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67章

作者:南希北庆

  “你。”

  “行了。”

  富弼打断了他们二人的争论,“无论如何,要是我们能够及早想出应对之策,便无今日之事,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事到如今,他也已经反应过来,其实张斐就是笃定他们会等着自己先出招,结果他不出招,而是还跑去告状。

  愿赌服输。

  吕公著问道:“富公对此怎么看?”

  富弼先是瞧了眼文彦博,沉吟半响,“王介甫说得很有道理,公检法都已经管控住熙河地区,要回羁縻制度的话,就得先将公检法给撤出来,但这根本就说不过去,也不合常理。

  原本我认为维持现状,就挺好的,也不是那么紧迫,暂时不需要改动什么,但如今看来,这也是不行的,如今那边跟西夏的冲突如此频繁,如果公检法无非给予约束,情况可能真的会进一步失控的。”

  吕公著道:“但是那边全是吐蕃人、党项人,若是任由他们进出中原,可能会危及中原的安定。”

  富弼道:“以前采取羁縻制度,那是因为两地的制度、法律,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朝廷也难以管控,但如今大家同在一个制度下,又是同一部法律,其中风险自然也降低不少。”

  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富弼就是暗示,张斐的建议是最为合理的。

  但问题朝中大臣还是反对居多,这不就让张斐得逞了吗?

  不能这么干呀!

  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那怎么办?

  以前要是这种情况,往往是要拖很久,吵很久,但是今时可不同往日,边上有一个大庭长,正拿着鞭子,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赵顼更是将话说得非常明确,你要是解决不了,就让大庭长来解决。

  别拖。

  朕要的是解决方案。

  但那些反对的人,又拿不出一个具体方案来,就知道一个羁縻制度,问题是羁縻制度,就没法用在熙河地区。

  人家吕大均、范镇是来上诉,结果你们给出的答案,就是将他们两个给解决,那确实没有问题。

  文彦博也是心力交瘁。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烦他们争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开会议,张斐的建议才是最佳的方案。

  羁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税,还得给钱,如今有了公检法和税务司,多个人,还能多收一份税,有什么不好的。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家都愿意向你交税换取户籍,天可汗都没有做到这一步,你还要什么自行车,中原很多拿着大宋户籍的百姓,特么都不愿意交税。

  你们要是挪不开面子,那就我来做。

  十几个宰相,想不出个办法来,还要让大庭长在做主,这不是笑话吗?

  文彦博现在也很恼火,他当初就是稍微放一点风声出去,结果朝中屋顶都快吵翻了,现在好了,弄得大家下不得台。

  跟他们混,是真心没前途。

  干!

  理他们作甚。

  最终,他们一番合计,就还是采纳了张斐的建议,但比张斐说得肯定是要复杂很多。

  首先,之前发放的临时熙州户籍,全部改为大宋户籍。

  同时规定缴足五年过税,期间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将给予一种临时户籍,这种户籍可以来中原做买卖,但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入仕,最多只能担任皇家警察,或者当兵,如果有立大功,那倒是提前给予户籍,否则的话,必须缴足十年,才能够得到与中原百姓一样的大宋户籍。

  其次,就是对于熙州的规范,熙州还是要对外开放,但当地官府必须要给予进入熙河地区商人的书面牒文,方便公检法执法,同时规定,外商在熙河,也必须遵守临时法,一视同仁,但是他们都只能止步于熙州,如果要想要进入中原,还是必须通过向当地官府申请,而且他们还制定了相当严格审查制度。

  比如你要来京城,熙河答应没有用,必须还得京城答应。

第七百九十五章 这才是第三把火

  如丧考妣。

  当朝中大臣们得知政事堂最终还是采纳张斐的建议,人人皆是如丧考妣,仿佛这天都已经塌了下来。。

  这第三把火到底还是让张斐给点上了。

  这都没有挡住?

  到底是为什么?

  而文彦博也在自我反省,事到如今,他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在瞎折腾,还弄得自己颜面尽失,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权力吗?

  可最终不还是政事堂来做决策吗。

  反倒是之前,如果张斐在殿上提出这些建议,那可能真是会影响到政事堂的权力。

  也可见其实权力一直是在他们自己手里。

  嫉妒吗?

  那也不可能,因为如果对象是张斐的话,早就已经过了嫉妒的时候,人家二十多岁,可就是一代宗师,而这恰恰是文人最为嫉妒的东西,至于说大庭长么,文彦博早就知晓,张斐迟早是要当大庭长的,这没啥可嫉妒的。

  党争吗?

  争个毛线。

  如张斐所言,京城一共两庭长,那赵捇故潜J嘏烧獗叩模溆嗨痉ü僭保捕际撬堑暮糜眩醢彩潜咭裁挥兴蹈枵澎程嘀С郑澎尘凸录夜讶艘桓觯褪窍氲痴裁徽馓跫 �

  那是因为这个建议不被他认可吗?

