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366章

作者:肉丝米面

  不由的,朱允熥眉头便紧皱起来。

  老二叔说的没有错,整个大明朝现在就没有谁能比他更清楚田赋改制一事。

  “所以,二叔你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敢,怕继续干下去?”

  “他们太不正常了!”朱樉直接急声开口,而后本盘坐在垫子上的他,也几乎是快要挺了起来:“洪武二十四年冬至洪武二十五年春夏,咱们是在浙江道推行国策。

  随后洪武二十五年冬开始,我就一力担起了六道田赋改制事,到洪武二十六年,你和常升领兵南下,二叔我独自一人推行国策。乃至今岁洪武二十七年。

  一开始,地方上偶有抵抗,不从国策者。可是后来呢?后来所有人都好似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我们的人去了,就会乖乖的将田产数目账册拿出来。

  事情太顺了啊!熥哥儿,我就没有见过此等干系社稷的事情,能办的这么顺畅!”

  说到这里,朱樉忽的浑身一颤。

  就好似是受到了什么惊讶一样。

  然后在朱允熥的注视下,就见原本还神色平静的朱樉,忽的就好似是见了鬼一样,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而朱樉也在更加急促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在准备着什么?他们是要推翻我朱家的大明吗?熥哥儿!熥哥儿!你说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一阵的念叨之后,朱樉开始剧烈的喘着粗气,原本刚被炭火烘的红润的脸也在眨眼间就是一片煞白。

  “二叔!二叔!”

  朱允熥接连呼唤了好几声,甚至是起身伸手,按在朱樉的手臂上。

  朱樉的神色终于是渐渐平复下来,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目光定定的看着眼前安抚自己的朱允熥。

  “允熥!你听二叔一句劝,这件事情不能这么急的办下去。”

  “二叔真的怕,要是继续办下去,天下到底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朱允熥幽幽一叹:“二叔,自古革新无有不流血。我正在等着,等着他们跳出来,应天十万禁军,二十万京军,早已整戈待发,磨刀霍霍。

  我在等着他们露头,好以雷霆之势,一扫乾坤,给我大明好生的打理干净,才好安安稳稳的走向我大明的盛世。”

  朱樉一只手不停的在大腿的搓着,目光凝重:“允熥,你要用兵,二叔定做你的开路先锋!可是,你不知道他们到底躲藏在哪里,他们有多少人。你更不知道,这些人现在已经串联了多少。

  乡野之间,古有郡望,今有士绅,百姓皆以他们为首。若是一地乱,尚可大兵镇压,可若是遍地烽火,我朱家难道是跟了龙王的姓了吗?

  眼下不过是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他们或许会觉得只不过左右多出些钱粮。可他们定然还有数不尽的手段,能够将这份出项给平了。

  可你已经在应天府推行粮长税吏改制,税署大行其道,就连他们最后的那点在地方上的权力也要夺了。”

  朱樉站起了身,满脸忧虑:“我家这是要夺了他们所有的好处啊,不给他们留活路了啊。兔子被逼急了尚且会咬人,将他们给逼急了,我家当真要坐视天下处处起烽火吗?”

  朱允熥脸色阴沉,目露精芒,略带着杀气道:“二叔或许还不知,今冬雪情,我已抽调三万京军离京。方才我从乾清宫而来,已经与爷爷交底,二十万京军皆可动用。”

  朱樉唰的一下转过身,瞪大了双眼,然后目光逐渐缓和下来,长叹一声:“今冬或许不会有事,可一旦你在六道推行粮长税吏改制,必生事端!”

  做了语言的朱樉,三步并两步的到了朱允熥面前,双手重重的拍在他的肩膀上。

  “允熥,二叔知晓每朝皆有革新。你如今早早的就是我大明的国本储君,老爷子虽然已经年事已高,可你爹正值壮年,你更加年轻。

  我家徐徐图之不好嘛?

  二叔可以为你担起六道改田税之事,可若是继续下去,出了塌天的事情,二叔可是扛不动了!”

  朱允熥没有说话,而是坐了下来,眉头夹紧,深思了起来。

  朱樉今天将心中所有的忧虑都给说出了口,他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过去压在心头的重担,好似在这一瞬间都被一扫而空。

  见到朱允熥正在沉思冥想,他也坐了下来,动作小心的为两人各自倒了一杯八宝茶。

  良久之后。

  朱允熥终于是从嗓子里发出了一声动静,然后睁开不知何时闭上的双眼:“二叔,炳哥儿该成家了,他自幼体壮,如今武艺精湛,交趾道一行,兵略更是突飞猛进,成婚后也该和炽哥儿一样,为我朱家做事了。”

  朱樉一愣,不明白为什么前面还在说着事关大明社稷危亡的事情,这小子想半天转过头就又说起了自家儿子的事情。

  朱樉目光一转,忽的拍响面前的桌案,高声道:“朱允熥!老子已经豁出去给你背锅抗事了,你不能再祸祸炳哥儿了!”

  朱允熥一摊手:“是炳哥儿自己缠着我喊着要当大将军的,我可一点都没有鼓动过。”

  朱樉顿时急了眼。

  站起身揣着双手,来回的踱着步子。

  然后定定的瞪着朱允熥,挥手道:“你要用京军,这是老爷子点头的事情。我给你背锅抗事,这是我愿意的。你要是让炳哥儿替你下去杀人,这事绝无可能!”

