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512章

作者:枫渡清江

  李如柏在征剿叛乱倭人的治安战中因立功已成为了一名都司。

  这天在他奉命率兵去严岛町平叛剿匪时,跟着他一起的协守营参将大友广义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叫石田隆景的向导。

  这向导石田隆景本是在这一带海岸活动的浪人,如今已被明军招安,成为了维持治安的藩兵队长,而这时,他就正弓着腰,谄笑着给李如柏指着路。

  因倭人投附大明最多的,就是给大明的权贵官僚当奴隶,所以,倭人们也就大多学会了“老爷”这一称呼,也知道喊人老爷是一种让对方高兴的称呼,渐渐的也就对所有汉人喊起了老爷。

  石田隆景也就在这时称呼李如柏为老爷。

  所谓协守营则是朱翊钧早就下旨让足利义昭组建的一支兵马,协守营主要由倭人组成,职责就是协助明军平定叛乱,早在大明占据九州后就设了此兵马。

  而能成为协守营将领的基本上都是对大明已经非常臣服的大名。

  协守营名义上也算是足利氏的中央军。

  当然,实际兵权是握在大明的官员手里。

  至于毛利辉元等臣服大明的地方大名所编军队就统称为藩兵。

  不过,毛利辉元虽说是臣服了大明,但名义上他是臣服了大明的傀儡王朝——足利王朝。

  而足利氏则对毛利辉元下达了配合大明一起征讨德川氏的命令,故石田隆景虽然是毛利氏的人,但也得听从李如柏的指挥。

  李如柏在听石田隆景如此说后就率兵进入了严岛町,很快,他就看见一群倭人武士正集结在一起,向他杀来。

  李如柏见此忙让大友广义的协守兵先上,而他只带着自己麾下的明军在后面做督战队。

  虽说,大友广义的协守营有采购自大明帝国的精铁甲胄与大鸟铳,可谓装备精良,却在接下来被这些不怕死的叛乱武士打得惨败。

  主要是这些协守营的倭人只敢在远处放铳,不敢冲进去白刃战。

  而不愿意臣服大明的倭人武士基本上都是顽固的抗争者,基本上都不怕死,且悍勇善战的很。

  这些倭人武士只要冲过了协守营的第一波火力网,就直接与协守兵进行白刃战,甚至不惜点燃身上所带的火药包,敢与协守营同归于尽。

  协守营的倭兵自然大多没这份血性,要不然,也不会甘愿做大明的爪牙,而不跟着反抗。

  李如柏只得亲自率领明军进行督战,通过击杀溃逃的协守兵,才止住了这种溃势,逼得大友广义不得不重新组织起官兵,对冲来的叛乱武士进行攻击,倒也利用自身优良的火器,且在明军的火器协助下,止住了这些叛乱武士的攻势。

  但李如柏已自知不能指望这些协守营的倭兵能彻底剿灭叛乱武士,他也在这之后干脆下令撤回了新筑的花云城,而准备向上司请求调更多明军来剿灭这里的叛乱武士。

  同时,李如柏也给自己父亲李成梁再次写信说:“协守营倭人无胆,只能打顺风仗,不敢打逆风仗,防守还可,进击无用,镇压倭人黎庶还可,剿灭倭寇则难,当多调本朝汉兵,不然难以彻底尽剿倭寇,本朝汉兵自贵军重军功后,多敢力战也,何况按旨,在东瀛剿倭战死者,可得永业田五十亩,故敢拼命者不少。”

  ……

  “正好,国朝现在正因为蒸汽机推广而在把大量失业人口吸纳进军队里,多往东瀛派些兵,朝廷是能做到的,国朝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本族百姓。”

  朱翊钧在从李成梁知道李如柏的提议后,就也在侍御司对诸执政公卿说起派更多汉兵去日本的看法来。

  戚继光也跟着附和道:“陛下说的是,而且接下来灭倭过程中,随着大量倭寇被剿灭,势必有许多良田会成为无主之田,也正适合分给立军功的战兵,以加快对日本的王化。”

  朱翊钧颔首:“就当这样,倭人平民就组织起来挖矿,或者移去吕宋、缅甸这些地方开荒!”

