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千年后 第71章

作者:祈耳喵

  拜蒙沉默的将书收了起来,严肃的向所罗门行了一礼。

  这是他为所罗门服务的数年以来,最恭敬、最虔诚的一次行礼。

  “我将不辱使命,我王。”

  拜蒙那清冷如琉璃的声音,依旧难掩激动——

  更新啦,全勤君又抢救回来了……(松一口气)

  然后是今天的章推环节《陛下不要啊》

  若是母系社会一直延续,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看着面对滔天洪水,穿上蓑衣,带上斗笠迎难而上的黑发少女大禹,用自己的双眼见证夏朝的诞生。

  他是被人称为祸乱大商的妖夫,坐在摘星楼上,与被天下称为纣王的女子,一起去看那漫天星河。

  他是怀揣奇谋鬼策的鬼谷子,见证被中原视为蛮夷的楚女,一步一步问鼎中原

  性格怯弱的年龄稚嫩的幼女赵政,喜欢调戏男人的女流氓刘邦……

  喊出汝相公我养之的曹操……一个女子当道的历史时代

第九十七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所罗门和娜芙瑞特举行婚礼的第二年,娜芙瑞特终于怀孕了……当然,远在她之前,雅斯塔禄就已经怀孕了。

  可她怀孕了一年半的时间,肚子却几乎不见起伏。而所罗门比起一年半之前,却又是老了许多。

  现在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他的面颊开始变得有些消瘦,也不复青年时分的朝气。而是整个人都变得沉稳了起来。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如同火焰一般熊熊燃烧着的双眼。

  那不像是他的身体衰老的极快,倒像是他身上的时间被单独加速了八倍一样——不光是身体,就连他的心灵也一并加速衰老了。

  但即使如此,所罗门的工作效率也没有下降分毫。他有条不紊的布置着以色列和埃及的各项事务,并庆幸自己将推罗让给了养子。不然的话,他现在根本忙不过来。

  虽然娜芙瑞特对所罗门快速衰老的现象感到恐惧,埃及的民众也感觉所罗门法老是不是老的有些快……但祭司们却宣称,说这是因为法老凡人的身体无法承受神的意志和智慧而导致的。

  正如背负过重的重物就会受伤一样——这反而说明了所罗门的神圣性。

  他们声称,所罗门是透特神的化身。他降临到世上就是为了给地上的人以幸福、富饶和智慧,因而无需渡过凡人的一生。

  ——之所以祭司们会如此配合,是因为所罗门已然将埃及的祭司阶级整顿重做。大幅削减小神的祭司数量,提高阿蒙和透特神的祭司数量……当然,所罗门不是生硬的直接裁撤,而是潜移默化的对祭司阶级进行了一次改革。

  因为埃及和以色列的国情不同,因而所罗门以前在以色列使用过的招数,在这里不能再用一次——那种由省长市长书记官祭司组成的官僚系统,在埃及是不适用的。

  那种系统需要极强的监督力。以色列是一神教信仰,因而以先知为首的祭司势力拥有最高的监督力,监察各地执行力度,根除腐败。同时他们因为敬畏所罗门的缘故,监察机构本身也不会腐化的太快。

  但埃及不同。

  所罗门不打算让埃及变成第二个以色列,或者变成以色列的附属国……他不想改变埃及的多神信仰。

  虽然一神教的传承韧性极强,甚至能在战胜国的文化传播中苟活数百年。但在文化融合这一层面上来说,多神信仰却有着更先进的地方所在。

  在将来的几百年乃至一千多年中,哪怕以色列完全毁灭,以色列人所传承着的一神教信仰,也将会伴随着所罗门的意志和智慧一直坚韧不拔的传承下去。哪怕是经过蛮族的入侵,或是被高等级的帝国征服,也绝不会断代消亡。

  但埃及的多神教信仰,却让他们更容易觉醒科学的火花。也对新文化更加宽容。

  所罗门必须保证附近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以免他们借着所罗门的思想一家独大,转后盛极而衰——

  在他细细的分析过之后,所罗门意识到埃及的多神教信仰某种意义上和爱奥尼亚诸城邦的信仰结构有些类似。

  爱奥尼亚地区因为常年的小国战争,让军事贵族有了实际的话语权,因而得以将祭司阶级钳制。同时因为文字在社会底层大规模流传,善于编造故事的诗人阶级也成功控制了公共舆论。在神学被遏制之后,才有了哲学的出现的余地。

