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第253章

作者:我是旺财兄

第二天下了朝,罗信出了大殿,在台阶上慢慢走着,后面袁绍跟上来,乐呵呵地对罗信道:“小罗,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小罗?袁绍以前都是叫他做‘罗将军’的,什么时候变成小罗了?难道是想占便宜?罗信保持警惕地问道:“什么好消息?”

“我前几天买了个宅子,咱们今后就是邻居了!哈哈哈!是不是很惊喜?”袁绍大力地拍着罗信的肩膀说。

惊喜?昨晚给我的惊吓倒是不少!罗信心道。

他问:“你好端端的搬到我家隔壁有什么企图?我可先告诉你,你好好管好你家的人,不要因为我家的围墙矮,就妄图翻墙进我家!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打一双!”

这种丑话就得先说在前头,有道是“勿谓言之不预也。”

袁绍一听他这么说,不高兴了,面有不悦地说:“瞧你说的,围墙砌起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人翻的吗!不让人翻的,算什么围墙?”

果然这家伙也是奔着罗信家里的美女来的,罗信很纳闷地说:“老袁,怎么我以前没发现你有这个爱好?”

老曹趴墙头那还可以说是他受到“人妻曹”的称号所累,不得不为之,否则曹将不曹,大家都会怀疑是不是遇到一个假的曹操了;但是袁绍不一样,从来没听说过他对女色有特别的热情,为何会掺和到这里蹚浑水?罗信语重心长地劝说道:“老袁你别这样,会让我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假的袁绍。”

“我怎么了?”袁绍很激动地说:“我家四世三公,清正为公,忠君爱国,以前诛十常侍、讨伐董卓,哪件事少了我?哪一次我输给老曹?这次黑衣人的事情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老曹负责追查,他查这么久了一点头绪都没有,我一片热忱,想着帮忙出点力都不行?”

“你先冷静点。”罗信见袁绍口沫横飞,忙安抚道,但是袁绍吧啦吧啦一大堆小魔仙,他是一句没听懂,问道:“你帮忙归帮忙,跟翻围墙有什么关系?”

袁绍很警觉地左右看了看,见附近没有人,才俯到罗信耳边低声道:“我早就收到风了,说你家这几天来了好几波黑衣人,我搬到旁边,不是正好可以帮你捉黑衣人么!”他一脸正义凛然地说:“要帮你捉黑衣人,翻个墙是难免的!”

罗信恍然大悟,原来老袁翻墙是为了帮他捉黑衣人,不由得心生惭愧:自己把好人当贼了。他对袁绍道:“原来是这样,抱歉啊老袁!我真是误会你了。你帮我捉黑衣人,翻墙肯定是没问题的。”

袁绍脸上大喜。

“但是,”罗信补充道:“不捉黑衣人的时候可不能翻。”这是根本性的大问题,绝对不能让步。

“这个嘛……”袁绍嗫嚅地说道:“有时候我们这边眼花了,看错了人,误翻也是在所难免的嘛。还是应该要有一定的容错余地。”

罗信口瞪目呆:“我还真是误会你了!我看你们是打算误把甄姬当成黑衣人,对吧?”

袁绍这小子不愧是老油条,为了翻围墙,把借口说得这么正义凛然的,差点把我都说惭愧了。罗信暗道。

“不管是什么甄姬貂婵,我不认识!”袁绍一脸正气地说道:“她们长得再漂亮,我都不认识她们。”

罗信心道:你是不认识,可你家小二子和吕布那是做梦都在想。他对袁绍冷笑:“不管你认不认识,反正我家的围墙不许翻!”

袁绍辩道:“翻个围墙有什么关系?你这一身无双的武艺,还怕我们到你家抢劫不成?”

“我当然不怕,但我心里就是不爽,我不爽,你们就不许翻!”罗信完全不给袁绍机会。

“你现在也是名动天下的猛将了!应该有名将的风范,不要连翻个墙这种小事都斤斤计较,那样大家都会笑话你有失大将风度的。”袁绍拿话压他。

想撬我家墙角,还指望我跟你讲风度?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翻墙?在我家旁边装萨德威胁我家安全,不弄死你才怪!

罗信斜眼瞥了一下袁绍,板着脸道:“我都名动天下了,若是家里的围墙还是任人想翻就翻,天下人就更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就是一句话,翻我家墙头的,不管是断胳膊还是断手,一切后果自负!”罗信说道。

他对袁绍说道:“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枪打出头鸟,哪只出头打哪只!懂不!”

说完扬长而去,留下袁绍一脸冷汗站在原地。

出了大殿,罗信心念一动,要不然去昨晚宫里亮灯的屋子查一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也好。.....

第303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罗信绕过前殿,在内宫里按着地图指引的方向往屋子走去。

经过天禄阁路口的时候,他被一个五人小队拦住了。

“站住!”两杆战戟交叉架在罗信的面前。

五人小队长上下打量着罗信,罗信身上的黑色战铠引起了队长的警惕,他肃声道:“你是干什么的?”

这支小队身上披着重装黑色玄甲,手中战戟的锋刃打磨得镫亮,光可照人,在阳光之下闪耀着刺目的光芒。

天禄阁是存放汉代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图书档案馆,据说汉代时这里藏书多达三千多卷。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这里聚焦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在汉成帝之时,曾命令刘向等人在这里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典籍的整理与校勘工作。

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是利用这里的藏书,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远古传说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

看这支小队的精锐气势,难道是天子刘协到天禄阁来办公了?“我是讨逆将军罗信,在宫里追查黑衣人一案的线索。”罗信说着将刘协赐的通行令牌掏出来递给小队长。

“罗信?”两名士兵一听,赶紧收起架在罗信面前的战戟。

小队长显然是个识货的,接过令牌前后一看,恭恭敬敬地双手递回给罗信,抱拳道:“我等职责所在,刚才多有冒犯,还望罗将军担待。”

“没事,你们忠于职守,我也很欣慰。”罗信抬眼看了看天禄阁,随口问道:“陛下在天禄阁办公?”

“没有。陛下没来。”队长很诚恳地答道。

“那你们这是在替谁站岗?”

“今早接到上头的命令,命我等严守路口,不知何故。”队长说。

罗信对这个也并不在意,说了句:“大伙辛苦了。”就走了。

走过天禄阁,经过石渠阁的时候又被一个五人小队横戟拦下了。

这次的小队长言简易赅地说道:“口令?令牌?”

罗信掏出令牌,问道:“陛下在石渠阁?”

“不知道。”这小队长不苟言笑,查看过罗信的令牌,也不在乎罗信所持的这枚令牌代表了他的尊贵身份,只是挥了挥手,对罗信说:“你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