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2566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但是目前为止只是推测,不过,雁门所部和梦灵军师必须对拉谷共所部给予高度重视,一旦他突然撤兵,即便是雁门兵少也是出兵的良机,侧击浑邪王侧翼,同时通报九原军,让申裘,太史腾兵出野狼谷,强击浑邪王大部,将他们死死的钉在九原之外。”

“这样做也有些冒险。”韩信是兵越多越好,但现在雁门能出动的不过是五万虎贲飞骑,相比于狼族将近三十万大军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何况还有东胡在北地,李信所部不过几万飞骑,一旦引起混战,帝国军卒就陷入了东胡和狼族夹攻的境地。”

将闾赞许点头:“韩信考虑的极是,所以,我这次回咸阳的目的,就是想办法策动乌衣惈的长子乌拉,化解东胡之兵,给帝国军卒创造一个良机。

和狼族交战,越早越好,但是有拉谷共重兵把守的黄河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浑邪王支持的是胡姬之子继任大单于,所以拉谷共撤兵回狼廷争夺单于宝座,肯定不会向他通报,这是我们夺取河套地区的最佳时机。

但却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初夏之时,才是我们大举出兵的最佳时机,如果时机在加延长,就给了冒顿稳固自己的统治的机会,在想消灭狼族,帝国恐怕还付出几倍的代价了。”

诸将这才听明白,雁门出兵的军事意图,就是夺取黄河河套。

李牧点头:“夺取黄河河套之后,是否对狼族出兵的主动权就落在了帝国手中。”

“不错。”将闾笑道:“草原之上,唯有黄河才是天险,从黄河到狼山却是一马平川,即便是狼族在狼山修建了城池,也就不足为惧了,只要雁门守军和九原守军,能在草原上犁开一道通道……腹背受敌的浑邪王所部势必要退兵,狼族对中原作战的意图就彻底崩溃……”

将闾目光从众将脸上扫过:“但是帝国的战略意图,不是逼狼族军退,而是彻底解决狼祸。

孤仔细的考虑了敌我形势,和我部能够利用的一切条件,现在孤将所有分析和盘托出,以供诸将参考。”

军帐之中鸦雀无声,只有众将兴奋的呼吸。剿灭狼族等于灭国,这种巨大的功勋不管落在谁头上,但是诸将的军功却少不了的。

阳光射进军帐,映照在将闾脸上,半边清晰,半边笼在阴影之中:“作为帝国来说,出兵草原最重要的,一是兵力,二是时机,想要剿灭狼族,自然是飞骑越多越好,但是,出兵的时机却是越早越好。

帝国在上郡,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以支撑我们对草原用兵,所以,我将出兵的真正时机选在了初夏。经过一冬和春季的粮草奇缺,狼族已经大损元气,只有经历夏秋二季才能够恢复。

而出兵的时间越晚,局势对冒顿越有利,但是一旦狼族后撤,对帝国军伍来说却是一个灾难,大军出征千里征伐,粮草就难以为继,一旦断粮,几十万大军就的折损在草原之上。”

众将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将闾一笑:“所以,现实就逼迫我们,怎样才能将狼族大部围困在九原之外,不能让他退回狼山,而冒顿为了解救浑邪王所部,不得不兵出狼山,在帝国边缘的草原和我部决战。”

钟离昧脑袋灵光一闪:“占据河套,切断浑邪王退往狼山的后路。”

夏侯婴撇撇嘴:“雁门虎贲飞骑就五万,能够抵挡二十万狼骑的兵锋吗,这不是偷袭,也不是设伏,而是面对面的决战,兵力少的一方势必吃亏,而我部一旦陷入绝境,九原军除非插上翅膀,才能解我之危。”

第0462章 驱虎吞狼之策

樊哙沉稳点头:“夏侯将军所言极是,虎贲飞骑虽然和狼族交战屡战屡胜,并且斩杀俘获了十万兵众,但是我们胜利的手段,不是依靠坚城固守,就是设伏偷袭,并没有真正在草原上和狼骑决战过。

但这几次战役,已经证明了狼骑的战斗力并不在虎贲飞骑之下,如果在浑邪王无心恋战的情况下,占领河套容易,但是,怎样阻止他退兵才是最大的难题。”

众将默然,九原有兵,但是却隔着浑邪王大军,让九原军从帝国内部赶赴雁门,然后在出兵,就等于消减了九原兵力,即便是完成了战略意图,但浑邪王孤注一掷,对九原发动进攻怎么办。

