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荒野挑战 第123章

作者:土土士

  “这种动物表面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就像方言中的二愣子一样,谁也不怕,看到谁就打谁,即使是狮子、猎豹也敢上去咬,曾经有一句网络的戏言这么形容它:哥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

  经他这番解释,直播间的那些从没有听过“平头哥”的观众顿时愣了:

  “我的天,还有这么牛逼的生物?”

  “这平头哥是要上天啊?蜜獾,一听就不怎么大,还敢跟狮子干?”

  “社会平头哥,人狠话不多!”

  陈旭有些哭笑不得。

  走了五分钟之后,他果然在前方20米左右的一片荒草中,发现了一头黑色的生物。

  那只黑色的动物大概长一米左右,看起来有13-14公斤,浑身漆黑,长得跟山林里的野獾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从它的整个头部跟背部是一片白毛。

  是蜜罐!

  陈旭叹了口气,无奈道:“说句实话,虽然蛇獴跟蜜獾体型差不多大,但我还是希望遇到蛇獴更好一些,因为它比较好对付一些,相反,蜜獾就非常难对付了,要知道,在非洲能叫哥的,都不是一般动物,比如一哥雄狮,二哥斑鬣狗,还有一个,就是平头哥蜜獾。”

  “而蜜獾的平头哥称号也不是白叫的,蜜獾非常聪明,它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男人时,它会攻击他的蛋蛋,所以也有人叫他掏裆哥,而它也是自然界为数不多的会使用工具的一种动物,可以使用原木作为梯子翻墙,普通的动物园根本关不住它。”

  “23333,掏裆哥!”

  “哈哈,旭爷还是怂了,怕保自己的小鸟被爆掉!”

  “平头哥:你就是旭爷?MD,今天你敢动我一下,我以后让你变旭娘!”

  众人发弹幕嘲讽的功夫,陈旭已经眯着眼,攥着长矛,慢慢接近上去。

  直播间的所有观众立刻开始屏息凝神。

  此时,国内时间是10点多,正处于直播平台的高峰期,他的直播间的人气原本就积累了180多万。

  这回旭爷亲自上阵,对战非洲平头哥,自然又吸引了不少粉丝。

  许多人都是被朋友、舍友特意叫上线,来观看这场“世纪性”的对决。

  谁让弹幕跟旭爷都把这只蜜獾说的那么牛逼,所以,许多人都想看看,到底是有着史上第一打野称号的“旭爷”厉害,还是非洲“社会平头哥”厉害!

  这边,陈旭已经小心地接近到了蜜獾十米的距离,他的呼吸已经变得极其缓慢,心脏跳动的声音也降到了最低。

  这个距离,他不敢百分之百保证狩猎成功,因为蜜獾的反应极为敏捷,可是他怕接近了之后,对方一旦惊醒,跑动起来,就更难插中了。

  想了想,他一下想到了当初在海岛使用的那招跳跃式插鱼法。

  于是,陈旭在走到八米的位置,面色一狠,两腿肌肉爆发,瞬间从空中爆起,两手高举长矛,犹如老鹰扑兔,咻地一下,插了过去!

  也许是听到了风声,蜜獾一惊,回头一看,一根长矛正在它面前不断变大!

  观众们也趁此机会看到了平头哥的真容。

  不得不说,这个生物长得还真挺有喜感的,因为都是鼬科,外表跟宠物貂一样,萌萌哒。

  可是它偏偏表示出一副“老子很生气”的表情,凶神恶煞的,别说,还真有些“社会大哥”的气势!

  陈旭一向以快、狠、准著称。

  这次也不例外,从出手到接近,一秒钟还没过去,长矛的刀尖就已经接近到了蜜獾的背上,两者相离,不过几厘米!

  噗嗤!

  一刀命中!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那头蜜獾竟然诡异般地扭了扭屁股,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它体内的骨肉竟然向一边挪动了位置!

  而陈旭这一矛插下去,竟然只扎到了蜜獾的外皮!

  一般的动物在受到伤痛攻击后,第一时间应该是惨叫或是疼得扭曲身体。

  可这蜜獾在被长矛“钉”在地上后,竟然也不嫌疼,反而“吱”地怒叫一声,第一时间,头部一转,翻身便朝着陈旭的腿部咬来。

  他立即后撤一步,避开了啃咬。

  紧跟着,这头蜜獾就跟一条小疯狗一样,上窜下跳,眼见咬不到陈旭,就疯狂地咬着长矛。

  而它非常聪明,竟然知道捕鲸叉是武器,不去啃咬,反而去撕扯着连接的电线。

  直播间的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蜜獾的嘴里长着一排丰富的牙齿,白里发黄,应该是长久啃食食物积留的牙渍,尤其是它的两颗前牙,一点儿也不输于老虎狮子,犹如镰刀一般,非常锋利。

  见状,陈旭急忙把长矛拔出,蜜獾虽然不是啮齿动物,但它的牙齿一样很厉害,这点儿电线扛不住多久。

  没了长矛的限制,蜜獾鼻子一揪,眼睛一眯,身子压低,摆出一副愤怒的样子。

  下一秒,它猛地跃空而起,瞄准的就是陈旭的……裆部!

  “滚!”

  蜜獾速度极快,但他的反应也不慢,在蜜獾攻击的瞬间,他便左脚滑步,腰肌一扭,右膝挺身而出,一记膝击撞出。

  砰!

  一声闷响,却并没有传来以往的脆响。

  蜜獾10公斤的小体型,还不如一只狒狒重,甚至连有幼儿园的孩子都不如,正如大家预想的那样,它直接被这一击打得倒飞了出去。

  就在观众们以为它会跟猞猁、鬣狗、胡狼一样转身就跑的时候,它却鼻子一揪,眼睛一眯,身子压低,牙齿一狠,仍旧摆出一副愤怒的样子,再次冲了上来!

