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虫娘开始的进化之旅 第178章

作者:海蓝色果冻

  洛雅想要实现的航行,不是单纯的增加速度、减慢时间,而是真正意义上能够跨越光速这道物理法则的绝对屏障,将逐渐凝固的时间解救出来。

  用地球少女的话来说,就是让你消耗少量的能量超越光速,并且时间不变慢。

  其中最容易实现的方法,就是牵引航行。

  所谓牵引航行,就是将宇宙物理法则规定的光速上限给忽略,直接在空间上动手脚。

  也就是利用所谓的空间膨胀。

  公式已经证明了电磁波的速度(光速),实验验证了这样的速度,而一切有静止质量的物质都无法达到光速。

  但偏偏,遥远的天体正在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

  后来人们知道,那不是物体在超光速移动,而是空间在膨胀,不同空间之间的距离在延伸,因此导致越是遥远的天体,越快远离自己。整个宇宙每一寸空间的膨胀速度叠加起来,远远超过了光速。

  这也就导致了宇宙本身的逃逸速度远远超过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极限。

  也就是说,你哪怕真的以光速追赶,也无法追上宇宙边界的某些星球。

  少女说,只要发现了空间膨胀的原因,利用这一点,让一片空间“挤开”附近空间,“延伸到”遥远的其它位置,就是所谓的牵引。

  一开始,人们管这个叫虫洞。

  后来,人们认为它只是开辟了另一片空间出来,实际上飞船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次元,于是人们叫它亚空间航行。

  再之后,改名跃迁。

  但这和电子跃迁不同,飞船甚至不需要运动和加减速,甚至没有感觉地就已经跨越了遥远的距离。

  反正洛雅是理解不了的,既然脑子不理解,那就不要理解了,让基因自己去进化吧。

  少女不认为洛雅能成功,结果没想到,第二年还没过完,虫娘族就出现了一个小号的高速引擎。

  它让飞船以10公里/秒的速度航行了3秒钟,实际却行驶了60公里的距离。

  快了整整一倍。

  它的方法是让身后的空间向两侧膨胀,挤开飞船所在区域的空间,从而实现了高速移动。

  遗憾的是,这个过程非常耗费能量,而且受引力干扰比较强烈。只有在足够远离某些天体是时候,才可以使用,否则会发生空间紊乱,导致舰体内的粒子被膨胀的空间隔开,出现解体。

  因此在行星系内,受到各种天体以及恒星本身的影响,牵引航行不安全,更适合聚变引擎。

  而一旦航行到足够远离星系影响的地方,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瞬间提高速度。

  “呼,不过现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先把自己的母星系探索完成吧。”

  洛雅还不清楚母星在宇宙中的处境呢。

  反正不太可能在银河的中央区域,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复杂,各种灾难频繁,很难存在稳定演化生命的星球。

  如果什么文明能从那种地方发展出来,一定非常恐怖。

  ———分割线———

  PS:这本书遵循光速不变,以及光速不可超过_(:з」∠)_

  另外光速C一开始是推导出来的,通过电磁场的方程推导出了电磁波的速度(即麦克斯韦方程组),并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后来经过实验证实确实如此。

  本书不太可能牵扯很多理论内容,顶多提一下。它是幻想小说,不是科学论文,有大量不符合现实的成分,皆为平行宇宙法则。作者提到这些,只是为虫娘族的某些技术一个合理的解释。

  最后,一些理论来源于论文资料和科普书籍,后文可能有不可证伪的推测(私货)。第300章 运输虫和星球控制

  虫娘帝国2年12月初,蓝月星和红月星上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繁殖场所。前者因为有少量敌对生命,所以不时会发生战斗,虫群的产量也要高出不少。

