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706章

作者:贼眉鼠眼

李钦载脸都绿了,迅速抬头望向小八嘎:“叫部曲进来,把这孽畜叉出去,快!”

小八嘎为难地看了看薛讷,犹豫没敢动。

薛讷泪眼婆娑地抬头:“景初兄何故叉愚弟出去?”

“因为你这奔丧吃席的晦气样子,加重了我的伤势,滚!”

“景初兄……”

“你闭嘴,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李钦载闭眼懒得看他。

“景初兄的事迹,愚弟都听说了,乌骨城外,五千将士对阵两万骑兵,惨烈而伟大,愚弟钦崇万分,恨不能亲身与景初兄并肩而战。”

薛讷说这话的表情很真挚,显然不是玩笑话。

心疼地打量李钦载的身躯,薛讷又叹道:“此战差点陨我大唐重器,幸好景初兄吉人天相,命不该绝……”

连着说了两句人话,李钦载的心情终于好一些了。

于是李钦载客套地道:“慎言贤弟也不错,听说贤弟不费一兵一卒,劝降了辱夷城,传为我军之佳话……”

薛讷精神一振,好像等的就是这句夸赞,立马眉开眼笑道:“不谦虚的说,愚弟的智勇其实并不逊于景初兄,兄与愚弟并称当世卧龙凤雏,想必是没人反对的……”

正要滔滔不绝自夸功劳,被李钦载及时打断。

“换个话题,你继续夸我。”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请达天听

卧龙凤雏听起来像骂人,李钦载必须跟这词儿撇清关系。

薛讷在帐内很兴奋,口沫横飞述说自己智取辱夷城的经过,期间大肆添加夸张的形容,把自己描绘成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独身勇闯龙潭虎穴,打败了邪恶的大反派,终于兵不血刃拿下了辱夷城。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大唐没他就完了,天都会塌了。

李钦载耐着性子听他自吹自擂,没办法,自己动弹不得,无法跳起来给他一记暴击,让他的脸上写满故事。

薛讷却说得很流利,显然智取辱夷城的经过他对人说过不止一次,都有固定的文稿了,见人就拿出来背一遍便是。

用了半个时辰,终于说完了他的丰功伟绩,薛讷说得口干舌燥,抄起床榻边一碗水便往嘴里灌。

灌完薛讷才喷了出来:“咋是药?”

李钦载冷静地道:“一个重伤病人的床边摆着一碗药,应该是很合理的吧?”

薛讷咂咂嘴,满不在乎地道:“没事,喝不死人,景初兄,愚弟智取辱夷城这段你觉得怎样?你若不满意,愚弟再给你说一段姐夫追日的故事……”

“你特么快闭嘴吧,”李钦载叹了口气,道:“说了半个时辰,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用钱把城门砸开了呗,你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薛讷一滞,沉思半晌,迟疑地道:“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但……哎,不对,景初兄过分了,愚弟智勇双全出生入死,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得如此猥琐了?”

李钦载嗤笑:“拿钱砸人这把戏,长安城的混账们谁没干过?只要有钱,你干的这活儿,是条狗都能干。”

薛讷顿觉受到了伤害,一脸委屈地看着他。

“景初兄,何故如此伤我?”

“因为我发现你飘了,作为兄弟,我有责任有义务让你双脚落回地面上。”

在李钦载眼里,薛讷确实有点飘了,那股子得意洋洋炫耀功劳的样子,真的很欠抽。

在军中吹嘘也就罢了,若回到长安还是这副德行,会给他惹祸的。

自古以来,恃功而骄的人有几个好下场?朝堂上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出风头的人,薛讷若不收敛,迟早会惹上麻烦。

少年心性,逞勇斗气夸功,很正常,能理解。

但如果想从少年平平安安活到老年,最好还是低调点儿,自己做过的事,不需要自己去宣传,其实别人都默默看在眼里。

李钦载说完后,薛讷沉默许久,神情越来越凝重。

接着突然朝李钦载长揖到地,久久不起。

“良朋益友,逆耳忠言,多谢景初兄提点,愚弟受教了。”薛讷诚挚地道。

显然这么一会儿,薛讷也想通了。

大家都是纨绔子弟,家里长辈都是朝中的大人物,朝堂的凶险大家都见得多了。

薛讷反省之后,发现自己最近果然有点飘,到处得意洋洋吹嘘自己智取辱夷城的经过,自夸其功这毛病或许军中没人跟他计较,但这毛病若不改一改,回到长安继续自夸,就等着倒霉吧。

朋友的用处,除了吃吃喝喝,更需要互相扶持,患难与共。在对方脱离了正道的时候,果断抽一巴掌把他扳回来。

此刻的薛讷对李钦载真心感激,当他得意的时候,别人只知道逢迎阿谀他,却从来没人告诉他这是在作死。

只有李钦载,在他最得意的时候果断给他当头淋了一盆凉水。

这才是朋友真正该干的事。

多年的兄弟,不必说什么客气话,二人相视一笑,便揭过了。

而薛讷,也暗暗决定从此以后绝口不提自己智取辱夷城的经过,哪怕别人主动问起,也要轻飘飘地带过去。

诚如李钦载所说,自己干过的事,别人其实都默默看在眼里,不需要自己吹嘘。

“景初兄这伤,怕是要养很久吧?亏得命大,从鬼门关打了一转又回来了,不然愚弟可就痛失兄弟矣。”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金神医说,大约要养半年。”

