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55章

作者:南希北庆

  苏辙笑吟吟道:“此话怎讲?”

  张斐笑道:“我可是听说,苏检察长最近几年在西北杀疯了,那些将军可是怕得紧啊!”

  张斐在的时候,他跟元绛一直保持着秘密沟通。但他走之后,苏辙可不管你们这么多,只要让他们查到证据,必然是不留情面,许多地主、贵族都被苏辙给干趴下了。

  苏辙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之所以害怕,那是因为他们心里有鬼,而大庭长却让他们自己举荐司法官员,这更会助长他们的气焰,也会破坏公检法的名声。”

  张斐诧异道:“苏检察长已经知道了。”

  一旁的蔡卞嘿嘿道:“如今贸易通达,这消息很快就传来了。”

  张斐耸耸肩道:“但是这能怪谁。”

  苏辙问道:“此话何意?”

  张斐道:“我大宋数十万禁军,可最有战斗力的,就是他们这几只西军,如果我们轻易破坏如府州那种制度,会不会影响到西军的战斗力?这都犹未可知,而西军的战斗力,又影响到国家安全,可在充分证据之前,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

  苏辙道:“那就不要在边州推行公检法,让他们这些武将来推举司法,这难道就不会破坏司法制度吗?”

  张斐道:“可事实证明,目前文官使坏的比较多。”

  苏辙道:“但也是文官建立起公检法的,而且,我认为,在边州推行公检法,其实更有助于边防,若是在战争时期,公检法能够稳定住后方的民心,武将可以专心于战场。”

  张斐道:“但是那些武将是有私心。”

  苏辙道:“所以,大庭长不认为这是一种纵容?”

  张斐笑道:“苏检察长应该记得,我们初到河中府时,我对很多行为都是非常纵容的,凡事都得一步步来,这也是我的办事风格。”

  苏辙道:“可我就担心,他们会破坏公检法的名声,正如大庭长所言,这公检法建立起来非常困难,但要破坏它,却又非常简单。正是如此,我们这些年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突然道:“还是说大庭长这么做,是另有目的。”

  这家伙真是一点没变。张斐笑道:“苏检察长认为,我这么做会有什么目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苏辙疑虑地瞧了眼张斐,笑道:“这谁知道呢,就如同当年谁也想不到,私盐会如洪水一般涌入西北,凑巧又解决了这盐债危机。”

  张斐立刻道:“这私盐跟我可没有关系。”

  苏辙却没有纠结,而是转移话题道:“不知大庭长这一路巡察下来,有何看法?”

  张斐点头道:“非常好,我甚至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苏辙又道:“但其实只是虚有其表。”

  张斐问道:“此话怎讲?”

  苏辙道:“百姓是过得比以前好,但家里并不殷实,而官府则是依赖于债务,仓库里面也并没有多少存粮,稍有风吹草动,这情况可能就会急转直下。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熙河拓边。我们应对的其实并不从容。”

  张斐笑道:“这种情况很快将会得到改善。”

  苏辙好奇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相信苏检察长也听说了粮食署和漕运改革的消息。”

  苏辙点点头。

  张斐道:“这番改革,会减轻西北的压力,因为粮食署是用采购的方式,去满足京城所需,显然去江南购买粮食要更为划算。

  而西北的税政将会走向钱币化,等到税币与盐钞对接后,西北可以用盐钞上缴税钱,不需要将大量的粮食运到京城。

  如此一来,官府的粮仓将会马上充盈。”

  苏辙却是一惊,“这么做不是为了与西夏开战吧?”

  张斐一拍脑门,“苏检察长,这府库不充盈,你怪边疆战事,朝廷想办法让府库变得充盈,你又认为是在为打仗做准备。

  这番改革,主要是为了优化,节省损耗,就仅此而已,就朝廷那氛围,近几年都不可能对外用兵,不信你可以写信问问司马学士。”

  苏辙狐疑地打量着张斐。

  他跟张斐也算是老搭档,知道张斐这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对于张斐此行,他是很怀疑的,因为张斐是瞒着他们,直接先去延州,再去熙州,然后折返河中府。

  可见张斐此行的重点是边镇,虽说他有理由,是去推行公检法,但他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让那些军阀自己举荐司法官员。

  这么简单,还需要你大庭长亲自来,朝廷下道政令就行了。

  他也知道西夏国内的情况,他对此是非常担忧,他不认为西北已经富裕到,能够西夏干一仗。

  其实最主要的是,他非常珍惜西北改革的劳动成果,因为这是他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眼看着百姓生活慢慢变好,就不愿意再大动干戈。

  正当这时,忽闻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声。

  蔡卞立刻命人去查看,片刻,那人就回来,原来是百姓收到风声,说是大庭长来了,故此都赶了过来。

  没有办法,张斐只能来到外面。

  “呀!真是大庭长。”

  “大庭长!”

