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723章

作者:贼眉鼠眼

“有事说事,别牵扯我儿子,我儿子没你那么倒反天罡,敢在太极殿外撒尿。”李钦载板着脸道。

武敏之苦涩地道:“人有内急,没法控制,弟子当时也是情不自禁……”

这点文化都用在成语上了。

“皇后听说后,凤颜大怒,严厉地训斥了我,又令我闭门自省,本来只是一桩小事,自省什么的,反正在家关几日便出来了。”

“要命的是,这件事不知为何被御史们知道了,那个叫刘仁轨的,不知吃错了什么药,连着三日上疏,非要陛下将我流放黔南,以儆京中纨绔子弟之效尤……”

李钦载中肯地道:“刘仁轨确实不是啥好东……嗯嗯,你更不是东西!”

“我虽与皇后恩怨颇多,但终究是外戚,皇后对我颇为袒护,天子也有心偏袒,毕竟我娘与他,啊呸!”

武敏之愤怒地呸过之后,接着道:“刘仁轨的参劾奏疏被打了回去,天子对外解释说我性情古怪,素有脑疾,偶有失智之举,亦当可谅,天子胸怀天下,包容万物,难道容不下一泡尿乎?”

李钦载脸颊又抽搐了,神特么“乎”……

“这是天子的原话?”

“前面是原话,一泡尿乎是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意思吧?”

李钦载叹了口气:“然后呢?”

“然后刘仁轨说,有病就应该看病,药不能停。于是我就倒霉了,皇后遣了一名太医,每天来我府上给我诊脉,开方子,真快把我弄出病来了……”

说着武敏之露出愤恨之色,攥拳怒道:“刘仁轨个老匹夫,一泡尿的破事,竟揪着我不放,若教我逮着机会,必烧了他的府宅!”

李钦载点头赞许,他同意烧刘仁轨的府宅,前提是别让自己动手。

“一泡尿的事你说了半天,还是没解释你为何偷偷住到我府上……”李钦载拿眼一瞥院子正中的银杏树,露出狐疑之色:“竖子该不会在我家院子里也撒尿了吧?”

武敏之忙道:“弟子岂敢在先生的府上做出不敬之事,弟子对天发誓,绝对没撒。”

“只因在家每日有太医给我诊脉开方,弟子实在受不了,又不敢畏罪逃出长安,只好住在馆驿里,前日喜闻先生归京,天子给先生赐下官邸,弟子心向往之,又想起与先生不是外人,弟子也就不与先生见外了……”

“你特么……”李钦载又怒又无奈,指了指他:“你快给我滚出去,马上!”

武敏之却如滚刀肉一般,丝毫不顾自己外戚的面子,猛地一把抱住李钦载的大腿:“先生,容弟子在贵府躲一阵吧!”

“不仅是一泡尿的事,最近长安不太平,弟子作为外戚,身份实在敏感,不如避世求平安。”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风云诡谲

本来只是好友间一番玩笑,然而武敏之说了一句“长安不太平”后,李钦载顿觉凛然。

这是第二个人这么说了。

第一个是许敬宗,前日无缘无故说什么朝中有变故,现在武敏之又说长安不太平,两人两句话,跟特么对对联似的。

李钦载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长安城最近究竟怎么了?”

武敏之叹道:“先生久离长安,最近一年的变故可能不甚明了。”

“东征高句丽,举国之人力物力,这一年来,从天子和皇后,到太子和群臣,无一不为东征而繁忙,无论君臣,皆常通宵达旦,从筹措粮草军械,到推演战事结果……”

“这一年来,朝堂君臣几乎已顾不上别的事,天子整日整夜与长安的老将们在一起研判高句丽战事,国内的朝政庶务,已交给了太子殿下,半年前天子就已下旨,令太子监国,左右相和六部堂官辅政。”

武敏之叹道:“天子太在意东征之战的结果了,说句犯忌的话,他几乎已到了疯魔的地步,国内的朝政反倒不关心了,全都扔给了太子殿下。”

李钦载皱了皱眉,道:“太子监国本也无错呀,本来就是储君,趁此机会多学习一下处置朝政,又有天子监督,不是更好吗?”

武敏之摇头:“按理说是没错的,朝堂仍在运转,朝政也无荒驰,东征以来,国内虽也出现过一些小意外,但太子殿下也都处理得很完美,没造成大错。”

李钦载眉头愈紧:“所以,哪里出了问题?”

武敏之苦笑道:“太子的身体出了问题。”

李钦载眼皮一跳。

他这才想起来,前世的史书上,李治这位嫡长子名声不错,在朝野中颇得赞誉,唯一的缺憾就是身体太差了,所以死得比较早。

此刻李钦载终于恍然大悟,难怪归京时见到李治和武后,夫妻二人面有忧色,难怪许敬宗说什么朝中有变故……

现在看来,太子李弘的健康状况怕是很危险了。

自古以来,储君是国本,一旦储君出了事,便是国本动摇,朝堂动荡,人心不安。各方人物都会窜出来搞事情。

许敬宗没有夸张,若李弘的身体状况真的很危险,朝中果然会有变故。

“太子如今身体怎样了?”李钦载急忙问道。

武敏之摇头:“先生归京之前的半月,太子殿下在东宫接连昏迷数次,东宫谋臣多次召太医入东宫诊治,群臣关注后,东宫放出消息说太子无恙,但最近长安城气氛愈发凝重,显然太子的身体不像东宫说的那么乐观……”

李钦载缓缓道:“长安城气氛不对,你怎么知道与太子的身体有关?”

