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慕灵风在达到扬名的目的后便回返,继续主持术法体系的构建与革新,彼时在帝座城,她并非单纯将各方势力来人打下擂台,同时也在释放一个态度。
计划的实际跟进者并不是姬青阳,而是玉冰莹:“昨日灵风与我讲已有人私下试探过。”
姬青阳不意外:“哦?”
“青阳不妨一猜。”
话语甫落,玉冰莹就看到青年抬起手,俨然准备占算,她直接握上那只手掌:
“不准算。”
对姬青阳来说其实不需要掐指都能占算,只是追求个仪式感,或者说,放松下来后,夫妻之间的简单互动。
两只交缠的手掌轻轻摩挲,姬青阳针对神朝治下,简单做了分析:
“佛门方面现在算最靠谱那个,世外书香一系就算要选,也应该先选冷滟,如此看来,那就是儒圣明德本脉。”
然后他转头看向妻子:“还有道武王谷?”
玉冰莹亦看向他:“何以见得?”
“玄弘压不住那些人,他们看不上法宗,三清学宫与道武学宫只是平级。”姬青阳话语中带着些许嘲弄:“这个时候自然又要三教齐心。”
元妃打趣道:“青阳当真未占算?”
“此事无需占算。”
姬青阳轻描淡写道:“不过,如今还只是做决断前的试探,既然如此,可以让灵风透露些无伤大雅的消息给他们。”
玉冰莹颔首:“若是让夏执首知晓,难免会想清理门户。”
“私刑犯法,夏戡玄知晓轻重。”苍皇对他的礼部执首十分信任。
佛门并非没有蝇营狗苟,只是姬青阳拿下的这几脉,领导者皆是大德高僧,那些蝇营狗苟之人连给凤妃传消息的最低门槛都没有达到,元圣与会圣两脉内部,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理念与利益的分歧。
就算都是维护苍生,理念、手段亦有差距。
有人信念在前而有人利益在前,夏戡玄就算再上心,也只能保证门人不走歧路,他不能强制要求每个人都将皇朝放在首位。
先国后教,先教后国,或者先苍生后教再后国,这些就算是夏戡玄、蔺天刑等人,也无法约束每个人,只要他们心怀苍生不残害同门,就已经是名合格的儒生。
到底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追求门派利益……
看人。
这里面没人找上慕灵风才不正常。
道门方面就更是不必多说,内斗内行,没人比他们更懂内斗。
道武王谷那些人之目的是为“争霸”,并非争霸天下,而是提前打击对手,每个学宫能够争取到多少资源,要看能力,但是众所周知,棋局的胜负不一定必须要在棋盘内。
从道皇炼制的「道君尺」就能看出来,虽然这件法器成型的背景,是他要收拾法严天师。
这同样属于“内斗”的一部分。
与之相应,关于神朝治下的局势,元妃同样一清二楚:
“学宫的权力被削减,能够调控的资源,相较以往作为宗派时反而有提升,青阳当初收服三教法宗,算是为神朝填补了一些缺口,学宫改制过程中能充分监督。”
姬青阳松开妻子的手掌,左臂一探便将佳人揽入怀中:
“三教法宗与三教天然就站在对立面,他们的利益与三教不同,与神朝相同。”
玉冰莹调整过姿态:“这就是三教制度下存在的缺陷。神朝内部也要熬资历,没有资历背书无法证明个人能力,这不可避免,但比起三教内部的晋升而言,这一步确实是巨大进步。”
元妃与皇朝诸公都明白没有完美的制度,明白历史的螺旋上升性。
法宗脱离三教打散并入到刑部,哪怕只是普通成员,都能监督三教高层,实力与资历的缺陷在皇朝调控之下,已然得到弥补,刑部的监督与御史台的监督则又有不同。
元妃随手招来一份卷宗,放在两人面前:
“我这里有两份太玄封羲送来的草案,他自己搞不定,请我帮忙。”
姬青阳询问:“哪方面的?”
