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563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平舆,淮阴以南,都是项氏一族的封地,但身为大将,项燕真的没有私心,但是别人可不这么看,景琪首先就不干了:“大将军的抗秦之法,末将不敢苟同。”

“我们也不认同。”屈定和昭萄随声相应,为什么大军要集结江东,放弃淮北,还不是趁机消弱氏族势力,淮北乃是富庶地区,三族封地全在淮北,唯独项氏一族的封地在江东。

玄甲铁骑斩杀氏族可是一点也没留情,要不然也不会这样痛快将私兵交给项燕。

项燕漠然的看着三人:“不敢苟同,就得拿出意见,我也想听听三位将军的高见。”

三个草包将军,能有什么高见,不过就是想打回淮北去,收回封地,项梁,项伯忽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现在我大军足有六十万,抛去留守郢陈的二十万,还有四十万。”景琪高声叫道:“大秦以一国之力吞并了四国,在加上九原抗击匈奴,北中国足足分去了四十万大军!大秦和大楚交战,能出多少兵力,按照末将的估算,最多二十万,我四十万大军对战二十万,不敢收回淮北失地,简直是可笑。”

“谁告诉你大秦出兵只有二十万,那支玄甲铁骑就有十万,要不然能够席卷淮北。”项燕寒声道。

“那只不过十万,加上王翦统军也不过十万。”景琪叫道。

“将军亲眼见到王翦军阵吗!”项燕冷笑:“王翦老成持重之将,前军就有十万,自己统领的中军绝对超过这个数量。”

“末将没见过,但是大将军也没见到,怎么可以轻言王翦大军兵多将广,富庶的淮北在大秦铁骑下惨遭蹂躏,如果让玄甲铁骑将所有贵族斩杀一空,大楚将来如何治国。”

“末将附议景将军之言,淮北关系到大楚的税负,如果坐视不管,税负必定锐减。”昭萄立即跟上。

“既然三位将军坚持,那只能奏请楚王决断了。”项燕无奈的道。

项梁眼眸中露出一丝悲哀,这就是楚国,军中有私兵,族中有族将,完全不管国家大义,只为族中谋取利益,岂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

上将军的每一项决策,只要关系到各族利益,就会争论不休,楚国拥有六十万大军,却在七国征战之中没落,这就是根源。一有利益一拥而上没有利益全体退避。纵然项燕当世名将,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奏请庙堂决断。

事实上,大秦突然出兵楚国,完全出乎楚国庙堂意料之外,距离上一次的灭魏大战才仅仅三个月,而且不是从大秦和楚国的边界城父出兵,而是从魏国的属国安陵出兵,这让富庶的淮北完全暴露在玄甲铁骑的马蹄下。

淮北之地,和魏国,安陵交界,却和大秦不沾边,所以淮北诸城都没有驻扎重兵,防守松懈,这才让将闾军一再得手,一个月之间,将淮北两千里富庶之地尽情的蹂躏了一遍。

而熊犹新丧,四大氏族想要在新王登基的时候占有更多的利益,相互争斗不休,更是让灾难加巨,等到摸清了大秦军队的意图,任命项燕为将,这也就给了项氏一族发展的机会。

自然让昭屈景三族大为不满,但形势逼人,三族之中虽然战将不少,但是能够应付大秦锐士的名将却只有项燕一个。

所以项燕的上书送到郢陈的时候,而随同上书一起到来的还有项梁,手持一封项燕自称老弱,不堪重任申请还乡养老的辞职信,更是让三大氏族和楚王负刍震动,楚王负刍立马派出了御医给项燕看病,同时下达王书:“抗秦大战在即,方略部署以项燕为决断,任何部将份将令为准。”

项燕心中很清楚,楚王负刍是支持自己的,这是因为,楚国之中,只有楚王室和楚王不将项氏一族当成威胁。

第二,负刍虽然有刺王夺位之嫌,但毕竟是楚国王室正统,和考烈王和熊犹完全不同,没有身世上的缺陷,所以三大氏族对待负刍也是不同。

第三,在负刍还是王室公子的时候,项燕就是负刍府上的常客,春申君和李园玩的把戏,四大氏族没有不明白的,但是高恩厚赏,让四大氏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在楚国,楚王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真正做主的还是四大氏族,而昭屈景三族共同压制项氏一族。随意变成了三族掌管朝政。

