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第140章

作者:炖烂的肉汤

霍子骞干咽了几口唾沫,随着了解的越多,他心中越发的对这位秦公子感到惊惧。

李靖面色幽幽的看着眼前众人,“消息一定要保密,万不能流露出去。”

“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人被士族高门的人找过,但是你们要想清楚自己的身份,千万不要做什么傻事儿!”

李靖对着众人继续说道,“这当兵的啊,腿脚伤了残了不算大问题,就怕脑子出毛病,一步走错,全家遭殃!”

众人汗啪嗒啪嗒的往下落,齐声道:“属下明白!”

李靖转头对霍子骞幽幽的说道:“这话同样对你说,有时候知道的很多,未必是什么好事儿!”

霍子骞心中苦涩无比。

因为太子、魏王、晋王的人全都找过自己,让自己给他们提供秦寿的信息。

出了这档子事儿,李靖担心之下自然不能回去了。

只能给陛下写了一封信,让手下加急送了回去。

同时,他在信中将平定高句丽的计划也一并写了出来。

皇宫之内

被取消禁足的太子李承乾没都没去,第一时间来看望李世民,不由让他对这位儿子宽慰了不少。

“承乾,作为大哥,你如何看待秦寿此人?倘若你是父皇又该如何安置秦寿的身份?”

李承乾眼底一道光芒闪过,回道:“父皇,儿臣以为对于秦寿,可以给他一个官做!”

“哦,为何啊?”李世民不由眼神一亮的问道。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如果父皇给他个官做,哪怕是个小吏,也算是把他绑在了朝堂这辆马车上,当官终究不如行商自由,这样他不至于天天往外跑,可以杜绝如现在这般跑出去”

“再者说来,此正好可以发挥秦寿的才智,为我大唐江山增色,也可以算是他为自己日后进入朝堂过渡。”

“嗯,不错!有长进!”李世民敲击着桌面,不断的点头,赞赏的看着承乾,满是欣慰。

李世民又问道:“你觉得他进哪个部比较好?”

“儿臣以为吏部比较好,无需位置高,便能接触到大唐的官员制度,儿臣之前听其讲过不少经商心得,想来对于管理是有心得的。”

李世民再次点头,脸上浮现笑容。

“一会儿去看下你母后,自天冷之后,身体一直不适!”

“是,父皇!”

“行了,去吧!”李世民摆手道。

李承乾却深施一礼道:“父皇,儿臣喜欢上了一个人,想纳她为妃,往父皇成全。”

李世民笑着的脸猛然一僵。

“魏征的侄女?”

“父皇如何知晓?”李承乾闻言,猛然抬起头。

“此女,此女已然为有妇之夫!”

李世民蹙着眉头说道。

“父皇,即便如此,儿臣也愿意!”

“你”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咬了咬牙,幽幽的说道:“你愿意又如何,此女托付终身之人正是秦寿!”

“啊?这这么可能?”

第128章:岳父竟然有好几个小妾?

“他不过是一介布衣,被选做驸马已然是一步登天,竟然还想纳妾,简直是有辱皇家尊严!”

李承乾咬着牙,义愤填膺的说道。

在大唐受到胡族和大宛国风俗的影响,女性地位很高,甚至很开放,虽说按照唐朝的习俗,驸马是可以纳妾的。

但是公主的地位很高、很强势,公主出嫁那可是“下嫁”,不像一般的妇女那样嫁入夫家,从夫而居,反而驸马的地位很低,婚礼后驸马入赘公主府,驸马想要纳妾还要经过公主同意,所以驸马纳妾事情根本没有。

以至于,大唐所有人谈及驸马,便觉的如同主仆关系在那摆着,偷人的公主再正常不过,纳妾的驸马闻所未闻。

“父皇,您怎么能如此放任他胡作非为?”

“您有考虑过高阳愿意吗?高阳妹妹怎么办?”

“”

李承乾心急火燎的之下,接连问出了几个问题之后突然停住了,转头看着李世民一脸惊诧的问道:“不是,这事儿父皇您不会早就知道吧?”