  而爱奥尼亚哲学对于万事万物内在原由的解释,也削弱了宗教的地位。人们开始从哲学而非是神学中寻找关于世界的解释,在逻辑诞生之后,科学的概念也随即渐渐孵化出来。

  所罗门依照这条历史轨迹,在埃及内进行了一次预设性质的改革——他在埃及内开设大量学校,义务教授孩子们新的文字、数学和神学的知识。而钱财和人力则由当地祭司供应。

  只要孩子们成绩好,就可以通过塔尼斯城的考试升到高等学校,拥有学习建筑学、工程学、锻造、酿造等知识的权利。同时各地区的升学人数,也决定了这一年当地的神殿可以新增多少祭司。

  而所罗门的这次改革,就导致了越是强盛的神殿越容易继续传承,越是微小的信仰就越容易消亡。

  对于多神教来说,神殿的数量、信徒的人数便是强弱的根本,这种直接的利益会催促着各方神殿展开政治上的厮杀。

  这就像是对好几拨饥饿的野狗扔出去一大块带血的生肉一样。

  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互相争夺起来。同时因为扔肉的人手里没了肉,他们也就不会继续将目光盯着扔肉的人了——这不是他们目光短浅,更多的是因为“伙伴”已经被利益分离削弱。他们失去了对抗扔肉的人的力量。

  同时,若是这些神殿互相打起来,那么在政治斗争中落败、成为尸体的那些势力,也会成为胜利者的补品。

  如此一来,在几百年的自然筛选之后,最终留下的必然会是少数几个最强大、最有必要性的神殿。

  若是将教派的数量减少,使埃及人的信仰生活精简化,也可以有效节省各项人力财力……

  ……另外一方面,这也可以降低法老管理的门槛。

  和同时管辖二十多位神明的祭司的瞎几把管模式不同。只要神殿的种类减少到一定程度,法老将会相当容易进行势力制衡。

  无论是哪边比较跳,法老都可以通过支持和他们敌对的一方以起到制衡的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一代法老都在鼓吹自己的信仰,并且打压和自己不适的信仰。

  埃及目前的这种统治模式不像是一国之主,倒更像是地方官员。每一届上任的时候,都会将上一届做了半截的工程直接取消掉重建。这样的话,无疑是对人力财力的一种浪费。

  按照所罗门的这种改革法,就会让埃及的祭司们逐渐成为天然形成的底层官僚——他们并非着眼于遏制中心权力,而是得到了分封出去的地方权力。

  在未来,这或许将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势的分封制……或者说议会制。

  而埃及内部因为地区不同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也将会成为阶级诞生的催化剂。

  一部分人能吃饱,一部分人吃不饱;一部分人生活富足,一部分人则相对不幸——这种不稳定的、内在的阶级冲突,就会使得一部分觉醒的埃及人开始进行政治上的思考,以此谋求一种更适宜自身的政治组成。

  因为所罗门的时间不够,所以他当前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先知,不知道埃及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自己所进行的布置是否会适合未来的埃及人、自己所发明的制度会不会反而成为他们发展的绊脚石。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要他让人们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思考的人们自然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未来的埃及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的文化会触及到哪个角落?他们的疆域会拓展到哪里?他们会在何时消亡?

  这让所罗门感到期待。

第九十八章 他如地上的神

  距离上一次见到所罗门王,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诺姆这几天,稍微有些想自己的女儿亚比该了。

  三年前,所罗门王不费一兵一卒,便成功的统一了埃及——这种大奇迹,在以色列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自发的走上街头,齐声唱所罗门的赞歌;祭司们在城中吹起牛角,向所有人分发葡萄酒和面包。并有舞者在城中狂舞,亲吻路上每一个撞到她们的人。

  耶路撒冷全城狂欢——以色列全国狂欢!连带着推罗和周边的小国都发来祝贺,并向以色列进贡了大量的黄金、宝石和稀有的特产。

  甚至还有的国王听到消息之后,就派人来询问所罗门还需不需要妃嫔,能不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所罗门王……其中她们的年龄可以说从几岁到十几岁均匀分布。

  然而,先知拿单义正言辞的,替所罗门将这些妃嫔全部都拒绝了——

  当然,所罗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还是很感激佛劳洛斯。

  ……你真懂我。所罗门对他如此恳切的说道。

  毕竟光是娶了法老的女儿,所罗门就起码安抚了一个月的雅斯塔禄。直到她确认自己怀孕之后,才终于安下心来。

  但在所罗门确认雅斯塔禄怀孕了之后,他就不再让雅斯塔禄和外界接触。甚至包括亚比该在这个世界上的养父诺姆也是一样。

  这是所罗门为了防止“亚比该王后怀孕了”之类的消息传出去而做的措施。

  不然的话,或者最后只能给出“流产”的传言,或者一年没有生出来,或者干脆就是最后生下了怪物……无论是哪个,对雅斯塔禄的声望都不太好。

  但这也让诺姆有三年没有见到雅斯塔禄了……他也知道所罗门王肯定很忙,没有接见他的功夫也是情有可原。所以诺姆也只是遗憾和想念而已。

  诺姆已经十分感激所罗门王了——这是真的。

  所罗门在国内铺设的商路,让他们村变成了卖咸鱼的典型村。现在他雇佣了大量的学徒工,每天只给他们很少的工钱和三餐的饮食,就能让他们为自己腌制咸鱼向外售卖。

  咸鱼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属于生活的必需品。诺姆也不用愁销路——他几乎不用动手,就能源源不断的挣取钱财。