“主要是一种功体的修炼方法,其次是一式神通。”
出言同时,经纶卷被玉冰莹缓缓打开,姬青阳首先看到的并非是功体相关,而是那式神通的详细信息。
其名:太初一炁。
初期效果借鉴了「无隐道环」,这是素还真带来的道术,由另一个时空圣龙口十三道之一命真君所创,可以令范围内一切道术无效。
太玄封羲这式神通,首先就囊括了无隐道环的效果,这就是修道之人内斗的烈度。
第1278章 功法烂大街的第一步
太玄封羲没有说过他师承何处,姬青阳亦未去探究过,他所修《风后奇门》,已能帮他验明正身。
类似情况不止他一人,苍皇没有严查部署祖上十八代的习惯。
或许另一个时空的太玄封羲出身不同,他们拥有相同的名字、外貌、性格,但从最本质的跟脚到后来的际遇完全不同,如此这般,如果不是完全不同的两人,那就是相似的花。
关于「太初」这个名词,与内修外证修行体系之中,先天这一境界的第四个小台阶同名。
两者出处亦相同。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在《列子·天瑞》中太极就是「太一」,是苍皇之「辰宿易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太玄封羲研究的「太初」,乃气之始,理论上这式神通推衍至大成,可以将敌人的「形」与「质」直接打散。
问题在于太玄封羲本人的境界差些,暂时无法推衍到那一步。
若是没有任何准备,就去参悟,去推衍,指不定先将自己给搭进去。
因此,他直接从“基础”出发,先将拥有类似效果的武学、术法、道术统合,另类万道归一来完成底层逻辑的搭建,在此基础向上延伸。
太玄封羲不仅借鉴「无隐道环」,还借了道皇的「道君尺」,参考了苍皇的「道冥闇渊」与以其为基础推衍的神通,理论上能够破万道自然能统万道,「太初一炁」不仅是「神通」,更是一部能够修成「神元」的法门。
关于「先天五太」,典籍中只有简短记载而无修行之法,彼此之间,并不存在高下之分。
以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它们所得亦不同。
太易无形无态无气,故而可以化作一切,亦不受一切外因限制,那是种不可思议的状态。
理论上自「空无」而生的佛陀,就是太易的一个侧面,不过只是姬青阳随意推测,他尚未与佛陀打过照面。
太初无形无质无体,可以抹除一切,亦能够统筹一切。
太始有形无质无体,非感官可见,是一切物质的克星。
太素有形有质无体,因此所想即所见,同样是种难以言喻的状态,想要它是何种模样它便会呈现何种模样。
太一便是最初的一,化生万道,所谓天地大道皆是由「太极」化生而来。
无有高下之分,甚至能够互相转化,姬青阳因为个人境界所以看的要更远些,但也因为个人的道路,他没有去研究如何进行转化。而太玄封羲主观上并非要开创修行「神元」的法门,却意外得到了这样的成果。
若以太玄封羲的出发点与成果作为基础,哪怕如今无法推衍出完整法门,亦会为将来的革新留下份底蕴。
姬青阳没有评价:“冰莹如何看?”
“由「先天五太」代表的道太过高深,如今之修行体系,虽囊括其道理却极为浅显,若是能够将之深化应能推衍出一条路,一条自后天逆转先天的道路。”玉冰莹不紧不慢道:“这条宏观的道路太过于艰难,哪怕借助浑沌五气,亦需要相当的缘法才有可能成功。”
构成「天器」的混沌五气亦非完整大道,同样只是皮毛。
元妃之境界亦在提升,丝毫未荒废,她窥得修行体系中存在的、前人留下的道路,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曾走上这条路。
凶险太大,若她不慎在这条路上身死,会严重影响到神朝。
为了心中所念她放弃了这条路。
“从前难度极大,在「识天四境」逐渐普及的未来,我相信,后来者能够更进一步。”姬青阳对未来寄予厚望。
玉冰莹的态度则是:“修成「筑天」才能有资格尝试,太玄封羲既然想试,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
“那让他试试亦无妨,看这「太初一炁」能够走到哪一步。”姬青阳稍作思考,开始给面前桌案上的经纶卷增加信息。
“他研究的功体叫「万纳瀚炁体」,是从道门的《道藏》内找到只言片语,然后结合我给出的九容之体的数据,开创的一种功法,如今停留在理论阶段。”
接着,玉冰莹继续道:“这「太初一炁」若继续向上推演,与万纳瀚炁体的契合度极高。”
“若是我帮他将两者完善,他的道路虽会少走一些弯路,却也会留下破绽,难以圆满。所以只给他提供些灵感,其余部分要他自己去一点点研究推衍。”
姬青阳并未直接给太玄封羲留下答案,并非是他忌惮对方,而是——
这条路既然由他发现那就该由他自己走。
在这条路上,谁都帮不了他,无法代替他将他该走的道路走完,必须他自己去走,才能将之圆满。
“以现在的基础他极元有望。”玉冰莹道出自己的判断。
“不意外。”姬青阳说道:“识天四境会极大降低成就极元的门槛,也降低了修行的门槛。”
作为老牌太易先天加上皇朝多年成果,只要能将之消化,以其底蕴成就极元确实不难。
未来极元不说烂大街却也不会像过去那样稀有。
许多人从前无望极元,但在游天或筑天的帮助下,所谓无望,亦会变成有望。
这是修行体系变革带来的影响,不以人之主观意志为转移,只要修行,处在合适的位置,自身成就自而然而会推着当事人前进。
嗖!
正当两人准备继续谈论时,只见一道虹光遁入殿内。
“皇兄。”
君轩辕进入皇殿,看到主位上的两人后不着痕迹补充:“皇嫂。”
主位上两人并未因此而尴尬。
鸑王开始汇报:“欲界往阴阳裂界增兵,阴界与阳界之主在战中因故战死,裂界之主亦身受重创,阴阳裂界看上去应当守不住了。”
上一篇:开局威胁女主,这个反派我当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