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121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有些事不是想拦就能够拦住,就算能够在短时间劝住,也不一定能让当事人改变。

  江山不改,本性不移。

  在特定的情况下这句话甚至能用来夸人。

  姬青阳看过奏章后,并未在意此事,提了一句可以去时空银河找空着的境界试验,神朝在这方面一向有余裕,如果真能在过程中得到技术上的突破,未尝不是幸事。当然,在出发前需要进行登记并提前做好一系列必要的防护,允许他们试验,不代表允许他们将一族全部填进去,神朝亦会以卫星关注此事。

  类似这样不大不小的事情,便是如今这样时代的日常之一,只是这件稍微不太寻常。

  不是大事自然翻不起什么风浪。

第1517章 练峨眉等人的不同际遇

  莲释真从寿终正寝到转世,都是在姬青阳视线内完成,他身上有一股气运,地界酆都以常规手段无法将之磨灭。

  姬青阳当然也没有想过将这名后辈做掉。

  如果没有东龙定宗,他才是最佳选择,但七星之主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素还真就在职能上就只能等同问大司空。另一个时空的清香白莲当年就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

  那股气运,姬青阳也知道源头,所以他只是作为见证。

  等「素还真」出世得是千年之后了,因为轩辕神朝建立,带来太多变化,使得许多人事物都走上了很“离奇”的道路。

  就连卧龙行都考去钦天监发展,没有留下伏龙壁百年预言。

  五方开启乾坤地,七王似幻真龙谜;难挽秋风悲歌响,封灵一箭殒天星;

  妖刀断、魔剑折、波旬引乱。五莲并蒂一花开,长弓划开星云界;

  纵使天岳君不在,更有血劫十鬼来;血劫十鬼、白莲染尘、梵天应厄。

  血泣玄空风云变,蜀道难于上青天;假令三锋共齐聚,便无人间末日现。

  圣行之路逆天意,一线光明现生机;世道若再添变数,神卜难测千百年。

  假凰真凤两非命,佛魔魔佛一般形;果知世道虚穷变,何必枉断圣莲生。日月同天、一隐一现。

  神悲天泣动地哀,云端扰扰天下灾;刀戟诛魔再斩龙,凤凰有翼翅难开。

  鬼没难渡天机算,莫防神鼎恶势张;至宝合一双佛灭,天下一统归黄梁。

  七星之主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犴妖族与天外南海亦各有际遇,魔剑道、异度魔界等势力更是覆灭,自圣魔元史中摘出的预言诗,莫要说对神朝诸公而言,就算对神朝百姓而言都只是能够图一乐。

  就卧龙行那手太乙逆算,现在让他算,他都不一定敢算。

  否则又何必选择考入钦天监呢?

  天意,是天在故意,逆斩万道的帝青颺就是大天地的天意,能一只手镇压天心印记那种,尤其是他收束了羲皇等人的「易道」。

  虽然羲皇是此道开创者,农皇、黄帝等人是后来者,但他们对「易」的理解有所不同。

  就算羲皇才情超绝,将后天的「易」逆转为先天之道,他终究没有垄断这条路,当然,也无法真正垄断这条路。

  因为这是属于羲皇的「道」。

  垄断就是断道途、绝生机,不符开道初心。

  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谁能算尽?就算帝青颺将历代先祖的「易」收束到辰宿易道,他能够算尽吗?不能。

  充其量比别人算的更远些罢了,比如农皇只能算一万年,羲皇以河图洛书把握核心,能算十万年,帝青颺之辰宿易道,在九道轮回的支撑下能算尽前后八十万年,当然这只是“比如”。

  实际上农皇不一定能算到那么久,羲皇不一定只能算那么些。

  帝青颺?

  天都不知道他能算到多远。

  易,就是变,帝青颺的「一」是变化的一而不是永恒的一,所谓永恒的一在其他世界,或许很强大,但在地纪注定会被淘汰。

  就算姬青阳已经取得前无古人,后不一定有来者的成就,也需要继续变,继续革新精进。

  在过去这些年中,他关注着原始天地的诸多变化,关注着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的人,走向与另一个时空、与“剧情”不同的未来,自身境界亦在过程中逐渐拔升。

  就像练峨眉没有拔萍山而起,因为萍山是神朝资源,私自占用犯法,提前修「仙体」导致的弊端很好解决,最简单的就是贴张特制符篆,再复杂一点就是兼修一手外丹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困难。

