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2243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胡毋敬迷惑不解,将闾笑道:“孔鲋等人在老宅附近暗藏了杀手,想要刺杀我转移视线,说明他们并没有逃远,而是隐藏在附近。我会调集罗网,潜伏在孔里,一旦有可疑人物前来祭拜或者挖取藏书,就可以将其缉捕归案,然后顺藤摸瓜,找到孔鲋的下落。”

李斯这才知道,刚才为什么薛郡郡守一见面就请罪,恨声道:“这孔鲋竟然勾结江湖上的杀手谋害太子,其罪可诛,臣请旨,马上打开孔子墓。”

将闾点点头,李斯一挥手,周冠夫带着一群蛮兵一拥而上,午后时分,小山一般的孔子墓,墓口处就开出了一条宽阔的通道。

将士们肃立,燃起了火把,将闾当先走到墓口处,却被冯劫拦住:“太子,多加小心。”

将闾冷笑一声:“我堂堂帝国太子,去见一个死人,还怕他诈尸不成。”当先而入。

孔子墓修建的极为宽阔,尽头是一座巨石堆砌的大厅,周冠夫和十几个将士,举着火把,照耀的通明。

中央三尺高的石台上,停放着一座巨大的棺椁,棺椁之前是一尊泥塑的孔子神像。

左侧是一方宽大的木榻,上面有丝绸垂蔓,锦绣华衣,一如生前居所。

神像的右边却是一方案几,上面一鼎一爵,案几旁边放着一个粗大的木桶。

左侧庭中停放着一辆青铜车,车后是一座弓箭架,弓和箭矢俱全。

右侧庭却是一座琴台,上面放着一架古琴。

熊熊火把照耀下,孔子墓中之物一览无余。

“殿下,这里没有存放任何书籍。”御史大夫冯劫失望道。

姚贾走向案几,看了看旁边的书架:“”这里有周易,诗,春秋,尚书,四部书足以定罪。”

将闾笑道:“廷尉有些苛刻了,周易可不是孔子所著。他还没那个本事。”

李斯沉着脸,心中也有些焦急,如果在这里搜不到藏书,妄自打开孔子墓的罪名就要落在他这个丞相身上了:“儒门六艺俱全,想不到孔子死后,依然不清楚,儒家为什么不被诸侯所用。”

胡毋敬苦笑道:“这座墓一览无余,不像是有藏书的。”

“要不,开棺看看。”冯劫依然不肯死心。

将闾瞪了他一眼,也没说话,只是打着火把在墓中巡视,这座大墓修建的极为奢华,里面的东西也极为精致,按照道理来说,不可能没有金银玉器等陪葬品,走到姚贾身边,目光也落在竹简上:“孔子妄改春秋,这部书不能留下,至于,周易乃是道家,留在这里倒也合适。”

众人闻声齐笑,孔子但年曾经拜老子为师,结果还没出徒,就创建了儒学,将闾分明在讥讽他学艺未精,不尊天道不通世务。

不过,让他这样一说,众人紧绷的心思也轻松起来,不管怎么样,帝国太子带着几位重臣挖坟掘墓,却没找到证据,说出去实在不好听。

第0035章 孔老夫子的预言

将闾眸光扫过重臣:“依照帝国律,挖坟掘墓者诛九族。”

众人听的心中一寒,脸上的笑意逐渐退却。

将闾笑道:“今日诸位见证,挖坟掘墓者乃是赢将闾,所有的罪责都有赢氏将闾一人承担,与众人无关。”

李斯心中震颤,诛杀将闾九族绝无可能,但是,他这样一说,等于给了众位皇子攻击他的机会,完全将太子宝座当成了赌注。躬身一拜:“太子高义,李斯有感于心,但是,这种罪责却不能让太子一人承担,臣身为帝国宰相,责无旁贷。”

