅当做中立态度判定。

所以她的选择一次只能有两种,每一个写在纸张上的名词,都将影响她的一生。

慎之又慎的态度,让弥赛亚不自觉浸入到判断的世界中,对孩子来说,与天方夜谭无区别的书籍,被她一本本翻阅。

这一待,就是半个月。

半个月中,弥赛亚除了正常生理反应解决,都未离开过房间,包括进食都是留在这里。

缩小范围,判断,投掷,确定,以此反复。

伊挚再一次回到这里时,弥赛亚已经做出了所有的决定。

难以想象,铺盖在办公桌上的纸张,经过深思熟练决定的选项,来自于一个刚过十二岁生日的孩子。

我打算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名理想者。

我将采用什么的手段,去完成我的理想?理性主义,斟酌判断,感情将无法动摇我。

我所谓的理想,是小我还是大我?大我。

我的底线来自于对理想的坚持,还是被国家、种族亦或者其他所局限?没有人能阻止我完成理想,忠于理想,不屈服现实,抛弃一切阻扰自己的身份。

我是否可以为理想牺牲掉自我,或者是其他?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