  而他制取咸鱼的地方,也从自己家挪到了河边,前些日子还雇佣村子里的年轻人,在某位正在休假的长子军团士兵的指导下,给自己盖了两个结实又美观的大房子。

  诺姆计划将其中一个房子用来专门加工咸鱼,剩下一个则用来储存。他还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挖了一个地窖,藏满了冰。这也是所罗门王教授给他们的智慧——食物可以储存到地下,如果建造合理的话,那里的温度会比地上要低许多。

  这些冰本身可以用来售卖,还可以冰冻咸鱼,将咸鱼卖到更远的地方去……比如说,埃及。而商人们也开始从埃及那边买来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说大量的粮食,一些漂亮的玻璃瓶,还有啤酒……和一些奇怪的装置。

  所罗门王前年的时候,从埃及那边带来了一种叫做“沙杜夫”的东西。那是一种可以用来提水的装置——在高处立起一个支架,然后在支架上横起一条可以转动的长杆,长杆的一端绑有重物、另一端则挂着水桶。农民用重物将水抬出来,摇动长杆让它撒到空中,自然下落到田地上。

  这种装置被推广到以色列全境。据说取得了相当良好的进展。

  诺姆偶尔也会听到一些埃及的旅客和旅商谈起埃及。

  他们说,以前那边的农民,耕种简单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他们只需要等尼罗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的河道上,然后等水退回河床,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这些种子,就可以等待收获了。

  唯一的风险,就是农民的田地可能会被过于泛滥的河水冲走。不过法老也会派人来监察,被冲走的部分就不用交税了——因而农民们也不为此着急。

  但所罗门王却明令禁止这种行为,说是会造成水土流失肥力降低什么的啊。并在田地中造出通向湖泊的水道,在尼罗河周围垒起砖石,让尼罗河的水引到各个人工挖出来的方形湖泊中,而每一块湖泊都相邻八块田地。他们正是用“沙杜夫”进行浇灌。

  而且,所罗门王还将农业税降低了一成。听说最近还出资帮助推罗王跨海做了什么大事。推罗、以色列、埃及三国的军队也都被统一编在了一起,合称“拥有万千荣光所罗门所怜爱的长子军团”,不光是全都装备好了铁剑,还配了马和一种叫弩的不知名武器。

  诺姆也不知道所罗门王到底是从哪挣的这么多的钱。

  按理来说,有出总有进。但诺姆却感觉,周围的所有人都在变得更富有、更安乐。

  如今的诺姆,被村里的人尊称为“卖咸鱼的诺姆”。而他也在当地市长允许之后,在本村老祭司的主持下娶了同村的一个寡妇,并将她的儿子——自己的一位听话乖巧的学徒视为己出。他们村子已经有三年没有人饿死冻死,这在以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

  他已经彻底的迈入老年。生活也超乎想象的美好。

  每顿都能吃小麦的饼,每天都有鱼或者肉,每天早上都有新鲜的羊奶,又有了温柔妻子和乖巧聪明的儿子。如今他的养子过段时间也准备娶妻,他也要有孙子了——

  他是如此恭敬、虔诚的感谢所罗门王。

  “感谢您将财富恩惠赐给我,感谢您将谋生的智慧赐予我……”

  诺姆跪拜在床上,用所罗门发明的新语言,恭敬的向所罗门王祈祷着:“祝愿您安乐平顺,祈祷您的寿命高逾群星,愿您所得的福高于世上的一切造物,也高于天上的一切星辰……”

  他每天都三次感谢所罗门王,如同感谢神明一般。并没有祭司要求他们这么做,而是一堆从商业中得到利益的人们自行组织起来的。

  他们自发的捐钱,其中还有一些祭司和长子军参与。他们都是对所罗门最为信仰、最为虔诚的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买下大量所罗门的箴言,免费的发给更多人,或是资助一些孩子上高等的学校学习知识。

  诺姆相信,其他人也会如此感激所罗门王。因为他正是赐予了他们幸福、安乐、富裕、温饱的贤明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