  戚继光拱手称是。

  王锡爵这时则奏道:“陛下!虽然现在大明不缺本族百姓,但随着这样外扩下去,再多的本族百姓,也会有不足的时候。”

  “故臣认为,当尽快鼓励人口生育与加强汉化,为此,当严令本族适婚女子必须出嫁,不得再从事风月勾栏之业,青楼之地,皆不得用汉家女侍人,否则当予以查抄!”

  “另外,新教化之地,当去其本土文字、风俗、服饰,彻底移风易俗!加快当地土人汉化,使其同文同轨同衡。”

第680章 毁夷文,烧夷书,要求同文同风

  朱翊钧准了王锡爵所请。

  大明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即由国家开启工业革命,那文明的扩张是在所难免的。

  这就意味着大明是需要更多的本族人口被移出去,才利于整个统治阶级通过工业化汲取更多利益。

  所以,东瀛这边,巡抚杨镐在收到旨令后,对移风易俗的事也执行的更加严格,为此不惜冒着暑热,去巡视各地,监督地方官僚加快对新辟地区移风易俗。

  李如柏也在戚金派来更多明兵后,彻底剿灭了严岛町的叛乱武士,且在进入严岛町后,就开始奉命亲自带人搜集这里的倭文书籍与碑帖这些,然后集中起来予以烧毁。

  “全部烧掉,砸掉!要彻底去除东夷之风!”

  李如柏为此,也一边亲自搜检着各处庙宇书堂,一边喝令着。

  接着,他还严令当地大小商铺都要改为汉名,当地倭人要学习大明官话,换穿汉家衣裳,不从者自然是格杀勿论。

  而没多久,整个严岛町至少明面上已经与内地没什么区别,处处留有文字的地方都是汉字,来来往往的人如果不仔细看身高体态与听其言,也只以为都是汉人。

  同时,严岛町的良田也被重新清丈,分给立功的大明官兵。

  李如柏充军东瀛初期认识的队长江世功,也因为靠李如柏帮助而立功分得了严岛町的三十亩永业田,替其种地的倭人农奴,和他重新签订了租佃契书,而正式从武士农奴成为了他的佃户。

