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2711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太子还是军中主将,难道陛下就不担心太子。”蒙毅笑问道。

“将闾的本事朕清楚,那怕战局失利,他也能安然归来。”嬴政大笑:“所以,你就不用为他抱打不平了。朕也想在东巡之时,让他在咸阳监国。

但是北疆之局是他亲自布下,东胡月狼大巫,楼兰丽姬,加上隐藏在草原上的暗探,都是他的结识的江湖女子,除了太子没有人可以保证,她们是否听从命令。

而且,他身为赢氏子孙,秦之二世,为国征战责无旁贷。”一口气说完,嬴政的眼中再现泪花,扭头看向南阳方向:“他是帝国的天骄,也是朕的骄傲,征战中原,他将所有的功勋都记在了朕的头上,让朕成为了前无古人的始皇帝。

朕如何忍心为了一念之慈,剥夺他替帝国开疆扩土的机会。任何一个皇帝,有开疆扩土之功都可以万世留名。朕也希望,朕之二世,也是一个后无来者的皇帝。”

“望之深而责之重。”蒙毅钦佩道:“但王贲对王离的期望也是如此,父子双上将,一门三侯爷,老将军和他,一是武安侯,一是武成候,都是积累军功所得。

唯独王离,是继承老侯爷的爵位,如果陛下剥夺他上战场,建立军功的机会,以王贲之傲性,恐怕会以他为耻。只有征战狼族,驰骋草原,他这个侯爷才名符实归。

昔年太子出征燕国,老将军将爱子王贲托付给太子,实乃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王氏一族的荣辱,全都交到了太子手中。而当年老将军托付爱子的场景,臣依然历历在目,太子归你归,太子不归你死。”

这件事不仅蒙恬第一次听到,就连嬴政也是:“当年老将军,真是这样嘱托王贲的。”

蒙毅肯定点头:“当年臣和王贲,同为玄甲副将,老将军铿锵之言,犹在耳边。”

“师尊,政如何报答你的大恩。”嬴政仓然而涕下:“你为帝国培养出一个刚毅太子,也为帝国培养出一位沙场悍将。”

“陛下节哀。”蒙恬和蒙毅忙劝。

好半响,嬴政才彻底平静下来,铿锵道:“昔日朕夺太子玄甲军,现在,将老将军麾下百战穿甲军送太子为扈从军团。以王离为百战穿甲主将。以成全王氏之心。”

第0649章 青龙之始

蒙毅说这番话的时候,蒙恬捏着一把冷汗,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是对皇子来说,更没有公平可言。

而在皇帝面前,公开宣扬军中主将对太子的支持,肯定会让皇帝震怒。

一国之权尽在皇帝之手,想要分权势必引起皇帝的杀机。而蒙毅和将闾是拜把兄弟。不仅蒙恬知道,皇帝也同样一清二楚。

暗自向蒙毅使了个眼色,蒙毅却好像被有看到:“陛下英明,不过,谁入主南阳大营,重组军部,还请陛下早日决断。”

“你去见王贲,将朕之所思一一说给他听。”嬴政正色道:“岭南百越之地,虽然有赵平二十万大军,但百越之地暗潮汹涌,农家的青龙计划,依然不曾停息,朕需要有人镇守南阳。”

蒙恬听的心狂跳:“陛下……”

嬴政摇头:“太子从雁门归来,在去东郡,实乃为朕扫清东巡之路,也为帝国出战草原打下坚实的基础,皇子扶苏被人利用而不自知,实乃糊涂。

昌平君当年就有自立为王之心,何曾有帮扶苏成为秦之大帝之意,昌平君死后,农家打着扶持扶苏的名号,作乱东郡,而朝中也有人,在呼应江湖,首恶不除,朕难以安心东巡。”

这句话说出来,就连熟悉皇帝的蒙毅也是脑门子之上青筋直跳:“朝中还有人和江湖乱党勾结。”

嬴政阴森一笑:“当年你年纪还小,蒙恬跟随老将军在九原,对朝中接连发生的大事并不清楚。

当年吕不韦还在朝中为相之前,曾经举荐了一个少年天才,而这个人才是主谋。”

“甘罗。”蒙恬一哆嗦:“他不是死了吗?”

对一个帝王来说,总有一块逆鳞存在,而太后赵姬,监国左相吕不韦,嫪毐就是他心中的那块逆鳞,绝不允许任何人触碰,而甘罗却是当年,嬴政为了夺回权力,抹掉耻辱的牺牲品,但却从来就没想过,甘罗竟然和昌平君也有关系。

嬴政鄙夷一笑:“甘罗也是楚国上蔡人,甘氏一族,本来就是华阳太后的家臣,因为太后的赏识,才让甘茂为秦相。”

皇帝这样一说,蒙毅才明白了昌平君和甘罗的关系。

昌平君的父亲,本身就是华阳太后一脉,后来入秦为人质,在雍都生下了昌平君和昌文君两兄弟。

也就是说,虽然甘茂是秦之相国,但是却是昌平君的家臣。始终保持着主仆关系。

甘茂遭同僚向寿、公孙奭排挤怨谗,只身亡秦而去,后在魏国郁郁而终。而吕不韦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大秦左相,嬴政称之为仲父。

当年嬴政急于夺回权力,就是借用了华阳太后的外戚势力,也就是昌平君和昌文君。而昌平君为了达成驱逐吕不韦的目的,利用了甘罗。

蒙恬一声不语,心中细思当年所闻,昔年烟台子弹在赵国做人质,还没回国,又被燕王喜派遣到了秦国当人质。

当年吕不韦想让张唐出使燕国,和燕国一起征伐赵国,谋取河间之地,但是张唐不敢。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出使燕国,必定经过赵国,当年他就为秦昭王征伐赵国,赵国君臣恨之入骨,悬赏百里之地就是为了要他的人头,行经赵国,必死无疑。

他的理由光明正大,吕不韦也是无可奈何。而这种时候,昌平君为吕不韦引见了年纪幼小的甘罗。让他去劝说张唐。

吕不韦将信将疑,但也就答应了。

甘罗见到张唐,直接道:“得罪一个你得罪不起的人,后果是什么,自己去想,当年秦相范雎,武安侯白起反对,结果白起去咸阳七里死在杜迪。

你的功劳不如白起,而文信侯吕不韦比起范雎更加势力庞大,请你去劝说燕国,违命不肯起行,但是,你想过没有,文信侯想要杀你,只不过在一念之间。

出使燕国九死一生,留在秦国十死无生,还要连累宗室家人,你可要自己想清楚。

一番话说的张唐再也不敢抗命,乖乖的收拾形状起行。

如果事情到此就结束,幼小的甘罗不过是一个奇才辩士罢了,根本就得不到吕不韦的青睐。

甘罗为了完成昌平君的使命,有自告奋勇道:“请丞相借臣车五乘,先张唐一步去赵国。”

吕不韦答应了,甘罗就以秦国使者的身份先去了赵国。

当时吕不韦的意图很明确,甘罗的任务就是保证张唐进过赵国无恙。

但是甘罗立功心切,为了得到吕不韦的赏识,擅自做主,拜见赵王道:“大王可闻燕国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乎?”

赵王笑道:“闻之。”

甘罗又道:“大王听说,张唐出使燕国乎?”

赵王“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