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横推万界 第64章

作者:平步庆云

  “听到严四大哥召集,说五哥留话给我们,大家伙便都过来了。”王元富笑道。

  严四也笑道:“五哥在福建那边,信中常提及冯少爷,故而我收到冯少爷请帖,便让兄弟们都过来恭喜冯少爷,新开武馆。”

  冯骥笑道:“多谢各位兄弟抬爱,严四哥,酒菜都已经备好,请诸位兄弟都进来一起喝酒吧。”

  大家顿时都大笑起来,原来这些人,是王五在天津时,组建的顺源镖局人手。

  王五受刘永福请求,去了福建训练大刀队,顺源镖局的人手,他带走了一大半。

  而一些故土难离的津门汉子,选择留下来了。

  早在庆元县时,冯骥与王五一见如故,王五便留下信件,让冯骥去津门之后,若有难处,可以请昔日顺源镖局的兄弟帮忙。

  冯骥倒是没有遇到难处,此番邀请这些人来,其实是为了组建势力。

  这些人能加入顺源镖局,自然是入得了王五的眼的。

  以王五的性子,这里面的人,武功暂且不论,品性绝对靠得住。

  收了这批人,冯骥的【强武会】算是有了初步班底。

  日后自己有了官身,再从这批人手里挑选亲兵,一点点扩大势力。

  万事开头难,但是他已经走出第一步,接下来就看何师爷那边给不给力,究竟能不能给自己捐到一官半职了。

  一场热闹下来,众人相互都熟悉起来,大家喝了酒,也更加放开了。

  冯骥趁此机会,邀请严四、王元富加入武馆,二人自然信得过冯骥,当即答应下来。

  严四更是建议冯骥组建镖局,以镖局来养武馆。

  冯骥听完后点头不已,索性也不用新取名,直接用原来的顺源镖局名头了。

  如此一来,镖局的众人对【强武会】更有归属感了。

  晚间,冯骥又宴请了众人,在沽月楼吃了一顿酒。

  众人尽兴而归。

  回到强武会安排的住宿地方,严四与王元富聚在一起。

  “四哥,冯少爷出手阔绰,倒是像办大事的人。”

  严四笑道:“五哥看得上的人,必然不是庸人。”

  “那咱们真的就在强武会组建镖局了?”王元富兴奋道。

  严四点头,道:“顺源镖局这个招牌,是五哥打出来了的,不该就这么散了,如今有冯少爷牵头,那咱们就重新捡起来。”

  “好!我也舍不得顺源镖局的招牌。”王元富唏嘘道。

  他忽然问道:“以往顺源镖局,有五哥坐镇,江湖上大家都卖五哥面子,如今五哥不在,光靠咱们,能行吗?”

  严四笑了笑:“放心吧,有冯少爷呢。”

  王元富诧异:“四哥,冯少爷看着年纪不大,你这么信他?”

  严四指了指他的刀,道:“就凭这个,我就愿意信他。”

  王元富愕然,抬起自己的佩刀,有些不解:“这个?”

  严四道:“你拔出来看看。”

  王元富连忙拔出自己的佩刀。

  白天未曾注意,此时油灯下,赫然发现,那刀身之上,竟然有一枚指头粗的小洞!

  他瞬间瞳孔一缩,脑海里立刻回忆起白天冯骥与严四交手时的画面!

  “四哥,这是……他……?”

  严四看着刀上的指洞,神色复杂,感慨道:“五哥曾在信中说,冯少爷武艺惊人,横练大成,我原本是不信的。”

  “但是今日交手,我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光凭这一指,我敢说,津门之中,无人能挡住!”

  “嘶——”

  王元富倒吸一口凉气,骇然道:“霍元甲也不行?”

