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大圣一生之敌?/我与七仙女不得不说的事 第136章

作者:东方快鸟

第258章 火药不能吃

  虽然太子早就提醒过他们,但在得知盖苏文飞刀斩杀众多突厥猛将后,大唐的总兵们依旧是吓了一跳。

  大唐各路总兵,绝大多数都是瓦岗寨出身,出身于武林又或者江湖,在李密败亡后,跟随着秦琼一同投向李唐。

  李靖灭东突厥时,这些总兵大多都有参战,也正因此,对于这些突厥猛将的实力,他们心中尽皆了然。

  可以说,东突厥的覆灭,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李靖出神入化的用兵,和颉利可汗重用赵德言、信任西域胡商,同时疏远突厥贵族,造成突厥上下离心。

  李靖用兵之强,与东突厥内部积怨造成的国力下降,是如此强大的东突厥灭亡的主要原因,正如魏征所言,能够灭掉东突厥,乃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幸事”。

  但是突厥这些猛将的实力,大家都是清楚的。不客气地说,这些草原出身的突厥猛将,总体实力犹在众多瓦岗寨出身的大唐众总兵之上。

  也正因此,听说这些突厥猛将竟在围杀盖苏文的恶战中,被盖苏文杀个精光,这使得所有总兵尽皆吃惊,唐军上下为之震动。

  若非朝廷用了太子献上的驱虎吞狼之计,让这些突厥猛将先打头阵,这些大唐总兵陡然遇到盖苏文,死的怕是他们。

  盖苏文虽强,但唐兵的整体实力依旧远胜过高句丽,大唐的兵制,使得各军各营联合起来,如狮如虎,分散开来,似狼似豺。

  像那种先头遇挫,后方连敌人都没看清就吓得全军溃败的事,并不会发生在如今气势极盛、军纪严明的唐兵上。

  再加上,这一次的军功并不以攻下多少城池来算,而是杀伤杀死了多少敌将敌兵,从敌人的城池里掠回财货粮草来算。

  攻下的城池,即便失了,都不用责罚,在敌人援军赶到前掠走城中资源便有军功。这对于原本就是土匪强盗……原本就是英雄好汉出身的瓦岗寨众总兵,筒直是如鱼得水。

  瓦岗寨众总兵的好汉战术,令得盖苏文焦头烂额。每有城池被抢,他杀过去,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然后另一边又传来了己方大败的消息。

  山城不断地被攻破,被攻破的山城唐兵也不驻守,而是劫走物资粮草,放火焚烧,等着高句丽军赶来,抢回空城,重新修建,等到快修建好时,唐兵再攻,这般的来来往往,弄得盖苏文为之头疼。

  盖苏文乃是权臣,他杀了前任高句丽王以及众多的大臣,立前任高句丽王的侄儿为傀儡,自己军权独揽。

  也惟其如此,他需要更多的军功,来维持他的权势。

  而不管他个人如何强悍,唐军总体实力强于他乃是事实,辽东错综复杂的地形又反被那些瓦岗寨出身的总兵利用,凡盖苏文所到之处,众将避让,凡他不在之处,狂进猛攻。

  这样的好汉战术,固然让唐军无法真正灭掉高句丽,却也让高句丽持续消耗,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大唐则开始以百济为目标,大量建造战船。

  事实上,大唐目前对高句丽所实施的战略,在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对高句丽亲征完毕,便开始实施。

  之所以要到唐高宗时期才能够灭了高句丽,主要还是因为战船比不上百济,连着两次在海上打输,继续建造战船。劳民伤财,差点引起民怨。

  直到第三次从海上出征,大破百济和倭国支援百济的水师,方才成功占领百济,进而顺势南北合击,一举攻下高句丽。

  也正因此,对于战船的设计和建造,李恪从一开始就亲自参与。

  一方面,派人去傲来国学习更先进的建造海船的技术,另一方面,设法研发火炮。

  这个时代的诸多国家,大抵上还没有”技术封锁”这样的概率,傲来国四面皆海,造船技术发达,与大唐相隔极远,非大唐之敌,内部又是由诸多城主分治。只要备足足够的金银,带上一批“技术人员”回来,完全不成问题。

  何况像傲来国这样的国家,深知海上贸易的暴利,李恪身为大唐太子,曾受到过傲来国国主的礼遇,以这一点允诺傲来国与大唐进行海贸,单是以此,便足够让傲来国为之心动。

  至于火炮,其实这个时代,制造火炮的前置技术,原本就已经足够。

  只是因为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东西,再加上过往的兵书更加注重阵法、士气、地形等等,对于这类应用于战场上的兵器,没有太多发展。

