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1955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事关帝国大事,老丞相可以畅所欲言。”嬴政和蔼道。

“那老臣就说一些浅见。”王绾这是第一次回到朝堂,议论国政:“关中西有大散关,东边是函谷关,南边是武关,北有箫关,再加上河西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帝国可谓是固若金汤。当初帝国虚弱不堪之时,匈奴人都没跃过河西一步。

而天生四夷,皆在帝国疆域之外,东边有沧海为界,西边有流沙阻敌,北边有大漠荒芜之地,南边有五岭,皆是上苍给帝国的天然界限。

如果现在大举对匈奴用兵,建功于荒域,等于倾尽国库,去争夺不毛之地,俘获匈奴人不足以增加粮赋,占据土地不能耕织,对帝国实在没有益处。

贪军功以域外,耗费的却是帝国粮赋,如果僵持不下,恐怕连根基都要动摇,实在是得不偿失。

陛下应该放弃荒芜之地,节省军费于远方,屯兵甲于要塞,这样才可以以逸待劳,以主御客,反而可以让帝国更加富饶。”

尉聊眸光闪烁,朗声一笑:“老丞相此言差矣,匈奴人对中原虎视眈眈,已经非一朝一夕,而帝国边患也由来已久,每年都屯重兵于边塞,而这一次草原白灾肆掠,牛羊冻死无数,各部族无以生存,这才让头曼一统荒域。

历朝边患,都不过是一族之患,所贪图者不过是中原物资,而这一次,却是要席卷中原,抢占富饶之地,今夕不同与往日,所以,老臣主张出兵,一举解决帝国边患,从而给帝国换取百年安宁。”

嬴政向两位老臣微微点头:“两位请回座。”站起身来,朗声道:“二位所议,各有所长,老丞相居安思危,老成谋国。而老上卿却是一劳永逸,解决帝国边患。”

嬴政说完之后,却又落座,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他究竟是同意那种方略。

王贲性如烈火,刚想起身说话,却被王翦瞪了回去。

嬴政等了半响,没人在说,这才笑道:“帝国对匈奴的远征,筹备依旧,虽然耗费极大,但却可以换来百年的康宁,政之决心不变。举雄兵以定边患,扬国威以域外,让匈奴人闻秦色变。”

第0526章 暴怒的蒙毅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是皇帝要给九原增兵,单单驻扎在九原的大军,只能和匈奴形成对持之势,一旦蒙恬抓住时机出兵草原,后方防御兵力就远远不足。

一群文臣的眼顿时全都亮了,现在庙堂之上的武将众多,但王翦等年纪老迈,已经不能出征,真正能够统御全军的只有上将军王贲。

但王贲能去九原吗,答案是不行,王贲率领的玄甲是负责咸阳守备,镇守中原的。

而负责增援的将官只能从大将中选取,不管是申犰,还是辛胜,还是南阳一群的武将,他们的军职都不是上将军。

而在九原的皇长子扶苏担任监军之职,按照军中惯例,只要不是上将军负责增援所有赶到九原的军队都要受他节制。

王绾脸色淡然,但隐藏在大袖中的双手却在哆嗦。

春秋战国,每一个最后坐上大位的王子,都是有大功于国。赢氏子楚并非秦王室正统,之所以能当上秦王,一个是因为本身的才具,第二就是在赵国当质子十年,给秦国壮大赢来了十年的时机。而嬴政却是出生在赵国的邯郸,所以又名赵政。

但现在以质子之身为国建立功勋,那是不可能的事。

普天之下只有一个秦国,而四夷中也只剩下了匈奴和东胡,没有将一个皇子送到蛮夷当质子的道理。

在想建立军功,唯有战场之上。

但远在九原的扶苏,虽然是皇子之身,监军之职,但上面还有一个上将军蒙恬,即便是建立功勋也微不足道,根本就不足于和将闾抗衡。但如果蒙恬领军出征匈奴,这个机会就来了。

不管蒙恬是胜是败,扶苏都有固土守边之功,而至于走出草原,和匈奴决一雄雌,在他看来根本就没那个必要。

如果草原比中原富饶,匈奴犯边做什么,那本来就是一片蛮荒之地,兵出草原和蛮夷争夺一片荒芜之地,本来就是一种冒险。

但皇帝陛下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一群武将眉飞色舞,期待在建军功,但什么人领军出征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帝国有两位上将军,王贲虽然不能去,但将闾可以啊!

