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大圣一生之敌?/我与七仙女不得不说的事 第81章

作者:东方快鸟

  袁天罡迟疑一番。魏征道:”袁兄若是有什么犹豫之处,不妨直说,若是真的有所妨碍,陛下也能够体谅。“

  袁天罡赶紧道:“不敢!只是不瞒陛下,微臣刚才回长安的路上,见到了一件奇事,此刻依旧还在想着。此时不免有些心神不宁,请陛下见谅。“

  魏征何等人物,知道袁天罡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到这事,必有缘由,于是作了一下捧哏,笑道:”袁兄年轻时行遍五湖四海,见惯天下奇事,有什么事袁兄不曾遇到过?倒不知今日这长安城中发生了什么,竟然连你都会感到惊讶,此刻面见陛下,都还在记着挂着那事?“

  李世民也不由得生出兴趣:”你且说来听听,刚才宫外发生了什么事?”

  袁天罡道:‘微臣经过那曲江池边,在一处桥头,看到有个少年,拔剑杀人。“

  魏征道:“曲江虽对百姓开放,但说到底也是行宫别范,大庭广众之下,那人竟敢当众杀人?这是视我大唐律法如无物不成?”他完美地扮演着捧哏的角色。

  袁天罡道:”奇就奇在这里,被杀的乃是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文士,那少年一剑砍了他的脑袋,那文士身首异处,惨死当场之后,竟化作了一条虬龙,龙首滚在一旁,额上长角,龙身瘫软在地,龙鳞是金白色的,长有四只龙爪。“

  魏征动容:“金白龙鳞、四只龙爪、长有龙角?此必是龙族正统血脉。“

  想了一想,看向唐皇:“陛下,按大唐律法,杀人偿命,就不知杀龙……应该如何定罪?”

  李世民不由得笑道:“你自己现在还兼任着侍中一职,尚书府积压的各种陈案、旧案、疑难重案,都由你来断罪,怎的问起朕来。况且朕也不记得,大唐的律法,有杀龙偿命这一条。“

  说到这里,他看向袁天罡:”你说的那杀龙少年,到底是谁?“

  袁天罡道:“那人微臣也不认得,只是见他穿的是绫罗衫,戴的是远游三梁冠,有兵士赶到,对他似乎颇为尊重,只是微臣以前并不曾见过他,是以无法认出。”他自然不会将自己三年前对那少年远远地看了一眼,然后避而不见的事说出。

  李世民看向魏征,魏征拱手道:“陛下,按我大唐律法,九品以上可戴一梁冠,五品以上可戴两梁冠,至于三梁冠,非亲王不得穿戴。“

  李世民重新看向袁天罡,道:”你说那杀龙者乃是一名少年?“

  袁天罡道:“正是!他的年纪绝对不到二十,但到底是十七八岁,又或者是十四五岁,却又不好判断,只因这少年个头较高,但又显得年轻。此外,据微臣看来,这杀龙少年,命格非凡,有大富大贵之象,绝非凡人。“

第153章 吴王李恪,可为太子

  李世民沉吟一阵,起身出殿,喝道:“来人!“

  有内史急忙奔上前来,李世民道:“派人去问一问,曲江池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是哪位皇子在那里?“

  内史听陛下言辞含糊,心知陛下必然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让人查询,于是慌忙离开,派人出宫查探。

  李世民重新踱回殿内,坐定之后,看向袁天罡,道:你说那少年命格非凡,如何个非凡法?“

  袁天罡自然不会去向皇上解释什么“七杀朝斗”,只是道:那少年锋芒有度,器宇不凡,眉目间自有一股凡人所没有的、斩妖除魔的锐气,且命相奇特,虽不及陛下开乾坤、定山河之宏伟气度,却也有一股护持江山之英雄气。“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问了几句,便与魏征、袁天罡在这里饮酒聊天。

  没过多久,那内史就来到殿门处,拜道:“陛下!“

  李世民道:”进来说话!“

  内史进入,禀道:“启禀陛下,吴王在宫门外请罪。“

  李世民点了点头,其实并不太讶异,他道:”他请罪?请什么罪?”

  内史道:“吴王殿下说,有妖龙在长安城上空兴风布雨,图谋不轨,吴王殿下未来得及向陛下禀告,便自行在曲池边,将那妖龙斩杀。此龙乃是泾河正神,殿下自行决断,斩杀妖龙,还请陛下降罪。“

  李世民站了起来,向魏征、袁天罡道:”你们跟我来。“

  带着他们出了甘露宫,绕到城墙,从城墙墙头往宫门外看去,只见一名头戴远游三梁冠的少年立在门外广场。

  李世民看向袁天罡:”你说的杀龙少年就是他?”

