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028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这样的想法,不是一个战士所该抱有的。

  不曾设想过失败的前进,又何谈勇敢!真正抱有必死决心而坚持的人,绝不会把所谓决心时常放在嘴边。

  因为这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平常态度。

  意志的匮乏、目光的短视、思想的肤浅,是自己最大的败因。

  是故,自己需要自省、需要反思,尤其是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之后,更需要思考如今解决自己的错误,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道」。

  东龙定宗刻心铭志,以气刻字,将「坚」字刻于心脏中。

  此举十分冒险,若差池一步,便会心脉碎裂而亡,纵是「天王铸」亦无能保住性命,但他仍旧选择了这般方式,以之谨记自身所悟、所得。

  一年的时间对东龙定宗而言还是太少,他在飞速汲取靖玄学宫的知识,汲取轩辕神朝的变法革新成果。

  在守藏阁“闭关”一次便用了十天。

  出关之后,东龙定宗本打算去寻西窗月,却意外收到剑谪仙的传音。

  没有说做什么,只让他走一趟恒宇星云殿。

  …………

  “有一个人在殿中等你,去吧。”

  来到殿前的东龙定宗见到剑谪仙,并不是对方找他,而是另有其人。

  该不会是那位「中台六淳司空星君」吧?

  东龙定宗询问:“是谁?”

  剑谪仙回道:“一个你自许久之前就想见一面的人。”

  那答案非常明显了。

  东龙定宗致谢:“多谢先生。”

  “并非是我请人前来,而是他认为,到了见你的时机。”剑谪仙与他说道:“这段时间里你之成长有目共睹,所以无需有太多负担。”

  “嗯。”

  “去吧。”

  目送东龙定宗进入恒宇星云殿,剑谪仙轻摇仙羽宿一,从容离开。

  天行客将时间与空间留给早该相间的两人。

  对姬青阳提出的“放养”政策,自一开始,天行客其实就不太赞成,可惜举手表决之时,少数服从多数。

  进入到恒宇星云殿,东龙定宗看到一道身影背对着自己,下一瞬,两人照面,似乎方才所见是自己的错觉。

  “你……”

  虽然在入殿的短短时间内,东龙定宗心中想了很多,但实际见到本人,却是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定然有许多疑惑。”姬青阳见状不疾不徐道:“稍后我可以悉数为你解答,现在你需要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不管东龙定宗是否愿意回答接下来的问题。

  姬青阳与他询问:“你是要做你自己,做第一个「东皇」,还是要做第二个我,做轩辕神朝的第二个「苍皇」?”

  此行靖玄学宫并非是姬青阳突发奇想,而是他通过苍龙七宿的状态,了解东龙定宗近况。

  时机到,苍皇至。

  就这么简单。

  当然此行还有另一件事,不过暂时不急。

  听到问题的东龙定宗并未直接回答:“我应当称呼先生「老师」,对吧?”

  姬青阳回道:“如何称呼全看你之心情。”

  东龙定宗仍旧未回答问题:“那老师为何会选择我?”

  “此事说起来比较复杂。”姬青阳说道:“但也确实该让你知晓。”

第1379章 真龙的反思自省,苍皇的悲观态度

  话语之间,姬青阳并不掩饰自己对东龙定宗的看好与看重,对这名后辈的成长进度,他相当满意。

  即便……

  距离他继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姬青阳而言这不是问题,君不见连带继位后的「称号」他都亲自定下。

  反观东龙定宗本人,面对姬青阳时,有一肚子疑惑。

  一套桌凳出现在恒宇星云殿内,姬青阳做了个请的动作,两人先后入坐,在着手煮茶同时过往之事被简单道出:

  “地纪两千二十年,也就是两百年前,东方苍龙七宿在白日现于高天,自七星诞生的星灵之力将要临凡。”

  “角,亢,氐,房,心,尾,箕。”

  “指王星,剑王星,刀王星,智王星,易星,悟星,化星。”

  “顾名思义,星灵之力各有妙用,化星更是能让极恶之人化作极善,极善之人化作极恶。”

  “在七星降临后会有「真龙天命」降世。”

  “身负天命者会成为七星之主,可纳星灵之力于身,也会被星灵之力影响,一旦夺走第一条生命他将再也无法回头。”

