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627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由此可见,《侠道追溯》成书较早,写下这本书的人本身实力也很一般,没有留下太过高深的武学秘术,否则不至于被淘汰这么彻底。

  剩下的就是秘闻,记载了一名侠客使用一些特殊手段,为百姓治疗诸般疾病。

  医术恰恰是要不断更新完善的一门学问。

  同样的药材,产地不同,几乎可以看成两种不同的东西。

  中医学,药理学,外科医学,骨科医学,每一种都要随时代发展完善,并且因地制宜。

  最后,则记录了皇朝更迭,记载中的集境不仅不贫瘠反而相当富裕,文明发展虽不如当下的轩辕皇朝,却也琢磨出来不少新奇科技。

  江有江气,江气汇聚而成龙脉,龙脉为水;

  山有山气,山气汇聚而成龙脉,龙脉为地;

  火气岩浆汇聚而成龙脉,龙脉为火;长风呼啸,在山川大地刻画龙迹,龙脉为风。

  以地火水风四脉为基养真龙,龙气汇聚之地百姓不仅长寿,修行亦是事半功倍,诸般裨益亦会反馈给疆域内的群龙与百姓。

  真龙,乃是由气而生,由龙脉所化。

  气生真龙,再胎生或卵生后代,便有了龙族。

  集境最强盛时,有龙脉数十条,气运昌隆使其中部分龙脉即将化龙。

  然而,君王无道,招致天谴,数十条龙脉皆受反噬而断绝,自那之后集境一蹶不振,强盛一时的文明亦灰飞烟灭。

  《侠道追溯》听名字就像是一本史书。

  记载历史多于武学。

  不是谁都能依靠几行文字,就创出功法并练出名堂,大多都是:

  创武学一卷,练之,走火入魔,卒。

  哗啦啦——

  桌案上的书卷被合上,姬青阳做出评价:

  “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还好,他收集这些书的目的,本就是用以打发时间,不然怕是会失望。

  由此可知,集境之所以有各种黑科技,却没点出与之对应的科技树,十有八九是他们进行了考古,而不是从无至有建立体系,相形之下比苦境这边还要偏科。

  就算是灰飞烟灭的文明,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并不意外,运气好点总能遇到。

  这就是科技发展全靠考古的现实版。

  “给明狴荒禘去封信,让他简单注意此事。”

  取了信封,封入一道刀气飞出,姬青阳说实话不太在意这件事。

  集境的黑科技放在“剧情”里相当先进,但对如今的轩辕皇朝,也就那样吧。轩辕皇朝的科技发展认真来说要先进太多。

  一个文明毁灭,另一个文明却在不断进步。

  至于《万血邪箓》……

  无罪之人?

  在“剧情”中是一月三身·如月影,其人同苍与一步莲华相识,可与天地万物交谈,并能看见部分未来之象。

  姬青阳的目光落在那卷书册,考虑起另一种可能。

  心境没有出现裂痕的尊佛同样符合条件。

  尊佛因修行法门特殊,平生不杀一人,绝对符合无罪之人这一限定条件。

  “罢了。”青年收回目光轻叹道。

  与其将宿何年祭书,真要闲着无聊,不如去魔界一借《魔宝大典》。

  “什么罢了?”

  元妃甫回到皇殿,便听到苍皇在感叹。

  “没什么。”姬青阳轻笑摇头:“冰莹可有兴趣一观《侠道追溯》?”

第807章 天若不予,吾自取

  此前,玉冰莹前去为玉逍遥护法,穷桑郡王与平阳郡王同日冲关先天,君奉天那边自然有君帝鸿看着。

  以两人之底蕴,就算无人护法,单独冲关先天亦无惊无险。

  最终成就皆是一步太始绝巅。

  再往上根基会不稳,与小七的情况相同。

  若是能一步冲上太易之境,根基不稳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耗时夯实。但只能到太初那就不如按部就班修行。

  又不是有生死之战必须要他们顶上,按部就班没什么不好。

  一边与苍皇交谈,元妃一边看完那本来自道境的《侠道追溯》,评价同样是——

  “确实是见面不如闻名。”