  按着李恪的建议,官府先是四处找寻霹雳堂的人。

  不过这霹雳堂,因为创建霹雳堂的丹雷道人乃是茅山宗的弃徒,连带着整个霹雳堂都属于旁门左道。

  再加上,堂中有人参与了李佑造反的大案,四处躲藏,根本不敢露面,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上哪去找。

  无奈之下,李恪只能请了不良人和六扇门帮忙不断暗访,并且明言,要请霹雳堂的人做客卿。

  六扇门建于武德年间,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捉拿那些与大唐为敌的、会武功的江湖人。这个组织,在另一个时代的历史上,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出现,同时也是在这个时代发挥作用。

  等到贞观后期,因为天下基本稳定,六部制度更加完善,六扇门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原本的作用。然后到了宋朝,六扇门这个组织才再次出现。

  不良人和六扇门,说到底就是受朝廷管束的江湖人。

  而因为大唐不断开疆拓土,各处游侠、豪侠亦是心向往之,朝廷上许多文武官员出身于江湖,像鲁国公甚至还劫过道,各路总兵里,曾经占山为王的“好汉”应有尽有,因此,在这个时代,官府与江湖并无任何对立。

  在不良人和六扇门的帮助下,李恪成功地接触到了霹雳堂,并将霹雳堂的堂主丹雷道人请入长安,隆重接待。

  在被太子殿下接待的过程中,丹雷道人真可谓是受宠若惊。

  神策府将领将他请入府中,内中竟有太子殿下、工部尚书阎立德、神策军大将军薛仁贵等重要人物。

  虽然摸不着头脑,但丹雷道人已经知晓,太子殿下想要重聘他。若非经过了许多次确认,他也不敢出现在长安,毕竟,他霹雳堂里,可是有人使用了他亲手设计的“霹雳火”,参与了谋反重罪。

  是以,太子殿下和神策大将军会出现在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这位阎立德,却可以说是整个大唐之工艺师心中的明星级人物。

  这位阎大人,出身于工程世家,建筑、绘画、工艺等方面无一不精,他主持过高祖陵的设计、长安城的修筑,唐明的礼服、仪仗、皇舆凤驾等等,无一不是他亲手设计。

  他曾在军中,为大军的前行修桥搭路,效率骇人听闻,也曾画有《古帝王图》,图中有从汉昭帝到隋炀帝的十三位帝王,每一位帝王的气质、服饰、仪仗等等,尽是惟妙惟肖,乃是举世无双之名作。

  丹雷道人虽是道门出身,但精于铸造、建筑等工艺,对他来说,阎立德几可说是他一生想要拜会的、大人物中的大人物。

  众人坐定,摆上宴席,太子殿下对他礼遇有加。

  宴后,众人相谈,丹雷道人方才明白,原来太子殿下想要让他设计出能够摆放在战船上的“霹雳火”。

  这让丹雷道人颇为犹豫,只因为他所设计的霹雳火既重且大,想要用在战船上,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结果太子殿下拿出了他自己“构想”出的草图,与他们一同讨论,然后,丹雷道人开始发现……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火药本就是诞生于隋朝,创出火药的,正好就是道门。只不过,造出火药的过程,纯属意外,乃是在炼丹的过程,尝试配置各种丹石,所出现的副产品。

  为了防止有人继续尝试,道门甚至在《真元妙道要略》里,特意提及,不要把硫磺、硝石、雄黄、蜜糖放在一起……没错,里面有蜜糖,因为最开始这样做的人,是要把它们练成一块,看看是不是能够吃的。

  为了“长生”两个字,他们没有什么事是不敢的。

  火药作为炼丹术的副产品,从出现到现在其实也就是几十年。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它在战场上有可能引领的划时代的变化。

