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邦,汉高祖,不是流氓! 第63章

作者:金丝熊

  发泄了一通,刘邦便停了下来。愤怒的情绪全都被发泄了出去,现在,刘邦已经重新冷静了下来。

  不要在情绪上头的时候下决定,当初刘邦对自己设立的规定一直被他完美的执行。

  现在韩信是什么心态,谁也说不准,故此,刘邦就需要在与项羽决战之前,对韩信这个不稳定因素监视起来,监视他的一言一行。

  但是这种监视决不能被外人知道,甚至,这件事连一直负责情报的陈平也不能得知。

  别看现在大臣们对韩信同仇敌忾的样子,但是监视重臣这种事情绝不能被任何臣子知道。

  否则大臣们的心立刻就会站在韩信那边,毕竟,刘邦这是监视臣子,而恰好,大臣们也是刘邦的臣子。

  所以,人类是不可以做这件事的,那么,神灵去监视韩信又如何?

  刘邦算计了一下,白帝是自己的女人,又要打擦边球稍微的提高自家军队的士气,离不开身。

  而五帝中的其他三帝,现在就像咸鱼一样翻身都懒得翻,每天光明正大的划水,就是窝在汉中关中保证自家粮食丰收,粮食,也很重要。

  太一神是楚军的定位器,也不能离开自己的身边。

  既然如此……刘邦打起了其他神灵的主意。其他神灵不来投奔,多半是被五帝和太一拦下来,不过自己可以许给太一好处,让他帮忙找几个合适的啊!

  …………

  “汉王好悠闲啊!”太一神刚刚来到刘邦的院落,就看到刘邦在那里钓鱼。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这大河鲤鱼无数人想吃都吃不到,鲁昭公当年送给孔子的贺礼也不过是一条鲤鱼罢了。

  可是刘邦的住所,却有官员为了逢迎他,而将一池活着的鲤鱼收罗了过来,然后养在了这池塘里。

  池塘里清澈见底,一条条肥美的大鱼争先恐后的抢食着鱼饵,然后被刘邦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的钓了上来。

  太一神默默地静立在刘邦的身边,不想先开口,以免丧失了主动权。汉王唤祂前来的意思,在联系他的时候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他希望能够让太一神找到齐地的八主神,然后让八主监视韩信。

  这个去寻找的神灵,自然就是太一神。将信仰发展到齐地的祂自然属于地头蛇。

  可是,太一神不情愿。多一位神,就多一个分羹的,更何况是多了七个?

  嗯,八主神的确只有七个。

  八主神号称有天地人三主神,以及月主日主阴主阳主四时主五位神主

  但是,所谓的人主其实就是兵主蚩尤。

  当年蚩尤率领诸神与黄帝统帅的诸人交战的时候,蚩尤连同他手下的八十一位神灵全部被黄帝所杀。蚩尤已经死了。

  信仰也需要有个依存,要么是天地精灵,要么是人,空口白话,信仰无处可依自然是全都消散掉了。难道还能凭空变出了一个蚩尤不成?

  所谓的人主其实不过是其余七人自抬身价而已。毕竟,黄帝与蚩尤交战之前,蚩尤才是天下第一神。

  当年的蚩尤,实力之盛,恐怕也就只有当初临死前的黑帝能够稍微和祂掰一掰手腕,然后黑帝就能选一个好看点的死法,而且必须是让临死前的黑帝伤势完全恢复才行。

  蚩尤之所以能成为天地第一神,其实是因为他执掌的其实并非兵戈,而是争斗。

  万物霜天竟自由,天下万物无处不争,人与人之间有争斗,人与自然之间有争斗,自然与自然之间也有争斗,甚至于神灵之间都会因为权柄和利益而产生争斗。

  刚刚诞生的时候,蚩尤非常弱小,可是仅仅数十年,他就从争斗中汲取到了足够的力量,一举成为了八十一尊神灵的共主,然后借助这八十一尊神,统御所有华夏大地上的神灵。

  可惜,他遇到了正值壮年的黄帝,由神主宰人,还是由人主宰神。

  他们发生了分歧。

  之后的事情,自然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黄帝一败再败,可是诸神也逐渐减少,打到后来,屠戮诸神的黄帝完成了绝世翻盘。

  硬是把蚩尤手下诸神一起活活打死,就连蚩尤所执掌的权柄也被黄帝拆分出来极小的一项——兵戈,然后在尝试封神的时候封给了当年的白帝。

  蚩尤的权柄中拆分出的一项权柄,这就是白帝成为五方上帝的仰仗。

  然后这一段历史就被黄帝抹去、更改,黄帝不允许人类曾经被神灵统治的历史流传到后世,那只会让神灵死灰复燃。而蚩尤的权柄也随之被粉饰成了掌管兵戈,让原本杀不死的蚩尤自然消亡。

  太一神心思翻涌,只待刘邦沉不住气,先开了口,然后祂就将八主的真相告诉刘邦,打消他的念头。

  刘邦瞥了一眼太一神,祂以为先开口就会显露出自己的急切,然后自己就会丧失主动权?天真,主动权从来都是握在强者的手上,现在,诸神弱势,刘邦就是强者。所以诸神只能在刘邦划下的规则里做事。

  但是,又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它吃草,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邦看着这鱼饵,漫不经心的说道:“你看着鱼,它们无知无觉,明明看着一个个同伴不断地消失,却依然非要尝一口这鱼饵不可。韩信自诩天下英豪,可是他与着无知的游鱼又有什么区别?”

