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883章

作者:贼眉鼠眼

大清早起床,李钦载披戴整齐,大营内将士们已在收拾行装,后勤辎重队伍则将营帐马匹和粮草归置起来,大军准备拔营。

不知不觉来江南三月有余,李钦载的任务已完成,该回长安了。

骑马率先出了大营,李钦载赫然发现大营外人山人海。

不仅六大望族的家主在人群之首,还有无数官员和衣衫粗陋的百姓农户。

见李钦载出营,上万百姓和农户纷纷朝他双膝跪拜。

“恭送钦差李郡公,江南整肃,为民立命,李郡公彪炳千秋!”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缓缓归矣

李钦载回长安,望族家主来相送倒是在意料之中,毕竟他们即将得到巨大的利益。

但李钦载没想到的是,居然有如此多的百姓农户也来相送。

他在江南做的一切,无论覆灭望族也好,处置官员也好,其实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遏制土地兼并,让失地农户渐渐回归到田园,使得耕者有其田,贫苦百姓能得一条活路。

但是他在江南的所为,望族家主清楚,少数官员清楚,没想到百姓农户也清楚。

李钦载不知道的是,他在江南的所有动作,已对江南的百姓农户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来自高层的风波,终究会影响到民间,这是无可避免的。

望族已停止了土地买卖,失去土地的百姓农户们有的被望族招募去了船舶工坊,有的受到李钦载重新丈量土地的政令恩惠,地主不得不退回了部分土地。

还有的则是在顾氏被查抄后,官府将顾氏名下的大部分田产退给了农户。

总之,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恩惠,对李钦载来说,或许只是不起眼的小恩小惠,但在普通百姓眼里,这无异于一场天降甘霖。

于是,今日李钦载启程归京,意外地得到了上万百姓的虔诚感恩和恭送。

民心所归,是因为这世上真的有青天为他们奔走,付出。

骑马行出大营的李钦载见营外人山人海,大吃一惊后急忙下马,面对纯朴的百姓农户们的虔诚跪拜,李钦载不敢托大,急忙双膝跪拜还礼。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诸位父老请回,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李钦载含笑道。

人群中,六大望族的家主沉默地伫立,看到上万百姓相送的隆重场面,六位家主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曾经以为家族统治江南万民,一言执万民生死而无可争议,可是此刻见到百姓送别李钦载,家主们赫然发现,这种待遇是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过的。

而一个外来的钦差,却轻易地得到了。

民心向背,依依东望。

家主们表情平静,心中却如惊雷阵阵。

今日的画面已令他们大感震撼,生平第一次,他们开始怀疑祖祖辈辈经营江南的意义。

李钦载向百姓还礼后,眼神若有深意地瞥向六位家主。

六位家主接触到他的眼神,急忙含笑长揖。

李钦载缓缓走到六人面前,低声道:“诸位家主,我走之后,还望善待百姓,他们,才是诸位经营江南的根本。”

“土地都被你们占尽了,百姓没了活路,你们数百年家业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此简单的道理,不必我教你们吧?”

六人凛然,纷纷躬身受教。

李钦载拱手笑道:“朝廷水师即将启航,我在长安备好美酒,提前恭贺诸位赚得盆满钵满。”

……

从姑苏启程,一路向北。

李钦载本该选择由京杭大运河北上,但他还是想看看沿途的民间疾苦,于是决定骑马归京。

有时候他真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大唐的缝衣匠,一路缝缝补补,为这个已现盛世气象的大唐四处填补缝隙,延长它的国祚。

毕竟是华夏历史上最闪耀的朝代,李钦载已是大唐的一员,为它做些什么也是本分,只要不太辛苦,他都乐意做一做。

一路归京,没有遇到所谓的不平事。

薛仁贵所部两万大军浩浩荡荡护侍前后,谁家不平事敢在李钦载面前露头?

漫长的路程,李钦载越走越扫兴,想当青天大老爷,铲除人间不平的瘾头没得到宣泄,这一路除了各州县官员出城恭迎,以及你来我往无休无止的官场应酬酒宴外,基本没别的事了。

骑马缓行,走走停停,一个月后,正是炎热的七月中,李钦载和薛仁贵所部终于到达了久违的长安。

骑在马上,看着远处巍峨耸立的长安城墙,李钦载缓缓呼出一口气,喃喃道:“这一走便是三四个月,连个出差补助都没有,下一次……”

说着说着,突然住嘴。

哎,有点偏离事实,虽说李治没给他出差补助,但李钦载这一趟真没白干。

吴郡陆氏送他的厚礼就不说了,后来谈判结束后,其余六大望族的家主也给他送了不少贵重珍奇。

不仅如此,查抄朱氏和顾氏之后,当地的官员都非常懂事,将两大望族库房里一些贵重的存余也悄悄送了不少给他。

反正李钦载代表朝廷,送李钦载就等于充公国库,逻辑可以说非常缜密,无可挑剔了。

而李钦载,此行江南不仅收获了百姓农户们的衷心爱戴,也悄摸摸地赚得盆满钵满,既得名声又得好处的出差,好像……也不差,以后可以经常有。

唯一的遗憾是,温婉美丽的江南女子,这次没品尝到滋味。

不是李钦载不想,实在是滕王盯得太紧。

生怕李钦载干出辜负女儿的事,下一趟江南若无端端又收了几房侍妾回长安,与女儿争夺夫君的宠爱,滕王绝对无法接受。

于是在老丈人的严防死守下,李钦载几次想进城找点快乐的事做,最终都泡了汤。

位高权重,风流倜傥的年轻郡公,去一趟江南居然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整整过了四五个月,有时候甚至不得不依靠久违的灵巧的双手……

李郡公的心酸,老丈人是不会懂的。

今日终于回到长安,李钦载不知为何眼眶红了。

近半年不知肉味,今日归家当肆吾欲。

想到这里,旅途的疲惫仿佛顷刻间尽逝,李钦载狠狠鞭马,马儿一声长嘶,在一众部曲的护侍下,一行人风驰电掣奔向长安城门。

一个时辰后,李钦载入城,径自奔向国公府。

刚到府门外,便见吴管家站在门口翘首以盼,见李钦载打马而来,吴管家惊喜大叫。

“五少郎归家矣!”

