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第44章

作者:炖烂的肉汤

哪里还有半分对“神虫”的敬畏?

没有了敬畏,更谈不上敬仰。

“.......”孔颖达等几位大儒全身发抖,摇摇晃晃。

看到孔颖达摇摇欲坠的情况,周围的儒生连忙扶住了他

好半天,孔颖达的情况才好了一点

他的眼睛凹陷,的看着眼前的那些儒生们,嘴里苦涩不已。

“儒家之言,神虫之论,从今日起,栋榱崩折了!”

“走吧,再待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了!”

灾异论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打断了脊梁。

他们知道从此之后,他们再难以张开嘴,对着陛下说:“陛下,此乃天灾,请陛下为百姓祈福,下罪己诏......”

但是他们的脚步刚挪动,正好和抓捕蝗虫的百姓交织在了一起,因为他们想绕过那群正在疯抢蚂蚱吃的人。

本就心情糟糕透顶的儒生们,此时再也忍不住爆发了。

他们使劲推开眼前众人,却不小心把一个小女孩儿给推到了

众多百姓一看顿时怒了。

推搡之间,一些年轻的汉子忍不住对着这群儒生拳打脚踢

嘴里还不住的骂:“你们算什么东西,天天叫嚣着神虫、神虫的,老百姓的粮食被吃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踹死你丫的......”

“一群道貌岸然的够狗东西,书都他娘的读到狗肚子里了。”

“踹死这些不要脸的.....”

平时高高在上的儒生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礼遇”?

一个个灰头土脸。

其中一位儒生直接被人踩在了地上。

终于那群人走了,边上有人古来扶倒地的儒生,他见是一位百姓,忍不住骂道:谁让你扶我的?滚一边去!

那个百姓也真是老实,闻言一下子松手了!

“啊!”

儒生顿时再次摔倒在地,疼的他差点晕了过去。

.......

第三十八章:送礼

灭蝗已经过去有一日有余了。

但是长安城内关于灭蝗的议论却十分的火热,各大茶馆、酒楼之内无不传颂。

“昨日你去城外看圣上灭蝗没有?”

“本来要去的,结果昨日我老婆生了,所以没去成......”

“那你可真的错过。那个场面看的人是惊心动魄啊,蝗虫来的时候如山如海,但是陛下带领军士和百姓捕杀蝗虫,蝗虫成堆成堆的被扔进了火了,那烧的叫一个噼里啪啦......”

“是啊,那场面真的是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那算什么,最令人叫绝的是“本心粮店”的人将蝗虫用油炸了,那味道简直令人回味无穷!”

“蚂蚱还能吃?”

“说你见识短吧,你还不信,那味道.....啧啧,保证你吃一次这辈子都忘不了。”

“这话不假,简直天好吃了,吃的我都想流泪了!”

“还是圣上英明神武,时时刻刻想着我们百姓,不仅走在最前面和百姓一起捕杀蚂蚱,更是让人将蚂蚱让百姓免费试吃。”

“没错,不像那群要脸不要腚的儒生们.......”

这个长安城都笼罩在这火热的议论中,甚至有好事者将当日灭蝗的事迹编成了小曲儿、故事广受好评。

一时间,喧嚣尘上。

蚂蚱蝗虫,对于大唐百姓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但现在又如此的陌生。

这个一直以来被称为“神虫”的东西彻底跌落神坛。

不仅能被捕杀,还被放到油锅里炸了,味道如此之好?

而就在百姓们的议论如烈火熊熊燃烧之际,一个消息再次在这件事上加了一桶油。

“本心”粮油店在店门口公布了一个叫菜谱的告示。

蚂蚱如何做更好吃:

第一道菜:飞蝗腾达

做法:将蝗虫用浓度盐水清洗。将水控干、用油炸食用。或将蝗虫直接用油炸,而后沾椒盐吃,味美无比。

第二道菜:油煎蚂蚱

将铁板烧红,然后把油刷上去,再放入洗干净的蚂蚱,经油煎过酥嫩的口感并未影响其体内营养含量。

第三道菜:红烧蝗虫

先将蝗虫用油炸一下,或用油煸炒一下,再放少许花椒。葱、姜炒一下,而后用适量酱油、糠炒,在加入适量的水烧闷一下,其味......

