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171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或许也是受到了孝陵流言的影响。

  一顿胡思乱想之后,朱允炆直感觉精疲力尽,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没有帮手了。

  信赖的表哥,依赖的先生都这样了,他还能如何。

  “殿下,娘娘说是该用晚膳了。”一名宫女躬身万福,对着朱允炆说道。

  “本宫没胃口,吃不下。”朱允炆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现在的朱允炆,哪还有心情去吃饭啊。

  “这……”宫女有些不知所措。这般回去,少不得挨一顿训斥。

  “本宫说吃不下,你是听不到吗!”朱允炆见宫女并未离开,随即就大声呵斥起来。

  他本就极度的压抑,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般。

  平日里的皇孙殿下朱允炆,都是儒雅随和,这等暴怒的神色宫女何时见过,立即被吓退了好几步,然后躬身行礼后离开。

  看到宫女离开,朱允炆这才停歇下来,有些泄气的继续躺在院子里,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西边的斜阳。

  此刻的斜阳,已然不再刺眼,朱允炆就这么看着它,缓缓的落下去。

  “本宫不是说了,本宫不吃,你是想要挨板子不成!”

  “娘!你怎么来了。”

  没过多久,朱允炆听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他以为是宫女去而复返,就下意识的大声呵斥起来,然而转身看去,却是母妃来了。

  宫女跟着吕氏后面,听到呵斥声,不由一个哆嗦,有些害怕。

  吕氏很漂亮,身材妙曼,但从容貌上,只有约莫二十多岁,完全看不出,已经生育了六个孩子。

  没错,现在的吕氏,已经给薨逝的太子朱标,生了三男三女。

  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洪武十八年出生的朱允熞,洪武二十四年出生的朱允熙。

  还有洪武十二年出生的朱宝琴,洪武十五年出生的朱倩雪,以及洪武二十一年出生的朱梦洁。

  朱元璋定下的子孙取名规则,却是没有饱含女子,所以女子在起名上,比较随意一些。

  自朱允炆开始的十四年期间内,吕氏大约两年多便为朱标诞下子嗣,从中可以看出,朱标对于吕氏的宠爱,是很高的。

  其实就朱标个人而言,对于朱允炆和朱雄英来说,和朱允炆的感情要更加深厚一点。

  最为重要的便是,朱雄英一直都跟着朱元璋还有马皇后生活去了。

  朱允炆则是一直在朱标的身边。

  能够成为太子次妃,吕氏的家境虽然放在京师的顶层圈子不算什么,若是放在地方,也算是一方大员。

  在吕氏成为太子妃后,他的父亲也从从七品提拔到了正五品,而后吕氏转正为太子妃后,更是再次提拔到从三品的文官。

  只是吕氏的父亲并不在京师,而是在地方上担任布政使司参政。

  这个官职可不算小,对标后世已经接近副省级别,是手里有实权的,只是到现在的大明京师,王公贵族扎堆的地方,就显得不怎么起眼。

  地方官员和京师差一品,在京师是如同正四品级别,像这个级别的大臣,死在朱元璋手里的也差不多破百了。

  吕氏自小也算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见到儿子这般异常,立即明白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先下去吧。”吕氏对着宫女太监们吩咐道。

  待周围无人后,濒临崩溃的朱允炆再也忍不住,走上去抱住母妃,开始哭泣起来。

  人在最为脆弱的时候,才会发现父母才是自己心中真正的避风港,朱允炆也是如此。

  吕氏没有说话安慰,只是轻轻的拍打着朱允炆的后背,就像是小时候一样。

  良久,朱允炆这才停止抽泣,吕氏不急不缓的拿出手帕,为朱允炆擦拭泪痕。

  待一切完成后,吕氏这才轻声问道:“和娘说说,是受到了什么委屈嘛。”

  听到母亲的声音,朱允炆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开始缓缓讲述,关于自己和表哥李景隆,黄子澄的猜测。

  还有关于大哥朱雄英,所联系发生的一切。

  听到当年的朱雄英竟是没死的消息,吕氏眼中闪过震惊。

  死而复生这等事情,委实是太过于夸张,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当朱允炆说出,自己通过调查,知道孝陵的一些情况后,吕氏也就明白。

  假死这种事情常有发生,虽然朱雄英这事有些离奇,但至少不算是复活,能达到接受的范围。

  关于孝陵陵墓的事情,吕氏当然知道,甚至比朱允炆知道的版本还要多。

  作为目前的太子妃,吕氏每天的生活,除了日常习练琴棋书画外,其他时间基本上就是在后宫里,和诸多嫔妃一起聊聊八卦,逛下后花园这样子。

  后宫还会举行一些庭会,或者会从宫外请一些人来表演唱戏,供妃子们平时消遣。

  虽说后宫很多嫔妃,都属于吕氏的长辈,是陛下的妃子。

  但实际上太子妃的地位,远远要比普通的嫔妃来得高一些,吕氏在后宫过得还很是滋润的。

  虽说有厚厚的宫墙,好像有一种笼中鸟的感觉,但其实上作为大家闺秀,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仅仅便是如此,就让你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吗。”

  听完儿子朱允炆的话后,吕氏不过沉吟一番,就出声说道。

  “娘,可是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朱允炆垂头丧气的说道。

  吕氏道:“曾经娘生下你的时候,也只是你父王的侧妃,当初你都不是嫡子。”