“放肆!”李世民一脸铁青的霍然起身斥责道:“你懂什么?这事儿哪儿有那么简单?”

这事儿他也不愿意,但是事情已经出了,还能怎么办?

难道把秦寿给杀了?

能杀的话早就杀了,还用等到现在?

良久,李世民幽幽的说道:“承乾,先不说有没有秦寿这茬,如此失节之人,朕就不可能答应让她做太子妃?”

“可”

李承乾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李世民无情打断道:“此事休要再提!”

“”

李承乾离开的时候,一脸的忧郁,整个人的表情阴沉的恍若被压在水底,令人无法呼吸。

李世民看着承乾的背影,久久才重新坐下。

朝堂上的事儿还忙不完,家里又这么多的破事儿,

如今科举改革,报名的日子已过,离开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他也是忙的心烦意乱。

可坐下之后,心情再也难以平复下来。

他看着案牍不禁扶着额头,随即用笔在纸上写了几笔便揉作一团,再次写了过了一会儿又扔掉。

如此过了与一个多时辰,地上已经到处都是纸团,无处落脚。

大致方向有了,但是对于科举的细节却是没有半点头绪。

如何破局?

如何破题才能使得边远地区的人得到科举入仕的机会?又如何才能加大寒学子入仕的机会?

这都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实现的。

李世民将笔扔在地上,起身来回踱步了几次,却发现心中思绪愈加纷乱无章,不由喊了一声道:“来人!”

“陛下!”云瑞推门快步走进来行礼道。

“去把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还有李道宗给我叫来。”

“是,陛下!”

云瑞领旨迅速离去。

一盏茶的功夫,几辆马车就来到了皇宫门外。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李道宗、程咬金等几人相继现身,如果熟悉的话,会发现来的都是李世民的近臣。

李道宗更是李世民的弟弟,宗室子弟,册封略阳郡公。

一生功勋卓著,参与攻打刘武周、王世充、东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在宗室人物中与赵郡王李孝恭并称为贤王。

“房相可知陛下找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不清楚!”

房玄龄看了看其他人,直摇头。

长孙无忌和魏征也只是眼珠子转了转,没有说话,因为他们也含糊。

所以,几人见面几乎没有寒暄,便在宦官的引领之下,来到了李世民的书房。

“臣参加陛下!”

“臣”

“诸位爱卿平身,都坐吧!”李世民示意众人都坐下。

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朕今日叫你们来,是因为如今距离科举开考没有多少日子了,想听一下你们的意见,讨论一下科举如何事宜。”

“还有如何能够通过科举,让更多的庶族寒门以及让偏远之人入仕?”

嗯?

李世民的话,不由让几人猛然瞪大眼睛,李道宗更是惊愕的脸色都僵了。

不是

让更多的庶族寒门以及让偏远之人入仕?

这话什么意思?

房玄龄呼吸一滞,愣愣的说道:“陛下,臣没有太明白您的意思!”

就连长孙无忌也是一脸的懵逼,忍不住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想向庶族寒门及偏远地区倾斜?”

魏征眼中也是光芒闪烁。

却见李世民默然颔首。

他心中所想正如秦寿所言,想用科举改革剔除掉门阀士族科举的弊病,重才学而轻门第,那就必然要扩大招揽人才的门路,不仅要让中小地主参与政权中来,也要让庶族地主参与进来,甚至要让寒门学子入仕,让偏远地区的人也能够得到入仕的机会。

如此削弱门阀士族的垄断权,将官吏的选拔权收归到自己和朝堂之上,如此才能选拔更多的人才,让大唐的江山愈加稳固。

“嘶!”

李世民这态度恍若一颗惊雷在众人头顶炸响,现在所有人的眼神一下子变了,心绪滔天翻涌。

此时就连程咬金的脸色也变了。

他憨着嗓子说道:“陛下,这样做恐怕不行啊,世家高门岂能善罢甘休?”

“是啊,陛下,万不可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