所以项燕建议放弃淮北,让大秦分兵,也给了负刍消弱三族地盘兵权的机会。

现在三大氏族最担心的是,项燕告病还乡,谁来统军抵抗大秦军队的入侵。

项燕的告病还乡书和大秦玄甲铁骑斩杀贵族的战争方法,同时让三大氏族惊醒了。

第0043章 对持

但是三大氏族和楚王负刍求战的的心态让项燕就像是吃了一只苍蝇般的腻歪。

项梁详细说了当日朝堂上的情景,楚王让他在朝堂之上陈述了项燕的告老还乡书,然后挨个让氏族元老说话,却全都哑口无言,大秦锐士甲天下,楚军虽然悍勇,但是没有名将统军,必定会一败涂地。

到时候不要说封地,就连性命也保不住,朝堂之上足足沉默了半个时辰,最后还是昭氏老臣说了一句话:“抵御暴秦,除了上将军,楚国再无一人。”

大臣们这才开始符合,言明不能让上将军告老还乡,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大司马景柽却说,现在楚国大军已经集结六十万,超过了秦国大军一倍,而且还是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楚国这边。

项燕想南撤也行,但必须尽早和大秦军队交战,尽快收服淮北之地,不然让大秦将淮北五十多座城池全部攻下,氏族权贵全部被斩杀一空,楚国也就国将不国了。

当时的国家任用的官员都是贵族,想要统治楚国,楚王也需要贵族的支持,而现在昭屈景三族已经元气大伤,所以楚王拍案同意了大司命景柽的方案,让项燕以淮阴为根基,出击大秦原来疲惫之师。早日决战,不可延误战机。

而楚王发言之后,所有大臣都慷慨激昂,豪气干云天,仿佛大秦军队就像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似得。总而言之,就是让项燕速战速决,不能让富庶的淮北尽数落在大秦之手。那是一群强盗啊!

项燕唯有苦笑:“淮北五十余城,驻兵的就是十几个,都在大秦马蹄之下颤抖,这群谋划朝堂的元老目光为什么这样短浅,十万铁骑就让楚国朝堂乱成一团,谈什么速战。”但是项燕也明白,这是三大氏族在跟自己交易,以全军将权,换取自己速战速决,如果自己不听话,这个奇葩的朝堂就敢断绝自己的粮草。

“给我军权,逼我速战,这个大将军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项燕苦笑,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说实话,项燕对战胜大秦虎狼还是有点底气的,一年之中接连两次灭国大战,就是居全国之兵,能有多少,再说九原的四十万大军嬴政绝对不敢动用。

前方攻城略地,后院起火,这种傻事大秦朝堂的一群能臣绝对不会干。能动用的,只有燕地的四十万大军和玄甲铁骑十万,但是燕赵和魏国也需要分兵驻守,所以这次进犯楚国的军队不超过四十万。

而现在楚国聚集的军队已经超过了六十万,若是楚军能够整顿军队,氏族私兵和国兵凝聚在一起,在凭借淮水,江水两道天险抵御,只要楚国朝堂不产生内乱,大秦军队绝无取胜的可能。

项燕的战略是,整个放弃淮北,让大秦军队找不到楚国军队决战,三千里地的运粮线,每天耗费的军粮可是天文数字。

只要粮草不济,一旦撤军,楚军就行雷霆一击,几乎十之八九的胜算之战。

而负刍在能洞察大局,趁着大秦来攻的时候,整合朝堂,分化消弱四大氏族,楚国依然可以变成强国。

楚国的地理环境跟中原五国完全不同,正面有淮水和江水两道天险,东南有震泽为屏障,西南有云梦泽为屏障,后面有五岭,若是收缩防线固守,大秦的铁骑就得止步于水则。

但是现在,一群鼠目寸光之辈,为了眼前的利益,要求速战。

不管项燕满腹的牢骚,还是无可奈何的聚将发令,命令大军撤向淮阴,平舆,在淮阴城外驻扎,构建屏障堡垒。

王翦的大军现在是秋风得意,大军行军速度极快,只是蒙武率军一座座的接受城池,积攒军粮,搬运库金,作为大战所需。蒙武让每座城池留守军队两千,维持治安,让黎民百姓尽快回复民生生产。

等待李斯廷尉府派遣的官吏接受,然后在和大军回合……

这样的做法虽然分去了五万大军,但是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后方。

而潜伏在郢陈的罗网组织将楚国朝堂的发生的事情,不论大小,——用鹰隼禀告王翦幕府,所以王翦对楚国朝堂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王翦的命令极为简单:“让玄甲铁骑回归,护从大军赶赴淮阴城下,扎营对持。”

有李斯和蒙毅在后方巩固楚地黎民,时间越长,对大秦军队越有利。十万铁骑在远方的山梁上若隐若现,就是项燕想要偷袭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