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574章

作者:枫渡清江

  “所以,我已经离开了几年,也不好说现在的大明京师是怎么样。”

  “但无论如何,即便是我之前看到的明国京师,也比佛罗伦萨更气派巍峨乃至富足,你完全无法想象,那些人穿的有多华美,举止有多优雅,简直就是天界!”

  利玛窦说后就冷冷一笑道:“可笑的是,佛郎机的海盗竟狂妄的一度以为自己能奴役这样的国家!还数次想要屠杀在自己殖民区的明国人,以试探这个国家的底线,想知道明国是不是真的虽然庞大,但不过是没有獠牙的食草之物,而能够步步蚕食掉?”

  “结果,他们就因为屠杀明国人而自己先被明国消灭掉!”

  伽利略听利玛窦这么说后,更加神往,便不由得说道:“真希望能快点到达他们的本土去看看。”

  “利学士,钦差有令,让你们准备好换船,待会要改乘蒸汽轮船去缅甸。”

  这时,固安伯陈昌言的家生倭奴走了过来,对利玛窦吩咐了一句。

  利玛窦听后点了点头。

  伽利略这时不由得问道:“请问什么是蒸汽轮船?”

  这家生倭奴回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你们到时候看看就明白了。”

  翌日。

  伽利略和利玛窦就看见了船身绘制有祥云图案的大明蒸汽轮船。

  巨大的两烟囱高耸入云,冒着浓烟,铁壳船身高的更是让人望断了脖子。

  利玛窦和伽利略仰着头,跌跌撞撞地攀栏踏梯地来到了甲板上,然后就都四处张望了起来,似乎希望看见这铁壳船能够行使还在海洋上的玄机。

  不只是利玛窦和伽利略非常好奇,就连作为大明本国贵族与官僚的陈昌言和范谦也都对此非常好奇,然后,这四人就八只眼睛都在接下来盯着在锅炉面前添煤的师傅。

  “几年不回来,没想到国朝竟日新月异到这个地步,竟有了这种吃石炭就能在海上飞速行驶的铁壳船。”

  陈昌言这时就不由得对范谦说了一句。

  范谦也点了点头,不禁喃喃自语道:“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时,在一旁副船督言道:“据闻是大明中央商行下面的轮船制造局根据蓟国公家二公子所造蒸汽机发明出来的。”

  陈昌言听后道:“倒是一直有听闻蓟国公家的二公子和赵都堂的侄子一直在将作寺研制蒸汽机,没想到这几年过去,蒸汽机我倒是没看到,却看到这铁制吃煤的大船。”

  伽利略这时也不由得低声问着利玛窦:“什么是蒸汽机?”

  “据闻是一种可以依靠蒸汽产生的动力而做功的机器。”

  “这里面涉及到他们明国人早已知晓的热力学,我正准备翻译这些知识,且准备让我们西方人也尽快掌握这一知识。”

  利玛窦说道。

  伽利略问道:“他们愿意吗?”

  “涉及基础理论方面的,他们不会限制,说是为了人类进步。”

  利玛窦回道。

  伽利略道:“真是开明而富有远见的国度!难怪会在对真理的掌握上比别的国度更先进。”

  ……

  “电的确能生磁,磁的确能生电。”

  “而电所生的磁场,的确是像波浪一样在传导,而都传导的很快,我在想可以以此实现西游里的顺风耳功能,即人可以通过这种电磁效应立即知道千里之外的消息。”

  而此时的大明京师,驸马都尉戚兴祚正与郑王朱载堉以及程大位等权贵和学者型官僚分享着自己的最新研究想法。

  这些权贵官僚们都听得很认真。

  大明现在因为太过于富足和强盛,大量对外扩张所取得的利益,让认购劵的价格一直在涨,而权贵官僚们也因此一个个都富贵的很,也闲散的很。

  因为他们的财富增长已经不是靠地租和以权谋私,甚至也不是靠努力做事得赏银和加官进爵带来的更多俸禄,而是靠分殳大明对外扩张带来的红利,所以现在许多权贵官僚都很淡泊名利,更醉心于探索这个世界所有的客观规律。

  哪怕因此研究几年乃至几十年都一劳无获,他们也不在乎。

  尤其是勋戚宗室,由于朝廷推行新礼,推高了普通汉人的人格地位,再加上普通汉人的经济地位也得到很大提升,让他们很难通过拿出最基本的物质来得到广大汉人即整个天下人的拥戴与尊重。

  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在这些学问上的精进来赢得精神上更大的满足,即所谓天下人更大的拥戴与尊重。

  这也造成他们现在非常醉心于研究各种基础理论。

  不只是他们。

  连许多普通汉人也因为被剥削程度降低和福利保障提高后而导致一个个生存压力减少后,都醉心于各种学问的研究和各种艺术的追求。

  朱翊钧很乐意见到这一现象,且也主动参与,把金银名爵也往这里面投,也就助长了这风气。

  总之。

  如今的大明最幸运的要属于两种人,一种是醉心于研究科学技术的人,一种就是出海为国建功立业或者说为自己打拼的人。

  反而是保守而宁肯只在国内干些普通工作也不愿意出海更不愿意去认真求学的人最亏!

  他们白白顶着汉人的身份,还在各大基建工地上哼哧哼哧的用力气还钱。

  但朱翊钧和他的执政公卿们,没有因此就放弃他们,也还是会因为惠民的治国纲领,而继续恩惠着他们。

  毕竟他们是汉人,他们有天子赋予的自由择业之权。

  所以,大明的国库增加的收入每增加到一定规模,朱翊钧依旧会下旨为这些选择用体力劳动换取收入的汉人增加工钱和医疗与养老上的福利保障。

  这些汉人们因此也更加拥戴朱翊钧。

  “您老也是军户,应该不差钱了吧?”