  一部分镰刀虫登陆了恒星附近的行星,在上边进行温度环境的试验。

  实际上最初登陆的虫子们根本没有坚持太长的时间,就因为温度太高而死亡。不过随着长期的反复锻炼,现在的虫子们已经可以轻易忍受600度以下的高温了。

  眼镜虫们在配备了高级的发动机后,已经来到了距离母星10.8亿公里外的区域。在这里,它发现了一颗小型的岩石行星。

  几个月的观测,目前确定本星系内的行星有6个。

  从内到外,最内侧为岩石小行星,已登陆,为纪念太阳系的水星,该星球被命名为水球星。

  第二颗为虫娘族母星,是人类建造的超级空心星球,直径30多万公里,为本星系恒星的五分之一。

  第三颗是直径3万公里的淡蓝色气态行星。

  第四颗也是气态行星,直径约10万公里。

  以上两颗行星除了有不少的卫星外,还有星环。

  再往外是一颗直径5000多公里的灰色固态星球,取名灰星。

  最后一颗就是10.8亿公里外的这颗,直径4700多公里,看起来淡红色,表面是凝固的结晶,脑虫们分析那些结晶中含有冰和其它的一些物质。

  洛雅目前已经分别派出了繁殖球母巢前往水球星、灰星和两颗气态行星附近,它们的体内还同时载着不少镰刀虫尾巴和食物,以便在那里进行繁殖。

  至于最外面那颗,实际上很有可能是这个星系最后的行星了,所以洛雅取名开始号,准备将其作为前往太阳系外的基地。

  第一艘运输虫已经诞生,外观类似扁平的椭球,双眼就是眼镜虫改良来的探测器,武器安装了1门最新进化出来的电磁炮,射速18公里/秒。体长160米,宽40米,高25米,除了聚变反应炉和武器仓库外,其余全都塞满了空投球。

  【空投球:去掉所有武器和运动系统的镰刀母巢,没有意识的外壳,呈直径5米的方块状。成本极低,仅能将主力虫子投放到地面上。按照空间最大化的利用率,排除了喷气设施所占的空间,每个球体大约可以藏10只镰刀虫或刃杀虫,也可以装入40只飞刀虫,至于最大的钻锯虫只能塞2只。落地后的空投球若未被摧毁,可回收再次使用(需要修补)。】

  而一艘运输虫总共能容纳500个空投球,这意味着哪怕全都装钻锯虫,也能有1000只。

  当然洛雅不会那么做,他现在按照战力搭配,会让420个球体装镰刀虫,40个装刃杀虫,30个装飞刀虫,最后10个容纳钻锯虫。

  也就是一艘运输船共运输4200只镰刀虫、400只刃杀虫,1200只飞刀虫以及20只钻锯虫,总计5820只虫子。

  因为空投球的成本特别低,所以洛雅直接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其每个的价格还不到镰刀虫的一半,生产速度也很快,专门由滋补虫硬化而成。

  不到一天时间,2000个球体就完工了。

  洛雅让虫群们进去藏好,随后送到了目前唯一的一艘运输虫上,开始起飞,朝着10.8亿公里外的目标星球飞去。

  发动机直接启动大功率,聚变形成的冲击力从尾部喷射出来,半天便将飞船的速度提升到了600多公里/秒。以这样的状态飞行,需要21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事实上这种速度状态下,飞船哪怕和一些尘埃相撞,也会出现毁灭性的后果。好在这片星空很空旷,可以支持这种速度的航行。

  1个半月后,这艘运输船到达了目标星球,并且向下投放了主力虫群。

  目标星球有一颗卫星,洛雅也没有放过,直接朝着上边丢下了一堆空投球。确定在充能结晶的加热下,虫子们可以忍受里面的环境,洛雅松了口气。

  “看来除了那两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其它的对虫娘来说没什么问题。”

  仔细一想还真是可怕,半年前连星球都难飞出,现在已经登陆了本星系最远的行星了。

  目前母星上边的虫群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万只,这段时间会逐渐加快飞船的建造速度,以便运输更多个体到周边的星球上。

  星环的改造也开始进行,虽然上边是无数的陨石和冰晶块,但如今的虫子们显然是可以利用这些能源的,就是效率特别低下罢了。

  而在光板虫进化出了外太空飞行能力后,洛雅将其送到了外太空,然后让它们自己以匀速接近虫娘太阳(本星系恒星的名称),环绕其飞行。到时候会有专门的运输船将最后得到的充能结晶运回来

  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接近恒星后虫娘结晶的产生速度明显变快了。不过如果距离太近,辐射会烧坏光板虫,所以最后的轨道定在了距离星球表面4200万公里的区域,比水球星轨道近500万公里。

