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娱乐时代 第898章

作者:白色十三号

罗南只是笑,根本不接克里斯的话。

克里斯问道:“纯利有一亿美元吗?”

罗南低声咳嗽一下,含糊道:“几千万美元。”

七八千万美元也是几千万美元,这话没有毛病。

由于相对论娱乐的股权结构,外人难以了解公司非常具体的经营数据信息,克里斯原本想要借用与罗南多年的良好关系,稍稍探听一番。

但见到罗南滴水不漏,只好说道:“罗南,你觉得这部《十面霾伏》如何?据说当初你也参与过新画面公司组织的北美版权竞购会。”

罗南耸耸肩:“拜托,克里斯,我到现在连电影都还没有看到,怎么判断?”

克里斯低声说道:“我感觉,好莱坞没人比你更了解东方电影和东方的电影人,否则也不会有《卧虎藏龙》和《英雄》的先后成功。”

罗南根本不吃他的恭维,反而说道:“总要等我看过电影再说。”

眼见从罗南这里问不到什么,克里斯干脆转了话题:“相对论娱乐收购了漫威漫画,又改组为漫威娱乐,以后我们两边会有更多合作机会。”

罗南点头:“是啊。”他接着又说道:“克里斯,我们是老朋友,有些事我也不瞒你,对于蜘蛛侠,我有过很多设想,你可以替我向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反馈,漫威娱乐希望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就《蜘蛛侠》项目展开更多合作。”

克里斯刚刚的话只是试探,想要看看相对论娱乐收购漫威之后,对于蜘蛛侠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态度。

圈内有传闻,新组建的漫威娱乐的版权部门已经与二十世纪福克斯怼上了,双方在《X战警》系列和《神奇四侠》系列上面存在重大利益冲突,极有可能会闹上法庭。

如果说漫威娱乐背后没有相对论娱乐集团和罗南-安德森的支持,打死他都不会相信。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倒也不怕漫威娱乐找麻烦,毕竟索尼娱乐从加农炮影业那里买下蜘蛛侠的时候,继承了加农炮影业在这一系列上的所有权益。

但有些事,并不是怕不怕的问题。

比如他就听说,漫威娱乐准备在漫画中搞臭神奇四侠,甚至不惜让神奇四侠以恶棍的身份憋屈的死掉。

这真是打不死人恶心死人!

罗南也在通过克里斯试探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和索尼娱乐:“等漫威娱乐的电影计划开始后,不如让彼得-帕克暂时回归漫威,然后……”

“回归漫威?”克里斯直接打断了罗南的话:“我不负责这一块,罗南,你跟我说也没有用。”

罗南点点头:“希望你能转达漫威娱乐想要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共同合作,更加深入的开发《蜘蛛侠》系列的请求。”

克里斯认真说道:“我会的。”

罗南也不再继续这方面的话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先礼后兵。

如果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能够应下来,与漫威娱乐提前一起开发《蜘蛛侠》系列,罗南不介意带着让钢铁侠带着蜘蛛侠装逼并且飞。

这样,复仇者计划在开始也能借用《蜘蛛侠》系列引发的热度。

但难度确实很大,毕竟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还没有经历蜘蛛不过三那个阶段。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拒绝的话,罗南当然不会就此放弃,一切按照之前计划的去做就是了。

罗南随后跟纳瓦斯打了个招呼,又找到二张,与两人聊了一会。

这两位意气风发,想要新片创造《英雄》式的辉煌。

坦白地讲,这部影片在商业上绝对能获得成功,不说别的,单单狮门影业支付的2000万美元北美版权费用,就足够新画面公司收回所有投资了。

剩余的索尼娱乐的国际发行以及在东方市场上的收获,基本可以归类到利润的行列当中。

二张在《十面霾伏》这部片子上面,做了一笔非常出色的生意。

罗南离开后,两人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感慨。

“上一部那么高的利润,几乎都被他拿走了啊。”

“别多想,老张。我们也没有办法,没有国际发行能力,商业名气也没有打开,只能卖掉国际版权,利润大头让老外拿,我们以利润换取市场知名度。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成功的,我们在《十面霾伏》上迎来了市场爆发。”

张导演说道:“我多少还是有点不甘心。”他转了话题:“新闻和媒体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已经准备好了。”戴着白帽子的制片人说道:“这次过来戛纳首映,所有国内媒体我都打好了招呼,记者全是我们自己人,写出的稿子都是对我们有利的……”

第621章 吹捧的通稿该怎么写

首映式刚刚结束,一位戴着眼睛的年轻记者参加过新闻发布会,立即钻进入住的酒店,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面,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闭着眼一动不动,大脑开始全速运转,结合《十面霾伏》的情节以及首映式上的部分情况,幻想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大受欢迎的新片该受到怎样的待遇。

是不是事实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稿子要能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年轻记者这时睁开眼睛,拿起面前的钢笔,笔尖接连落在稿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昨天,有幸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十面霾伏》的首映式。”

因为稿子发回去,不计算时差的话,也要第二天才能见报,所以年轻记者特意调整好了时间。

“真的是三生有幸,因为不在首映现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一部武侠片竟然能在戛纳电影节上,在国际电影圈引发如此轰动!”

写到这里,年轻记者稍稍停笔,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写道:“掌声几乎将卢米埃尔大厅的顶棚掀翻,如果卢米埃尔先生能够看到这一幕,也会震撼吧?”

“观众,来自国内的观众,来自法国的观众,来自美国的观众,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全都在不停的鼓掌!”

“手,拍红了!拍疼了!拍的麻木了!依然不停!随着男一号的背影和男二号抱着倒在雪地上的女主角,悲痛欲绝的画面就此在银幕上的定格,随着片尾曲演唱者、国际著名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那极具磁性和穿透力的歌声,随着字幕一行行的滚动,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如暴风骤雨,似乎要掀翻卢米埃尔大厅的穹顶,渐渐又变成了有节奏的击掌,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像是要永远鼓下去。”

仿佛这一切都曾亲眼目睹一般,年轻记者写出的话语间,充满了真情实感,甚至能叫人感觉到卢米埃尔大厅首映现场那感人肺腑的画面。

“很多观众不自觉的落泪,被故事感染,为影片感动!”

写到这里,年轻记者想起来,还要适当的吹捧一番演员,戛纳远离东方,记者之间又与制片方有默契,想要写什么,还不是全凭手中这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