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之武器发明家 第100章

作者:杜甫

不管这些科研人员究竟怎么想,试飞的日子还是如期到来了

这次试飞的试验场就在东海市市郊,九鼎兵工厂同样生产炮弹以及各种单兵导弹,这些炮弹和导弹的试验需要一个巨大的试验场,用来测试库奇飞机已经绰绰有余。

首长如期而至,带着各大军区司令抵达了试验场,他们身后跟着的,是一群眼圈黑得如同熊猫一般的专家。

这几天这些专家没有一个能够睡好觉的,他们脸上带着惴惴不安的神色,看向试验场上一架银白色的战机。

所有人都对这架飞机心里没底,这是他们进行这么多次试飞以来的第一次。

陆云没有和这些专家们在一起,他一身飞行员的装扮,抱着自己的飞行头盔站在库奇飞机旁,显得英气十足,神采奕奕。

这次担任试飞的飞行员,正是陆云自己,因为目前为止,唯一懂得操控这架战机的,就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他对这架库奇飞机抱有绝对的信心,因为他昨天在组装完成后,就已经得到了系统的确认,提示他库奇飞机制作完成

而且,陆云自己心里知道,今日的试飞,不单单是试飞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黑科技的制造者,他还要负责把库奇飞机的所有攻击方式一一展现出来,然后向在场的所有人进行讲解。

也就是游戏武器的技能,都要在今天的试飞中施展出来

而在这之前,所有人都是不知道这架战机有什么特殊之处,更想不到这架飞机会有很多超科幻的火力打击技能毕竟,专家们打心底里认为库奇飞机飞不起来,那还谈什么火力打击方式与特殊之处

此时陆云相信,待会儿很快,所有人都会为之惊喜与狂呼

“陆云,你准备好了吗”

这时,耳机里终于响起了首长严肃沉稳的声音。

不仅仅只是首长,此刻其他的军方大佬们也在紧张的观看着,他们虽然心里没谱,但始终相信陆云,因为这段日子以来,陆云已经给了大家太多的惊喜,军方大佬们希望,惊喜依然能继续延续下去

“准备好了”随即,陆云大声回答,很是镇定。

“那好,试飞开始”首长大手一挥,下达命令。

陆云朝主席台方向挥了挥手,进行示意,然后灵活地钻进了飞机的驾驶舱里。

此时,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摒住呼吸,他们虽然一直在怀疑这架飞机,但是在心底离,科研人员们同样盼望这架飞机真的如陆云所说的那样神奇。

呼呼

轰隆

终于,随着陆云启动了飞机的引擎,四朵蓝色的亮光在飞机的翼尖上突兀的亮起,魅力而耀眼,如烟火一般璀璨。

随后,在万众瞩目下,库奇飞机宛如失重一般,无声无息且轻灵无比地飘了起来

战机的制作,制作时常,等等一系列我肯定都是不懂的,各位读者朋友在制作方面也就别较真了,看个乐呵就好,毕竟都是吹牛逼的

第185章:我要飞上外太空!(求订阅)

第185章:我要飞上外太空!(求订阅) 当自重四十五吨,比一些轻型坦克都还要重的库奇飞机,真的飞起来之后,在场的专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一位海军系统的大佬则是直接跳了起来,失魂落魄地失声叫道“垂直起降”

目前华夏的辽宁舰舰载机采用的是滑跃起飞的方式,这种起飞方式需要的跑道长度太长,导致航母上要留出大量的空间让飞机滑跑,这将极大地降低航母本身的载机量。

而弹射起飞模式则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除此之外,传统的蒸汽弹射需要投入海量的维护资金,电磁弹射目前又处于试验阶段,能否稳定还是个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不得不同时谋求和米国f35b一样的出路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华夏几年前就已经立项开始了这方面的秘密研究,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依靠一台或者两台额外的风压发动机,将一架重达十吨多的战斗机用气流吹起来,谈何容易

但是,就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这架库奇飞机轻轻松松地就垂直漂了起来

而且飞得毫无征兆,仿佛幽灵一般,不带丝毫的烟火气息,与米国f35b飞机起降时那足以将卡车掀翻的气浪和远在一公里以外就能听到的气爆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不是机翼上的四个喷管发出一点点蓝色的流光,在场的所有人几乎要怀疑这架飞机是直接被一根看不见的绳索吊了起来

不,现在蓝光也消失了,整架飞机无声无息地悬浮在空中,而且机身极其稳定,丝毫没有其他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那颤颤巍巍,仿佛在海浪中颠簸的小船的那种感觉。

这个,就是离子发动机的强大之处。

离子发动机的功率及其稳定,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发射稳定的离子流,而不像普通的涡扇发动机,发动机的功率受气流的影响变化极大,毕竟每一秒中压缩进燃烧室的空气不可能一样多。

其次,离子发动机拥有着及其灵敏的操控性,可以瞬间加大或者减少离子喷流,其改变和切换的频率同样是涡扇发动机所达不到的,因为后者的涡扇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都需要一个反应时间。

驾驶舱里,陆云一脸的轻松,库奇飞机的操控性实在是太简单容易,以至于像他这样从来没开过飞机的新手,也能够完美地操控。

越先进的装备其操作就应该要越简单,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正是因为离子发动机的超强稳定性,以及海克斯科技引擎的强大,使得操纵库奇飞机简直如同开车一般简单,因为陆云无需担心飞机会失速坠毁,或者被风吹得倾斜翻滚,飞机的调姿系统可以在瞬间应对所有的变化。

陆云随意地扳动了两下操纵杆,库奇飞机在空中轻松地晃了晃,看在看台上的首长等人眼里,就仿佛这架飞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一般。