第四道菜:醉蚂蚱

清水加盐、糖、花椒烧开......

第五道菜:香辣蚂蚱

......

一共九道菜。

这让百姓们再也把持不住内心的好奇与兴奋,全都涌向了“本心”粮店。

店里店外站满了来看菜谱的人,其中有不少人甚至还拿着纸笔抄写下来,场面十分的壮观。

菜谱有了,等大家想回家做这几道菜的时候却豁然发现,其中有一道东西是怎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粮油。

粮油?

正巧“本心”粮店刚推出粮油,就摆在门口。

而且价格比其他家的要便宜不少。

这当然是秦寿的主意,“本心”粮店公布蝗虫的做法,为的就是吸引流量来卖自己的粮油。

这事儿是秦寿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投放的,粮油这个时代早就有了,自己只是改进了一下榨油技术,使得出油率更高而已。

价格自然也低了不少。

于是,这些来看菜谱的人,往往到最后都会买一壶油再走。

这一下,蚂蚱们可是遭了殃了,本来蝗灾已经过去了,长安城外本就稀稀疏疏没有多少,结果这菜谱一出,反而比当初灭蝗之时更多的人跑到在野外抓捕蚂蚱去了。

一时之间,蚂蚱成了稀缺品。

有的大户人家甚至出高价钱来买蚂蚱。

这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抓捕蚂蚱队伍之中。

不知不觉间,买粮油似乎成了一股潮流,风靡整个长安。

这也造成很长一段时间,街里四方之间有人看到不由会问一句:“你们买油了没有?”

似乎买上一桶粮油,就比别人更高贵似的。

“粮油?”

“哎哟,你们竟然不知道粮油,去本心粮油店去买点啊!”

“逮住蚂蚱之后,无论是炸着吃,还是油煎一下,不都得用粮油吗?”

“......”

长安还流传这一个顺口溜:“大户炸,小户煎,本心的粮油最是鲜......”

说的是大户人家才会用大量的油炸,太奢侈,小户人家则更喜用少量的油煎

“本心”粮店的生意火爆异常。

......

此次灭蝗事件让老百姓欢欣鼓舞,但是却让“五姓七望”等士族高门的人再次聚在了一起。

对于李世民的高瞻远瞩深感恐慌。

连续几件事情已经偏离了他们的掌控。

“大家都听说本心粮店的事儿了吧,其背后正是李唐皇室,他们先是从粮食入手,现在又开始卖粮油,恐怕所谋甚大啊!”

“是啊,咱们不能掉以轻心,赈灾粮的事情就已经敲响了警钟,这次灭蝗更是让皇家威严更甚一层楼,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唐皇室再这么继续做大,否则将彻底脱离我们的掌控,必须有所反制.......”

“朝堂之上有风传,说皇帝背后有高人,这件事儿有什么头绪吗?”

“具体是谁,尚不知,不过可以确定这不是风传,这点从皇帝派出红翎急使前往查验草原蝗灾和黄河道的水患便可见一斑。”

“你们这么一说,我想起来,贞观三年的时候也发生过蝗灾,当时陛下替百姓向上天祈福,如今却突然坚持要灭蝗,变化之大令人匪夷所思啊!”

众人眼神明灭。

“查,必须查........”

于是

“五姓七望”等门下的官员、门生门开始频繁走动。

先是三省六部的各级官员,彼此之间相互走动更甚以往,希望能够打探一些消息。

五姓七望中崔家门生崔东豪随后又见了儒派之人。

见的正是孔颖达的学生,赵高歌。

“找我何事?”赵高歌的心情不是很好,刚经历了这种事情,换谁也不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