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1210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而儒家主张的诸侯制,是以大秦皇族的子弟为诸侯,而山东六国老氏族复辟却是企图恢复自家社稷,这其中自有本质上的差异,还请父皇明察。”

嬴政忽然发现自己错了,错的很离谱,自己一直骂十八世子胡亥是个蠢蛋,脸上精明心中懵懂,慷慨陈词之后眨着一对迷糊的大眼睛,不知道嘴说的是什么。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一向精明说话调理清晰的大儿子,才是真正的蠢蛋。

诸侯分封制度,分明是将闾把山东六国老氏族追的无立足之地,想要得到一块藏匿的土地,而尊崇儒家学说的扶苏,如果得到诸侯之地是比起桑海更加容易藏匿的地方,至少有皇长子的保护,将闾想要动手就多了很多的忌讳。

一旦兄弟相残,就会有更多的皇族子弟卷入其中。最后演变成弥天大祸,足以颠覆大秦帝国。

物先腐而虫生,嬴政虽然很想质问,你这些年的诗书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知道你所有的富贵权势全都建立在大秦帝国稳定的基础上,但儒家的迂腐更是让他无言以对,咬着牙道:“言之有理,今天不分皇子太子,不分大臣大儒,只要在朝会上说话,都是论政,言者无罪,扶苏还有什么话说,尽说无妨。”

熟悉嬴政秉性的重臣心全都在突突乱跳,刚才皇帝将皇子位列于太子之上,并不是口误,反而有诱导的嫌疑,这位帝王是什么人,当年可是囚禁太后,车裂假父摔死兄弟的主儿,一个皇子在他心中的地位,远远不如皇位天下重要,难道他要对扶苏下手了。

将闾安稳坐在金水池下,一言不发,现在已经不是扶苏在夺权,而是制度之争,就是想帮扶苏说两句话也不敢胡乱插嘴。在这种事情上,站队很重要,不要说自己的把柄还在父皇手中,就是胡乱站队也是抄家的罪过……为了一群老婆,我还是闭上嘴吧!

言者无罪是今天说的话,不予追究,但是扶苏已经在父皇心中扎了一根刺,而这根刺什么时候发作,发作的后果是什么,那只能祈求上苍保佑了。现在的嬴政,虽然不寡恩但秉性依然刻薄,睚眦必报。

朝中老臣看向扶苏的目光充满了悲悯,对于忠于大秦皇室的老臣们来说,帝国英才越多越好,毕竟现在的大秦,疆域之广前所未有,而这个不着调的太子,总是满世界乱跑,有点穷兵默武的嫌疑,而帝国内部,也需要一个秉性宽厚的皇子协助处理政事。

可以说,扶苏当一个皇帝不够格,但是当一个贤王却没问题。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他将一群腐儒拉进自己的阵营,已经注定和朝政无缘。

“既然如此,儿臣冒死一请”扶苏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了。

“儿臣回归咸阳之后,曾经上了一封奏折,请编王道大典,请父皇恩准。”

“赵高,将扶苏的奏折找出来。”嬴政冷笑道。

赵高虽然是内臣,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印玺,但是精通律法一直被嬴政倚重,一听见嬴政的吩咐,赵高立即快步回到御书房,片刻之后捧出了一卷竹简。

“扶苏上奏的奏折,诸位大臣也听听,如果可行就一言而决。”嬴政冷冷道。

赵高展开竹简,站在将闾左边高声念道:“儿臣扶苏奏请陛下:如今大秦一治天下,诚夏商周三代王道复出也。殷商周三代天子一治,等同于皇帝一治,人主不同,但是治道相同,所以,儿臣和儒家大儒协力编修夏周商三代的:”王道大典“成为大秦治国鉴戒。典籍修成,儿臣当与儒家博士以典为教,弘扬王道大政于天下,以成皇帝陛下文明宏愿。”

第0023章 王道新政

赵高尖利带阴森的声音还在大殿中回荡,一群大臣的心都突突乱跳起来,众臣大多是伴随着嬴政闯过腥风血雨的老臣,可以说在征战六国之中都饱受沧桑,神经锻炼的粗大无比,但从来就没像今天这样,一颗心总是砰砰乱跳。

主要是扶苏的话不仅迂腐还很荒谬,夏周商是诸侯分封制度,而大秦却是郡县制度,扶苏却硬要将诸侯分封的天子之治和大秦皇帝的郡县天子之治扯成一样,荒谬可笑不说,偏偏还装成一副庄严肃穆样,他和这群大儒究竟想做什么?

