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第171章

作者:炖烂的肉汤

随后在秦寿的劝说之下,几杯酒下肚,气氛便渐渐缓和下来。

对于秦寿来说,薛仁贵这个大腿自然是要照顾到位。

好酒好菜可劲儿往上上。

直到酒足饭饱,秦寿才送走了和尚,然后又把薛仁贵给安排在了长安城最好的酒楼住下。

做完这一切,他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回到了‘本心’百货店找了几个伙计送自己回家。

因为被当街刺杀,他现在心里也发憷。

秦寿心里不住的嘀咕:自己到底是挡了谁的路?

好好的,怎么会有人当街刺杀自己呢?

这得有多大仇多大恨?

难道是之前‘本心’年会的时候的店里的伙计们太招摇了?惹人嫉妒?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随着粮店和百货店的发展壮大,确实挡住了不少人的财路,就如之前沉船事件以及淮水之上的水匪一样。

既然都有人扶持水匪,也不差这点买杀手杀自己的钱。

只是平时自己都不怎么露面,一切经营都是店长在操作,对方却能这么快就查到自己,如此看来对方手段惊人,这背后的水不浅啊!

粮商?高门大族?

还是

想来想去,他不住的挠头。

秦寿有些忧心,想到过去报官。

可这个时代,官老爷们会搭理自己平头老百姓吗?

回家的路上,秦寿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眼睛不住的左顾右看,生怕再有人冲出来。

甚至,回来的路线,他都是走的衙门林立、平时军士也最多的朱雀大街。

直到进了家门,他才松了一口气。

辞别过伙计,秦寿晕晕乎乎往里走,没有管那么多,直接推门进了自己屋子。

摸到自己床上,倒头就睡。

自从上次喝完酒之后,秦寿算是吸取了教训,不再乱说话,最保险的方式就是睡觉。

他浑然没发觉床上还躺着一个人。

“秦寿!”

等李世民进了秦寿家的门,叫了几声,不仅没看到秦寿的影子,便是高阳都没见到,不由有些诧异。

李世民脸色异样的的继续往里面走。

“陛下!”

这时候就连长孙皇后都走了出来,来到李世民身边低声行礼。

“天冷,快进屋”李世民笑着将长孙皇后扶进屋,问道:“观音婢,这段时间身体如何?秦寿今天不在吗?”

进了屋子,长孙皇后才说道,“身体还行,丽质这几日身体也不是太好。”

“寿儿刚才好像回来了,估计这会儿在屋子里面。陛下,天这么冷您怎么来了?”

李世民一脸欣喜的对长孙皇后说道:“大喜事儿,科举考卷审阅完毕了,寿儿的文章练达,令人惊叹,就连那些文学大儒都赞叹不已啊!”

“朕钦点他为榜眼。”

“要不是估计那些士族门阀,朕真想钦点他为状元郎,如今寿儿登科,朕这次来准备让寿儿知晓我们的身份,也好让他入朝为官,为大唐江山社稷效力。”

“是嘛,臣妾就知道寿儿能高中。”长孙皇后闻言,也不由高兴的脸上笑容绽放,“臣妾和陛下一同向寿儿贺喜!”

李世民点头

俩人起身向秦寿的屋子走去。

因为这次李世民没有任何的遮掩,所以来的人不少,长乐公主李丽质睡的感觉口渴,再加上听到了外面的声响,幽幽转醒过来。

刚想起身,突然她浑身一颤。

因为她发现了一条手臂搭在自己身上然后再看向身边的人,她的眼睛更是瞬间睁大。

“啊”

长乐吓的大叫一声,身体瞬间躲向一个角落。

秦寿被这么一叫,也有些迷糊的张开了眼睛。

嗯?

先传来的是触觉,似乎哪里有些不对,不是玲儿的感觉。

随即他猛然睁开了眼睛,人一下子懵逼了!

秦寿怔怔的看着一脸惊恐的李丽质,头皮发麻。

我的天!

自己这是做了什么?

可秦寿随即发现自己衣着完整,不由大舒一口气,连忙劝慰有些颤抖的李丽质道:“别别激动,你看我们都穿的好好的,放心,啥都没有发生。”

李丽质也连忙检查自身,衣服也完好如初,也是才松了一口气。

“那个”

秦寿刚想说说话,却猛然听闻门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

“寿儿!”

“来来了!”秦寿听闻言,后背猛地一紧,他惊慌失措的穿上鞋,然后低声对着李丽质说道:“快,你先藏起来。”

秦寿鞋没穿好,就往外走,正好碰到正在敲门的李世民。

不由分说就将准备进门的李世民给推搡了出来。

“岳父,您怎么来了?走,咱们出去说!”

这不让你们进去,这也为你门好。

真让你进去了,那多尴尬?

你们的脸往哪儿放?这事儿就大发了!

“秦寿,你这是何意?”李世民的脸色发黑。

这么冷的天,让我出来说?

长孙皇后也嗔怒道:“就是,寿儿你这就无礼了,怎么把我们给推出来了?”

秦寿满脸通红的说道:“哪儿能往外推岳父、岳母呢,我上午喝了点酒,现在弄的满屋子都是酒味儿,所以想把岳父客厅那边。”

“你这鞋子都没穿上,就跑出来了?”李二气挑着眉,指了指秦寿的脚说道。

秦寿讪讪的提上鞋,可抬头,他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院子里站了一大群人,他不由张了张嘴问道:“咋这么多人?这是?”

魏征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都是来给你贺喜的,你高中了,高中榜眼。”

“恭喜啊!”

“以后,你就是大唐的臣子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是笑着对秦寿道贺。

自己高中了?

还是榜眼?

秦寿有些傻眼。

说实话自己没有太大把握,对于能上一甲更是从来没有指望过,贴经和诗赋这一块儿应该是没问题,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那些策问文章,他担心的是自己那些文章大唐的那些大佬们不认同!

特别是其中几个问题,自己的那些想法,审考官能不能看懂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高中了!”秦寿足足愣了有好几秒中,才缓过神,随即激动莫名,心中狂喜道。

激动!

兴奋!

甚至是幸运

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不一而足。

自己这就算是有功名了?

秦寿原地跳起,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

功名在手,未来可期啊!

这可不是在后世,而是在大唐,有功名在身,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谓考取功名,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功名在手,就相当于自动拥有了朝廷官员的身份。

进士之名哪怕不当官,也受人尊敬,成为一方名流,见到地方官不仅不用下跪,地方官还得给自己赐座,听说甚至与县太爷平起平坐,一家人的赋税都可以被免除,不仅不用交税,还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禄。

他为什么考科举,就是因为这些福利实在是太具有诱惑了,不仅不用交税,还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禄,这一点真的让秦寿难以拒绝

要说之前是一个谁想捏死就捏死的底层屁民的话,现在功名加身就算是加了一道护身符,而且有了功名便有了跟随时代的资格,有了功名才有后面的无限可能

可以说科举考试不仅是向上的通道,更是身份和福利的变化。

你说这能不兴奋吗?

秦寿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那股兴奋,犹如火上一般涌上心头,他冲着所有人说道:“那啥发钱,在场的兄弟们每人发一百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咱们同乐!”

每人一百钱,不算少了,

可来的人虽然面色兴奋,却没有寻常百姓般的欢呼声,更没有那种欢喜雀跃、一蹦三尺高的兴奋举动。

可惜,秦寿此时陷入巨大的喜悦中,浑然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