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 第486章

作者:一缕烟丝

在东林书院有副很有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明朝的前期,书院是非常的惨淡的。一方面是由于这是汉人的王朝,使得很多原先引入山林的大家都纷纷出山,维持书院的这样的一种形式就显得人手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明朝前期大力的推行官学,使得每一州县都有学堂,这也大大的限制了书院的发展,其实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不看好书院,所以经常性的有打压。

明朝中期,官学衰落,私学大量出现,可谓是各种书院层出不穷,是书院最鼎盛时期。

到了明朝后期,士风糜-烂,使得书院发展遇到阻碍。

糜-烂的原因主要在于与科举的联系,因为八股功名,本来引人入利禄之途,它使得学堂变为科举的附庸,鲜有独立的精神,而且由于其充斥着腐败,教育的目的便不容易达到。

另一方面由于官学过多,使得很多不够为人师者为人师,在整个的教育系统中滥竽充数,降低了学生的水准。

然后到明末时又糜-烂了,不过这回糜烂的不是士阶层,而是朝廷本身。

这时候的大明朝廷被魏忠贤等人把持,身负民族国家责任感的士子们,慢慢的形成一种类似组织党派的形式,以使得在朝廷之上对抗阉党。

那时候称之为东林党,东林是什么呢?一开始是一个书院的名字,即东林书院。不过后来这个名字已经被泛指了,就是说凡是属于这个党派的都可以称之为东林党。

这时候的书院较之于宋朝又有了一个大的改变,即通过书院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类似党派的组织,从而在朝廷上,能够以士阶层来对抗其他的党派。

很显然,魏忠贤等不可能坐视着这个党派的庞大,所以用各种手段破坏,暗杀,弹劾……

总之,明朝的书院,经过后期到末期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使得书院的由高潮走到了低谷。

如今华夏帝国新建,到了第二年,天下彻底稳定下来,一些人就准备恢复书院的存在。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有皇后西施主持的教育司,在对华夏帝国官学进行整顿,让那些想重开私学的人紧张起来。

对此,王宇一方面需要一些私立书院存在,同时也得防着将来一些官吏再利用书院结党营私。

“华夏帝国,有官学,也允许私学存在。”

王宇对众人说道:“不过,私学想要重新开办,需要符合教育司对私学的新规定。新规定中,必要的教育资源,如书院的资金来源保障,师资如何,教材如何等等都有新的要求,不能将原本的书院都重开,里面肯定有滥竽充数的。

同样,目前全国各地开办的官学,也要满足新的规定。多余的,达不到规定的,都不能重新开办。

教书育人,这是根本,不能便宜,无论官学还是私学!”

闻言,众人陷入沉思。有的人,则看向皇后西施。

因为,教育司已经从礼部独立出来,由她主持。

为了辅助西施掌管好教育司,王宇安排了不少人才,除了男性官吏外,还有女性官吏。

比如:宋钰瑛,徐文秀,唐柔柔这三位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女进士。还有第二次科举考试的榜眼张佳玉。以及颇有才华的陈圆圆等人。

如此做,也是为了让西施尽快获得更多的影响力值和文明指数点,从而完成她的生命任务。

……

在东林书院的议事,一柱香时间左右便结束。

随后数日,王宇,西施等人在苏州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咦?……这里居然有香皂卖!”

在街市上,无意间王宇看见了有卖香皂的店铺,很是好奇。

于是安排人查查究竟是谁做出来的。

远在京城顺天书院的穿越者周显,还不知道,因为香皂,他可能会暴露。

当然,这也许是周显所期望的。

他或许,也想见一见同样是穿越者的王宇。

两人若是见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第269章:梁红玉,韩世忠

易安居士李清照世界,建炎二年,农历十二月末。

扬州城,韩世忠府。

“官人固守疆土,辛苦了。”

韩世忠从楚州赶回扬州的府中团年,刚下到府门外,他的妻子梁红玉就迎上前来。

“唉……战事吃紧,要不是下雪,金人暂不继续南下,我也回不来。”

进入府中,韩世忠把甲胄解下交给梁红玉。

从今年八月开始,金人南下,韩世忠一直在楚州驻防。

“这次金兵由兀术领军,数十万兵马,来势汹汹,是奔着灭大宋来的。”

梁红玉担忧道:“我可听说开封府已经陷落,金兵开春便会再次南攻,楚州便是他们必须拿下的地方,官人可能守住?”

梁红玉,今年二十六岁。

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在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后来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如今梁红玉与韩世忠已有一个几岁大的儿子,感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