  可最终还是以张斐的建议为基础,制定了这个政策,如果真的完全不被他们认可,也是不可能妥协的。

  思来想去。

  文彦博渐渐想明白此事的本质。

  其实就是时代变了。

  以前如这种事,肯定就是双方不断地争论,因为以前的权力,是比较分散的,而且大家更愿意指出对方政策的问题,而不会轻易拿出自己的政策。

  因为这种事一旦出问题,责任可是不小。

  但现在可行不通了,这权力划分的非常清楚,你不解决那就是你的问题,没有完美的政策,所以政事堂必须得权衡利弊,而不是挑三拣四。而且节奏,明显在变快,有问题就得马上想办法解决,这更考验宰相的决策能力。

  而这恰恰是以前大宋最为欠缺的,大家还是非常习惯于那个慢节奏的政治生态。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他们不大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甚至内心是非常抵触的,而不是在于政策的对与错。

  他们以前的治国方案,也不太适用于当下的制度,但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导致每件事,到他们手里,就变得很拧巴。

  而张斐的每个建议,其实是非常符合当下的制度,也因此触碰到他们内心中最为柔弱的部分。

  不是嫉妒,而是因为自尊心。

  就好比你非常擅长跳远,结果不是你跳不过别人,而是大家都更爱看跑步,大家也都改跑步。

  这内心肯定是非常失落,但根据人性,不会轻易妥协,肯定还希望证明,跳远更好看。

  然而,更令他们失落的还在后面,这刚刚完善户籍制度,最高皇庭就熙州一案给予了最终判决。

  认定熙州商人的这种行为,属于无罪。

  同时,最高皇庭还建议熙州官府只需广发通告,告知那些商人,西夏如今是严禁与熙州贸易,如果再去西夏贸易,其中是有非常大的风险,如果你一定要去,那你就得自己负责。

  若无特殊理由,不能禁止熙州商人前往西夏贸易。

  只能建议,不能禁止。

  政事堂瞎折腾半天,瞻前顾后,受尽屈辱,好不容易,才推出这政策,其目的还就是要限制此类行为。

  要不是吕大均他们说,边境非常混乱,他们也不会这么紧迫。

  结果你小子就只花了一夜,然后就给出一个与我们政策相反的判决。

  这反差真是!

  你这是在成心羞辱我们吗?

  还是说,这才是你的第三把火?

  关键,你这判得也没有道理,怎么就不违法了?

  包括富弼都有些懵逼,于是派人将张斐请到立法会来。

  “大庭长,请恕老朽愚钝,不知你这判决,是基于何种理由?”

  富弼是既虚心,又好奇地问道。

  文彦博、司马光、赵挕⒙拦且捕荚诔。且彩浅渎Щ蟮乜醋耪澎场�

  张斐神情严肃地回答道:“回富公的话,我这是基于法制之法。”

  “是吗?”富弼问道:“愿闻其详。”

  张斐道:“首先,政事堂刚刚颁布的户籍制度,并未有明文禁止这种行为,我的判决并不违反朝廷的制度。”

  “这是谁说的。”

  文彦博立刻反驳道:“上面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外商也必须遵守临时法,出入熙州,亦需要牒文,虽然目前只是西夏单方面禁止与我国贸易,而我们并没有禁止,但是身在熙州的商人,若要去西夏贸易,也是需要牒文的。

  官府可以以此为由,禁止商人进入西夏贸易,而在你的判决中,却说什么若无必要理由,是不应阻止商人进入西夏贸易的。”

  他们可也是非常精明的,因为当下朝廷也没有决定,要禁止与西夏贸易,关键就连文彦博也认为,不应该禁止,西夏要禁止,那我们也禁止,那成什么了。

  但现在是熙州商人跟西夏边境的守军打了起来,这很可能就会引发战争,他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那么如何限制,就想到这牒文,我不给你通过,你再要进入,那你就是违法,如此就可以进行限制。

  可是张斐的判决却说,除非你有必要理由,比如说,对方是细作,亦或者在本土违法,等等,否则的话,就不应阻止,在这个判决下,官府是不能轻易禁止商人进入西夏贸易,你没有充分理由,商人就可以起诉你,这可是大庭长说得。

  你这不是专门跟我们反着来吗?

  张斐道:“我方才已经说过,这是因为法制之法的理念。众所周知,熙州财政,完全是依靠贸易在支撑,否则的话,朝廷每年将要支付数百万贯的财政,而西夏更是与熙州贸易大户,换而言之,任何限制与西夏贸易的行为,都会伤害熙州百姓的利益,从而导致连累国家的财政。”

  赵捦蝗坏溃骸叭思衣劳コぁ⒎都觳斐だ葱牛凳怯捎谥贫群吐煞ú煌晟疲识旆ú缓霉芾恚阒翱梢彩钦饷此档模⒏崭胀晟普夥矫娴闹贫龋阏飧雠芯瞿训啦换嵊质沟梦踔莼释ノ匏蚀勇穑俊�

  “不会。”

上一篇:港岛家族的诞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