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第419章

作者:七星肥熊

  一众胡羌首领心中埋怨着,却见忽大头扭着腰,小跑着正准备离开这里,赵爽在后挥了挥手。

  “不用这么麻烦了。”

  “好勒!”

  忽大头偌大的身躯一顿,点了点头,转过了身子,乖顺地如只猫一般。

  “我将你们召集至此,是为了安置你们部落的事情。”

  一众胡羌首领面色一变,却听赵爽说着。

  “我欲在此建立一支精骑,号为‘西海骑’,数量在三千左右。其人选,皆为你们部落之中精壮勇士,需娴熟弓马者。”

  一众人一愣,不是让他们种田么?

  忽大头不由说了出来。

  “可我们听到的消息,君上想要让我们和那些小部落一样,去种田啊!”

  “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让你们去种田。”

  忽大头心中欣喜,正想说些感恩的话时,却听赵爽说着。

  “你们也要会啊!种田这种技术活,也是你们能做的?”

  这种嫌弃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本是到了口中的话重新咽了回去,忽大头忽然感觉不香了。

  赵爽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盒子,打了开来,盒子里是一块形制特异的虎符。

  赵爽从盒子里拿了出来,举到一众羌胡首领面前。

  “忽大头!”

  “属下在!”

  忽大头和一众羌胡首领单膝跪了下来。

  “自此之后,你便是西海骑的首领。”

  “属下谢君上厚恩。”

  赵爽将虎符剖开,将半个交到了忽大头的手上。

  “以后,凭此虎符调兵。我会派遣几个主簿与骑将协助你。”

  “诺!”

  忽大头将虎符接在了手中,捧着跟个宝贝一样。

  赵爽说完,抬首看向了一众羌胡首领。

  “西海骑中,有三禁令十二斩。第一条,便是无虎符而私调兵马者,斩!尔等明白么?”

  一众羌胡首领互相看了看,随即都低下了头。

  “诺!”

  “此地部落众多,对我等有敌意更多。汝等在此开垦也好,放牧也罢,要约束部众,少生事端。”

  “我等明白!”

  ..............................

  昌平君府。

  曾经门庭若市的右丞相府,如今变得门可罗雀,少有人来。

  日暮西斜,昌平君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拿着竹简,看似在读书,可心思却不在上面。

  昌文君从外走了进来,步伐稳健。

  “大兄,燕丹那边已经在准备了。”

  昌平君手中依旧拿着竹简,面色不变。

  “在准备什么?”

  昌文君一愣,看着昌平君的样子,有些不解,却听着昌平君说着。

  “燕国的事情,我们两个秦国的封君怎么会知道?”

  昌文君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大兄,我明白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韩国灭了,下一个怕是赵国。而一旦赵国亡了,燕国亦不能自安。”

  昌平君说着,放下了手中的竹简。如今,秦军的新军已经练成,而灭韩之战,也充分体现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与效忠王室的忠心。

  以前,秦军骁勇,可多多少少也要依靠各地封君的私兵力量。便如当年平定嫪毐之乱,其中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等人的私兵力量便起了很大作用。

  可现在,数十万秦军完完全全掌控在了秦王一人的手中。这支大部分由郡县兵组成的军队,却能爆发出强悍的战力。

  秦王临驭六合,虎视天下。

  而昌平君与昌文君这等封君,却完全成了秦王光辉之下的垫脚石。

  昌平君心中不愤,可终究忍耐着。

  “如今各地封君都在削减领地中的私兵,有的甚至只维持了基本的护卫规模。如今,只有秦王宫还有关中各大营中,还保持着常备兵马。”

  常备军与郡县兵不同,不是战起而征召,战罢而兵散,是经年而训练,有着固定的编制,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

  这些战力强悍的‘私兵’只忠于王室,甚至可以说,只忠于当今的秦王。

  本来,昌平君等封君便是一时失意,在旧有的环境之中还有着再起的可能。因为他们手中还有着充足的财力与兵力。

  可现在,却不同了。昌平君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性,要翻身,就得尽快。

  只是,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赵爽如何?”