  江世功本人也从普通军户摇身一变,成为了在这里拥有三十亩良田的小地主。

  除了江世功外,其他立功或战死受伤的明军将士都分得了,新辟之地——严岛町的良田,而一个个都因为军功授田成为了地主。

  因靠军功可以授得田地,明军们的确很敢战,也都不怕死,甚至在被做了政治工作后,巴不得战死沙场,毕竟这既会有很大的荣誉,也能让自己后人得到更多的田地。

  而也因为军功授田,整个严岛町一下子就基本上都成了汉人军户的土地。

  有受伤而不得不退伍的明军官兵,甚至驱赶走了自己所分田地上的倭人农奴,而自己耕种,俨然要长居于此,踏踏实实做当地的自耕小地主。

  至于被赶走的倭人农奴,倒也不是没人管,而是被安排为矿工,或者被迁移走。

  另外,不久后,严岛町也正式被改名陈缙镇。

  与前面的花云城一样。

  按照万历二十年颁布的圣旨规定,为进一步强化教化,新辟之地的地名除非是汉人耳熟能详的,否则,皆让户部请以忠烈之士重新命名。

  而陈缙是最近的宁夏叛乱中英勇战死的大明百户。

  故如今被户部请旨作为了严岛町地区的新地名。

  严岛町在被改名陈缙镇后,大明也任命了新的镇级文官,负责对该地的人口和土地进行管理。

  大明现在不缺做官的人,也不缺可以进行基层田亩清查和人口管理的官员。

  毕竟有兴明书院、大明执政学堂、财政学堂等一系列官学学校。

  要不然,陈缙镇也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实现清丈田亩和分田的工作。

  事实上,在大明确定灭倭后,就已经在有计划的将更多培养出来的技术型士子,派去日本新辟之地为官。

  每天都有一批又一批的船载来许多汉人士子来这里做事,也就不缺各类基层管理人才。

  而与此同时,国内还在加紧扩招和培养各类人才。

  有管理经验的各地作坊工人领头以及民间各工社头目,会被朝廷以各种优厚条件选进各大学校进行培训,培训后就外派为官。

  生员以上的士子也会被各种优厚条件招进各大官办学校进行培训,培训后也会被直接外派为官。

  军籍子弟更不用说,是直接进行五年制免费教育,免费教育一结束,就准备被分派到各高等学堂进行培养,一毕业也准备被外派为官。

  反正就是,军队在前面开辟疆土,后续负责管理这些疆土的官员就能立即补上来。

  清丈田亩的清丈田亩的,清查人口的清查人口,办实务的办实务。

  一时间,陈缙镇这些新辟之地的许多无业倭人也被清查了出来,而被统一分派去挖矿,或者移于吕宋、缅甸去挖矿开荒,不愿意去的一些浪人,则就地处死。

  不过,大多数倭人还是很配合的,尤其是倭人百姓。

  他们对于被安排去挖矿或者移民去吕宋、缅甸没有什么抵触心理,只要大明给他们吃的穿的,别让他们饿死冻死就行。

  而大明偏偏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和衣料。

  粮食不必说,新辟之田在汉人的耕作下,丰收的很,新作物也推广的很有成效。

  衣料的产量更是井喷似的增长,毕竟蒸汽纺车已经出现,导致棉纱产量大幅度提高,也因此,织工染工的需求量反而增加,棉田的需求量也反而增加,连新辟之地都开始有官府在未分的田开办官办棉田或者开设官办织染厂。

  因为产业升级带来的问题被大明朝廷在向外转移,所以在国内,蒸汽工业带来的问题也就很快得以解决,大明内部依旧没有什么大的矛盾。

  只是。

  由于朱翊钧准了王锡爵所请,开始整顿风月场所,禁止本国女子卖身,倒是在国内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

  原因无他。

  虽然卖身的本国女子都有各自被迫的理由,什么被丈夫父母卖来强逼的,什么实在是走投无路之类,但的确也有不少汉家女子中,是因为好逸恶劳才主动进入这个行当的。

  再加上商品经济兴起后,笑贫不笑娼已经是社会普遍现象,而如今,在风月场所做皮肉生意又很容易赚钱且也容易傍得豪绅富商乃至顶级权贵,所以也就有不惜以进入此行当做名妓花魁为志的女子。

  更有女子在靠声色得志后就不愿意再轻易嫁人的。

  虽说这也不过是个人选择,但大明朝廷自然更在乎的是整个统治阶层的利益,而如今既然需要更多汉家人口,来进行文明的扩张,增加自己统治阶层的利益,那自然就会不允许这些什么名妓花魁之类的汉家女子,在靠达官贵人们的捧场而阔绰后,就不生育子女。

  所以,凡有汉家女子在卖身的青楼都被陆续查抄。

  这也就使得这些靠声色娱人的汉家女子非常不满。

  同时,也让许多权贵官绅感到不满。

  毕竟青楼很多都是他们名下的产业,而他们也是风月场所的主要消费者,也更喜欢同胞女性以声色娱乐自己。

  因为在这个汉女比夷女更贵的时代,前者以声色娱乐自己自然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甚至最好是出身不错的汉女,最好是什么女子官学毕业的学生什么的。

  这一天。

  京师一叫回春阁的青楼,花魁盛缳就因此对恭顺侯吴继爵说道:“侯爷,现在朝廷不准汉家女卖身,连教坊司都出钱把官妓嫁了,所以,您也收了我吧?”

  “我不能收你!”

  吴继爵很是果决地回了一句。

  盛缳听后当即泪如雨下,随即就爬出了窗外,来到了七层高的楼外面:“侯爷既然要负奴家,奴家只能去死!”

  “我每次见你,都是给了你钱的,哪里算负了你?”

  “你实在想嫁人,大可找个老实小子,何必找我呢,我又老又没什么心力了,来这里不过是放松放松。”

  吴继爵不由得问了起来。

  盛缳听后更加伤心,然后一跃而下,摔死在了大街上。

  而一时,像盛缳一样自缢的名妓花魁倒有好几个,有许多言官便因此上本,请朝廷撤回禁止本族女子卖身的旨令。

  礼部尚书沈一贯这天也在御前对朱翊钧说道:“陛下,目前光两京寻短见的风尘女子已有十余名,故民间有言,这样做有伤仁道。”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