  “这事我管不了啊,腿长在炳哥儿身上,二叔您的亲儿子,我建议您要是不放心,直接打断他的腿就是了。”

  朱允熥哼哼着嘀咕了一阵。

  然后在朱樉满是质疑的注视下,缓缓起身,走向门口。

  许久不曾上油的门枢再一次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屋外的漫天风雪,踩着前后脚的挤了进来。

  朱允熥迎面顶着风雪,回首看向朱樉。

  “二叔,大明的天不会变的,你且放心。”

  “莫要担心,莫要不安。”

  “此间天地定能日月永明!”

第三百三十三章 圣人有错

  时值寒月,京郊西南方去地三十里的大胜关(大胜港),被秦淮新河一分为二的关口,一伙刚刚忙碌完的力夫聚在四处漏风,却放置了一个炭炉供暖的草棚里面。

  “日月不见,天无斗光。”

  “你们说这场雪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停下来?”

  力夫中为首的一人,目光深沉的向着只有了几层茅草和芦苇席搭起来的草棚外的落雪。

  这些力夫都是同出于大胜关附近的村子里的百姓。

  大胜关最早可追溯至宋时,当时的朝廷再次建造烽火台,设立巡检塞。而后,前元增设水驿,取名大城港,有着连通长江南北货运的作用。

  等到了至正二十五年,明军在此设伏,一举击败了陈友谅征讨而来的数十万大军。也正是因此,朱元璋才将此地更名为大胜港。历来都是应天城的江防上游的要塞以及货物中转的重要港口之地。

  资源流通的地方,人口便会聚集的更多。

  大胜关周边的百姓,平日里在家耕种田地,空闲时就会到大胜关来做力夫的活计,为家中多挣些钱钞米粮。

  原本,往年冬天因为节庆的原因,大胜关都是接受来自长江上游各地运送过来的货物,虽然频繁,但量也不算太多。

  只是最近十来天,大胜港都是停船装货,每日都有无数的粮草物资被发往长江上游,却依旧频繁。

  和领头力夫同出一村的另一人长叹一声:“整整十天,这雪就停了三天,昨天好不容易停了半天,一晚上就又开始下去来了。”

  又有人轻叹道:“不然朝廷为啥要在咱们大胜关发那么多的粮草出去,肯定是上游的府县也都遭了灾。”

  “陈大哥,我家有在京军当差的亲戚,他都说了,朝廷这一次连他们京军都用了。这灾啊,怕是不小,咱们这些人现如今不过是讨个活口,多挣些钱。可要是灾情一直不能好,咱们这些人会不会有事啊。”

  便是仗着家中有在京军当个小旗官的亲戚的力夫开了口,脸色颇有些忧虑的看着被称为陈大哥的领头力夫。

  陈胜站起身,拿起一旁的铁锹铲了一铲最劣质的煤炭送进了火炉里。

  原本橙黄色的火焰,一瞬间就变小了很多。只是很快,一道道火红的光亮就从煤炭下来钻了上来,很快的就将刚刚放进去的煤炭给点燃。

  陈胜走到了草棚门前,探头看了一眼外面还在搬运粮草货物的其他村力夫们,随后转过身,看着自己村子里到大胜关上来的力夫们。

  他就站在草棚的门下,忽的压低声音道:“昨日我家那该死的婆娘,花了三十文钱去庙里上香。庙里面的大主持私底下和我家婆娘说,这雪啊,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了!”

  “啊?”

  “这雪停不了了吗?”

  “那得要下到什么时候啊……”

  一时间,草棚里的力夫们皆是面露惶恐。

  他们虽然有着在大胜关上做事的路子,能赚些钱粮可家中的田地才是根本的东西。

  要是这场雪一直下下去,等过了冬来年开春之后,指定是要发水的。

  那在京军有个亲戚当小旗官的力夫蹭的一下站起身:“陈大哥,嫂子是去哪座庙上的香?”

  陈胜应了声:“就咱们村南边罐子山上的寺庙。”

  那有亲戚在京军当小旗官的力夫脸色立马变得煞白起来:“这座庙可是灵的很,主持都说了这场雪不会停,想必是会成真的。”

  “这可怎怎是好啊……”

  “明年咱们村子的田指定要泡水了!”

  “还田泡水?咱们村子说不准都要被长江里头涌上来的水给冲了。”

  “那咱们怎么办啊?”

  “这老天爷到底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就在咱们江南下这般大的雪?”

  “……”

  一时间,草棚里七嘴八舌的乱糟糟一片,人人都面露不安。

  他们没了大胜关的力夫活计,还能在家里耕田养活一家老小。可要是连田都没了,房子也没了,那一家人就灭了活路。

  陈胜看到同村的力夫们都不安了起来,脸上便带着深沉的哀叹:“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说不定是老天爷觉得咱们江南该受这个灾,所以才会降下这场雪。”

  这话就像是此刻在火炉里被烧的通红的煤炭,忽然被人给夹起来丢进水盆里,然后整个水盆都像是炸开了一样。

  顷刻间群情激奋。

  “我们又做错了什么,老天爷要降下这场祸事!”

  “这又不关我们的事,凭甚要我们受灾啊。”

  “我家每旬都要上山上香,最虔诚了,我家不该受这灾。”

  “我们没做错事!”

  “……”

  “定是官府做了错事,才会招致这等天灾降下!”

  忽的,也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嗓子,然后整个草棚里都安静了下来。

  站在草棚门下的陈胜更是冷哼一声,瞪眼训斥道:“大胆!你不要命了?不要命,也别连累的我们溅了一身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