  赵爽也是封君之一,这场变革也终究会牵扯到他的身上。如今各地封君中,他手中的私兵力量,是数一数二的。

  “我听说他在扩军。”

  “你说什么?”

  昌平君看着昌文君,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未完待续)

  

第517章 边骑

  

  栎阳大营。

  栎阳作为秦国曾经的王都,便是在秦庭迁都咸阳之后,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一开始,栎阳便是因为军事原因而建立,水运便利,加上附近大片的田地,可以屯养大量的军队,输送作战。

  从过去到现在,无论秦国处于守势还是攻势,栎阳大营的大军都是护卫关中乃至对外作战的重要力量。

  如今,这里更成为了忠于秦王的关中精锐所驻扎之地。

  各地的郡县兵多为更卒,与之不同的是,栎阳的大营之中常备军乃是职业军人。

  这其中,有着蒙氏的骑军、王氏的虎军、李家的飞军等一众精锐军队。

  如今秦军刚刚灭了韩国,这些军队依旧聚集在关中。

  可是一众秦将,早已经摩拳擦掌。

  因为秦庭已经定下了方略,下一个便是赵国。

  当然,若只是赵国的话,还不值得蒙武、王贲、李信等一众军中将领太多在意。可是,赵国之中,却有着李牧。

  兵家之中造诣最高者,继白起、廉颇之后,如今挡在世间一众将领面前的最高峰。

  就如一座大山一般,挥之不去。

  而尽管,此刻的赵国主昏臣庸,又经历了大面积的饥荒,国力凋敝至极。可谁也不敢轻言,就此能打败李牧。

  王翦尚未来,一众将领已经聚集在桌前,研究着军情。

  秦军此次攻赵,依旧是南北两路齐进。

  一路过井陉,一路出河内,两路大军南北围攻邯郸。

  上一次秦军攻赵,李牧率领边军在北应敌,而派司马尚南下防御。这一次,也应该差不多。

  与秦国不同,赵国此时国力疲弱。十多万邯郸军被秦军覆灭之后,这么多年,还没有恢复,赵王室只能依靠边军御敌,

  面对秦军的战略进攻,李牧实际上能选择的方案不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个方案。

  赵军必然会在邯郸北部占据要地,使得秦军去攻,从而寻找战机,击溃秦军。而在南面,司马尚依靠南长城,进行战略性防御。

  秦军前两次进攻,李牧都选择了这个方案。他手中的筹码原本不多,而现在,则更少了。

  可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出了李牧的不易与可怕。

  如今在秦军之中,旧有的派系大多不存。王齮、麃公、蒙骜等老将的逝去,加上樊於期的大败与安西镇军北戍,在关中,几乎看不到旧有派系的影子。

  如今秦军中一众将领皆是秦王亲信,由秦王一手提拔。

  不管是王翦这等持重的大将还是李信这等骁勇的猛将,都充满了锐气。

  也因此,他们对于伐赵之战,显得更加兴奋与激动。秦军的气象,也显得更加有朝气。

  伐赵之战,真正重要的,也是一众秦将在意的,则是北路一战。

  其中作为重要的对手,赵军的胡刀边骑。

  这支昔年由赵武灵王创立,如今在李牧手中达到一个巅峰的骑军。

  要与之相争,起码要有与之对等的骑军。

  大帐之中,一众秦将看向了蒙武。秦军不乏骑军,但是蒙家的骑兵素来骁勇,在整个秦军之中,都是数一数二。

  战事讨论到一个节点,蒙武见一众秦将看了过来。他缓缓开口。

  “赵军的骑军虽少,可是很精锐。李牧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犹重骑军。我听闻即使当年赵国边军被打压,日渐困难,不得不减编的时候,李牧都始终没有缩减这支骑军。要对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