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主位上的姬青阳询问:“具体呢?”
“让信君说吧。”
贺绍鸿在「天鉴」上输入指令,江南春信的声音便传来:
“如今天地变化,像从前那样联通异境的手段还能用,但绝对谈不上好用,这些年里清圣桥已经进行过修改,可要说满足神朝所需,就算帝君将它们都拉入大天地也做不到。
这不止是铸造技艺存在的缺陷,同时也是思路陷入误区,不能全靠清圣桥。
清圣桥只是两座传送大阵的联通枢纽。
或者可以再换个思路,将「清圣桥」的模型建立出来之后,以之为模板,集合神朝之力将它推衍、完善成一式神通。”
曾经被帝青颺寄予厚望的清圣桥,在当下这个时代,同样存在被淘汰的风险,或者说单凭一座清圣桥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进行调整,并在技术与理念等方面做出全新突破。
江南春信还提出另一种全新的思路。
毕竟,清圣桥按照计划,不仅要能够联通天界等大界,还要能联通其他时空。
对天工司这些顶级铸匠而言这都很魔幻,然而就算这么魔幻,他们还是群策群力,拿出了一个点子。
“在过去或许有些天方夜谭,但若在未来绝对可以做到,九道轮回的存在,为这式神通的诞生提供了坚实基础。”
御殿诸公根据这一思路很快便得出结论。
但现在的问题是——
“这段空档期要如何度过?”
过去是过去,未来是未来,现在呢?
“现在当然是配合传送阵来使用。”江南春信给出准确答复。
“那便先依照此方案?”
“同意。”
“同意。”
“可。”
“善。”
经过御殿表决,方案迅速通过并开始落实。
通网,修路,就是元妃总结的,当下神朝必须尽快提上日程的两件事,疆域辽阔,对神朝而言固然重要,但「有」和「治」是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
“那些转世的天界生命还算知分寸,选择的都是死胎,没有经过地界酆都。”
另一件事被提及,由隐元亲自进行汇报。
“他们在神朝掀不起大乱。”问奈何道:“加入神朝,自然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当他们能发自内心独立思考,便会与过去进行切割。”
于是就衍生出:
“九道轮回的研究还要继续吗?”
“继续。”姬青阳说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非无意义,待到将来全面普及,它们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修行者少走一些弯路。”
这个项目别说现在,就是九道轮回普及落实都还有用,短时间内不会被叫停。
“我这里能给出一套模板但也只是模板,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姬青阳还是留出发挥空间,没有自己一个人就将路走完,那不是帮忙,那是葬送未来。
“有劳帝君。”
御殿诸公自然也知道其中深意。
不能因为帝青颺在,就放弃探索、放弃创新甚至放弃变强,就算神朝如今已经没有敌人,但众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而且,神朝有对应的技术能帮人历练。
识海梦境可不是摆设,多年以来,神朝都在对它进行研究与开发。
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姬青阳不需要但在神朝由盛而衰,那么多平行时空带,一条一条解决都行。
像地纪这样的时空不一定能找出第二个,像灭绝希望的时空一定能找出第二个,有这样的外部压力督促,内部有些问题反而不是问题,但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进行。
未来是未来,当下是当下。
“还有其他几项不大不小的问题,正好趁此拿个章程。”
…………
自始至终,其他人都没有提过诸皇,此事不需要御殿决议,姬青阳的做法,已经是能想出的最合适的方案。
按照帝青颺的意志,神朝不需要太上皇,更不需要太太太上皇,还是一群。
对神朝与时代的发展弊大于利。
君帝鸿与君轩辕兄弟俩连父母之事都没有与兄长询问,对他们来说长兄如父,拜见父母要等未来。
人神矛盾在帝青颺手中正式终结,诸皇坐镇长垣紫府,往后诸公退休,亦可前往,总比留在外面影响下一任君王做决策好太多。
姬青阳证道成仙前的最后一段路重要,证道成仙后到退位的这段路,对神朝而言同样重要。
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直接完善天心印记开辟道界,留一堆烂摊子。
第1504章 姬青阳证道成仙后的时代(中)
完善天心印记,开辟道界,修改宇宙底层规则将「九道轮回」普及,在姬青阳证道成仙后的时代,重要,却又没那么重要。
因为这个时代本就有太多事情要处理,包括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在将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冒然进行下一步完全是弊大于利,但凡稍有不慎,都会引发巨大的动乱,哪怕不会让多年心血付诸东流,也会让神朝忙到焦头烂额。
说到底,姬青阳开创地纪是要开创盛世,平定天下动乱,将世界从泥潭里拉出来,将斗争规范、转移,让这个世界有一个完善的、可以推行的秩序。
就像他当年与东龙定宗说的那样。
他受够了以江湖与爱恨情仇为主旋律的狭隘叙事,受够了世界的停滞不前,受够了神州内部的僵化,更不想看到神州被异境入侵、族人被屠戮、某些人还在为一点权势内斗、甚至忘记这段血仇的愚蠢未来。
姬青阳能看清这些,又拥有一定的实力与基本盘,为何要再去随波逐流?
