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第387章

作者:炖烂的肉汤

秦寿没理他,因为没有时间搭理他。

程咬金将各地送来的消息抱到秦寿的面前,没错,是抱过来的,因为各地传过来的消息实在是太多了,成麻袋成麻袋的被堆放在一起。

秦寿一封封打开,然后排除,然后再打开,再排除

看着,看着秦寿眉头皱的越狠,没有找到什么问题,他的目光盯着雪片一般的信件,突然他的眼睛如被定住了一般。

脑海之中像是一道电光闪过,“我明白了,是流民,把各地关于流民的信息都筛查出来。”

流民?

程咬金的脸色有些发白,连忙叫刚才那个当值的官员过来,帮忙将流民的信件都给捡出来。

一封封关于流民的报告被放到秦寿的面前,秦寿仔细的看着这一封封信件,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终于,当秦寿拿起其中一封急信的时候,瞳孔收缩。

信件上写着:“近日,不知从哪里来的流民匪患作乱,一路向北走,一路抢”

他随即又找到了黄河道的一些书信,其中有不少都提及到了流民向北迁徙。

秦寿咬着牙说道:“果然如此!”

程咬金见状,连忙上前问道:“到底是什么问题了?”

秦寿沉声说道:“是流民,他们在等流民,等着流民到了之后,裹挟着流民一同南下,到时候形成一股洪流,就算是大唐出兵,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流民。”

“流民会被他们所用?”

秦寿:“只要有吃的,他们就听谁的,而世家高门手中可是有种大唐最多的存粮。”

程咬金闻言,嘴巴张的老大,呆滞在原地。

空气的气氛一时之间阴郁如水,让人难以呼吸。

程咬金失神的一下子坐在一个凳子上,半晌才缓过来一些,低声对同样楞在那里的官员说道:“快将此时告知陛下再派人去请李勣,尉迟敬德将军前来。”

等待的过程中,老程心绪不宁的来回走动。

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是在后面装混蛋就行了,要不然就拎着两板斧往前冲,突然当兵部的家,他也是头痛不已。

“你别来回走了,安静一下行不!”秦寿被老程来回的走动,弄得心烦。

“我怎么能静得下来?”

“事情还没到那个份上!”秦寿将纸张铺到桌上,“事情竟然已经无可挽回的发生了,咱们能做的就是理一下思路,看怎么将事情的影响降到最小。”

程咬金看着秦寿坚定的眼神,深吸几口气,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点头坐下。

大唐的北部疆土

“呜呜呜”

号角声低沉如呜咽,传出去很远。

此刻的一人站在高台上,高声喝道:“流民已经到了,时机已然成熟,明日大军南下,直取长安!”

此人正是西突厥如今的可汗,阿史那贺鲁,也就是之前阿史那月的堂哥。

秦寿离开长安之前时候还见过这个二五仔,其遂率3000部众畏罪逃奔唐朝,后唐军征讨龟兹,即封贺鲁为昆丘道行军总管,进军龟兹。

随后阿史那贺鲁又被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他也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人,半年的时间,自己的势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趁势统一了西突厥的所有势力。

如今却趁着这个节骨眼,与关陇各族的残余势力,世家高门暗戳戳的联合在了一起叛唐自立,自封为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直取长安!”

“直取长安!”

“”

西突厥的骑兵集合在一起,他们一个个挥舞着弯刀,面孔因为兴奋而狰狞的大声呼喊着。

第368章 意难平

大唐境内

阿史那贺鲁凛然坐在马车上,眯着那双狭长而凌厉的眼睛,看着大唐的万里河山,看着大唐的江山,果然还是比草原之上要富饶很多。

阿史那家族的人虽然开枝散叶,基本上都是这种狭长的眼睛,阿史那月是个例外,是那种丹凤眼。

此时他的身上在没有当初到长安求助的狼狈,散发着身居高位掌权者的气象不凡、傲气。

这一点,只要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人,往往很容易融入角色。

从十几岁掌兵,几经生死,更经历了草原之上权利的更迭,他对于权利的渴望更胜其他一切。

当初为了得到和关陇各族的支持,他甚至将自己的女人送了出去,如今大唐朝堂分裂,而且辽东战局僵持,在加上关陇各族和世家高门的暗中支持,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就在这时候

“报,可汗!”