府门大开,李思文夫妇,崔婕小八嘎小西八,甚至挺着大肚子的金乡,还有荞儿和弘壁纷纷迎了出来,亲人妻儿都泪眼婆娑地看着他。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归京面圣

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家人妻儿簇拥在他身边时,李钦载发现自己的人生否仿佛得到了升华。

荞儿和弘壁死死抱着李钦载的大腿不肯松手,崔婕扑进他怀里哭个不停,身后的金乡双手捧着大肚子,被丫鬟一左一右搀扶着,咬着下唇痴痴地看着他。

李崔氏手背抹着泪,李思文算是表现得最冷静的,红着眼眶打量李钦载一番后,点了点头,转身负手径自入了府门,惹得李崔氏在他背后恶狠狠地骂,当爹的架子至死都不肯放下。

站在门口与妻儿聊了一会儿,李钦载又满怀深情地摸了摸金乡的大肚子,惹得金乡破涕为笑。

“胖了不少,最近伙食不错,我女儿在你肚里显然养得很好。”李钦载笑道。

金乡不高兴地嘟着小嘴儿告状:“姐姐每天逼我吃,吃的都是大鱼大肉,我才长这么胖……”

崔婕瞪了她一眼:“孕妇就该多吃,不然生出的娃儿骨瘦如柴,你生的时候也没力气,不识好人心,以为我害你呢。”

随即崔婕又望向李钦载,眼泪止不住地又掉落下来。

“夫君可算回来了,上月长安城传得邪乎,说夫君在江南大开杀戒,杀了不少望族的人,都快捅破天了,长安城每天都有无数朝臣参劾夫君,都快把夫君骂成误国误君的大奸臣了。”

“妾身听说好多朝臣都叫嚣着请天子斩杀夫君呢,我们在府里可担心死了,都想下江南寻夫君,只是爷爷拦住了咱们,他说夫君做的是大事,叫咱们不要给夫君添乱。”

李钦载神情微动,一边与崔婕聊天,一边搀扶着金乡进了门。

与妻儿聊了一阵后,李钦载便进了后院,向李勣告归问安。

李勣坐在后院书房里看书,李钦载进门便发现,李勣的头发似乎白了更多,几乎已是满头银发,脸上的肤色和皱纹也更显老迈。

眼前的李勣,看起来只是一位普通的垂垂老者,跟那些抱着小炭炉坐在天井边晒太阳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谁敢想象这位普通的老人,竟是大唐最具威望的当世名将,一声令下,无数大唐府兵健儿愿为他赴死。

进门后,李钦载双膝拜倒在李勣面前。

“爷爷,孙儿回来了。”

李勣抬眼,浑浊的目光朝他身上一扫,然后点头:“不错,没缺胳膊少腿,囫囵个儿回来也算是好消息了。”

李钦载垂头道:“多谢爷爷在长安为孙儿转圜奔走,孙儿不孝,让爷爷操心了。”

李勣摇头:“既是一家人,莫说两家话。”

“再说,你在江南做的是正确的事,是为国为民的大事,老夫纵不是为了你,就算为了社稷国祚,也应出一份力气。”

李钦载低声道:“孙儿在江南时听说了,天子任爷爷为吴郡朱氏一案的主审官,连同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问审朱氏不法事,这桩差事想必不轻松吧?”

李勣笑了:“老夫一生英名都差点折在里面了,真可谓是群起而攻之啊。”

李勣淡淡一语带过,但李钦载显然不会认为这么简单。

表面上不过是问审一家望族的不法事,但实际上却是与天下世家望族站在对立面。

问审朱氏,便是问审天下世家,可以想象李勣是何等的艰难,朝堂上四面楚歌的处境,不比李钦载在江南被望族四面环伺好过。

也正是因为李勣在长安弹压下了朝堂的各种压力和非议,李钦载才能在江南放手施为,解决望族毫无顾忌。

李钦载心中有些羞愧,东征之后,李勣载誉归京,本该就此颐养天年,带着荣耀的光环从此隐别于朝堂。

然而李钦载终究还是把他拖下了水,或许未来的史书上对李勣的评价,会有史官给他添上不光彩的几笔。

似乎看出了李钦载的愧疚,李勣哂然笑道:“生前身后名,与老夫何加焉?再说,只要是正确的事,不管多艰难,一定要去做。”

“纵是千夫所指,老夫深信千百年后的后人会给咱们一个公正的评价。”

李勣捋须,深深地看着他:“钦载,在解决天下土地兼并之事上,老夫能在其中出一把力气,我深以为傲,亦以你为傲。”

“如今雨过天晴,你我可缓缓醉矣。”

……

刚进家门不到两个时辰,国公府便来了一位宫人,天子有旨,召李钦载即刻进宫面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