  “星灵之力入体,若不在一定时间内收纳下一份星灵之力,七星之主亦将迎来死亡。”

  “为了防止悲剧诞生,当时我在轩辕之丘拉开浑沌之弓,以《落日九弦》射杀苍龙,以北辰斩断「真龙天命」,凡其欲诞生、降世皆需逆冲北极。”

  “也正是因为有这段因果,当失去真龙天命却身负先天灵体的你降世时,我心血来潮,为你引苍龙七宿之能,成就苍龙灵体。”

  “又在灵体上施加封印作为考验,使之不会影响你修行。”

  史书上有记载此事,却不似此刻姬青阳说的这般详细,东龙定宗亦是首次知晓,那段历史背后还有这样的隐情。

  “只是因为一段所谓的因果,老师就将神朝的未来压上,是否太草率了?”东龙定宗道。

  姬青阳淡淡道:“你只是拥有与神霄竞争的资格而已。”

  “这样么。”

  东龙定宗此刻反而松了一口气。

  “不然呢?”姬青阳轻笑:“神朝之存在关乎万方生计,不是我一句话,说想谁继承,谁就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御殿会议只是通过了你与神霄竞争的提案。

  究竟是由谁带领神朝迈向下一个时代,届时需要御殿表决,而且并非表决一次。”

  东龙定宗又问道:“我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承载神朝之「人道」,承载神朝气运,除了对天资、才情的要求之外,尚需要特定的仪轨配合。”姬青阳说道:“神霄的情况并不符合,而你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原来如此。”

  可以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来形容,东龙定宗知晓来龙去脉后,反而彻底安心。

  他说道:“多谢老师,我没什么想问的了。”

  “那与我谈一谈你之收获吧。”姬青阳道。

  “来到靖玄学宫这段时间,经历过挫败,进而内省,我唯悟四字。”东龙定宗从容道:“实事求是。”

  “世间万物都有着其自有的矛盾所在,无论任何,都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抓住主要矛盾,方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我的传武之路之所以中道崩卒正是因为没能坚持实事求是,缺乏明确的思想指导,更没有发觉潜藏在「武学」表象下的真正的矛盾。”

  东龙定宗的领悟不可谓不深刻,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关窍想通。

  可见他确实用心了。

  在听他阐述同时,姬青阳取了两只茶杯,分别给两人倒了茶,将其中一杯推至对面。

  接着,姬青阳顺着其话意,道出答案:

  “天资。”

  东龙定宗颔首:“对,天资。”

  “即使传武之路真的推行下去,世间武学人人可阅,人人可习,江湖便能摆脱现状?”

  “答案是完全不行。”

  自问自答,不仅是给姬青阳讲述领悟,也是在自我梳理。

  “天资高者依旧会胜过天资弱者,诸如三世道君等人,若其与百姓同修新法,百姓可超越其否?完全无可能,纵使只让百姓修炼新法,其中又有几人能达到三世道君之程度?”

  “武者与普通人的矛盾,在传武完成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很快就会转变为天才与普通人间的矛盾。”

  彼时与西窗月等人进行讨论,东龙定宗尚未看到这一层,当下,他已将之彻底剖开。

  “或者说可以直接说,武者与普通人的矛盾只是表象。”

  “天才与庸人才是这个矛盾的根本。”

  “各门各派年年招收弟子,所收录的皆为天赋不群者,纵使这些门派将当地所有百姓皆收入门中,那些原本会被收录的弟子依旧会脱颖而出,凌驾在那些本不会被收录的弟子之上。”

  “说来说去,各门各派开宗立派这么久,大多数有天赋的早就被收入门中扩充实力了,哪来那么多埋没的天才?”

  “所以,打破武学传播的门槛,对改变江湖武林之现况有一定作用,但却无法彻底终结这种模式。”

  这就是东龙定宗深刻反思、自省的成果。

  亦是他之答卷。

  “可有想好如果解决?”姬青阳询问。

  “尚未。”东龙定宗摇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将之改正,是同样困难的两个环节,现在的我只能完成第一个环节。”

  “天资的问题我同样有考虑过,世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共性与个性皆不可缺少,如何自其中寻找平衡才是重中之重。”姬青阳与对面之人说道:“你难道没有想过一件事?”

  “何事?”

  “我为何需要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