  见到张斐,百姓立刻是激动地叫喊起来。

  虽然苏辙在西北名声非常大,但是在河中府,张斐始终是灵魂级别的人物。

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庭长

  要真说起来,张斐在京城的日子可是多过他在河中府的日子,他也是在京城首次提出法制之法的理念,但是京城的百姓对张斐,并没有这种感情。

  这都是利益决定的。

  虽然公检法给京城百姓带来许多好处,但不是在短时日内,就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给拉出来。

  京城的百姓更多是看到张斐从一个小珥笔慢慢成长为庭长、检控官,在很多人心里,张斐更多是在为个人的前途奋斗。

  但是对于河中府的百姓而言,张斐就是他们的大庭长,因为张斐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拉出来,这个位子是谁也取代不了的,即便苏辙表现的非常出色。

  而面对乡亲们的呼喊,张斐也是非常亲民的来到门前,想跟他们聊聊近年来过得怎么样。

  可是乡亲们嘴里全是八卦。

  大庭长,你为什么不长胡子?

  大庭长,你的夫人没有来么?

  大庭长,听说你回京之后,没有升官,是不是?

  大庭长,那临时法是你写得么?

  饶是能言善辩的张斐,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但他心里却是非常高兴的。

  这证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因为没有人找他诉苦。

  其实哪能不苦,到底张斐给河中府带来的吏治清明,而不是提高生产力,使得财富真正意义上变多,但是较之以前,这河中府的百姓,已经是非常满意现状。

  从古代的角度来看,这已经是无与伦比的太平盛世。

  直到正午时分,张斐才回到屋里,蔡卞也已经让人备上午宴,为张斐接风洗尘,苏辙当然也留下来作陪,但主要是因为他跟张斐的谈话尚未结束。

  “听闻立法会规定税币发行量不能超过朝廷的储铜和绢。”苏辙突然向张斐问道。

  蔡卞瞄了眼苏辙,心道,苏检察长还真是执着!

  上回私盐,虽然救得官府一命,但是在苏辙看来,这就是一个教训,不能再这么下去。

  张斐笑道:“苏检察长是指盐钞吧?”

  苏辙点点头道:“目前尚未法律规定盐钞的发行量,都是官府与解库铺商量着办,但事实证明,他们是有可能狼狈为奸的。”

  张斐道:“用不了多久,税币也会打破立法会的约束,将由三司与解库铺来决定,在我来之前,三大解库铺为了满足百姓所需,刚刚从三司那边借去了一百万贯。”

  蔡卞惊讶道:“解库铺从三司手中借一百万贯?”

  张斐点点头。

  苏辙更觉不可思议,“立法会没有管吗?”

  张斐道:“解库铺是有抵押物的。”

  苏辙皱眉道:“但是这么发下去,不会出问题吗?”

  “如果发多了,一定会出问题。”张斐道。

  苏辙静待下文。

  张斐又解释道:“但是现在朝廷的财政要求,就是节省不必要的损耗,刺激财富增长,从而做到国富民富,而事实已经证明,纸币能够有利于百姓和朝廷的,这一点你们应该也感受到了。”

  蔡卞点了点头。

  他其实是支持这种政策的,但苏辙始终对此有很深的疑虑,他认为应该赶紧见好就收。

  张斐又向苏辙道:“当然,苏检察长所担忧的也非常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这并不复杂,就只是两个选择而已,你是想要得到更多,还是想要过得更稳。”

  苏辙道:“后者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纸币只是解决交易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更加便于发现贪官污吏,而不是真正做到财富的增长。”

  张斐道:“以往百姓家里只能养两三只鸡,而如今他们正是因为有所余,故此他们能够养四五只鸡,七八只鸡,这算不算是财富增长?”

  苏辙道:“这只是微不足道。”

  张斐道:“再过几年,可能就是几十只,上百只。商人、地主可以用钱来生钱,其实百姓也可以,但前提是让他们有所余。”

  “有所余?”

  蔡卞仔细回想了一下,点点头道:“老师说得是,外面的市场上,许多百姓就是这么慢慢变得更加富有。”

  苏辙也是沉思不语。

  张斐道:“反正朝廷现在的政策,就是希望国富民富,这不是一个坏主意,我们不应该去否定这个想法,而是应该给予努力和支持。

  如果我们不选择这条路,那么下一个选择,也绝不会是苏检察长所认为的那样,肯定就是国富民贫。

  就好像历朝历代那样。”

  苏辙听得双目一睁,又沉思许久,忽觉豁然开朗,不禁苦笑道:“你说得对,即便不这么做,也绝不会是我认为的那样。”

  张斐笑道:“相信盐钞,认可盐钞,努力让它变得更好,因为盐钞确实能够让国家和百姓变得更好,而没有盐钞,也就只是不会变得更加糟糕而已,而不是不会变得糟糕。”

  苏辙呵呵笑道:“大庭长还是这么擅于说服他人。”

  张斐笑道:“不是我擅于说服他人,而是我知道,治国之道,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始至终,我们的后面都是悬崖。”

  苏辙稍稍点了点头,又问道:“公检法在其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

上一篇:港岛家族的诞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