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穿steam游戏库 第733章

作者:岚德鲞

既然已经见到了敌人,鹿正康就小跑上前去,那个腐烂剑客举起手里锈斑斑的铁片断剑就来刺击,虽然身躯已经是被海水泡得发胀发白,肚肠都漏在外面,可出招的姿态倒是有些千锤百炼的意思,鹿正康稍加躲避,一锤磕在其脖颈上,顿时将其头颅都给击飞出去。

那提着斧头的行尸也趿拉着折断的脚踝碎步赶来,礼节性的给了鹿正康一斧子,可惜没劈到,反被鹿教宗一脚蹬在下巴上,好大的头颅冲天而起。

死去的尸体,连衣物带兵器,都在一股子虚空吹来的阴风里散作黑色血屑,融入大地,还有两道灰白色的死盐随风附着上鹿正康的躯体,消殁不见,地上还留下十几枚金币算是遗物。

鹿正康弯腰把金币收好,依旧是收在褡裢上,当初他制作这套教宗服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口袋,缝在衣服内摆,褡裢更是挂了四串,每串都有八个口袋。

要不然他看到卡姆斯基的大氅会很亲切呢,他自己就很喜欢随身带点小零碎。

鹿正康越过篝火继续前进,前面又有一处篝火,围着三个行尸,火堆旁还有一个木质的宝箱。这般行动缓慢的低级怪物鹿正康打他们都不需要第二招,觑准了头颅脖颈,来一下子就行。

弄死那三个行尸,鹿正康打开木箱,里面却是有一把钥匙。

他心里想,这应当是开庇护所的大门钥匙了。收好钥匙,继续前进,又杀了十来个行尸,走出去四百多米后,前方半山平台上果然矗立着一座石质的平顶小屋,正是游戏里位于海岸的第一个庇护所。

鹿正康快步来到庇护所前,这岛的建筑基本上是不能破坏的,被赋予了特殊的属性,假如鹿正康的系统还在,或许可以用炼金术将这种特性提取出来,但现在,他既然不能破坏建筑,就只能顺其自然,包括庇护所的大门,就只是薄木门而已,他也不能直接打破,必须使用要思才能开启。

进入漆黑的海岸庇护所,鹿正康将飞天面条神的圣像供奉在神龛内,一刹那,辉煌的金光洒满整个室内,神龛周围,一坨坨酱汁饱满的面条卷虚影长着烤鸡翅膀四处飞舞,空气都变得香喷喷的。

鹿正康凝视着面条神的神像,到现在为之,他已经基本确定这个岛就是按照《盐和避难所》来设计的,这个游戏自一开始就不算有名,到来世纪末,更是迷失在海一样的游戏市场里,比沉底还沉底,也就是鹿正康这种上世纪出生的老东西还能晓得这游戏是什么情况了。

这座岛上,有四种人,敌人,朋友,陌生人,外来者。

敌人是那些面目可憎的怪物、陷阱乃至神明,这些都代表了阻挠真我解脱的邪灵。

朋友是庇护所里应召而来的铁匠、炼金术士、法师、牧师、领袖、商人、导游、佣兵,以及在岛上泛舟载客的船夫。

陌生人是在岛上徘徊的同类,他们也被困在这里,在一次次的绝望,看清真相后,有些选择自杀,有些则不知所踪。

外来者,在诺斯替的教义中,是“异乡人”,乌特拉(Uthra),又称“超越世界者”(TheTransmundane),为了“启示”的目的从世界之外的彼岸来到世界中的,向流落、囚困于世界上的人们发出“召唤”,唤起他们对彼岸的记忆,为他们重新建立起与光之故乡的联系。

《曼达派的秘藏》记载,“一个召唤传来,启迪了所有的召唤。他们(乌特拉们)将发出生命的召唤,照亮这必朽的屋子……他们带来了活水,把它倾倒在浊水之中;他们带来了耀眼的光明,让它和入了熏风。他们带来了活火,把它弃于吞噬之火。他们带来了灵魂,纯洁的玛娜(Mana),把它推入无用的肉体之中。”

对鹿正康来说,他要找到的正是这个外来者,因为在这座岛上扮演乌特拉的正是红城,找到祂,就相当于找到组织。

在游戏里,外来者是一位烛裔少女,由光而生,甚至可以猜想为黛瓦拉的化身,她可以净化玩家的堕落,赎他们的罪,这堕落与罪,来自背叛,背教,饮用堕落之血而来。

在游戏的七个教派里,除了先前代表泛灵、酒神、多神、一神和无神的五种,还有两个是法师的教会,一者是信仰自然的天火教,一者是信仰血神的背叛教。

天火教是法师们的正统教派,这个教派其实在历史发源上是介于一神教与无神论中间的,在科学方法论完善兴起前,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寄托在神学和神秘主义中,如艾萨克·牛顿爵士,他常被当做一个“反面教材”。

牛顿爵士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他在晚年时期一心钻研神学。因此很多人就觉得他不上进了,堕落成教会的走狗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在人家那个年代的欧罗巴大陆找不到半个真正的无神论者,上帝的存在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当时的自然科学就是寄身于神学下的一个博物学分支。

牛顿爵士一开始就是在研究神学,但这样也并不准确,他同当时很多杰出科学家一样,属于在教会眼中比较异端的炼金术士,他所在的英国皇家学会就是一个炼金术士云集的学院组织,而他本人是第十二任会长。