  说着,刘邦转头面向一脸反对之色的太一神,对他说道:“我大汉当有太一神主掌天地万物,宰执宇宙,总管一切神灵。祂座下应该有五帝分列各方,又有八主往来穿梭于宇宙之间。不知尊神意下如何?”

  刘邦之前所说的一切都没有这一句话来的让太一神动容,一边说着,刘邦还一边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契约。

  契约的内容大概就是,天地见证,太一神找来八主为刘邦效力,刘邦就依照刚才所说的奉太一神为至高神,太一神若违约,剥离神位,刘邦若违约,就夜夜梦魇,最后惊猝而死。

  嗯,至于最后刘邦会不会死,就全看他心灵的坚毅程度。若是天生就没有恐惧情绪的那种人,说不定他还能优哉游哉的吧这惩罚当成乐子呢。

  但是刘邦显然没这个能耐。

  只要找到齐地八主,这份契约就立刻生效。

  在契约人的那一栏,刘邦已经将自己的气息缠绕在上面。也就是说,只要太一神同意,只要太一神签名,他未来就会成为汉家官方承认、祭祀的至高神灵。

  瞬间,将一肚子反对之词全都憋了回去的太一神近乎是抢的将契约从刘邦手上拿了过来,飞快的像是怕刘邦反悔一样签订了契约。

  哆嗦着手,看着契约虹化,为天地所共鉴,太一神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

  这份契约,几乎注定了祂会得到自由,祂会更进一步,甚至成为黑帝最强盛的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神灵。假以时日,未尝不能俯视与当年的蚩尤并肩。

  不用刘邦催促,太一神自己就做了保证,保证三日内为刘邦找到八主,然后让八主监视韩信。到时候韩信的情报自然就会通过太一神的手,传达到刘邦的耳中。

  犹豫了一下,太一神将八主的真相告诉了刘邦。看着刘邦轻轻颔首之后,太一神飞一般的远去,去寻找齐地八主去了。

  感觉到太一神的远去。

  刘邦的唇角轻轻地勾了勾,双目澄澈的看了看面前的池塘,然后,安好鱼饵,又一次下杆。鱼饵刚刚落水,就被一条最大最肥的鲤鱼吃掉了,刘邦轻轻一扬鱼竿,就把这最大,最肥的鲤鱼钓了上来。

  “呵呵,今天晚上有鱼吃了!”看着鱼篓里钓上来的鱼,刘邦的唇角轻轻地勾了勾。韩信是鱼,那么你太一神呢?

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王,我可以骂,你不可以!

  蒯彻回到齐国,回到韩信的身边之后,立刻就对韩信陈说了当时刘邦的面色大变,群臣惊诧,以及刘邦原本的打算。

  “大王如今已经是打了汉王的脸面。汉王,天下称其为天命所归。大王打了汉王的脸面,哪里还有退路,不如趁现在刘邦和项羽对立,直接反了汉王。与他们三分天下,又有何不可?”蒯彻故意的对韩信说道。

  韩信听完之后,立刻沉默了起来,要说韩信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手握权柄之后的感觉很容易就让人心性大变。

  但是汉王对他何等的宽厚?

  当初他只身来投,汉王就给了他一个官位,更是明言会重用他。

  后来他误会了汉王,从南郑要跑,是汉王给当时身为逃兵的他一个机会,让他做了大将军。

  身为大将军后,汉王更是对他言听计从。汉王吃什么,总会给他留一份,汉王有宝物,也会经常地赏赐给他。甚至韩信夫人殷嫱都是刘邦给他牵线搭桥。殷嫱可是要叫吕雉一声表姨的。

  金钱、权力、名望、妇人,汉王给了韩信他能想到的一切。甚至现在,汉王早早的就为韩信商定了齐王的位份。

  只不过韩信自己立下大功之后,心态失衡,这次一时间有些膨胀。毕竟他才不到三十岁,除了打仗的时候,哪里有那么好的心性?

  更何况,如果他造反之后,汉王打不过项羽,若是汉王输了、死了,谁来挡住项羽?