薛讷神情一变:“半年?那接下来的灭高句丽之战……”

李钦载微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估摸我没法领军了。”

薛讷点头:“契苾大将军看了军报,说景初兄前些日那一战,定鼎了我军灭高句丽的胜局,接下来便是南下围城,克平壤,清宫室,彻底将高句丽收归我大唐版图。”

“说来并无悬念,但灭国最后的荣耀时刻,倒是让人热血沸腾,景初兄不如留在后军静养,待我王师破敌都城,愚弟我亲自抬着景初兄进平壤,与将士同贺。”

李钦载笑了笑,道:“这种仪式感之类的事,就没必要参与了,或许过不了多久,天子会有诏书至,召我回长安养伤。”

薛讷一愣,接着露出迟疑之色,良久,狠狠一咬牙:“景初兄若回长安,愚弟留在这里也没啥意思,反正我这次也算给我爹长了脸,混了点功劳,不挨揍就是大吉大利,我与景初兄一同回长安。”

李钦载摇头:“别冲动,你留在高句丽,自己找找机会,说不定又能智取几个城池,凯旋之后或许搏个县男县子啥的爵位,也算光宗耀祖,现在回去不合适,平白错过了许多功劳。”

薛讷撇嘴:“我不干了,行军驻营辛苦枯燥,没酒没婆娘,还跟我爹同住一个大营里,太没意思,不如回长安喝酒吃肉搂姑娘,岂不乐哉。”

“爵位啥的,更不着急,我是薛家长子,我爹死了自然就把爵位传给我了。”

李钦载点头:“那我们就共同期待这一天了。”

薛讷咂咂嘴,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人……

……

水师舰船刚靠岸,一名府兵背着一个长方形的木匣子飞快跑下船。

岸边的登州驿卒等候已久,接过这名府兵的木匣子,二人当面查验了木匣的火漆,和奏疏的封口,确定没有动过之后,驿卒翻身上马,飞快朝长安城狂奔而去。

八百里紧急军报,日夜不休,人累死,马累死,军报不能停下。

飞驰十余日,沿途各个驿站的驿卒接力之下,军报终于送至长安城。

入城可允骑马,这是八百里军报的特权。

驿卒背着木匣和奏疏直奔太极宫,直到宫门外,才下马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捧上木匣和奏疏。

“高句丽辱夷城,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八百里紧急军报,请达天听!”

宫门外的禁卫不敢怠慢,急忙接过木匣和奏疏,匆匆进了宫门。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奏疏进京

李治最近压力很大。

王师东征,两朝三代之仇,雪耻于斯役。

将士的调集,粮草的筹措,军械火器火药等等各种后勤问题,都需要李治亲自过问解决。

前方的将士们打生打死,李治无法御驾亲征,却必须将后勤事宜承担起来,让将士们浴血奋战之时,不必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弹药不够。

为何中原王朝多次东征,基本都舍水路登陆,而必先从东北陆地越境而战。

最大的原因在于,东征之战首先要保证粮路的畅通,大唐东北边境的营州便是粮草集中地,从营州出发,渡辽水而取辽东,安市,粮路打通了,接下来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高歌猛进。

关于粮草筹措这件事,自王师出征后,李治便亲自从户部接手,但凡运往高句丽的粮草,无论数量几何,李治都会亲自过问,甚至还会当面抽查粮食的质量。

这场东征之战,干系太大了,大到连他这个皇帝都必须战战兢兢。

三代之仇,毕于斯役。李治为这场征战下了重注,他赌上了大唐的国运,赌上了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

两天两夜没睡,李治已疲惫至极,仍强打着精神批阅奏疏,尽力从淮南江南等粮米富饶之地抽调粮食。

量举国之物力,只为保证前方将士不挨饿,但这几年大唐算不得风调雨顺,各地官仓的粮食所存并不多,这半年来,几乎各州县的官仓都被朝廷抽空了。

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李治盯着奏疏上的文字,久违的眩晕感袭来。

李治搁下笔,阖眼靠在软塌上养神。

最近太累,睡眠太少,多年没犯的老毛病,似有卷土重来之兆。

可是再累也要继续批阅奏疏,如今王师战事顺利,正节节推进,在李勣的指挥下,唐军已掌控高句丽北部所有城池土地,眼看就要对都城平壤动手了。

如此关键的时刻,李治不可有丝毫松懈。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李治在大殿内听到了,心头不由一沉。

宫闱有宫闱的规矩,除非是紧急军报,不然宫人不敢如此无礼奔行。

果然,一名宦官来到殿门外禀道:“陛下,英国公李勣八百里紧急军报至。”

“快呈来!”李治急忙道。

宦官双手捧着木匣和奏疏入殿。

李治查验了木匣和奏疏封口的火漆后打开,先看奏疏。

才看了几行字,李治不由大惊,失声道:“景初重伤?”

八月中,李勣坠马受伤,统帅权交给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率王师主力南下,欲克辱夷城,李勣受伤不克远行,遂留李勣和李钦载及五千兵马驻乌骨城外大营。

三日后,乌骨城外唐军大营被两万异族骑兵突袭,李钦载送走李勣,独率五千兵马御敌。

血战一天一夜,五千唐军对阵两万敌军,几乎全军覆没,李钦载死战不退,直至身受重伤,终于等到高侃所部一万余将士驰援赶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