王绾目光烁烁,等待嬴政说出领军的人选,却没想到皇帝陛下一挥大袖:“领兵出征的人选,容后再议,眼下,匈奴人犯我边塞,稍有差池,敌人必定趁虚而入,传旨陇右李信,负责边塞的巡视,严阵以待,不可给敌可趁之机。

九原军依然由蒙恬负责节制,宣远在桑海的李斯尽快归朝,和上卿蒙毅负责提调军备,至于详细情况,等李斯到咸阳之后在做决定,退朝。”

嬴政拂袖而去,回到御书房,遍吩咐道:“传上卿蒙毅来见朕。”

“诺”赵高答应一声,快速离去。

嬴政端坐在御案之后,慢慢的翻开上面的羊皮书,豁然就是蒙恬上书,皇长子扶苏,奉命赶赴九原,途径河西高原,被埋伏在这里的中山狼族伏击身中狼毒。

嬴政坐在御案之后,脸色阴沉不定,帝国在就修建了直通九原的驰道,扶苏没有走驰道,反而绕道河西,其目的不言自明。

一炷香的时间,蒙毅大步走进御书房,躬身一拜:“拜见皇帝陛下。”

“太子在那里。”嬴政扫了他一眼,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太子去了东郡。”蒙毅站直了身体,扫了一眼侍立在嬴政身后的赵高:“农家之乱已经有了越演越烈之势,一群帝国通缉的要犯,已经聚集在东郡,龙虎骑兵的统领白屠已经章邯将军索拿。”

“太子有没有上书。”嬴政扭头问向赵高。

“回禀陛下,自从知道了太子去了东郡,奴婢一直都在留意,但苦等多日,一直没见到太子上书。”赵高躬身道。

“区区一个江湖门派,远在江湖之野,竟敢谋算庙堂。”嬴政冷哼一声。

“回禀陛下,按照白屠将军的谋划,是以大军剿灭乱匪。”赵高躬身一拜:“但是影密卫章邯将军,却打算另辟蹊径,谋而后动。所以,才让东郡这般混乱。”

赵高话语一顿,抬头看了嬴政一眼,见他面色平淡,这才又道:“而且,白屠将军是禁军统领不归军部辖制,而这次却有人手持太子之宝,强行剥夺了他的军权,还请皇帝陛下明察。”

嬴政眸光看向蒙毅:“可有此事。”

蒙毅抱拳道:“章邯将军上书,言明索拿白屠是他亲自所为,臣并不清楚,是否有人手持太子之宝,擅闯军营剥夺军权事。

毕竟,太子之宝不能代行皇权,而龙虎骑兵也不会见到太子之宝就俯首听命。这其中必有缘由。”

“上卿所言只不过是猜测。”赵高躬身道:“但奴才得到确切消息,来人不仅手持太子之宝,还一举击杀了白屠胞弟白毅,这才抢夺了军权。”

蒙毅冷笑的看了他一眼:“中车府令随侍在皇帝陛下身边,却没想到消息这般灵通。赵高,你只不过是一个阉奴,服侍皇帝陛下是你的职责,却不知道为何这般关心国家大事。”

蒙毅一声断喝,赵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脸色青白,连连叩首:“皇帝陛下明鉴,赵高也是一片拳拳之心,为帝国忧,为皇帝忧。”

蒙毅怒目而视:“皇帝陛下一再严令,后宫不得干预朝政,你身为后宫官吏之首,却不遵守皇帝旨意,插手庙堂事物。”

蒙毅躬身一拜:“请皇帝陛下击杀赵高,以为后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