  严四摇头:“这一指刚猛锐利,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抵挡,霍元甲虽然踏入暗劲,不输五哥,但是若没有趁手兵刃,怕是……”

  王元富惊叹,忍不住又道:“四哥,你说铁刀门那位呢?他的九环大刀,可是也与五哥齐名呢。”

  “这……怕是难分胜负,不好说啊。”

  严四自然不知道,冯骥这一指,实际上根本未出全力。

第69章 开张与滋事

  “恭喜恭喜,冯老板,恭喜啊。”

  “冯老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啊。”

  “冯老板以后多多照顾啊。”

  ……

  杨柳巷,冯家药铺终于开张了。

  药铺开张的日子,要比冯骥的【强武会】晚几天。

  主要是请坐诊大夫花了不少时间。

  冯家举家搬迁至天津,原本庆元县一些坐诊的大夫年纪不小,故土难离,就没有跟过来。

  只有方通海带着徒弟过来了,但是光靠一个方通海自然不够,所以冯家又在本地物色了一些大夫。

  至于药材、人手倒是没什么,贵叔带出来的徒弟都跟着来了。

  药材也都是从山东运送过来,存货都有不少。

  冯昌仁与前来道贺的众人寒暄着,外面也有不少病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冯骥看到这一幕,微微点头,药房开张,冯家主业算是开始了。

  粮店米店也是要开的,只是眼下不比在庆元县那会儿。

  在庆元县,冯家有良田数百公顷,自然开得起粮店。

  在天津,他们可没有良田种地,粮店自然不好开了。

  但是冯骥还是打算开设粮店,就算没有田地,冯家也可以去收粮。

  乱世之中,粮食比任何东西都要金贵,必须囤积。

  自己日后组建兵马,也需要这些东西。

  “一点点来吧,好在人手都在,重操旧业,应当不难。”

  冯骥心中默念。

  过了片刻,冯昌仁结束了寒暄,来到柜台里面。

  冯骥给他倒了一杯茶,笑道:“爹,喝茶。”

  冯昌仁擦了擦汗,笑道:“唉,好久没亲自接手这些事情了,当真是生疏了,这都出汗了,老了啊。”

  冯骥笑道:“您这是缺少锻炼了,不如跟我一起打打拳,保证您长命百岁。”

  冯昌仁哈哈大笑,摆手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我可不敢奢望。”

  说到这里,他抿了一口茶:“哦,对了,你那捐官的事情,有点眉目了。”

  冯骥闻言,顿时露出喜色,询问道:“怎么说?”

  “我请了这何胜安数次,前前后后送了快要三百两银子,他才松口,答应帮咱们去找胡燏棻说说。”

  “有把握吗?”冯骥问道。

  冯昌仁笑道:“本来要捐实缺的话,是一点把握也没有,但是要捐虚衔,倒是没有问题,而且你还是要捐的武官,价格也不算离谱,游击将军大概要五百两,位从三品,分领营兵。”

  冯骥默默换算了一下,游击将军,差不多类似后世的营长、团长一级。

  清朝一营编制没有定数,一般是500人,也有200到300人的,或者上千人的,视情况而定。

  不过冯骥只是虚衔,官府自然没有兵给他带。

  冯骥问道:“最快多久能下来?”

  “钱到位,自然就快了,放心,我这两天就催催他。”

  冯骥点头,正要说什么,忽然就听到柜台外传来吵闹声。

  “妈的,你们他妈怎么看的病?你会不会看病?”

  “操,我大哥被你们扎晕过去了,这事儿怎么说吧?”

  “老板呢?这药铺老板呢?他娘的,出来!”

  “各位乡亲父老们,你们看看啊,这他妈就是庸医啊,我大哥早上就是腰扭了,来这随便看看,他们居然把我大哥扎死了啊。”

  ……

  冯昌仁和冯骥对视一眼,立刻站起身来,父子二人走了出来。

  却见外面已经聚集了一大帮人,五六个大汉围着方通海和他的徒弟,何叔在一旁焦急劝说。

  地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精瘦男子,脸色发青的躺在地上。

  那几个同伴凶狠怒骂,甚至抓住伙计脖子,一副要动手的模样。

  冯骥不由皱眉,看向冯昌仁,问道:“这不是铁刀会的地盘吗?秦广义不是打过招呼了吗?”

  冯昌仁也是皱眉:“我去问问什么情况。”

  他急忙走了过去,喊道:“诸位诸位,我是这里的老板,有话好好说,先放开我这伙计,他还是孩子。”

  冯昌仁出来,其他人顿时都看了过去,纷纷让开身形。

  何叔也迅速走过来,低声道:“老爷,这些人来者不善。”

  冯昌仁微微点头,看向那为首的大汉,笑道:“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为首大汉龇牙,暴躁道:“你他妈就是老板?老子‘金钱豹’胡金,听说过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