  真就只能在闲暇时,用来打发时间。

  如果是像「三坟」这般存在那确实高深,因为前人站立的高度超乎想象,后人想超越,难度极大。

  因此,纵是儒门九经之《易经》,对易的阐述亦不如「三坟」。

  更不用说其他易道、术算典籍。

  但是《侠道追溯》中的许多内容,确实跟不上如今时代,被时代所淘汰。

  造血生肉之法,听上去好像有点东西,实际早在两千余年前就被攻克。

  炼制六灵珠以之穿越时空,更是完全无用。

  境界越高,越是能明白其中代价。

  算下来,也就……

  “集境那段历史虽可堪一观,不过终究是过眼云烟,书中内容,当与撰书者之修为、阅历息息相关。”

  玉冰莹将书册合拢轻叹:“可惜没有记载计算龙脉的法门。”

  “它没有,我们有。”姬青阳说道。

  计算龙脉还真不是难事,更非不传之秘,连培养龙脉之法,都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苦境在这方面确实要胜过集境。

  包括环境最清圣、最适合修行的道境,同样远不如苦境。

  无论文明发展还是高手数量、质量。

  “以皇朝底蕴,要孕生真龙不难,令之镇守各方亦未尝不可。”

  龙脉之事,玉冰莹认真思考了可行性,得到的结果是——

  “可惜集境已是前车之鉴。”

  “集境之所以失败,是君主失德,他们做不到不代表轩辕皇朝做不到。”姬青阳似对此持不同态度。

  “嗯?”元妃闻言黛眉微蹙,询问:“青阳当真这样想?”

  姬青阳摇头:“那自然不可能。”

  集境已是前车之鉴。

  因噎废食?

  这般代价已经超出因噎废食的概念,成功带来的利益,远小于失败付出的代价。

  “皇朝疆域能聚龙脉数百条,若被殛断,苦境元气质量会降低至少七成,无数百姓都会受到影响,死伤无算。”

  随着姬青阳一念起伏,星图显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皇朝疆域内一座座阵眼被标示。

  若以《侠道追溯》之内的记载,轩辕皇朝疆域内能汇聚龙脉数百条,再以它们为根基,汇聚出一条主龙脉。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群龙夺运之象,定居于龙脉之上的门派、城池皆会被影响。

  气运流失,人才凋零,衍生各种天灾地祸。

  然后,举一国之力养出一条真龙,且不提它诞生后能带来多少利益,单就养它的过程,轩辕皇朝综合国力至少要倒退数千年。

  苍皇断然道:“这条路不太好,只要有其他路能选,我就不会选这条。”

  这都不需要把人叫来皇殿进行朝会。

  没人同意。

  真龙?轩辕皇朝又不认这个。真要某项计划必须拿龙当材料,诸公会选择发兵诗意天城,将御天龙族剐了来填这个坑。无论如何,都不会用皇朝子民做赌。

  有集境的例子摆在那里,注定轩辕皇朝不会走这条路。

  他们已经证明,不用龙气皇朝依旧是皇朝。

  苍皇同样用事实证明,纵无龙气、天命,天若不予吾可自取。

  “不过可以养凶脉,使其化龙,可以弥补资源上的不足。”玉冰莹补充道:“届时可以为皇朝培养一支龙军出来。”

  元妃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未完全弃用,将这段信息利益最大化。

  这本《侠道追溯》已经够让人失望,从这样一本鸡肋奇书,为皇朝争取到利益,不是更显得苍皇与元妃之圣明?

  当然,苍皇考虑到的那些,元妃亦考虑到。

  试上一试,总好过真与诗意天城开战,一条凶脉并非难以承受的代价。

  “此事倒是值得商榷,可行性不低,我记得哪里有一处绝地……”

  姬青阳思索同时拨动星图,一处六绝凶地现于眼前:“找到了。”

  “六珩溟岳。”

  六条凶脉拱卫一处绝地,六龙互噬,完美契合元妃所言,无需去皇朝疆域外找。

  “此事由我来做吧。”玉冰莹说道:“不过太玄封羲我得借走一段时日。”

  以轩辕皇朝的强盛,早已能国运化龙,但有苍皇坐镇,国运作用并未被影响,却迟迟无法突破桎梏凝出龙形。

  非是不能,而是苍皇不允,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