  袁天罡道:“正是!“

  李世民笑道:”这是朕的第三子、吴王李恪。”语气中颇有一些自豪。

  袁天罡慌忙拜道:“原来是吴王殿下,恭喜陛下有皇子如此。“

  李世民道:”其实也就一般!“看向魏征:“吴王前来请罪,你看看,定他何罪是好?”

  魏征道:“说起来,上午的那场阵雨,的确颇为古怪,臣也曾观过天象,明明雨水应该下完,天上乌云也散了,突然又卷起一阵狂风,然后继续下起暴雨,却原来是那妖龙作祟。”

  “长安城,乃是我大唐重地,那妖龙竟敢在我长安城上空,随意施云布雨,若不处置,以后我长安怕是难免群魔乱舞,吴王殿下将其斩杀,亦显我大唐神威。”

  “此外,正如陛下刚才所言,我大唐律法中,有杀人偿命之说,然则杀龙应当如何定罪,却实在是找不到依据,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定罪。说到这里,陛下,今时不同往日,前日英国公离去前对陛下的建议,或许可以考虑一二。“

  李世民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前日他按着英国公的建议,让魏征到两仪殿写信,三人再次讨论起天数崩溃的事。

  英国公提到,天数不再,或许对大唐来说,亦是机会。

  如今华夏境内,各地神灵渐趋混乱,引得许多地方妖魔四起,大唐若是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整顿华夏神系,压制诸邪,或有机会达成远超三皇五帝的盖世功勋。

  到那时,纵秦皇汉武,亦不值一提。

  三人下了城墙,李世民将那官员唤来,“你出去,告诉吴王,前一次的事,朕还没有原谅他,他竟又在外头闹事,惹朕生气,让他好好回去,闭门思过。另外,将被他斩杀的妖龙首级取来,挂在长安城门示众。”

  那官员去了,过了一会,又匆匆入内,向李世民禀道:“殿下说他愿回府思过,只是那妖龙之所以前来长安,亦是为了寻仇,是殿下与那妖龙的个人恩怨,所以请将妖龙首级赐还,让殿下自行处置此事……”

  李世民双目一瞪:“这是由他说了算的么?“

  那官员吓了一跳,赶紧退下,回禀吴王去了。

  接下来,李世民赏袁天罡黄金百两、绸缎百匹,将他重新封作钦天监正,等袁天罡离去后,方才带着魏征,一同回到甘露殿。

  甘露殿中,君臣坐定。魏征道:“看来陛下已经下定决心。”

  李世民道:“上次茂公对朕提起恪儿杀丹江龙王时,便对朕说过,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时朕还没有完全领悟到茂公的用意,直至这一次,那泾河龙王竟然敢到长安来,要害吾儿。”

  “恪儿虽然想要自行处理此事,以一场江湖恩怨将它结束。然则这种事,有一次就有两次,有两次就有三次,次次如此,天下神魔,哪里还会将我大唐放在眼中?”

  “茂公乃是助联横扫天下的第一军师,他的这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分明就是在试探朕的雄心壮志,看看朕到底是只想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大唐之主,还是一名真真正正的、人间帝皇?以前有天数压着,就算是茂公也无可奈可,现在天数崩溃,他想要知道,朕是否还有那开天辟地的胆量?”

  “恪儿是朕的儿子,此次他杀了泾河龙王,朕如果不向天下人展示,让所有人都知道朕对他的支持,天下神魔,怕是还以为朕怕了他们。”

  魏征拜自:“陛下有此决心,臣必鞠躬尽瘁,誓死为陛下效力。不过陛下想要整顿华夏神系,就必须要先做一件事。”

  李世民:“什么事?”

  魏征道:“封禅泰山!”他低声解释一番。

  李世民听完,心知魏征早有定计,显然是就在等着他下定决心。

  他对此并不如何意外,又道:“此外还有一事,朕打算立恪儿为太子,你意如何?”

  魏征有些迟疑。李世民愠道:”事到如今,爱卿你又何必避嫌?爱卿欲助朕成为真真正正的‘人间帝王’,就更该考虑,将来由谁来接替这个古往今来所未有的帝国。朕只问你,除了恪儿,朕的皇子中,还有谁有接替朕的本事?”

  魏征拜道:“承陛下厚爱,臣不敢再有任何回避。臣以为,此事一来,还是要考虑吴王殿下自身的想法,二来,陛下也该去问问长孙大人的意见,才好决断。”

  李世民道:“爱卿啊,你口口声声说不回避,这不还是回避了朕的问题?朕再问你最后一次,朕的皇子中,你认为,谁适合做大唐太子?”

  魏征拱手下拜:“吴王李恪,可为太子!”

第154章 龙蛇起陆、神魔乱舞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与魏征又在这里喝了几杯,然后方道:“但是恪儿无意继承朕的江山社稷,一意追求仙道,这一点你如何看?”

  魏征道:“臣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李世民道:”怎么说?”