  “你再看看如今,陛下已经亲口宣布你为太孙,只等九月册封,如此看来,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一时的失去,不代表永久的失去,娘当年也是这般走过来的,再者说了,这事最终如何,还不知道呢。”

  “现在别说你大哥还未进宫,哪怕是进宫了,陛下也不可能马上就册封太孙。”

  “你大哥在野十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哪能像你这般每天都有大儒教导,识不识字都是两说。”

  “大明的皇帝,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上的,其中更是关乎到天下的兴盛,现在你连人面都没见到,就如此意志消沉,简直是太让为娘失望了。”

第163章 :吕氏的高明手段

  对于争宠这回事,吕氏有足够的经验可谈,在吕氏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唯有宠爱才是真的。

  虽说在各方面,如若朱雄英真的回来了,自家儿子在各方面都没有优势,但即使他真的被册封太孙又如何。

  有一件事,朱允炆不知道,吕氏却是心里极为清楚。

  当初的朱雄英,可是犯了心病而亡,此病无药可救,唯有苟延残喘。

  在那个时候,吕氏也曾帮忙寻医问药,得知这样的病症,活不过二十,或许有法子可以拖延,但绝对无法根治。

  便是现在的朱雄英回来,年岁不过十八,还有多久可活?

  算他长久些,也终究是个短命鬼,到时候兄终弟及,皇位不还是要轮到自家儿子的手上嘛。

  假若,现在外面传言的朱雄英,没有先天心症,那便就是假的。

  当初这件事,在太医院可是到知晓得清清楚楚。

  如此算来,真的朱雄英活不长,假的朱雄英,也无法登基,即便能欺瞒过陛下,还能堵住这天下悠悠之口不成。

  这般自家儿子,从一开始,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朱允炆听到母亲吕氏的劝说,神色微微振奋,可是随即又叹息说道:“皇爷爷的心里,现在已经没有我了,便是朝堂中的事情,也很少让我插手,只是让我好好读书。”

  “皇爷爷时常出宫,便就是去看望大哥,曾经大哥如此受宠,这般回来,我哪能有丝毫希望。”

  “先生和表哥都已经妥协了,便是我一人,也只是孤掌难鸣。”

  现在的朱允炆,是真的已经绝望了,就连他的心腹黄子澄先生,几乎都算是表明了态度。

  表哥李景隆更不用说,就差没明的告诉自己,皇位的事情,不用考虑了。

  本来就没什么势力可言的朱允炆,连一点寄托都找不到。

  今天母妃吕氏要是不过来,他都准备认命了,到时候希望能得一个好的封地,当个藩王老老实实过日子吧,但愿大哥不要削他。

  “陛下尚在,势力大小,没有任何的区别,你皇爷爷的性子,你在身边跟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清楚吗。”

  “便是朝堂上的文官,都向着你又如何,不过是被陛下再杀一轮罢了。”

  吕氏冷静的分析道,她虽身处后宫,不问政事,但对于朝堂上的一些风向,大概还是了解的。

  比如某某大臣被诛杀,某某大臣被灭门,这样的大事情,宫里还是很容易知道。

  朱允炆听到这话,不由反驳说道:“可是,当初父王薨逝的时候,皇爷爷曾经在我和四叔之间犹豫立储,最后还是刘三吾先生,力挺于我,皇爷爷这才立我为太孙。”

  吕氏冷笑一声,说道:“什么叫力挺于你,陛下当时根本就无选择可言,燕王再是如何,都是排行老四,论长幼传承,怎么也轮不到他。”

  “陛下之所以召群臣于东阁门议立储君,甚至率先提出燕王,只不过是借群臣之口罢了。”

  “真要立下燕王,首先便得废除秦王和晋王,这般才叫名正言顺,你觉得可能吗。”

  听到母妃吕氏的分析,朱允炆恍然大悟,他一直认为自己能够得立太孙,是因为文臣们的力挺,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己早就被确定了。

  立与不立,完全在皇爷爷的掌握中,并不是文臣可以干涉的。

  “可是娘,现在我该如何做呢,难不成就坐以待毙吗。”朱允炆疑惑的问道。

  怎么去竞争,这个才是关键,眼睁睁看着属于自己的皇位溜走,就好像煮熟的鸭子飞了一般,这如何能够甘心。

  吕氏闻言,微微一叹:“怪你父王去得太早,若是你父王尚在,为娘就能保证,便是你大哥真的回来,皇位也只能是你的。”

  说出这话,吕氏还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真的有把握。

  若是陛下去世,太子朱标即位,吕氏贵为皇后,完全有能力抑制住朱雄英。

  从情感上来说,朱标和朱雄英的关系,远没有与朱允炆来得亲密。

  到时候吕氏也有很多的法子,可以去质疑朱雄英的身份。

  就怪这一切,实在是太过于巧合了,六十多岁的陛下身体健康活得好好的,不到四十的太子,突然就病逝了。

  本来儿子即位问题也不大,都立下太孙位。

  恰好碰到朱雄英回来,还是陛下从小带大的,吕氏已经可以猜到,曾经定下的九月册封,已然是不可能了。

  朱允炆听到这话,心里头也有些委屈,父王为何这般早就去了呢,留下他们娘俩,实在是孤苦伶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