下一秒,陆云右手猛地一拉操纵杆,同时左手将油门推到底

噗噗噗噗

四朵蓝色的小花再次突兀出现,这是离子发动机在瞬间猛烈加大输出的表现。

在所有人呆滞的目光下,库奇飞机的机头陡然抬起,然后用一个几乎垂直的角度,笔直冲上蓝天

“这么快”j20的设计总师脱口叫道,再强大的发动机,其输出的功率都是有限的,在起飞的初期能够达到每秒十米的爬升率都已经及其难得了,这还是在飞机先小角度上升获得一定的速度后,才能达到的爬升率。

而陆云驾驶的库奇飞机,爬升率简直如同火箭一般

不,甚至比火箭要更快,总师的话音刚落,库奇飞机就爬上了数百米的高空

一朵锥形的云仿佛伞一样在银色的战机身旁陡然浮现,然后瞬间消弭,另外一名专家同样失声叫了一句“突破音障”

不用他说,其他人同样看到了那朵突然出现的锥形云,经验丰富的他们自然知道,这正是飞机在突破音障,也就是飞行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表现

“几乎是垂直爬升过程中,速度突破音障”总师的声音都已经变调了。

求鲜花

此时他的眼中的火热,几乎要把天空烧个窟窿。

现代的喷气式战斗机速度超越音速并不奇怪,几乎所有的先进战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但是那都是在平飞甚至俯冲的过程中,像这种大角度爬升过程中突破音障,这在战机史上还是首次

这架飞机的发动机该有多强大,才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用来推动一艘驱逐舰都足够了吧

所有人都激动地抬头看向天空,而库奇飞机,已经完全失去了影子。

“去哪了”首长在天空中徒劳地寻找了五六秒钟,转头问道。

库奇飞机上装载着多项测试仪器,地面可以实时对飞机的飞行姿态、高度、速度甚至飞机内部状况进行实时跟踪,首长问的是负责追踪飞机高度和位置的科研人员。

这名科研人员带着一脸怀疑仪器坏了的表情,难以置信地报告道“高度,三万七千米,飞机即将突破平流层”

“咣当”一声,坐在首长身边的陈司令激动之下,差点掀翻了桌子。

妈的,三万七千米,这小子想开着飞机上月球吗

不过在场没人注意他,所有听到这个数字的人,此时都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短短十几秒钟时间,这架飞机就爬升了三万七千米

而三万米,几乎已经是战斗机的极限升限

还必须是专门为超高空突防研究的战斗机,才能抵达三万米的高空。

战斗机虽然拥有强悍的动力,但是本身是飞机,并不是火箭。

为了使得发动机里的燃料每时每刻都充分燃烧,发动机的进气口每秒钟压入燃烧室的空气都至少需要上百立方。

而在两万米以上的高空,空气的稀薄程度已经使得发动机无法得到充足的空气,此时再强行上升,其后果就是失速坠毁。

这究竟是架战斗机还是一架航天飞机

此时首长真想在通讯器里问一句。

陆云,太空的风景可好

第186章:技能演示!(求订阅)

第186章:技能演示!(求订阅) 太空里的风景一点都不好,实际上,在库奇飞机的驾驶舱里,陆云此时已经难受得要吐了。

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库奇飞机会有这么强悍的动力,以至于在他一推油门的瞬间,他就承受了四个g以上的过载。

这还是库奇飞机本身就考虑到了飞行员的安全,将功率输出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的结果,而且飞机本身的座椅和抗压服等设备也能够对飞行员抵抗过载巨大的保护作用。

等陆云好不容易适应了过载的不良反应,醒过神来时,他愕然地发现,天空已经变成了彻底的黑色,无数星星一动不动地悬浮在空中,而大地在自己身下呈现出一个圆润的幅型。

“我去”陆云狠狠地骂了一句,其中包含的却不是愤怒,而是满“五七零”满的赞叹。

库奇飞机此时依然在继续爬升,但是速度慢了许多,此时终于看起来像一架正经战机了。

离子发动机同样需要空气,因为本身就是依靠电离空气产生巨大的离子流,只不过由于能量转换方面极其先进,产生足够的推力只需要极少的空气就可以达到。

而飞机此时已经抵达了平流层的顶端,这里的空气稀薄到任何生物都无法在这里呼吸,库奇飞机同样得不到足够的空气,以至于飞机此时的爬升已经及其缓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给飞机上装上一个不大的压缩气体罐就行了,米国的那个离子火箭探测器就是携带了一个重达一吨多的气体罐当燃料,已经在太空中飞了数年。

但是陆云并不打算去当一个太空旅客,目前他对浪出地球没有半点兴趣。

宇宙这么大,万一找不到回地球的路了怎么办

当然,库奇飞机此时距离真正的太空还有及其遥远的距离,毕竟地球的大气层有足足一千公里厚,而到了两万公里时,才算真正进入太空,那里也是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陆云开始谨慎地下降,刚才那突然袭来的过载感觉他已经怕了,再这么玩一次,他估计自己马上就会真的吐出来。

地面的看台上,首长和一干军方大佬们,连带着十几名专家,此时都欲眼望穿地看天空,看得两眼眼泪汪汪。

没办法,今天天气太好,阳光明媚。

而且陆云上去得也实在太久了些,都快一分钟了,还不见影子。

“他现在到哪里了”陈司令实在按捺不住,忍不住再次问道。

“已经下降到一万七千米高度,目前正以每秒两百米的速度匀速下降”

“匀速”总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性的字眼。

“是的,匀速。”负责追踪库奇飞机的科学家认真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