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 第123章

作者:炖烂的肉汤

这话一出,房遗爱不由心里剧震,脸都绿了。

自己之前雇的人人不就是那地方的吗?

没错,秦寿此时想的正是之前绑自己的那伙人,其实从上次那么利索的给钱,他就开始在盘算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用到了他们。

好了,出发之前他专门让程处弼又送了一车钱去,并带了话。

原话:“兄弟遇见事儿了,希望你们能帮自己一把!”

“老方,你到前面看看去!”

房遗爱头摇的比拨浪鼓还快,“我肚子疼!”

可他刚转头,老远正好哟一群人走了过来,人还没到就嚷嚷了起来。

“哎呀,兄弟,可算见着你了!”

“这次碰上啥事儿了?这又送了这么多钱?”

“小老弟,咱们这关系,你真是太客气了。”瘦子军师大笑这说道。

“......”

秦寿脸上也是大喜,“嘿,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你们就不怕我报官找你们后账?”

此时光头哈哈大笑道:“要是别人,我们还真不敢来,但是小老弟我们还是信得过的!”

“赶紧的,穿上吃的喝的都有,先让兄弟们填饱肚子,咱们出发!”

“好嘞!”几名汉子豪爽的说道。

这场面看的李恪、程处弼和长孙涣暗暗称奇,秦寿平时对自己都没有这么热情过,却对几个泥腿子如此?

房遗爱更是心中狂跳,脑子嗡嗡的。

尼玛,疯了!

真的是自己之前请来绑秦寿的那帮人,虽然当时双方是蒙着脸交易的,但是他听得出得声音。

可......秦寿怎么和那些家伙联系上的?

他莫名的感到心虚,手指都有些抖!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两岸的秋叶从树上落了下来,有的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棉被。

因为是顺流而下,穿的速度不算慢。

前三天没啥事儿,从渭水过通渠,然后进黄河,到东都洛阳,随即又进入了通济渠。

众人看着这风景不由有些愉悦,特别是李恪,虽然贵为皇子,但是他还是第一次乘船远行。

而秦寿则经常观察两岸的情况,并用小本本记录下来。

期间,李恪总是不经意的来和秦寿套近乎,问问这个,问问那个。

当然,程处弼和长孙涣也有意无意的会多和秦寿说几句话。

“妹夫,我听父亲说,你说这漕运就那么重要吗?”

秦寿闻言不由叹气道:“那是,这漕运太重要了,若是维护得当,让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所有人的日常所需,并且能极大地支撑着整个朝廷的正常运转。”

“三哥,这事儿你可能还不了解,谁让咱家没人在朝堂之上呢!”

“我给你简单讲讲你就明白了!”

李恪眼神不禁炯炯有神的看着秦寿,满怀期待。

而不远处的程处弼和长孙涣也凑近了一些。

“从朝堂来讲,南粮北运,或者通过漕运将粮食转运到大唐各个地区,能使其成为大唐的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

“从军事上说,大唐各地庞大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与进攻、四方征讨的各种战事,这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李恪眼神闪烁,下意识的说道:“军队的武力?”

秦寿摇头,“这所有的基础乃是粮草,在后勤上,打仗打仗,打来打去,还不是钱粮?”

李恪的眼神猛地一缩,心中有些震撼。

打的是钱粮,这是他第一次听说,却让他的心砰砰直跳。

秦寿继续说道:“听说以前运粮都是民夫车推,马车拉,咱们大唐打仗、百姓所食多是陇地,黄河道的粮食,这打仗的时候,这两地能征多少?”

李恪不由发愣,不由摇头。

能征多少,他不知,但是每次很难征倒是真的。

秦寿笑着说道:“有句话叫“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吗?若是能以漕运将江南富庶的粮草运来,那咱大唐的底蕴又如何?那该是多么强大的物质后盾!”

“再说了,漕运在不断开发的同时,也能促进了农业水利的发展。老百姓卖了粮,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人们生活更加富足。”

“于国于民,都算是好事嘛!”

