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123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更早调整心态,更早加入神朝,更早吃到神朝变法革新的成果。

  一步快,步步快,单这一点,就能在无形中超越不少人,连代价又不用他自己付。

  要说高明也不算高明。

  但比起许多人而言其实也称得上高明。

  面对帝青颺,无知者无畏,此乃人之常情。

  犴妖神发现前路走不通后换了想法,在吃到第一份利益后,方知天地之宽,于是在帝青颺退位前夕,他又赌了一次。

  因为犴妖族与各族通婚频率极高,高到就算犴妖神死了,犴妖族都不会有影响。

  无非是老一代死干净。

  但瑗天女不会死,她是帝青颺的侧妃,而她之胞妹亦能在她的庇护下存活,其他一切,以神朝国策为主。

  退一步讲,就是血脉轮回发挥作用。

  在过去这数百年中,九道轮回虽然没有成系统的落实,但根据各方实际需求,单秘境修行法已经逐渐普及,并发挥作用。当然,这与后续姬青阳的计划不会冲突。

  “提前为未来做准备的不止一个犴妖神,他现在是孤家寡人,选择了识海梦境。也有选择举族迁移到时空银河为神朝戍边,以此避免将来可能的清算。”

  姬青阳不疾不徐说道:“帝位更迭,有人思进有人思退,以各自的手段让自己能走下去,让自己的未来能有更多可能。

  你们随我离开,不代表你们未来没有可能。

  无需担心。”

  为神朝戍守边疆没那么容易,不仅仅是屯兵那么简单,还要治理一座座境界,栽培后辈,配合神朝改造那荒凉的世界,就算不在原始天地也当不了土皇帝。

  虽然长垣紫府的存在补足资源的缺陷,就算身在时空银河,也不会影响修行进度。

  但……

  此事本身就是做取舍。

  离开原始天地,很难说是放弃了更多可能还是拥有了更多可能,但放弃一些权柄,让自己深入参与到地纪的建设中,作为退路,是上上策。

  姬青阳没有与瑗天女将之剖析太多,因为没有必要,他还是给他们留了机会。

  不至于说随他离开就会变成一只金丝雀。

  帝青颺的喜好不会因为退位与否改变,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轩辕黄帝点头后,帝青颺的另一个目标总算是完成,后续落实,便需要瑗天女等人担起责任。

  道理就是那么个道理,事就是那么个事,最终犴妖神的奏章被通过。

  送到御史台复核时剑谪仙亲自走了趟皇殿。

  然后,悉数通过。

  …………

  原始天地,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族群,在奏章被通过之后,搬迁到时空银河。

  这是一条退路,远离神朝最核心的风暴。

  却也不止是退路那么简单。

  而像犴妖神这样强大的太易先天,散去一身修为,将洞天秘境融入时空银河,再结算过去这些年治理地方的功绩,在兵解身亡后,被识海梦境接引离开,在另一座大界内活出第二世。

  期间宇外一些境界整军,发兵轩辕神朝,在抵达时空银河前被东龙定宗镇压。

  思危,思退,帝青颺退位的消息传出,不仅影响到神朝内部,就连神朝之外,无垠的宇宙内亦有不少或大或小的势力,被消息影响。

  君神霄甚至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再次调了部份轩辕族,前往时空银河。既然作为牧王铁杆支持者的轩辕族都动了,那么,其他想要借机保全的姻亲没有表示?

  于是,各方纷纷递上一份奏章,在帝青颺首肯、御史台批复之后,同往时空银河。

  因为轩辕族的宗伯还在,所以“纯血”轩辕族并未绝迹,事实上,在「血脉轮回」推广后,所谓的纯血与否已经不重要。

  血脉轮回打破了血脉的桎梏。

  当这一批人抵达时空银河,客观上加强了神朝对它的掌握,九道轮回与四经体系,乃至其他各方各面,都会因为日常生活进一步普及,这可与在地鉴或天鉴上看到的不同。

  犴妖神等人则填补了识海梦境人员的空缺。

  纵然没有彻底填补,也算开了好头。

  官员退休,总得有个去处,主动进入识海梦境有其积极意义。

  虽然会使神朝掌握原始天地的脚步放缓,但从宏观来看,利大于弊,能够有效加强神朝对其他大界的掌握就是最大的裨益之一。

  这日。

  “为师能教你的已经全部教给你,在某些方面你已超越为师,再来的路就只能靠你自己。”

  太玄封羲心血来潮,唤来静涛君,笑着与自己这唯一的传人说道,他如今是鳌烛院辅宫,真正的位高权重,可……

  静涛君询问:“师尊要辞官?”