武敏之低声道:“因为……半月前,太子昏迷之后,皇后便暗召嫡次皇子李贤秘密入京。”

李钦载一惊。

话说到这里,他都不得不肯定,太子李弘确实不容乐观了。

武后将嫡次皇子李贤召回长安的用意,不言而明。

从正妻的角度来说,武后其实还是非常争气的,她一生共为李治生了四个儿子。

李弘,李贤,李显,李旦。

自古以来的传位大统便是立嫡不立长,只有皇帝与皇后所生的儿子才有资格问鼎储君之位,别的庶皇子就算年纪大,也根本不可能有机会。

比如李素节,他的年纪其实比李贤和李显都大,按年纪排的话,他其实更有资格当太子,可他敢当吗?

给他一百个胆子试试,亲妈死了,后妈掌管后宫,他若敢当太子,不出一个月,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治而亡,死得天衣无缝。

储君的位置,只能是武后的亲生儿子来当。

老大不行了,老二上。

李弘病重,李贤回京,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李钦载望向武敏之:“此事与你有何关系?你为何要避祸?”

武敏之苦笑道:“我不过是外戚,当然与我无关,论关系,太子与李贤都是我的表亲,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的谋臣最近都在邀我饮宴,我不敢去……”

“我若去了,先生你说我该站在哪一队?太子未薨,李贤又回了长安,我站哪队都要命啊!所以弟子只好心一横,来先生的新府邸暂避一时,还请先生收留。”

李钦载想了想武敏之如今的处境,确实如此,真是左右为难。

李弘如今还没死呢,双方的谋臣便已开始较劲了,或许不是李弘和李贤本人的意思,但他们下面的谋臣一定要做点什么。

为个人前程也好,为奉明主也罢,谋臣的职责就是帮助自己的明主登上高位。

长安城,果然已开始风云诡谲了。

见李钦载久久不语,武敏之小心地道:“不知先生的意思……”

李钦载一愣:“我啥意思?”

“先生属意哪位皇子入住东宫?弟子知道嫡三皇子李显是您的亲传弟子,先生是否有帮李显谋取东宫之意?”

李钦载悚然一惊,接着露出了和煦的微笑:“武敏之,你过来,离我近一点儿……”

武敏之傻乎乎地凑近。

李钦载劈头便给了他一记大逼兜。

清脆的响声在幽静的院子里回荡,武敏之捂着脸懵逼了。

李钦载眼神阴沉地盯着他:“你特么装疯卖傻是你的事,不要在我面前搞事,我嫌命长了,敢去掺和夺储?”

“李显是我的弟子,仅此而已,论年纪,论德行,论排位,都轮不到李显,想都别想!以后再敢在我面前提此事,我扒了你的皮!”

武敏之急忙道:“是是,弟子知错,刚才失言了。”

李钦载冷笑:“又耍小聪明,你刚才是失言吗?分明是试探我,是你本人的意思,还是皇后的意思?皇后也想知道我的态度吗?”

武敏之大惊:“绝对与皇后无关,弟子刚才真的只是失言一问,并无别的意思,而且,长安城有此想法的人,绝不止我一人。”

“天下皆知李显是你的弟子,如今你挟高句丽之功,又骤晋郡公,且深得天子宠信,你若真想帮李显谋东宫之位,其实是有胜算的。”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置身事外

李钦载很头痛,自己刚回到长安,屁股还没坐热呢,竟莫名卷入夺储的泥沼里。

李家列祖列宗做证,他是真没这个想法,一丝念头都没有。

可别人并不这么认为。

李贤和李显都是武后亲生的,都是天家嫡子。

有了“嫡子”这个名分,就说明二人已经拿到了夺储的入场门票了。

李贤是老二,李显是老三,但排位并不重要,只要是嫡子,都有夺储的权利。

这事儿是有先例的,李世民给大唐的传位制度带了一个很恶劣的坏头。

当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就是因为李世民对魏王李泰太过偏爱,李泰的府邸仪仗和各种赏赐,竟已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这给李承乾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性情大变,最后竟等不及亲爹断气,发起了叛乱。

李承乾被废黜后,李世民还没吸取教训,太子之位久悬不立,在李泰和李治之间来回摇摆,导致天家兄弟内斗愈演愈烈。

大唐立国至今,历经三代帝王,有意思的是,李世民和李治在各自的兄弟排行中都不是嫡长子。

这个事实向外界透露的讯号很不好,只要太子之位空悬,基本就等于无声地鼓励天家的兄弟们,尤其是嫡子们可以凭本事争一争,反正先帝们的皇位也是这么来的。

所以,这也是太子李弘病重,李贤秘密归京后,长安城里充斥着紧张肃杀气氛的原因。

夺储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然后,一个可怕的事实来了。

李钦载是李显的老师,在外人眼里,他就是所有人默认的帮助李显夺储的王牌谋臣。

解释都没用,师生关系堪比父子,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李钦载作为老师,怎么可能不帮自己的弟子?

可是……李钦载是真没这个打算啊!

“我对夺储没兴趣,知道吗?”李钦载盯着武敏之道:“我也不会参与这件事,李显更不可能当上太子,他没那实力。”

武敏之呵呵直笑:“相信,先生说什么,弟子都信。”

嘴上说着相信,可武敏之此刻的表情却一副欲盖弥彰的样子,还猥琐地朝他挤挤眼,好像在说我都懂,咱不对外说……

“武敏之,你再过来一哈……”李钦载朝他微笑招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