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千年后 第104章

作者:祈耳喵

第四十三章 他又改了回来

  距离耶稣登基,已经过去了三周多的时间。

  在那最开始的一两周,的确有许多人对耶稣登基这件事反应格外强烈。

  不少人纠集起各自的军队,用“为沙曼三世报仇”或是“保卫新王抗击叛贼”的名义向着塞浦路斯进军。

  他们中有数位互相联合起来的地方贵族,也有守卫边境、手下有大量战船的老将军,以及某位得到了沙曼三世的贩盐许可的大盐商。

  那段日子里,只有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底层人民能活的轻快一些。哪怕是稍微知道一些推罗内乱的人们也都慌张起来,纷纷担心那个神子究竟能否坐稳自己的位置。

  他们倒不是怕别的——他们主要是担忧,若是推罗陷入到了长久的内乱之中,罗马和埃及人趁机发兵怎么办?或者他们直接派遣军队,帮助某位竞争者夺得王位的话,他们又该怎么办?

  一些嗅觉较为敏锐、行事果断的人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们多是一些商人和地方祭司,置身事外反而容易看得清。他们暗中派人,向之前与自家亲近、或是受到普遍认可、或是拥有超然权力的中枢贵族们献上了大量的财富。

  有些人是为了探听消息,还有些人只是单纯的为了讨好这些“拥有实际权力、手中的派系架空了新王”的人,准备给自己留条后路。

  但等这些送礼的人刚刚离开塞浦路斯不久,这些“接见了外地亲属”的贵族们就被秘密绑架带走,送到耶稣那边盘问调查了。

  他们中有近八成人,再也没有回来。家中积蓄多年的财富也被全数没收。

  但凡活着回来的,却立刻在短短数日之间连续晋升。

  聚集那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他们的地位比被带走之前,至少还要起码高上两级。

  在这些人活着回去的时候,那些反叛军首领却紧跟着纷纷失踪。

  其中那些打着“要为沙曼三世复仇”这一旗号的领导者们倒是没有失踪——他们直接嗝屁了。

  在同一天内,莫名因意外接连死去。他们有的是因为伤寒,有些是因为感染,甚至还有吃东西的时候噎到呛死的……但就是没有被人杀死的。

  而其他各方首领则是纷纷失踪。

  其中也有七成人再也没有回来,而剩下的人则在第二天昏厥着躺在了自己的床上。他们醒来之后,便立刻遣散了起义军,或是回到家乡担任地方官员、或是来到塞浦路斯成为新的掌权者,一步登天——

  大多数的起义军,都在首领、或数位主要首领全部猝死之后,立刻作鸟兽散。那些首领死亡,却依旧固执的更换领导人后继续向塞浦路斯进发的军队倒是也有,但数量却明显不够。

  他们加起来也只有五艘大船、六艘小船,合计两百三十人。整理合并为两队人马。

  但在他们即将登陆塞浦路斯的时候,却有一场极大的海啸伴着风暴袭来……将这批叛军一个不留、全数海葬。

  ——简直就像是闹剧一样。

  最终,甚至没有一个反叛军能活着登上塞浦路斯的土地。塞浦路斯却依旧是一片祥和,广大民众连他们刚才差点就置身战场中心都不清楚。

  真正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是在大约二十天前耶稣所推行的新政。

  这才是真正发生在他们身边,确实的改变了他们生活的东西——

  新政涵盖到方方面面,涉及领域极广。

  首先就是,罗马诸教都被剔除,推罗人重新回归最原始的所罗门信仰……而屋大维命令沙曼三世裁撤的推罗诸军团也被再度召回,重新组建起来。

  然后就是,所罗门教的入教门槛,从财产的三分之一降低到了十分之一。但入教一年后要参加考试,考验基本数学、诸国历史、所罗门箴言、认字四项下位知识,以及自选的一项上位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考试没有及格的话,当年就不会学习新的知识,来年继续考试;如果三年后仍有不及格的科目的话,就将会从所罗门教中被除名。

  而如果考试通过,就可以选择学习更珍贵、更晦涩的知识;亦或是去学习其他类别的知识。

  其中精研一种学问的,被称为“大师”;而了解所有学问的,则被成为“贤者”。

  前者将被国家供养,进行研发或是进行本领域的高难工作……比如说军事顾问、农业顾问、律法顾问之类的职业。

  而后者则会成为祭司或是书记官,在塞浦路斯或地方城镇从政、亦或是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的所罗门教信徒。

  除此之外,耶稣还在全国积极推行更加准确的新法。

  原本推罗人使用的法律,依然是所罗门在位时期所编著的那本。对于千年前的人们来说,那无疑是非常先进的法律……甚至触及到了贸易和婚姻、继承之类的死角。

  可以说,所罗门法典是罗马、推罗、埃及共同使用的法律汇编原集,甚至波斯人的法律都有些许借鉴了所罗门法典。

  但无论是罗马还是埃及,他们都将这种法典和本国的传统进行了结合与修订。只有推罗人原封不同的采纳了所罗门法典——当然,这也与他们本国、本民族并没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有关。

  然而,那时极为先进的法典,一千年完全不变、依旧也是有些落后了。

  而耶稣以所罗门转世的名义重新立法,得到了推罗国内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赞成。这是他们早就想做的,却根本无权、也无力完成的事业。

  新创立的新法在所罗门法典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集中式皇权的合法化,提出了人人都应达成、以及必须努力达成的“至高”与“和谐”之道,来约束众人的行为、使社会进行正面意义上的自我变革。

  “至高”是指,人们应当以勤劳为衣、以智慧为冠、以诚实为靴、以勇气为剑、以忠诚为袍。

  而“和谐”则要求人们应当敢作为而懂得敬畏、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圆滑而不怯懦、心无恶念而不幼稚。

  这五内七外的十二种才能,被他称为“黄金”——

  不行了,喝多了真没法码字……一千字写了四个小时,成功的变成了两千。而被删掉的部分变成了四千(远目)

  所以,全勤君和半年奖君,嗝屁了(默哀)

  请大家不要再投刀片了,如果可以的话就打赏吧……(悲鸣)

  然后是正月初一了,大家新年快乐!