第一百九十二章 野区小疯狗

  嗤!

  蜜獾怒叱一声,在荒草中快速奔跑,犹如一只灵敏的狡兔,在快接近陈旭的时候,再次飞跃而起,瞄准的仍旧是他的大腿根部!

  对此,陈旭冷哼一声,早就猜到你会这样了!

  这一次,还没等蜜獾接近到一米的时候,他就扭腰转体,踢出一记鞭腿。

  在格斗中,鞭腿以凌厉著称。

  一抽带风!

  却见腿影一闪,同样的一声闷响,那蜜獾便如同皮球一般,再次被踢飞了出去!

  八米之外,蜜獾摔落在地上,只见,它还是鼻子一揪,眼睛一眯,身子压低,牙齿一狠,摆出一副愤怒的样子,第三次冲了上来!

  直播间的观众看到这一幕,顿时乐得眼泪都笑出来了:

  “窝草!现实奥拉夫啊,怎么打都不怂,就是要硬肛!”

  “2333,简直就是野区小疯狗啊!”

  “今天我算是认识平头哥了,小弟我跪服!”

  “旭爷: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生物能抗住我三刀!平头哥:你说什么?”

  随着战斗的持续,陈旭直播间的人气一点点地上升着,已经从之前的180多万,突破到了190万!

  而陈旭眯着眼,看着冲过来的蜜獾,拔起长矛,一脸认真,“没办法,蜜罐是出了名的无所畏惧,也正是靠着这种虎B精神,哪怕是狮子、猎豹都不得不被‘打服’到逃跑。”

  “因为蜜獾的外皮非常粗糙,防御力极高,而且它的皮肉之间非常松软,骨肉活动空间极大,往往在猎物咬到它的时候,它会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内脏、弱点移开,很难造成致命伤,反而还会反咬一口!”

  “我们都知道,在野外受伤是多么致命,伤口很容易感染,更别提不会处理伤口的野生动物了,而蜜獾的牙齿因为经常生吃各种蛇虫鼠蚁,细菌更多,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狮子、猎豹也不愿意遇到蜜獾,万一被咬一口,得不偿失!”

  再次踢飞蜜獾,陈旭一边把匕首从长矛上拆下来:

  “没办法,对付这种灵活的生物,我只能把匕首拆下来,我玩枪并不厉害,光靠长矛,我就是半年也不一定能扎死这蜜獾,但我近身战斗的时候,必须小心,千万不能被它咬中!”

  说完,陈旭第一次主动冲过去。

  另一边,“平头哥”蜜獾也朝着他冲来。

  半空之中,两者同时对扑!

  蜜獾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它明显知道,那把扎了自己外皮的“武器”才是重要的攻击点!

  于是,它着重啃向的就是那只手!

  可它哪里知道,人类的格斗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在蜜獾咬向自己右手的瞬间,陈旭左手突然出击,在空中化掌为爪,快速掏出,犹如毒蛇扑杀,一把抓住了蜜獾的脖颈!

  下一秒,两者扑倒在地上,发出“嘭”地一声!

  陈旭第一时间左爪用力,将蜜獾掐在草地上,右手快速出刀,直接朝着它的菊花直捅了过来。

  其实,这种情况下,下插要比直捅更快,他之所以不用,是怕蜜獾再次使用那种躲避的“秘技”。

  我还就不信了,内脏跟骨肉可以移动,你菊花给我移动一个看看!

  只听“噗嗤”一声,整个直播间的观众均是感觉自己的菊花一凉。

  刀尖捅入了蜜獾的菊花里!

  而蜜獾仿佛也是第一次受到如此剧痛,竟然仰头惨叫一声,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硬生生把脖子钻出来,脑袋一扭,转眼就要咬向陈旭掐住它脖颈的手指!

  见状,他立刻松手!

  而这一回,蜜獾终于是怕了,一脱困,立刻就逃进了荒草之中。

  陈旭急忙起身追了过去,可谁知,这愣头青不但打架是一把好手,逃跑更是一绝,没过几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23333,旭爷大战平头哥,1:0!”

  “蜜獾:QAQ,麻麻救我,有人要爆我菊花!”

  “旭爷:我说过了,没有生物能够抗住我三刀,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刀!”

  “这平头哥也是无敌,虽然落荒而逃,但竟然能从旭爷手下活过来,也算挺厉害的了!”

  而陈旭却是眉头一皱,喘了一口气,“呼……这蜜獾不愧是非洲最难对付的生物之一,皮糙敏捷,极难杀掉,但我不会让我的晚餐就这么轻易逃掉的。”

  观众们没想到旭爷竟然还没有放弃,顿时有些不明白,蜜獾明明已经逃掉了,而且天色也马上要黑了,晚上应该更难找到它吧?

  谁知,陈旭竟然嘴角一弯,“谁说我要主动去找它?我要让这愣头青自己乖乖过来!”

  说着,他便回到了宿营地。

  直播间的观众听的有些云里雾里的,不明白旭爷葫芦里到底在卖着什么药。

  而当有些人看到他从背包里掏出剩下的那一点儿蜂蜜的时候,便好像明白了什么!

  陈旭嘿嘿一声,贱笑道:“看来有的兄弟已经猜到了我要干什么了,没错,我就是要用蜂蜜去勾引这只蜜獾,让它主动送上门,当然,也许有的兄弟会问,那只蜜獾已经受伤了,肯定不会再傻傻地出来了。”

  “其实你们不知道,既然它能够被叫做蜜獾,就说明这种动物对蜂蜜有多么大的追求了,事实上,它们为了得到蜂蜜,它们会不顾自身的安危直接冲进蜂箱,即使这种行为会导致死亡,它们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