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2513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

胡毋敬如何甘心将已经属于帝国的领土和百姓,拱手送给东胡。

但想要堂而皇之的占有,就必须有理有据。尤其是皇帝已经答应了,如果出尔反尔,大秦的体面也就丢光了。

而且他也清楚,如果他拿不住真凭实据,证明五郡之外的草原是帝国领土,嬴政的剑就要砍在他脖子上了。

太史令不是那样好当的,尤其是,燕赵两国的战争,明确无误的证明了这些草原,本身就是东胡部族世代安居之地。

无奈之下,胡毋敬只能用了缓兵之计,谎称燕赵两国的典籍在战火中全部损毁,想要找出真凭实据,就只能寻找一位他的友人,而这个友人曾经是燕国的史官。

胡毋敬的目的,就是拖到帝国和狼族的战事结束,然后,东胡想要回失地,就和蛮横太子去讨要。反正到时候,皇帝已经东巡,唯一能够当家做主的也只有将闾了。到时候,是战是和,全凭东胡的态度。

以他的估计,想要从将闾手中割走一块领土,都是痴心妄想,最大的可能就是帝国大军马踏东胡。反正当初将东胡从武阳,代郡外围草原赶走的就是这位太子爷。

但没想到,嬴政竟然信以为真,大喜之下接连追问。

第0391章 倒霉的胡毋敬

胡毋敬本来就是推脱之言,却没想到,嬴政竟然信以为真,他也明白皇帝的心思能够堂而皇之的占有,总比巧取豪夺强。

但历史上辽东,辽西传承清晰,根本就无需诡辩就是人家东胡的,当年将闾攻伐燕国,覆灭代国,顺便将辽东辽西彻底清洗了一边,可以说在那地方杀人灭族。

东胡诸族这才迫不得已,不远万里的迁徙到了北地,陇西之外的草原。

胡毋敬被逼无奈,只能继续扯谎,说他那个好友自从燕国灭亡之后,就隐姓埋名在代郡,而帝国焚书,不知道史书典籍是否保留下来了。

胡毋敬的缓兵之计,只是想将皇帝决断的时间拖延的久一点,然后他以寻访老友之名离开咸阳,实在不行就去雁门投靠将闾,反正他这个太史令不回来,嬴政就不会做出决断。

这种想法虽然和他自幼学习的儒家真意相悖,但是他有几个胆子,敢背负这种割地的恶名。

却没想到嬴政竟然当真了,而且比他还急,胡毋敬已经七十多岁了,跑到代郡寻访老友,这一去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立刻让他修书一封,命令赵高快马去取,总的找出点真凭实据,让东胡心服口服才好。

胡毋敬彻底没了办法,有不敢招认欺君,而且他那个朋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索性亲自书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赵高带走。

临行之前,亲自送赵高离开咸阳,这才明言,让他先去雁门禀报将闾。

胡毋敬支支吾吾,骗的了皇帝,却骗不过赵高这种奸人,虽然很想趁机报复他,但是这件事关系到了国体,不听他的计策,恐怕太子归来将自己剥皮的可能都有。

含恨瞪了一眼胡毋敬,带着一群侍卫疾驰而去。

赵高赶到雁门之时,刘季已经将代郡的暴乱处理的差不多了。

辛胜全力配合,在加上雁门恶战狼族损失惨重,而从武阳到代郡,根本就没有狼族的军队,有些部落虽然怨愤,但再也不敢玩那种你不把哥们当人看,哥就去投靠狼族的把戏。

跟随将闾这么多年,刘季从一个小吏变成卧底,在从卧底变成代郡守,心智也变得坚韧和阴狠。

他很清楚,不杀几只鸡给猴看,这些桀骜不驯的草原人,是不会听命于官府,乖乖的修建长城的,所以很多参与暴乱的草原人,都被他直接正法了。

而暴乱一开始,刘季就采取了军事管制,大秦是有这种先例的,一旦有强敌入侵,平叛,剿匪的紧急状态,地方官吏是有权特事特办,将司法军政大权独揽,然后在上报庙堂。

从一开始,刘季就想到了善后的权限问题,果决狠辣的作风,也的到了辛胜的认可。

帝国边疆本来就是军事管辖区,驻地主帅代行民政,现在多了一个官府,只要辛胜没意见,刘季政令就能贯彻下去。

辛胜本来就是将闾的旧部,太子人没到代郡,但是军令已经到了,对刘季只有六个字,做的好,好好做。

对于辛胜而言,这是太子对他的无声的谴责,边疆本来对军权就极为倚重,将闾却没有片言只语的命令给他,反而对刘季大加褒奖,这不是对他的忍让表示不满意吗?

所以,辛胜态度也就变得强硬起来,驻守边疆的主帅,那个对草原人也没好感,只是碍于将闾对草原部族同化奴役的政令,不敢多杀人。

而辛胜全力配合,反而提高了刘季的威望,刘季在将闾手下做事,只是在蛮兵中有些名气,在雁门,代郡的影响力甚至比不上一个带兵的将军。

而地方上没有威望,也就缺少对军队的掌控力。政令的颁发也不会引起别人的重视。

在将闾身边,他只不过是个跟班,即便参与幕府,也得经营一段时间,才能在军队中建立自己的威望……

但是,果决狠辣的处置,让军方和代郡黔首对他产生了好感,一旦得到尊重,对他的政令也就没了抵触情绪,对他治理内吏郡打好了基础。

一旦民心对他这个新晋郡守产生敬畏,就可以形成一种高度的服从。而刘季本来就善于拉拢人心,自然也就如鱼得水。

在辛胜,刘季和吕奇全力配合之下,将这场危机彻底化解,将闾的军令一到,该杀的已经杀了,该判的已经打上镣铐,送到长城之上为奴了。

而刘季也抓住蛛丝马迹穷追不舍,由于当时情况混乱,许多参与暴乱的草原人已经被杀,官府掌控不了全面的因果。

而小邪等人也奉了将闾的密令,向刘季,吕奇通报了一些情报,只不过,他们只要的任务是跟踪监视,从对方的接触和行动做出一些判断,但也不能成为直接的证据。

而刘季想要彻底了解叛乱的根源和过程,就需要一个详尽的调查,才能上报庙堂。

呼延部族进关的不过二三百人,人数极少,而且是以归附投靠的名义进入关内的,在没有如山铁证之前,任何的处置都会引起其余归降大秦的草原部族反弹。

这也逼的将闾不得不慎重,倒不是因为望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所以对她容忍。

至于那些找将闾状告刘季太狠的,将闾总是微微一笑:“关内不比草原,相互之间的私斗是律法严厉禁止的,而且也严惩不贷,任何的矛盾,都要通过官府解决,进入关内的草原人虽然有十万之众,但是和中原人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而草原部族和中原人的仇恨已经积累了上千年,如果没有律法的约束,中原人早就对草原部族群起而攻了。”

第0391章 赵高哭拜

谁也没想过,将闾竟然不治刘季的罪,反而借此事威胁投靠大秦的草原部族。

只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要说大秦腹地多如牛毛的秦人,就是守城的边卒,多的也让人畏惧。

一旦对草原人起了杀心,刀劈斧砍之下,恐怕十万人的草原部族就成了关内枯骨。

众位族长面面相觑,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突然,一个侍卫快步入庭,躬身一拜:“启禀上将军,中车府令赵高求见。”

将闾心中陡然一惊,这种时候赵高来做什么。目视众位族长:“今日之事到此为止,任何不尊帝国律法之徒,都在诛杀之列,诸位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