事实上他确实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自己从名为江湖的泥潭挣脱后,姬青阳稳扎稳打,将更多人从泥潭中拉出,众人一同努力,在多年后终于将整个时代从泥潭中拉出。
传统的「江湖」如今已经没有生存的土壤。
不至于说出个门天降横祸,自己在路上被歹人杀害,家人被人灭门,或者自己连带着自己一个村被高手交锋产生的余劲湮灭,还有被不知道哪个境界来的敌人血祭,以数百万百姓的生命建造血肉长城……
林林总总,不计其数,过去甚至能因为怀疑某户人家藏有秘笈,就将人直接灭门。
有些事情因为周天星斗大阵的存在,如今直接杜绝,有些则是大幅度减少,很早以前类似灭门之事都是家常便饭,如今当街伤人都会直接上报纸、上新闻。
原先只有神朝治下才会这样,偌大苦境又不是只有轩辕神朝一个势力。
然后……
轩辕神朝一统天下。
从前便被有意约束的江湖人彻底没了去处。
欲界未覆灭时,如果当真混不下去,大不了一咬牙一跺脚投欲界,结果欲界覆灭,远走海外也在神朝疆域,远走异境没那个阅历与能力。
到最后有一部分江湖人认命,不愿意认命的那部分,自然是化作战功。
不过另一种「江湖」却存活下来,没有爱恨情仇,肆意厮杀,这不是还有人情世故?
只是这同样在神朝秩序下。
过去提供给三教与各路江湖人士辩法、切磋的帝座城,并未因为神朝一统天下被取缔,这是神朝治下唯一可以合法切磋的所在,但比从前多了道手续,以保证秩序。
此外还接入「识海梦境」进行深层切磋,在其中推衍武学或受到伤害,不会反馈给身体,研究出的诸般成果却能自主落实。
除了对不同修为、年龄段有一定限制,保证不会对自身精神产生负荷外,该渠道并无其他苛刻要求,当然,还是有一定的规则,识海梦境更像是「第二世界」。
不可能完全没有规范以及秩序,否则在识海梦境待太久,会模糊「第二世界」与现实进而铸下大错。
神朝对「识海梦境」的研究很深入,此前姬青阳所设想的,在符合标准的人身亡后,能够通过其所修洞天秘境将人接到识海梦境,以这样的方法再活一世。
这样的方法并非没有代价,但它只是想法。
若是神朝要落实,少不了反复研究,推衍出万全之策与对应章程。
而这就是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
其余还有像海市龙灯。
过去,是轩辕神朝对江湖的平台,那些不愿意加入神朝的江湖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解决一些问题。
包括神兵利器、武功秘籍乃至天材地宝,神朝亦会以此雇佣先天人。
然而如今神朝一统天下,这个特殊机构要不要留下,同样需要慎重考虑,其中关窍,倒也不是舍不得那些资源……
此事同样关系到全新秩序的建立。
神朝一统后如何对待江湖人?
按照神朝律,但凡武者皆须登记在册,有些人愿意加入神朝官方,有些人不愿意,前者自是不必多说,后者,以轩辕神朝如今的体量必须多加注意。
就算有周天星斗大阵,加上数千年来养成的习惯,但还是要落在一个「治」上。
于是海市龙灯便承担起这份责任,武者与江湖人已经适应了它的存在,神朝一统之后,它可供兑换的事物相较之前多了太多,且在各星城皆设有分部,表明神朝对治下子民的宽容,各方各面都有考虑到。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给脸不要脸,神朝内不少人都等着赚平叛的那份功绩呢,别看原始天地增量巨大,在轩辕神朝,又有谁会嫌弃功绩少?
像平叛就属于风险小收益高。
死伤?
平叛还会有死伤?
跟周天星斗大阵和动力装甲去说吧。
还有全新时代各方面技术的调整与革新,虽然神朝已经做好天地大变的准备,但直到帝青颺证道成功,超然于外的天界进入大时空轮回,甚至长垣紫府的开辟,影响都在可控范围,宏观而言这是好事。
就像修行者会存在「绝对实力」,大天地同样存在类似限制。
就算长垣紫府转化界外之气送入各界,也只是进行充能,不曾影响各界规则,大天地就这样稳定下来。
疆域扩大带来的治理难度,哪怕强盛如轩辕神朝,也需要重视。
帝青颺证道成仙之后的时代注定要先忙碌。
御殿会议持续数月,将一件又一件事的章程正式定下,在经过御史台审批后,执行落实。
上一篇:开局威胁女主,这个反派我当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