  魏征低声道:“殿下若是凡人,可保大唐一世,殿下若成就仙道,可保大唐万世。”

  李世民微微地动了动容,他以前倒是真的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过。

  他放下酒杯,低声道:“话虽如此,但当年,以秦始皇那般席卷六国的权势,也是欲求长生而不得,朕对长生所知有限,却也知道,尘世间的荣华富贵,与长生久视之法,乃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魏征道:“陛下,今时不同往日!其实过往仙人,在人间兢兢业业,上了天庭,又何尝不是享受着荣华富贵?”

  “当日陛下开科举,说天下英雄,尽在吾股掌之中。这些英才,用功读书时何尝不是十年寒窗,费劲心血?在过往,成仙就像是科举,只是成才之后,不是为人间帝王所用,而是为天庭所用。什么时候,我大唐皇帝也能够笑着说,天下仙才,尽在吾鼓掌之中,到那时,我大唐何尝不是另一个天庭?”

  ”秦始皇以人间盖世权柄,却无法成就长生,相当一部分原因,乃是缘于天庭所定的‘天数’。陛下若是真的有心,一方面,可立三皇子为太子,但各种政事,先不令他参与,只让他管神魔之事,给予他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至于将来是否真的能够得到长生,这个却是殿下自己的事了,其他人也帮不上忙。”

  李世民沉吟道:“爱卿所言有理!但是该如何让恪儿同意做太子?”

  魏征笑道:“陛下不妨先这般这般,然后,臣再亲自去劝说殿下!”

  李世民笑着起身:“爱卿之计,果然了得,这样吧,你先回府,一个时辰后,朕若是未再召你入宫,你可自行其是。”

  魏征道:“臣遵旨!”

  君臣两人一同出了甘露殿,分了开来。紧跟着,李世民让人前去召长孙无忌入两仪殿。

  李世民自己先入内宫,换了身黄袍,方才来到两仪殿,没过多久,长孙无忌也踏入两仪殿中。

  两仪殿外,虽然守卫森严,但像长孙无忌这等重臣,可不需要任何通报,便直入殿内。进入殿中,长孙无忌拱手道:“陛下将臣唤来,不知有何要事?”

  今日原本就有早朝,一般来说,早朝过后,陛下若还有什么悬而未决的要事,就会自己让他与魏征等少数几个重臣,退朝之后直接来到两仪殿,共同商议。

  但是今天的早朝,该处理的政事都处理完了,陛下也未将他与魏征等留下,长孙无忌回去休息了一会,又被突然叫入宫中,这使得长孙无忌心中多少有些疑惑。

  在他面前,李世民立着身子,在案前负手踱了几步,然后才抬起头来,看向长孙无忌,道:“无忌啊,朕打算立恪儿为太子,你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一震,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他的心中一阵犹豫,最终还是拱手拜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长孙无忌心里很清楚,当自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管李恪能不能当上太子,与他的仇怨都算是正式结下了。然则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说出这句话。

  长孙无忌很清楚,他没有徐茂公笑谈风云、算无遗策的本事,没有李卫公纵横沙场、不断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实力,可以说,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百姓的心中,那两人皆是神仙般的人物。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凌烟阁第一功臣,靠的是帮助陛下策划了一整个玄武门之变。他长孙家如今的地位,依靠的就是这一场从龙之功,以及他的妹妹乃是当朝皇后。

  不管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谁做了皇帝,将来长孙家依旧是国戚,地位牢固。但要是换了其他皇子,长孙家如今的地位还能够维持多久,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长孙无忌的心中恨铁不成钢……但凡自己的儿子有秦琼他儿子的一半能干,他也不至于为子孙后代的将来操碎了心。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他道:“为何不妥?”

  长孙无忌心一横,道:“陛下,历代以来,为了维系江山社稷,皆是立嫡不立庶。大皇子殿下虽然触犯王法,但四殿下、九殿下皆在,废嫡立庶之事一成,不免为后世开一个不好的源头,引得大唐日后,诸皇子代代相争。“

  “此外,三皇子的母亲姓杨,乃是前朝公主。群臣协助陛下辛辛苦苦打下江山,陛下将江山交给前朝公主所生之子,未免会引起底下官民之疑虑。“

  李恪若是在此,自是知道,这正是原本的历史上,长孙无忌用来打消李世民立他为太子的两个理由。

  不得不承认,这两个理由,确实击中了要害,即便李世民觉得李治太过懦弱,而李恪”英明类我”,终究还是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然则此刻,李世民并没有轻易地被长孙无忌所说服,他转过身,慢慢地又踱到窗边,看向排排密布的窗格外那不断被分割的万里晴空。

  历史上的李世民,即便是立下李治为太子,心中也始终是不放心的。

  他一直都在担心李治养在宫中,没有见过多少世面,这使得他即便立下李治为太子后,都还生出过改立李恪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