  这个距离上,每一颗充能水晶只需要10天就能生产完毕。

  现在族群的光板虫数量已经有了620万只,储备了小型结晶体1000多万颗。这些颗粒中有一大半是较早期的结晶,能量低,体积小,将陆续给一些主力虫子装上。而大约100万是12月升级后的成果,3公分直径,通体红色,能量是第一代结晶的100倍。

  这已经是当前能量结晶的运用极限,未来很长很长时间,估计都不会有更大的提升。

  差不多到了这一步,洛雅已经有心情进行星系外的探索了。

  第二艘护卫舰虽然还在生长,但已经接近成年体。它优化了内部结构,将在原有基础上配备一组空间膨胀的器官,帮助牵引航行。

  当然比起牵引,洛雅更喜欢叫它跃迁。

  这种航行方式极端耗费能量,靠着核聚变、结晶矿或者充能结晶的补充,也只能勉强维持较低幅度的空间穿梭。

  虽然没有尝试,但是洛雅估计,目前的航速最快可以达到每个月1光年,共计需要消耗40000枚充能结晶。第301章 3级大脑

  12月15日,向着母星系外飞行的虫娘族护卫舰终于要脱离引力场的较强束缚区域,进入静谧的星际空间。

  由于沿途进行过几次低能量的安全牵引航行,因此飞船已经通过150公里/秒的速度行驶出了58亿公里,实际相当于每秒钟6700公里距离。

  这就是空间膨胀的好处。

  当然,哪怕是低能量的牵引,也有至少200枚结晶用在了抵御引力场扰动上,这个过程的损耗实在是可怕。

  但在此刻,洛雅观测到了少量的小天体,这些天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密度不大的圆环,将整个行星系包裹进去。算算距离,这里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柯伊伯带了。

  护卫舰在路过一片几千万公里的区域时,观测到了一颗直径1200公里的小行星。

  两颗直径几公里的小天体围绕着这颗小行星运动。

  “投放两只镰刀虫下去吧。”

  此处的温度低达零下212度,因此投放的虫子必须要大量的充能结晶储备,来抵御长时间的寒冷。

  好在,星球的地下温度会相对高一些,让虫子们躲在里面,即可以维持生存,也可以慢慢繁殖。

  命名边际星1号吧,在这个环带内如果还发现其它直径超过500公里星球,就按照2号、3号这么排序下去。

  边际星1号表面呈淡金色,有很多陨石坑,大量泛黑的斑点不规则地排列着。

  飞船缓缓登陆在了固态的球面上,并丢下了两只镰刀虫。

  它们带着数百枚充能结晶开始挖地,并迅速转入了地下。而护卫舰很快又发动聚变引擎起飞,离开了这里。

  加速到150公里/秒后,发动机熄火。生物牵引装置启动,提高了速度空间膨胀率,并尽量避免靠近直径超过200公里的天体。

  这次牵引后的空间膨胀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倍光速,即每秒钟150万公里。保持飞行5小时后,脱离柯伊伯带,飞船第二次加大牵引功率。

  “感觉用曲率更恰当些。”

  但洛雅仔细一想,似乎不太对。因为记忆中的某些电影中,曲率航行指的是让时空扭曲或折叠的方式,让飞船获得超乎寻常的速度,而虫娘目前使用的仅仅是空间膨胀。

  这次的航行速度达到了目前的极限,即12倍光速。

  每秒钟约360万公里,以这种速度维持4个月的航行就可以接近目标星系的强引力场附近。

  根据沿途观测,目标星系是一个双恒星系统。

  一颗白矮星围绕着一颗黄矮星(PS:太阳是一颗黄矮星)旋转。此外更有几颗行星和这白矮星一样,是围绕着黄矮星运动的。

  “那颗白矮星周围好像也有3颗行星。”

  飞船内,脑虫1号的精神信息直接传送到了洛雅的脑海里。

  “继续观察吧。”

  洛雅下了这个命令后,就继续和小小虫娘们一起吃东西了。

  两只卷成小球的小小虫娘滚到了她的尾巴上,然后沿着白白的尾巴爬了上来。

  这时候,千米之外忽然响起了轰鸣,原来是第2艘护卫舰成功升空了。为了繁殖效率,它一出现就吃了很多东西,并制造起了用于繁殖的尾巴。

上一篇:稻荷妖神记事

下一篇:玩家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