  可是刘邦还好,大军围困总能围死他,项羽的话,能不能用大军围死,韩信心中没有底气。毕竟他修为太差,尽管总是听别人说汉王和霸王修为了得。可是韩信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毕竟周围的将领们修为再差,也足以吊打他。韩信就像是一只混进了大象堆里的小蚂蚁,就算是一头幼象,他也看不到这头象究竟有多大。

  韩信自觉自己打仗必须先依据敌我形势、敌我强弱、士气、敌人的用兵手段、敌人的战略意图、地形地貌、前人的战争经验和策略、甚至还要考虑敌我双方的后勤,严格的估算各种方法可能造成的后果,奇正兼用,甚至要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心态,必须做到胸有腹稿纵览全局,这才能指定战略,然后依据战略选用战术。

  这也是他百战百胜的法宝,真要是突然袭击,没有间谍,没有情报,什么都没有的就让韩信去打仗,韩信顶多也就是个赵括第二(注)。

  可现在的问题是,刘邦有多强?不知道。

  项羽有多强,也不知道,这些都需要他实地观察才能够得到一个清醒的认识。

  ‘所以我根本就没办法造反啊……更何况,士为知己死,汉王对我如此好,我却背叛他……’韩信得出了这个结论。

  蒯彻看到韩信的沉默,顿时心中一凉,韩信思考利弊的时候,他对韩信最后的一丝期望也彻底断绝,知道了韩信的确有这个想法,但是韩信也就是想想而已,一时的心里膨胀罢了。

  并不会对汉王产生什么真正的威胁。

  可就算如此,蒯彻也必须把韩信送上死路。

  因为现在君臣隔阂已经产生,既然有了隔阂,那么无论如何都无法再重新回到过去。

  产生了怀疑的信任必然不可能是信任,就算没有这份心思,在猜疑中,也迟早会有这样的想法。

  齐王若是想重新赢回汉王的信任,也很简单,对着天地立下契约就行。

  可是韩信自卑无比,却又自傲无比。这样一个自卑自傲的人,如果提出让他这么做,反而会让他彻底站在汉王的对面。

  造化弄人啊!蒯彻看到这样互相猜疑的君臣,心中悲哀的只想放声大哭。

  若是没有那一封战报该多好?蒯彻心中有些悲凉的想到,一时的心血来潮,竟然损坏了一对君臣的君臣相得。

  现在,蒯彻早已看通,必须是汉王统一天下,否则华夏大地又会想当年一样四分五裂。

  狠了狠心,蒯彻觉得自己哪怕是为了汉王的大业,也要全心劝说韩信先让他为汉王效忠,然后再让他起兵造反,这样,天下才能够走上正轨。

  于是,他就对韩信说:“汉王与霸王争夺天下,大小数十战,汉王竟然没有一次胜绩,一败再败,力不能敌。而楚军自彭城开战,一路连胜,天下无敌。如今国库粮草不多,民生疲敝。现在,天下的形势就掌握在您的手里,齐王您若是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赢。

  更何况,张耳陈馀当年互相可以为了对方去死,可是一旦富贵之后,却立刻反目,甚至只要能让对方去死,另一方什么都可以付出。如今,汉王屡战屡败,但是您屡战屡胜,功高盖主。自古功高盖主,哪里有什么好下场?

  而汉王出身卑贱,起于卑鄙之间。古代大贤尚且免不了兔死狗烹,汉王如何能够免俗?更何况当初汉王夺去了您的军队,您难道忘了当初的耻辱了吗?如今天下大势就握在您的手里。与其做他汉王的臣子,大王为什么不做齐国的主君?”

  蒯彻说着,上前握住韩信的一只手,在他的手掌上轻轻地拍了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齐王。”

  蒯彻的一席话按理来说说的是入情入理,可是深深了解韩信的蒯彻却是知道,韩信这个人的性格。

  他性格优柔怯懦,这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

  他打仗谨慎无比,果断无比,算尽了人心,可是在政治上却显得很天真幼稚。这是因为他专注于一项,而又年轻没有谋略。

  更重要的,他的才华长期不能显露,以至于一直以来,他对刘邦的情感,都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

  一时的膨胀,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性格。

  蒯彻的一席话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能让他产生野心和反意,但是放在韩信身上,蒯彻对刘邦的贬低只会让韩信想起刘邦的好处,让他反而升起逆反心理,偏要对刘邦听命从事。

  果然,韩信的面上已经满是深沉的怒气,他森然的说道:“蒯彻,我不想听到有关汉王的坏话!汉王如何对我,我可以抱怨,但是你若是再敢再提一句,我立刻就叫人将你拖出去斩了。”

  蒯彻立刻就唯唯诺诺的退下,只是退下的时候,面上露出了一个复杂而悲凉的笑意。

  PS:嗯,所以韩信不会死在刘邦一家子的手上,虽然他一样要死。他不死,刘邦死后谁能安得下心?但是士为知己者死,几乎是韩信一生的信条。所以我想给英雄一个英雄的死法。

  至于韩信的老婆,嗯,这个知网上我没查到论文,也找不到史记和汉书里是不是有写,只是在百度知道上有这么个人。嗯,不过这不太重要,所以我就用了这个。

  注:赵括是被纸上谈兵给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