当时的炼金术是正经科学,许多炼金术士都在追求终极产物:哲人石,或称贤者之石、魔法石,牛顿爵士也不例外,他甚至还翻译了当时欧洲神秘主义的源头:《翠玉录》,将拉丁语版本翻译成了英文版。而他提出的牛顿第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其实也是解释了《翠玉录》中“下如同上,上如同下;依此成全太一的奇迹。”,打破当时基督教认为天上世界亘古不变,运动不息,地上世界瞬息万变,终有结局的教条。

因此,牛顿爵士的过错不在于他对神秘主义的驯服,而在他生错了年代,始终没能突破时代束缚,将科学发展下去,而是一心扑在炼金术里,在碌碌无为中渡过晚年。

第六百六十一章 神死了

牛顿爵士以近乎唯物方法论的方式解读了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则,而这些规则又都体现着神的存在。神自身是无限而永恒的,因此由神发散出无限的空间与无限的时间。

神造就了我们所在的时空,世界及世界的规则由神创造,其本身即是神性的体现。这即是著名的“第一推动”。

世界上所有的神祗,本质上都是同一位神。在创世之后,神不再介入世界的发展,也不给予人的直接的启示。这种思想便催生了自然神论,这是一个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经典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

自然神论者宗教观为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性神论,摒弃了人格化的神,而将其视作哲学意义上的“第一因”。

《盐》中的天火教的教义正是摈弃神,而专注崇拜天与火之力,利用神的力量唯一的方法,是研究其创造的世界的规则,听起来就已经很有科学方法论那味儿了。

鹿正康在遇到卡姆斯基之前,其实心里也在思考自己究竟该选择何种信仰的,最好是无神论,如果不成的话,像天火教这样的自然神论也可以。

信仰是很重要的,在无名之岛上,遍布着死亡、恐怖,面目可憎的他者会对流落在此地的盐裔发起攻击,真正能拯救鹿正康的,就是信仰,这信仰是诺斯,是他脱离牢笼的唯一出路,而鹿正康想要击败牢狱之主,也必然是要借助信仰的力量。

但信仰这种东西,不是商品买卖,他向神贡献盐,假如心不诚的话,神也是不会回应他的,而这神正是他灵魂里纯净的光。自己骗自己是最难的,鹿正康就做不到,所以他只会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信仰。

背叛教就属于不被鹿正康待见的教派。这个在《盐》里的邪教,信奉的是十二旧神之一,黛瓦拉的兄弟和敌人——放血之神亚兹里达克。这个神在现实里的原型是古蛇撒旦,象征背叛。其教徒行事的目的,就是满足施虐与被虐的恶欲。

在《盐》中,最开始的海难就是一场背叛教设计的骗局,假意护送所谓的公主,实则是要把船上的人献祭,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玩家被困无名之岛。

鹿正康很不喜欢这个教派,因为加入背叛教就必须亵渎一个被神庇佑的避难所,将亵渎书页擦拭在圣像上,这就是背叛。

亵渎避难所后,玩家会被避难说里的居民攻击,杀死他们后,神罚使者将会降临,骑士、步兵、法师,大致是这三类,杀死他们后就完成了屠杀,玩家将获得一份扭曲之心,而若是在屠杀中被杀,则获得血腥宣告,也就是加入背叛教的投名状。

鹿正康不喜欢背叛教是因为这个教派让他感觉自己同那些游离在岛上的怪物没有区别,一次次屠杀避难所,用扭曲之心向背叛教的领袖获取邪恶的奖品,这个过程让他很烦躁。不过假使他要走法师路线的话,通常还是会去背叛教一趟的,因为他们传授的奥术实在太香了,而且还能捡到一份升级武器用的顶级材料……

玩游戏的时候加入背叛教就是权宜之计,他每次学完奥术,捡完物品转头就叛教,顺便找外来者赎罪一下,这样又是一名堂堂正正的清白君子,真可谓非常之渣男了。

鹿正康现在挑了飞面教就不打算叛教了,不过他还是比较好奇岛上的其他教派的,卡姆斯基的神像摊子里或许类似背叛教的选项,当时他没仔细看,不过也用一种特殊的感官观察过那些神像的气息,确乎是有邪教存在。

说不定在岛上找到背叛教一类的教会还能再白嫖点什么好东西……

鹿正康心里的想法慢慢平息下来,到现在为止,他的计划就是推进地图,然后找到红城,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也是推图,然后把rA9干死,完事大吉。

现在,当务之急,他该向面条神祈祷了。

慢慢单膝跪地,闭上眼睛,用超越了基础感官的视觉去观察神像,鹿正康看到虚空中飞行着一坨面条,这就是面条神的本体。鹿正康的确是第一次真正看到这个戏谑的产物。

当一个被假定不存在的神,真的出现,那种感觉,比见鬼还要诡谲的。

鹿正康是一粒星尘,仰望着面条神舒展着祂柔软筋道的触须,没有光照在祂身上,而祂的色彩自然释放着光,那两颗肉丸滴溜溜的,鹿正康有种被注视的感觉。

他知道自己身在虚拟幻境里,可这个游戏做到了太多不可思议,反直觉的东西,譬如这种精神的感官,譬如眼前所见的面条神。

鹿正康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现在的情况,他虽说是教宗,可那是自封,而假使面条神真的如教义所言,祂也根本不在乎这个教宗,更不会去回应他的祈祷。

鹿正康向外是求不到帮助的。

上一篇:木叶养猫人

下一篇:我在火影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