  因为「神元」存在的种种特殊性质,元妃牵头将外丹法做了改进,通过外丹之法,来承载一份准备好的神元。

  在需要时可以催动它,发挥神元战力,又能保障自己不被神元侵蚀身死道消。

  但因为这样的「神元」是别人的「道」,用一点少一点,用太久又会被「道」影响,如果没有轩辕神朝只有一个个宗派,那以外丹法保存下来的「神元」,与一件极道帝兵无异。

  在轩辕神朝治下,则是借助外丹法修行。

  练峨眉的小弟练小龙在年少时,因为故意伤害进过少管所,后来发现是先天病症,难以通过后天教育手段将人格导正,所以只能在特定场所集中管理,此事导致她无法从事一些工作,神朝的审核一如既往严格。

  再有似蔺无双、号昆仑,要么在道学相关学宫就任讲师,要么作为教授,神朝治下,未经审批占地修行犯法。

  包括像六铢衣等人亦各自有去处,只要不是只会打,神朝能提供的岗位其实不少。

  如果能吃苦那就更好了,时空银河那边,能解决大量先天人的就业问题,弊端在于,可能长时间无法回返。

  多年来确有不少人选择借这条路更进一步。

  姬青阳还在等。

  等东龙定宗准备好一切。

  等轩辕神朝准备好一切。

  一如他证道成仙之事,等,继续等,如今的他不需要担心境界随着仪轨完成,无法压制。

  变化,亦不会随着帝青颺退位消失,而是会随着东皇御历增加,地纪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不会因为一个念头、一句话,就一步到位。

  哪怕到了姬青阳如今的境界,他仍旧做不到全知全能,只是看的更远罢了。

  包括开辟「道界」之事并不急于一时,姬青阳自己心中有计划,未来如何,他亦进行过一次次推衍。

  至于东皇玄洲的「天书」,过去确实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如今亦无作用,虽然列入易道四大流派之一的「天算」,回头再看,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把握变化。

  可惜,对本身境界不达标的人而言,翻阅天书或者占算未来会把自己陷进去。

  就像「天命陷井」。

  该弊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消失。

  针对此事,元妃根据个人经历结合当下发展,撰写过应对方法。

  但还有一句老话,叫: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有时一念之下相信自己,然后就相信出问题了。

第1518章 天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

  自始至终,轩辕神朝都在贯彻法度,先天人喜欢往深山老林钻的坏毛病得改,有周天星斗大阵存在,就连调候一事,都不像从前那样需要调动大量先天人。

  在神朝没有建立的年代,先天人在深山老林或者恶劣的环境修行,能够化去积累的煞气、瘴气等等,进而改善当地环境。

  如今早已经不需要这样做,这般举动就是触碰神朝律法,视神朝法度于无误。

  一经发现必然严惩。

  为什么?

  因为这是在试探「土地国有」的红线。

  或许当事人主观上并没有这样想,但从客观角度来看,某些行为确实过界了,一旦神朝展现出对它们有放宽的想法,就会有人冒出来,继续试探,以更极端的方式试探。

  东龙定宗的《运经》在发挥着作用,但终究不像神儒玄章配合渡世三昧与清都妙阙,再加上梦术稳定效果一条龙。

  当然,似后者这般,绝对无法通过御殿会议被落实。

  宁可四经体系发挥的效果慢一些,神朝也不会自己打破秩序。

  修行本就是件复杂的事。

  管理成本,神朝确实要考虑,但管理成本无法限制神朝。

  只要神朝的科技水平等等继续发展,这部份成本就能压下来,就像周天星斗大阵,还有诸多卫星,除非事情是在神朝疆域之外发生,否则无论是找还是处理都不难。

  过去的诸多行为、习惯,皆不适用于现代。

  因此,如果不跟随时代进步,就会被时代抛弃。

  至于部分先天人是否会因此失业,都什么年代了,还想只靠一本《黄天乾象历》吃饭?那是看不起神朝?还是看不起自己?

  原始天地疆域扩张,就业岗位,在短时间内不会饱和。

  至于短时间的「短」是多久……

  那要看实际人口增长速度。

  而这又与神朝疆域以及实控疆域,还有人口密度等等息息相关。

  虽然说,时代发展下功法武学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内核没有变化,还是天人合一、内修外证以及借假修真。

  万变不离其宗,道就是道,技就是技。

  昔日莲释真特意提及过这一现象,神朝治下学宫亦会剖析,可惜,仍有人行差踏错。

  姬青阳亦注意到有人走上歧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能列出不少。

  比如见效慢;

  比如修行门槛高;

  比如对心性要求高;

  比如提升慢。

  当然,这些原因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被天才影响的人很少,只是因为重修容易、成本低,所以会被人下意识忽视。

  废功重修在某种程度上都算地纪特色,有神朝背书,无须担心在重修期间,自己被仇家找上门趁机做掉。修行进度是否会因此落下?那要看当事人自己的情况。

  时代越发展,这条名为「修行」的路就越是复杂。

  神朝总不能强制规定每个人的修行进度。

  这个时代、这个皇朝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