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第81章

作者:炖烂的肉汤

他有些担心,岳父心脏不好,就该少喝点。

哪料到李世民却再次满上了一杯,“绝对没有喝醉,你看这酒倒的多稳!”

“”秦寿一脸的无语。

这都开始说胡话了,还没麻?

和亲不和亲的,你说了算吗?还你第一个不答应,你脸咋那么大?

菜没吃几口,李世民瞅准一个机会问道:“寿儿啊,你说高句丽的使臣为什么要跑到我们大唐来演这么一出?莫非这背后藏着什么目的?”

“呀,岳父,厉害啊,脑子够灵光的。“秦寿冲着李世民竖起大拇指赞道。

这让李世民不由老脸一红。

秦寿挠了挠头,回想了一下历史上高句丽的时间线,说道:“他们来肯定是别有用心的,咱还拿渭水之盟的事儿来现身说法。”

“”

李世民的脸都紫了。

你这一遍遍的内涵谁呢

秦寿继续说道:“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陛下为何让突厥可汗当众跳舞,对其本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屈辱。”

“而如果只是战败一方的话,要么斩草除根,要么囚禁他,不见天日,可是对于颉利可汗,陛下为什么会如此做?”

“说起来,能够让陛下为之介怀的就只有他刚登基时发生的渭水之盟了。”

“撅着腚也能想到,突厥不会白白送大唐数千匹马和羊,再领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悻悻而归?”

“那么,可以断定,陛下定然受到了很大的耻辱,但是渭水之盟的签订其实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从而稳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

“此后,我们大唐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经济,积攒力量,这也是唐朝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点。”

“从当时的角度看,这是耻辱,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选择一时忍让来换来永久的和平未尝不是件好事。”

“陛下牢记当初的耻辱,激励自己的发展,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在东突厥发生天灾、内乱时趁机进攻,一雪前耻,顺势灭了东突厥汗国,让突厥当初因挑衅大唐而获得的赔款悉数奉还。”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发展才是硬道理,凭借实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最大的赢家。”

“如今反过来想,高句丽为何来与我大唐签订盟约,是不是也打着类似的主意呢?”

“他们是不是也憋着什么大招或者闷声大发展呢?”

秦寿淡漠的说道:“可不要小瞧一个人的影响啊,你们再想想,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后,吐蕃的发展如何?”

李世民闻言不由一怔,眼中光芒明灭。

成公主远嫁吐蕃之后,从中原带来的五谷种子和菜籽以及一些能工巧匠、各种技术人员。

到如今,据说有一些粮食和蔬菜已经开始适应了高原的水土。

此外,成公主还普及了一些生产技术和医学知识,促进吐蕃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两国密切来往,长期的和平和稳定,也促进了双方的贸易繁荣和经济发展。

吐蕃的人口和牲畜着实增多了不少,国力和兵力自然也提升了很多。

这样想来的话细思极恐啊!

秦寿看着岳父紧蹙着的眉头,笑着说道:“是吧?他们这是在挖咱们大唐的墙角啊!”

“嘶!”

李世民陷入了极度的震撼与沉思之中。

高句丽一直是个强劲的扩张性的国家,不断的对外战争获得领土。前隋数次征伐却不得,可见高句丽国力之强。

听说高句丽联合新罗百济,还和倭国眉来眼去,如果一旦高句丽达成了联盟,那对于中原王朝而言,等于直接丧失掉对周边局势的掌控能力。

想通了这些,李世民再坐不住了。

“寿啊,今天我真的感觉自己喝多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岳父,你这就走了?怎么也得吃完顿饭再走吧?”

“不了,感觉有点不舒服,今天就早点回去了!”

咦,刚刚不是还好好的吗?

虽然诧异,但秦寿还是关切的说道:“那行,身体要紧,既然不舒服就早点回去休息。”

临行之前

秦寿拦住李承乾,“大舅哥,以后常来,那啥手上要是有闲钱的话,咱们自己家的生意,你入个股呗?”

李承乾:“”

李世民再次召集群臣百官

太极殿上气氛凝重,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肃然。

群臣百官,一个个面沉似水。

不时的撇一眼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

群臣心中直打鼓,如此的肃然,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特别是臣谏官们,此时眼神闪烁,武官则是一个个黑着脸,因为他们心里憋屈。

房玄龄面容沉静,眯着眼睛,站在最前面。

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几人也是低头不语。

此时,高句丽的使臣泉野生也带了上来,看着场面,心中不由狂喜,看来这是要答应自己了?

说起来还要感谢这些言官,他仰着脸看着大唐的官、谏臣,不由摇头。

不由心中那种傲然油然而生。

大唐怎么了,礼仪之邦不过如此。

泉野生行礼道:“大唐皇帝陛下,是否能接受我们的提议呢?”

话音刚落,有几个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可退却二十里”

“拆汉人京观,换汉人回归,此乃大唐之荣光”

然而他的话还没完,李世民就猛然起身,从案牍上抓起来一个东西就扔了出去。

“朕让你们说话了吗?还你以为?”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对的吗?”

“退,你告诉朕怎么退?往哪里退?”

“大唐的容光,凭你们也配谈大唐的荣光?狗日的东西”

顿时,整个大殿猛地一下炸了!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以为出幻觉了。

这是陛下?陛下刚才在朝堂之上爆了粗口?如此粗俗,恍若骂街?

所有人全懵圈了,甚至有不少人眼神看向魏征,那意思:“你可是谏议大夫,直言进谏,推行王道,陛下这样你不管吗?”

熟料,魏征此时却是仰着头,一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如果仔细看眼神之中竟然还有一丝兴奋!

就连房玄龄都傻了,他浑然没有感觉到,自己头上已经血流如注。

刚才陛下扔出去的东西没砸中那几个进谏言的人,却是砸在了他的头上。

而李世民的目光恰好也幽幽的扫了一眼房玄龄。

刚才砸偏了吗?

不!

他的目标本来就不是言官,而是房玄龄。

第七十九章:还不是因为你?

然而房玄龄此时却是全身呆滞了一样,委顿在原地,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这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房玄龄眉头拧成了麻花,怎么也想不通。

在他想来,即便他主张以一人换数万人带有私心的,但是出了这样的事儿,秘密处理掉应该最是符合陛下的利益的。

难道

房玄龄猛然抬起头,眼中光芒还闪烁。

除非陛下压根就不想把此人给处理掉。

想到这里,房玄龄不由浑身一震,头上的汗涔涔而下。

此时,还有不要死的谏官跪在地上言道:“陛下,此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太平”

“圣人言,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若能以一人换取我汉人万人,此乃莫大的荣耀,臣多么希望那个人是自己,宁愿死”

“哈哈”

李世民被气笑了。

“这就是你们所言的天下太平?”

“还搬来圣人的话,圣人的话是这个意思吗?你们以为翻一下诸子格言,高头讲章就是圣人之言了?”

“你们这些所谓儒生,任凭国家受耻,皇家受耻,却在这里堂而皇之的言曰江山社稷?”

“朕最看不起的就是你们这些只会说假话,说空话,不干实事,不顾全大局的读书人,妄言乱政。”

“还妄图以死明志?”

“来啊,把他俩给朕拉出去,乱杖打死!”

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