  “就算您老不出去,又何必再继续这么辛苦的干活呢?”

  兴州中屯卫的任勇刚这天则在去南都的路上,就问起了一他认识且正和几个同伴卸完石头的一老军户。

  这老军户则笑着回道:“我不能白被国家养着,能出点力是一点,反正力气又不要钱。”

第749章 新的执政思想,一反三千年传统思维

  这老人说后,任勇刚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且出神了一会儿。

  而过了一会儿后,他竟主动起身向这老人躬身行了一礼。

  这老人倒是没有看见。

  这是的他已经转过了身,笑着将杠子搭在肩上,向着洒光漫天的朝阳走了去。

  京师。

  这一天,亦是晴日。

  也向着朝阳而去的朱翊钧,正看着金色阳光下巍峨重重的大明宫阙,往侍御司而来。

  侍御司内本就富丽堂皇,在阳光洒进来后,更添华彩。

  朱翊钧在来到这里后,不由得因此驻足一看,随后就坐了自己的帝王位上,身披金光地看向了王锡爵等执政公卿。

  王锡爵、李成梁等执政公卿在朱翊钧来到侍御司后皆站起身来。

  坐而论政已是大明万历朝的传统,所以朱翊钧来后不用再说赐坐,这些执政公卿就坐了下来,开始等皇帝说话。

  朱翊钧虽已年届四十,但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正是春秋正盛之时。

  所以,朱翊钧举手投足间也都有着一个帝王所有的从容之态,而在开始议政时,也是云淡风轻地问道:

  “大明要不要增加负债,适当的寅吃卯粮,这个由元辅提出的观点,诸卿还有没有要说的?”

  原来。

  随着大明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深入,且不再讲究遵循传统的治国思想,而普遍认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行的思想成为治国指导原则后,许多专门研究财政的官僚就开始主动提出许多新的理财观点,有官僚开始主张朝廷应该让适当的寅吃卯粮,即后世所谓的适当提高赤字率。

  而这些官僚认为这样可以刺激消费,利于财富的增长,进而实现进一步惠民的目标。

  换句话说。

  这些官僚希望大明的国库不但不应该有节余,反而还应该适当资不抵债,适当的寅吃卯粮。

  而这跟传统的治国理念无疑是大相径庭的。

  须知,在古代,王朝是否处于盛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国库有多少节余。

  按照传统士大夫的观点,这就一个家庭一样,只要有余财储蓄,才能不担心发生天灾人祸时无法应对,所以在年景好的时候尤其注意要节俭,多积些钱粮,以备度过荒年灾年。

  尤其是在中国这片本就经常会发生各种灾害的土地上,无论是个人和家庭还有整个国家,都是习惯于平时多储蓄,而以备不测。

  甚至,如果谁寅吃卯粮,今天花明天的钱,都会被认为是败家子,是不争气的表现,对于平常人家的子弟则被视为不孝,如果是皇帝,则被视为昏君。

  但现在,因为大明长达三十年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让很多官员开始转变了态度,尤其是高层官僚,由于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多,也就开始一反传统的思维,开始认为在眼下的环境里,应该适当寅吃卯粮。

  这里面,以首辅王锡爵为代表的官僚,尤其推崇这一观点,而希望朝廷扩大债务。

  按照王锡爵的观点,大明朝廷现在的债务还是抵不上收入,每年国库的收入还是在持续增加,还因此为了防止管理国库相关的官员不偷盗挪用,增加了不少开支,浪费了不少财政收入。

  毕竟,这些开支并不对提高生产力有什么帮助。

  在王锡爵看来,与其如此,不如适当的资不抵债,这样还能让天下人因为朝廷欠着自己的钱,又因为看见朝廷还没有足够多的节余,也就因为害怕朝廷收入不能增加不能偿还自己债务,而不得不主动为国多考虑一些。

  “陛下,臣反对!”

  “人素来难以自制,国家亦是如此,一旦寅吃卯粮,将很难控制住。”

  “若今天敢花明年的钱,则明年说不定就敢花十年后的钱,如此下去,真不知道五十年乃至百年后,我大明还有什么钱可花?”

  “何况,天下之利,皆取之于民,而民利若想不耗尽,则必须与民休息啊!”

  礼部尚书郭正域这时首先站起身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左都御史杨俊民这时跟着起身道:“陛下,大宗伯所虑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寅吃卯粮,元辅主张的是适当寅吃卯粮,而不是说就真的不能有所克制。”

  郭正域则反驳道:“虽然说的是适当,但一旦放开这个口子,将寅吃卯粮视为一定程度的可行之策,那就如同在防洪之堤开一个口子,必使人之贪欲势不可挡的增加,如此下去,恐将来大明不但无饷可养兵,无粮可赈灾,更无俸可养士,还会断子绝孙,是杀婴之风再现,以致人伦俱灭,礼乐败坏!”

  “可眼下国财民利增速已变缓,认购劵的价格就是最明显的证据,其涨势已不如从前,可见天下国民财富增长的势头已经快到枯竭的时候。”

  “而臣受陛下与百官信任,忝任元辅,不能不未雨绸缪,避免在将来,这国财民利真的增长见停,只有衰落之象。”

  “如此引起的恐慌,一旦蔓延,将很可能影响国运。”

  “故臣才认为应适当寅吃卯粮,而使我大明之银元劵尽快为天下一统之货币。”

  “这样即便有财政上的山洪,也能有足够大的地方去泄洪。”

  王锡爵说到这里后,郭正域则道:“增长见缓,加大王化力度就是,但不一定要寅吃卯粮,毕竟国不能无蓄,否则不足以应对灾变。”

  “有灾变时,自可再借债,小民遇荒年尚知借贷暂度荒年,国家为何不知此道?”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