秦寿说完,李恪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己为何苦读兵书,那是因为想夺嫡的话,自己唯有掌握兵权建立功勋,才有那么几分机会,

但是如今秦寿的一番言语,却让他猛然茅塞顿开,自己还有其他选择,比如掌握钱粮之道,比如掌握着漕运之事......

如此,大位未必不可一搏。

程处弼、长孙涣看着秦寿,眼神熠熠生辉。

此时他们彼此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是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就是,背靠着这家伙定然是没错的,同时也告诉自己,万不能让这家伙出事儿。

......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通济渠和淮水的交界处,此时已经距离出事儿的地方已经不太远。

众人的心思骤然小心了很多。

在秦寿眼中,最靠谱的还是老方,平时的时候都不见他和人群凑在一起,基本上不是躺下睡觉就是站在船上一言不发的巡视四方。

殊不知,此时的房遗爱在几乎不敢和那群闫家庄的人见面,心中有羞耻,有畏惧,有愤怒,等诸多复杂的情绪在心中徘徊。

果然,进了淮水没多久,还是出事儿了!

此时江面上的雾气已经散开了,太远的地方看的不太清,但是还是能看到前面黑压压的船压了过来。

豁然之间,出现了几条黑色的船只冲出,船头有人手里拎着刀,

“秦寿,进去不要出来!”

秦寿不由也探出了头,却被李恪叫道。

船上此时也没那么紧张,

李恪本身就打过仗,在加上李世民安排进来几个百骑司的人,那都是见惯了生死的人,此时也是不慌。

他们一个个抽出了兵器,弓箭手将箭搭在了弓上。

程处弼和长孙涣也是持着手中的利刃,特别是长孙涣,眼中冒光。

“准备!”李恪

“等我命令,一百步!”

“嗖!”

“谁?谁他娘的射箭了?”

所有人扭头,却看到秦寿手中拿着一把弩,正怔怔的发呆!

第119章:这家伙,真狠!(二合一)

“刚才什么东西飞过去了!”

水匪的头领名叫张洞山,听到一声异响,只觉的脸边上一阵轻风划过,不由泛起愕然。

“啥东西,没看见啊。”张之洞身边的“瘦脸猴”说道。

“我也没瞅见”

“是吗?难道我眼花了?”

张洞山和他手下的兄弟都是淮水之上“讨生活”,以前只敢小打小闹,但是前段时间,突然有贵人找到了他,不但给了他们钱,还给他们提供了精良兵器,甚至还送了他们几艘重金打造的快船。

条件只是让自己劫从这江里过的粮船,而且劫下来的粮船归自己所有。

给船,给钱,又提供兵器,这种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儿落在了他们的头上,让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祖坟都埋青烟了。

时至今日,他们已经发展到了几百号人,便是地方的官军他们都可以周旋一二,官军来的人少了,他们压根不怕,来的多了,他们便开船进芦苇荡子和草稞子里面,与官军们打游击。

围剿了几次,官军奈何不得,也只好偃旗息鼓。

这使得他们越发的肆无忌惮!

平日里,只要他们在淮水上现身,百姓莫不惊惧退散。

今日,正好张洞山带着兄弟们有出来打秋风。

出去外面转了一圈,也没啥收获,可没想到回程的时候,碰见前面有几艘船,而且看着船的规格,明显不是普通人家的船。

船上的人不紧没有逃窜,反而一个个全都拉开了架势。

张洞山呲着牙说道:“哟呵?这莫非是块硬骨头?”

边上一个猴脸汉子谄媚道:“大哥,您不是最喜欢啃硬骨头吗?”

“嗯,老孙说的不错,硬骨头才有油水。”

“让兄弟们准备好,一会儿别全杀了,尽量活捉,说不定里面有大鱼!”

“瘦脸猴”笑着说道:“放心吧,钩拒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咱们靠上去勾住对方的船,他们还能跑了不成?”

“就是,老大您就放心吧,一会儿我第一个跳上对方的船!”最前面那条船上的一个光着膀子的家伙说道。

这一套,他们早就都是老手了,每次都是等船靠近,然后跳到对方船上杀人,当然也不会全都杀死,女人和所谓的“大鱼”会被留下。

这就是之前所说的钢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