  道门将它记载在道书上,也是为了告诉后来人,别再这样做了,不能吃。

  结果丹雷道人却将它与从西域得来的黑火油一同用在了江湖厮杀上,这也是他被茅山宗驱逐,成为道门弃徒的主要原因。

  李恪将自己的构想,不断地展现给他们。

  事实上,在另一个世界的大唐后期,火炮也好。猛火油柜也好,全都出现了。

  只不过由于华夏不太重视工匠和科技的传统,这些东西明明应该更早出现,却全都是在各种“误打误撞”之下,才一点一点地逐渐被发掘出它们该有的作用。

  火药已经出现,猛火油目前在长安也有一些,都是从西域运来,用于照明用的。大唐如今控制了西域的大片土地,又征服了北漠,想要更多的猛火油,轻而易举。

  只是,目前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两样东西也能够大量运用在战场上。

  所i以,李恪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晓,这东西在战场上能用、而且很好用。

  先行造出后,将火炮和猛火油用在对百济的海战上,想必会吓百济一跳……

第259章 骊山上的姐妹情

  对于阎立德和丹雷道人来说,这种通过火药驱动,发射铁弹,甚至还能够在炮弹中埋上火药,引发爆炸的兵器,当真是匪夷所思。

  偏偏太子殿下向他们解说完后,他们又觉得非常地合理。

  两个当世有名的工匠师很快的就探讨起来。

  而在李恪这边,他不过是将早晚会出现的东西,提前说了出来,让他们知晓。

  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去研发和制作。

  并且嘱咐他们,最先要在灭百济的战船上,派上用场。

  对于大唐来说,当前最紧要的大敌就是高句丽,而灭高句丽先灭百济,这便是当前的重要方略。

  在工匠上,阎立德几乎就是全能,唯独对道门折腾出的火药和西域的猛火油并不了解。丹雷道人敢在江湖上创建霹雳堂,对火药和猛火油的运用,远胜于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之所以无法把他的“霹雳火”变小,其实还是在冶铁这一块上有所欠缺。

  当下,李洛直接将丹雷首人封了官职,把他交给阎立德。

  其时,天气正慢慢转凉,李恪穿了一件大黄狐皮裘衣,回到府中。

  自从《阴符经》出世后,神策府众将的实力整体上有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也有更多的年少英雄加入神策府,补充了神策府的人手。神策府巡视的范围不断扩大,事情变得多了,李恪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轻松下来,只要时不时地查看一下各地送来的报告便可。

  进入了龙威阁,便看到晴月迎了出来,轻轻唤道:“主人。”

  李恪问曾:“禹姐姐呢?”

  自丽质离家出走,去了骊山,拜得黎山老母为师。知道她短期内不会回来后,禹姐姐和晴妹妹便搬到了龙威阁,成为了他的”通房大丫鬟”。

  禹馨偷懶,她在神策府领了一份祭酒的职位。其实历代以来,军中”祭酒“主要都是两种人,一种是兼任着军师的用途,给一个祭酒的名义,事实上就是军师,如郭嘉。

  还有一种就是给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用来养老用的。

  因为这个职位实在是太悠闲了,除了一些重要的节日,根本没什么事做。所I以”祭酒“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安置人虚职。李恪给禹姐姐安排一个祭酒职位,本是希望她成为自己身边的郭嘉,结果她真的用来养老了。

  宫晴月穿了一件青色木棉裙,道:”户部那边按着主人的吩咐,从西域引进了棉花种子,史仁爱妹妹很感兴趣,要了一些,准备在后园划一片地,种来看看,禹姐姐也挺有兴趣的,过去帮她去了。”

  李恪心想,史仁爱五大三粗的,却对种植这一块颇有天赋,难道是因为她擅用钉耙的关系?

  引进棉花的确是李恪的意思,因为他发现,自己封锁吐蕃的战略,对华夏也不是全无影响,至少延缓了木棉在中原的传播。

  虽然在唐朝这个时代,连木棉也是奢侈品,至于棉花,要到宋朝才开始普及。但对于李恪来说,这同样属于可以轻松跳过的步骤。

  之所以这个时代的华夏百姓还没有开始大量种植和普及棉花,并不是因为没有哪个技术,纯粹是因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好处。

  等到开始发现它的价值,自然而然的便会流传开来。

  而唐朝之前,之所以对辽东掌控力不足,也是因为那一带太冷,百姓难以在那里大范围耕种和生活。只要利用棉花、猛火油等物,替百姓解决了御寒的问题,那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自然而然地便为华夏百姓所用。

  辽东的大片土地利用起来,也可以大幅延长府兵制持续的时间。这一次,大唐对高句丽用兵,多少良家子自带干粮参战,便是因为大唐的府兵制,参军打仗,哪怕是未能获得足够的军功,升官封爵,最低限度也能够获得田地。

  百姓参军的意愿,也是大唐军力强盛的重要保障。

  禹姐姐在东胜神洲做过巫女,在她当巫女的那几年里,当地风调雨顺,产出颇丰。此刻她既然愿意帮忙,那对李恪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

  宫晴月此刻所穿的木棉裙,便是海南送来的木棉制成。海南那边的木棉,实是比不上西域那边的棉花的,所I以李恪直接跳过了木棉在中原传播的步骤,直接引进棉花种子。

  虽然如此,也比底层百姓现在充填进麻衣里的芦苇、蒲草什么的,好得太多。晴妹妹实在太过认真,觉得穿上裘衣实在不像是个丫鬟,再加上她是练武之人,也不太怕冷。

  但李恪哪里舍得,还是给她弄了件木棉裙来。

  “主人!”宫晴月道,“热水已经在澡桶里放好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温柔地帮他脱去外裘。李恪点了点头,往里间走去,想了想,忽地回头道:“晴月,你也跟我一起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