一个探子骑着马跑了过来,拉住缰绳,飞奔下马,然后将两封密信递给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展开信件阅览。

第一封是关陇一脉人写来的,告诉他,现在朝廷已经知晓大唐北地之事,没有再封锁下去的必要,不如谋取西、庭二州,和西取咄陆可汗故地。

第二封来自长安,没有署名,但是他知道是谁写来的,信上称,程咬金、李勣等兵部的人已经在商议对突厥出兵的事宜,而背后主事的乃是秦寿,让阿史那贺鲁一定要提防此人。

阿史那贺鲁看完这些信,让探子下去休息,自己则是起身,沉吟了一番之后,将其大儿子阿史那庆叫了过来,“速速将咄陆可汗的故地拿下。”

长安

兵部因为大多是勋贵,算是三省六部中特殊的存在。

程咬金、李勣,尉迟敬德等一众老将也都没有什么拘谨,此时也全都明白了来龙去脉,全都阴沉着脸,面面相觑。

程咬金已经派人将西突厥的事情报给了李治,但是却没有等到李治回话。

“咳咳陛下虽然还没传旨过来,咱们可以先商量一下,看看该怎么办?”

但是程咬金说完这句话之后,现场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全都低着头,程咬金之只好看向秦寿。

一旁的秦寿,只能将话给接了过去,“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吧,西突厥联合关陇残余势力,背后更有着世家高门的支持,接下来裹挟着流民南下攻城。”

所有人点头。

秦寿颔首,“那出兵便再说难免,大家现在要商量的是能凑出多少大军。”

众多兵部的功勋老将们蹙着眉头,不时的看向秦寿,然后低头和周围的大臣议论几句。

而秦寿的神情则是不变,手指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动,等他们的声音家渐渐寂落。

秦寿才再次说道:“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这次大军出征,我不会将军权握在手中。”

这群老勋贵心中有忌惮,军权是他们的命脉,如今秦寿以鬼神手段掌控了长安的军权,令他们心惊胆战,若是秦寿趁此集结大军的机会,进一步掌控大唐的兵马,这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反过来说,大唐江山被外族入侵,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任由大唐的江山涂炭,但是若是因此将手中的权利尽数归于秦寿所有,他们心里又不甘。

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将军颤颤巍巍的问道:“哦,你不北上吗?”

此人乃是李唐皇室的宗亲,李孝恭。

其实不仅是他,李道宗和他同样是宗亲功勋,心中也有这种担忧,但是没轮到到他开口,被李孝恭给问了出来,也随着问道:“那你觉得谁是合适人选?”

秦寿,“我觉得苏定方是个不错的选择,上次我随他抵御车鼻可汗之时,曾有幸见识过他的厉害。”

苏定方?

众位功勋眼神眉头轻皱,相对于秦寿而言,这倒不失为一个折中的选择,苏定方的根底他们还是知道的,在座的的不少还是苏定方的老上司。

兵部的一众大臣们对视了几眼之后,觉得可行,不由有人出声道:“那行军总管呢?”

行军总管总不能都是你说了算吧?

秦寿点头说道:“你们来之前,我已经看过大唐可用将领的资料,以梁建方、契何力等为弓月道行军总管,率唐兵与回纥兵西进。”

“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直接率兵讨阿史那贺鲁的中军。”

“”

李孝恭、李道宗等听的频频顿首,行军总管的问题上,秦寿没有安排一个自认,这一点上足见秦寿的真的无意染指他们这些勋贵的军权。

这让他们放心不少。

而秦寿这么安排,乃是大敌当前,按照自己脑海中记忆的一些碎片,找出当初灭了西突厥的那批狠人,不管他们现在的阵营,尽量做到人尽其用。

主调定下里,细节的商定就简单很多

不过散场之前,秦寿提醒众人,“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也是最大的变数,还望诸位大人能尽快集结兵力北上。”

“西突厥人裹挟着流民南下,如洪水猛兽,会有也来也多的流民加入其中,就像是滚雪球,势力会越来越大,最多一个月内便可以抵达长安,如何能越早阻挡他们的脚步,才是成败的关键。”

秦寿起身,自己该说的已经说了,便冲着众人抱了一拳,“诸位大人忙着,我还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等秦寿走了诸侯,兵部一阵沉默。

程咬金颔首,站起身,对着同僚们说道:

“秦寿说的有理,今日我就上奏梳请陛下下旨出兵,你们也要配合让尽快集结兵力,万不能错过时机。”

程咬金声音沉重的说道,秦寿说的这些东西,他们其实都知道,只是刚才没有仔细琢磨罢了。

随着秦寿的这些话在脑海中流转,众人也不禁点头。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秦寿选的人靠谱吗?”

“以前苏定方在我手下,我怎么没有发现他有帅才?”

“就是,梁建方、契何力这两人竟然也能做行军总管?”

“”

兵部大堂之上,一顿不忿和议论之声。

“嘭嘭嘭!”

程咬金敲了敲桌子,大家激动的心情才平复了一些。

“若是不同意,刚才你们怎么不提出来呢?”

程咬金没好气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