李牧徐徐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将浑邪王困在九原外围草原,而且,我部不仅仅是需要面对浑邪王的大军,还有来自狼廷的冒顿救援之兵,到时的形势就是我雁门所部,将遭受浑邪王和狼廷的合击,而且我部还没有援兵。

放走了浑邪王所部,就等于狼族保存了最大的兵力,狼患不能断绝,帝国每年都要承受狼族的袭扰。但凭雁门这点兵力,是不可能完成这种战略意图的。所以,就需要太子从中原内陆再次调兵增补雁门。”

众将沉默片刻,钟离昧道:“但是,太子说过南阳大军不可动,那太子是打算从何处调兵。”

虽然将闾有意将农家弟子编制为军,但是,号称弟子十万的农家真实的人数绝没十万,如果带两三万农家弟子参军,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将闾笑道:“兵道诡诈,有时候敌人的敌人也能暂时成为盟友,狼族虽然视帝国为敌,但是东胡却想依附帝国取利,而且头曼求和于东胡,只不过是委屈求全之计,一旦让狼族恢复元气,狼族还会允许东胡盘踞在草原上吗?所以有很大可能,我能说服东胡一同出兵,征缴狼族。”

诸将全都眼神怪异的看着他,太子不是在异想天开吧!

将闾淡然一笑:“北冥鲲鹏,借风力才能翱翔九天,天地之间,阴阳相合才能降下甘露,善战者,必须学会借势,不能妄自尊大,懂得借用别人的力量。

狼族视东胡为敌,东胡何尝不是将狼族当成敌人,有了共同的目标,就有可能达成协议。

所以为将,不能仅凭个人武力,凭一击之力应对天下者,注定要失败,成功的捷径,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将他的优势变为己用,君子善假于物,智者当借力而行,这就是借力发力的精髓。”

众将听的一头雾水,将闾笑嘻嘻的解释道:“狼族的存在,同时威胁的是帝国和东胡,但对帝国来说,只是边患而已威胁不到根基。

但是对东胡来说却是灭族之祸,草原庞大,帝国不可能长久盘踞在草原之上,帝国兵退真正威胁到的就只有东胡了,所以东胡比帝国还渴望消灭狼族。

但和狼族开战,又怕两败俱伤,给帝国可趁之机,所以,乌衣惈才接受了头曼的求和,退兵千里而观望帝国和狼族的战事。

也就在草原之上,就形成了帝国,东胡,狼族相互制衡的局面,谁也不敢首先开战。

所我必须提前赶到北地,会晤乌衣惈,说服他一起发兵,袭击曼顿所部,截断浑邪王的退路。这样就可以在草原深处,缓解了我雁门所部兵力不足的局面,同时让浑邪王无路可走,陷入重兵包围之中,逼迫冒顿兵出狼山,和帝国在边疆决战。”

一个极为完美的战略方案,在将闾的讲述下逐渐清晰,李牧心中叹服,这种异想天开的作战方案,也只有这个帝国太子才想的出来,但是成功的基础,就是将闾推测冒顿武力夺取单于之位。

身为兵家,对这种仅凭推测就敢胆大枉为的作战方案并不认同。但是,他的目光看向诸将,似乎没有一个人在怀疑。

而将闾对自己的推断也深信不疑,让他感到莫名的疑惑。

在他麾下为将已经有一段时间,对将闾的脾气秉性也算是了解,对狼族用兵从来就不肯冒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但是今天他是怎么了。凭什么做出这样突兀的判断,就凭几封情报,就敢将帝国安危,几万大军陷入险境吗?

李牧沉吟道:“如何保证,事情太子推测的这样发展。”

将闾笑道:“老将军无需疑惑,这只不过是对草原形势的一种预测,一旦事情真如孤猜测的那样,帝国就可以占据先机。

如果大势有变,虎贲飞骑依然驻守在雁门,对我军并无损失。

但是老将军谨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时局有利就果断出兵,那怕孤没有及时赶回来。而且,孤也会通过鹰隼传书,向老将军通报草原军情。”

夏侯婴一惊:“太子,你才是军心所在啊,进军草原这种大事,没有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缺了太子,如果太子不在军中,军心必乱。”

众将虽然敬服李牧,但也没到盲目崇拜的地步,但是将闾却不同,有他在军中,没有人敢怀疑他的决策。

而李牧和将闾打仗的风格也截然不同,李牧老成持重,作战也务求稳妥,但将闾却是阴险刁毒,无所不用其极。在他麾下听用,即便胜不了,也不可能吃大亏。

将闾瞪了他一眼:“老将军的才具,远胜于我。敢敷衍战事者,定斩不饶。”

夏侯婴心中一凛,顿时不敢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