  晚安晚安。

  呜哇……

大家新年快乐~

  又是一年过去了,大家新年快乐~(蹦跶)

  昨天睡太晚全勤君却嗝屁了……今天又忙了一天,如今无心码字,请容许我咕一天早点睡……

  虽然没有全勤,但接下来的半个月窝依旧会努力双更哒(挺胸)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狗年大吉吧!

第四十四章 成为你自己吧

  齐德从远处定定的望着耶稣居住的王宫,眼中闪耀着某种光芒。

  他缩在阴影中,盯着宫门。不放过任何一个从里面出入的人——牢牢记住每一个人的脸。

  “大人还不出门吗……”

  齐德有些失望的低声喃喃着。

  他伸手轻轻按揉着自己抬头过久而有些酸痛的脖颈,叹了口气,准备从怀里取出点饼填填肚子。

  他蹲在这个阴暗的角落,已经过去三周有余了。只有出去找水喝的时候才会短暂的离开一会,其他时间他都抱着够一天吃的食物,蹲在能看到王宫大门的一处阴暗的角落里目不转睛的看着宫殿大门。

  但是,三周过去了。耶稣愣是没出过门……

  “……难道王宫还有其他的出入口吗?”

  齐德心中满是困惑。

  他当然不是什么小报记者,也不是准备刺杀耶稣的刺客。之所以常日蹲守在这里……仅仅是因为憧憬而已。

  ——想要追随那位大人。只用跟在他身边学习就好……什么官职都不需要,哪怕只是护卫也好、哪怕是杂役也好。

  从耶稣免除了他的饥饿那天开始,齐德心中就有了这样的念头。

  并非是因为耶稣所行的奇迹,而是因为耶稣对他讲的道理。

  那个幼子对他说着“理想不分大小,也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鼓励他去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那和旁人的话都不同——

  别人都是说,能成为中枢大祭司的就是全国最聪明的人,祭司或者书记官就是伟大的职业。运用知识去挣钱则是一种肮脏的手段,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玷污了所罗门王传下来的伟大智慧。

  商人都是卑鄙的,而祭司转职的王室商人则是例外。因为前者什么人都可以去当,他们没有聆听过智慧的言语,就必然是粗俗、丑陋、卑鄙的。

  一个孩子若是说,自己想要成为商人、农夫、厨师、花匠之类人,就会被父母责骂。若是铁匠、音乐家、雕塑家之类的则是勉强会被鼓励……在他们看来,似乎所有人都应该成为祭司或是书记官。只有不用劳动的职业才是高贵的。

  齐德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若是一个国家没有下苦力的人,没有这种下等人……如果所有人都不用辛苦的做工,那么国家又要靠什么维持呢?

  但即使他将这样的道理跟父母亲戚说,也是完全说不通。他们会说,永远会有人在竞选祭司过程中被淘汰……还有许许多多并没有入教的人,他们都可以去做这些低贱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要往高处走的。

  但齐德就想不通——若是只有最卑鄙、懒惰、叛逆的人去参加这种工作,那么岂不是只要从事这样的工作,就是不可以信任、不值得托付的呢?

  那么成为“下等人”之后,是不是就是一辈子就无法晋升,连同子女也是一样呢?

  虽然想不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但齐德总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哪里不对劲。这似乎和所罗门王一开始的政策并不相符……

  他认为,没有选上祭司的自己都能想得通的事,为什么那些更加智慧的祭司、大祭司、祭司长、中枢大祭司都想不出来呢?

  甚至齐德一度怀疑,究竟是不是更多的人才是正确的?是不是自己的思想才是有错的那个……脑中有恶魔作祟?

  但耶稣随口说的话深深的触动了齐德的心,激励了他。

  他可以抛下一切,只为了留在耶稣身边而已。他想要追随他,想要见证他的一言一行,聆听他智慧的言语……

  齐德已经将全部的精神、一切的希望都放在了耶稣身上。

  ——他原本想要当天就去找耶稣的来着。但那天的巨龙吓破了他的胆子……他很可耻的逃走了。

  而在那之后,他再回来的时候,却因为身份不够而见不到耶稣。

  因而他只能蹲在门口,安静的等候着耶稣自己出门的时候。他只求见到耶稣的时候,能冲上去跟他说自己的愿望,恳求他能收下自己这个仆役。

  ……齐德甚至不敢想象,假如见到耶稣之后,他要是跟自己说“那句话只是随口一说”、“我也认为唯有祭司和书记官才是高贵的”之类的话,自己会怎么样?

  大概……会是死心吧。彻底放弃妄想的那种……

  齐德不安而悲观的揣测着。

  “你在看什么呢?”

  但就在他吃饼的时候,却有一个听起来有些熟悉的清冷声音,在他身后淡淡传来:“齐德?”

  “您……您还记得我的名字!”

  齐德又惊又喜的转过头来,望向身后的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