  以师徒两人的默契猜到这点很容易。

  “我卸任后,以你之功绩,应该会被拔擢为辅宫,就算与其他各部的英杰竞争,我也不认为你会输。”太玄封羲说道。

  “师尊倒是会躲。”静涛君没好气道:“但师尊能躲到何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君平定天下,能允我归隐。”

  太玄封羲如今对此事反而不担心。

  过去的过去,现在是现在,这日夜操劳的日子也该结束,一直以来,他都想静下心来休息一段时间。

  “既然如此,那我是拦不住你。”

  静涛君当然不可能与太玄封羲一同离去。

  鳌烛院辅宫将官袍脱下,留了几封书信,挂印而去。

  书信被钦天监监正将书信送至皇殿,其中内容极为正式: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亦曾行差踏错,幸得帝君宽待方能长抒己志,而今天下清平,望帝君允臣归隐,臣一身所学已悉数传授给静涛……

  另外三封书信分别给玉冰莹,圣无殛以及静涛君。

  有感谢,有告别,有托付。

  举贤不避亲。

  挂印归隐,激流勇退。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姬青阳也不好拒绝,毕竟就连帝青颺都要退位,贯彻地纪精神,像他们这些旧臣难道不该退?

第1521章 姬青阳退位,东皇承苍皇

  地纪如今不缺人材,帝青颺退位,御殿也将迎来大换血,如今不换是因为要投票。而像太玄封羲这种没有投票权,身在高位,提前准备自是无可厚非。

  上升路线,上升空间,皆是重中之重,与其等新君动作不如自己求个体面。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这条路。

  正如有些人选择进入识海梦境,有些人选择前往时空银河,有些人选择继续前进,有些人选择挂印归隐。

  之后就是考核,官员拔擢,无需刻意等到新君继位。

  静涛君在太玄封羲的基础上做出突破,或许他的易道造诣不如其师,却胜在均衡发展,力压群雄上任鳌烛院辅宫。

  至于钦天监监正则由卧龙行担任。

  其人擅长《太乙逆算》,在易道上的造诣不逊太玄封羲与圣无殛,有神朝气运加身,豁免代价后,本人亦擅长机关与奇门遁甲,能够肩负起这份重任。

  卧龙行所创造的《怒源心流》更是奇功。

  主要功能有二:

  一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自身全部力量;

  一者,能让死者之躯保留生前力量。

  其人担任钦天监监正,亦是一段佳话,派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

  地纪五千年时,伴随金钟十二响,帝青颺召集神朝官员,齐聚朝堂。

  一道道元神出现在殿宇内,与以往一般各自落座,所有人都知道帝青颺今日要退位,但具体章程如何,尚要由御殿诸公决定。

  “予一人今年五千六百八十岁,多年来,为苍生黎庶开路,称皇五千载。若换作地纪之前的寻常百姓,五千个春秋,早已不知轮回几世。

  生老病死,就算先天人亦无法摆脱,予一人逆反先天,证道成仙,无老病死。”

  “若是以此观之,就算坐在这帝位上万万年又如何?”

  “相信诸位之中会有人这样想。”

  “然而,地纪是予一人建立,地纪的精神亦是予一人塑造,御极万万年,神朝当真能比此前五千载发展的更好吗?”

  “若是连予一人都无法贯彻自身信念,后来者又当如何?”

  “予一人感念历代先祖逊位让贤,方成今日盛世,故欲效仿先贤,禅让帝位。”

  “一国之君,非为一家一族,乃是公职。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乃天下大公。还请诸公保举一位后来者继位。”

  坐在主位上的帝青颺目光从殿内每一个人身上扫过,不疾不徐陈述着自己的态度。

  姬青阳之「道」走到如今这步还差什么?

  把自己革掉。

  地纪之「道」走到如今这步还差什么?

  把帝青颺革掉。

  只有走完这最后一步,这条路才算走通,哪怕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也是姬青阳想走这条路,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必须贯彻。能勘破这一点的人有,勘不破的人也有。

  随着话语落下,殿内一片哗然,吵吵嚷嚷。

  主位上的帝青颺任由他们吵。

  之后,又有诸公相劝,怎奈何帝青颺心意已决,不可能更改。

  直到——

  “敢问帝君,您退位后,我们该怎么办?”

  与这个问题相较,新帝会是谁,就显得不重要、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