真的仅仅是编制王道大典吗!这不仅仅需要治世之才,还需要通晓世事,就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儒,也不敢说自己编制一本书,更何况他还想推广天下,让大秦政令按照王道大典运行,而且扶苏口气极大,满殿的大臣反而没有一个人说话了。

嬴政轻轻的吐了一口气,站在御案之侧的赵高瞬间毛骨悚然,熟悉皇帝的一切,一个眼色一声叹息,就可以知道皇帝想要做什么,这一口气,分明是在强行压制心中的愤怒,一旦爆发,恐怕比火山喷涌还要猛烈。

赵高有些惶恐不安,眼光斜视将闾,却见这个大秦太子嘴角带着鄙夷的笑意。

赵高很清楚,今天的事情本来就是冲着他来的,却不想他竟然拿出了山东老氏族谋逆的证据,而因势利导将事情推向了这种局面。

究竟是扶苏向他宣战还是他要治扶苏于死地,这种事情已经说不清楚也无暇分辨。

王贲和将闾一样,嘴角带着鄙夷的笑,一个在战场上诡计多端的上将军,将兵法战术运用到朝堂之上,春风化雨把所有的危机化解于无形。岂是一个小小的千夫长,一个饱读诗书性格迂腐的皇子可比的。大局观,已经让二人没有可比性。

其实嬴政皇帝也没想到会走向这个局势,朝堂之上,帝王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文武,但现在将闾已经是一支独大,满朝文武全都是他的老师故旧,甚至很多是他从微末提拔上来的将军,大臣。

如果仅仅是这样,嬴政并不会对他产生猜忌,毕竟想要将这小子拴在朝堂之上,处理天下政务有点太艰难了。

换句话说,他根本就没打算当这个皇帝,所以才想尽办法维护自己的身体,想要让自己长命百岁。

百岁的皇帝七八十岁的太子,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为了帝国的长远计,嬴政临终之前,也不会将皇帝大位传给他,而是在他一群妻妾生的儿子之中,选择一个有担当的皇孙当皇帝。

但是他和大周公主纠缠不清,却引起了嬴政的警惕,这小子和自己完全不一样,重情重义,如果让他在江山和一群老婆之间做一个选择,他肯定选择后者。

而东皇太一却是一心想要推翻大秦,恢复大周的统治的。这小子会不会沉浸于美色,而忘记了一个太子应该担当的责任,将大秦带向不可预测的地步,这才是嬴政真正担心的。

所以才会纵容扶苏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就是给他一个警告。

但这小子太精,扶苏太傻太迂腐,两箱子竹简,就把所有不利于自己的局势逆转。

扶苏攻击的是大秦制度,而他矛头对准的是儒家,即显得他雍容大度,不和扶苏一般见识,也向朝臣证明了他的能力。

但是,你小子的能力还用的着这种办法来证明吗!七年来和大臣同甘共苦历经风雨,将闾领军执政的能力有目共睹。太子的地位在朝臣之中已经无可动摇。

而身为一个皇帝,却需要他产生危机感,这样才能让他从胭脂堆中脱身。

嬴政瞬息就平静下来:“诸位大臣,修明文治,势在必行,而皇子扶苏虽然胸怀大志,但是学问微免浅薄,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但是编制王道大典,也是天下大势,请诸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一群大儒又是振奋又是惶恐,振奋的是,既然皇帝已经有这个心思,扶苏不行可以换成别的大儒,惶恐的是,皇帝的话不痛不痒,让人猜不到他的真意是什么,如果一群粗鄙的大臣大放厥词,将编制王道大典的事情搅黄了,今天这番干戈就白费了。

蒙武站起身来,看向扶苏:“敢问皇子,编制王道大典,究竟对大秦新政有什么好处。”

蒙氏家族世代终于秦国王室,可以说是老牌贵族,而上将军王翦虽然年纪以大,但只能算是新晋权贵,毕竟是嬴政提拔于微末,成为帝师才满门权贵。

这番话说出来,就是规劝这个皇子,见好就收吧!你差的太远了。蒙武一说话,别人马上就住嘴了。扶苏在不通世事,也是一个皇子,不想让嬴政太难看。

谁知道扶苏一拱手:“我等上书业已言明:三代一治,秦亦一治:皆为一治,自当引为鉴戒。秦政若能以三代王道一治天下,岂非巍巍乎大哉!”

蒙武脸色一凝,高声道:“这句话说得大而无当,三代王道乃是沉沦治道,百余年无人问津也。所以战国无数诸侯国,全都改为郡县制,而不是王道之治,而且,大秦的新政和三代王道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如何能将三代王道作为大秦的治国鉴戒?皇子三思。”

淳于越终于找到发炮的对象:“老将军此言差矣,治国之道,原来就不是一辙,相互比较,这样才能让大秦新政走的更远,以三代王政参于大秦,有何不可,难道如老将军所说,大秦不已王道治理天下,而专门用苛政治理天下,不敢让王道主流流行于天下,岂不是掩耳盗铃。”

第0024章 知之为知之

这句话直接骂大秦律法严苛,帝国重臣全都皱着眉头。

“淳于越之言,纯属陈词滥调。”老秦名士姚贾高声叫道:“三代王道本来就是复古怀旧之道,自春秋到战国,早已经被各国弃之,为什么大秦就要学习三代王道,几百年来,三代王道就像是丧家之犬,天下谁不知道,为什么身为通古博今的大儒,反而不死变革反而复古。如果说三代王道万世不移,为什么七国弃之不用,而现在用苛政逼迫大秦改弦易辙,何其荒谬也。”

“大人的话,何等的凶悍。”淳于越冷笑道:“如果不尊圣王,不修大道,不严三代,不读圣贤书,天下闻名何在,文学良知何存,如果编制一部王道大典就能让天下大乱,我等儒生岂不是圣贤,大秦新政岂非不堪一击。”

“纯碎是放屁。”此言一出,朝廷愕然,扭头一看是御使大夫冯劫,顿时谁也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