“臣和丞相大人同意,这件事和太子绝无干系,臣身为廷尉,不敢枉法,回到咸阳之后,当向皇帝请罪。”姚贾也拜倒在地。

“臣身为御史大夫,而且一意孤行开墓,和旁人绝无关系。愿意承担陛下雷霆之怒。”冯劫也拜伏在地。

胡毋敬看着群情激昂,甘愿领罪的诸位大臣,眼眶也湿润了,跪伏在地:“臣身为大奉常,亲眼目睹了墓中藏书,孔氏一门当有诛九族之罪。”

扭头看向身后的薛郡郡守:“将石墙之中的藏书搬到墓中来。”

众人心中一松,说实话,让皇帝陛下按照帝国律,诛杀众臣的九族,是不可能的,但是,最轻的也是发配边疆,从此与庙堂无缘。

胡毋敬这个办法,却是极好。

将闾摇头一笑,郑重一拜:“诸位大臣对将闾的回护之情,将闾心领了,但是,这件事情乃是将闾主导,将闾身为帝国储君,连这点担当都没有,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臣以为奉常言之有理。”李斯郑重道。

“人在做,天在看。”将闾笑道:“芸芸众生,众口难堵,大军进入孔里,很快就传遍天下,各种谣言会络绎不绝,不管找没找到证据,将闾都会首当其冲,既然是这样,何必连累众位大臣,诸位都是帝国肱骨之臣,撑天支柱,任何的损失,都是帝国之祸,反而是将闾,父皇绝对不会诛杀,至多发配边疆而已。”

他说的轻松,但是众臣心情越发的沉重,将闾走到案几之旁,看着硕大的酒桶颇为好奇,打开酒桶嗅了一下:“好酒,没想到孔夫子死了,还能享受这等美酒……”

说着,拿起案几上的酒勺,舀出一勺一饮而尽,品咂着笑道:“果然是兰陵美酒,来,诸位也品尝一勺,以免到此之后空手而归、剩下的依然留给孔夫子。”

众臣迟疑,李斯再拜:“启禀殿下,臣以为奉常之言在理。”

将闾摇头:“李斯,你何其迂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才能百炼成钢,其实,就是找到证据,别人也可以说没有,区区太子之位,别人趋之若鸿,但是将闾却从来没放在心上,诸位,何必愁眉苦脸,今日陪将闾一饮,权当为我送别。”

他生性洒脱,从来都视帝位如虎,-心想要成为大秦之帝,只不过是了保护一群爱侣。

姚贾郑重摇头:“太子虽然这样说,但是开墓之人却是老臣,老臣身为大秦廷尉,执掌帝国律法,岂肯因为自己犯罪,连累太子。”

“姚贾啊,你我相交也有多年,这几年我孤身在外,游历帝国各郡,亲眼见证了廷尉府执法严明,帝国天下,不能没有你这样的好廷尉,所以,这件事,大家都别争了,第一,我是当朝太子,亲临此事,诸位的地位没我高,官职没我大,争来争去,反而让别人笑话。”

拉过姚贾,将酒勺塞进他手中:“来,品尝一下孔夫子的百年老酒。”

扭头看向众臣:“都别愁眉苦脸了,帝国最边远的地方,不过是岭南和九原,对这两个地方我都极为熟悉,而且,边关众将也都是我的好友,不管被发配到那里,都权当和他们团聚一下。”

“臣领旨。”李斯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抢过姚贾手中的酒勺,大口的饮了一口,众臣依次上前,火辣的烈酒入腹,却好像没有感觉,眼眶之中都蓄满了泪水。

和诸位皇子比起来,将闾九岁领军,挑起韩国内乱,征讨燕国,大战楚国,建国之后,又不避危险,驻守桑海剿灭乱党,而东郡的凶险,比起桑海更胜百倍。

其余的皇子和他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国有如此太子,才是昌盛的基础。

而将闾的担当也让众臣铭记在心。

将闾继续在孔子坟冢转悠,走到榻前,撩开丝绸垂帘,摇头一笑:“儒家崇尚钟鸣鼎食之乐,孔夫子即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

走到箭架前,拿起上面的箭矢,挽弓射箭,箭矢顿时没入了石壁之中,惊奇道:“没想到孔夫子和今天的酸儒不太一样,竟然能够拉开如此的硬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