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466章

作者:贼眉鼠眼

李钦载嗯了一声,突然一脚踹中他的屁股。

“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劲儿呢?你们在长安城猖狂横行的混账气质呢?该跋扈的时候你跟我装纯情,工地上干了两天活,脑子都干傻了?”

李素节等人的神情顿时浮起明悟。

对啊,我们是无法无天的纨绔混账啊,对那些工部官员用得着讲礼数吗?

完全不必任何套路,拿出自己的本色,什么目的达不到?

跟马县令一样,小混账们的念头瞬间也通达了。

然后,李钦载亲眼看着这群混账的表情和眼神渐渐开始有了变化,那是一种猖狂,邪恶,桀骜,以及蛮不讲理等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的表情,非常欠揍。

想想自己当年也是这般模样横行长安,李钦载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好想狠狠扇自己几耳光。

既丑,又蠢,还装。

偏偏他们自己还洋洋自得,以为这是一种风光。

李钦载暗暗决定,这群混账在学堂里至少要待够五年才放他们毕业,不然自己好不容易攒出来的声誉和名望,会被这群混账败得干干净净。

重重叹了口气,李钦载无奈地道:“虽说是本色演出,你们多少收着点儿……”

众混账立马对自己的表情来了个微调,效果不尽人意。

李钦载嫌恶地挥手:“都滚!”

……

接下来的两日,李钦载和弟子们仿佛在工地边定居了似的,虽然官员不敢给他们安排活儿,可李钦载每天却无所事事在工地上闲逛。

工部官员满头雾水,只见这位年轻的县侯跟工匠聊天,跟监工聊天,跟民夫聊天,见人就聊。

就连路边的狗趴在阴凉处吐舌头,这位李县侯也满脸和煦地凑过去,跟狗聊起了爱情,婚姻和家庭,聊得那条狗直翻白眼,显然单身的它感觉有被冒犯到。

如果说李县侯的举动还算人畜无害的话,他的那些弟子这两日可就真成了工地上的祸害了。

四皇子李素节带头,每一位权贵子弟领着两个国子监生,分成几组在工地里到处找官员工匠和监工询问。

工部预算是多少,每日提供民夫的粮食所费几何,采石伐木人工多少,工料几何等等,只要是工地上关于数字的人力物力,他们都不厌其烦地问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用笔认真地记下来。

这些弟子来头太大,官员们不敢得罪,但有些数据实在敏感,里面多少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敢不说,又不敢全说,搞得很矛盾。

第七百二十二章 深宫得讯

举凡官方工程,无论规模大小,账目方面都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有虚报的,做假账的,以次充好的等等,论起这些手段可谓琳琅满目,简直大开眼界。

蒲州这座行宫的工程自然也不例外。

小混账们仗着自己的纨绔身份,大摇大摆在工地内出入,如入无人之境,官员监工们不敢怒更不敢言。

他们要看什么,只能任由他们看,旁边还得有人陪同。

他们要什么数据,当然也痛快地拿出来给他们看。

总之,在这片工地上,小混账们的任何要求,官员们都不敢拒绝。

几日以后,李素节拿着一摞账簿兴冲冲地找到李钦载,并表示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工地的用料和各种开支账目都弄到手了。

李钦载接过来随手翻了几页,然后面露冷笑。

这账簿做的真是……辣眼睛。

仅仅只看了几行,李钦载至少发现了五处问题,每一项基本都虚报了两三倍。

虚报的钱最终流向了谁的口袋,李钦载懒得查,本来就不是什么查账的朝廷钦差,而且他也没兴趣。

水至清则无鱼,朝廷做出如此庞大的工程,若指望下面办事的官员一个个清廉如水,是不是太可笑了?

一块猪肉放进冰箱,过一道手都得沾点油花儿呢,更何况是动辄数十万贯的大工程。

李钦载不是什么律政先锋,更没有道德洁癖,他要做的是掌握数据,以此为依据劝谏李治。

查腐惩贪的事儿,轮不到他来管。

“干得不错,”李钦载拍了拍手里的账簿,朝李素节笑了笑,赞许道:“总算干了一件靠谱的事儿,今晚奖励你一只鸡腿。”

李素节喜滋滋地谦虚了几句,随即若有所思道:“先生,弟子看这些账簿,数目似乎不对,比如上面记的采买工料,价格有点高……不,不是有点高,是非常高,里面怕是有名堂……”

李钦载摆了摆手:“那不是咱们该管的事,天子没有赋我查缉之权,你我不能逾越。”

李素节不解地道:“先生,见罪而不究,岂是人臣之道?”

李钦载叹了口气,笑道:“再过十年你就知道,世上的黑暗只能控制,不能灭绝。”

“为何不能灭绝?”

“因为有黑才有白,有阴才有阳,黑白并存,阴阳相济,才是真实的世界,所谓的人人如贤,不过是臆想出来的理想罢了。”

李钦载垂头看着手里的账簿,又幽幽地道:“这些账簿能让你们轻易拿到手,说明它……”

李钦载说到这里突然停下,然后摇了摇头。

能轻易拿到的账簿,大概率是假账,不客气的说,是工地上的官员为了糊弄李素节这些纨绔子弟,而让人故意胡乱编造的账簿。

李钦载敢肯定,真正递上朝廷,供宰相尚书们查看的,一定是另外一本账簿,那个账簿虽然也会有水分,也会有见不得光的东西,但不会太离谱,否则便是引火烧身。

见面前的李素节一脸成就感的样子,李钦载也不忍心打击孩子。

“素节啊,你还是努力学好数学吧,不然账簿都看不明白。”李钦载语重心长地拍了拍他的肩。

“先生,弟子看明白了啊。”李素节茫然地道。

李钦载摇摇头:“看懂了账簿数字背后隐藏的讯息,才叫真明白。”

……

太极宫。

番薯种到甘井庄的地里后,李治和武后都很高兴,这种高兴的情绪延续了好些日子。

粮食问题,是困扰历朝历代帝王的终极问题,不夸张的说,解决了粮食问题,剩下的基本都不算问题。

从古至今,改朝换代的源头,是“吃不饱”。君不见各个朝代的更迭,起因都是大灾,大灾之后便是大变,快饿死的农民自发也好,被煽动也好,总之,揭竿而起,天下易主。

如果有一种粮食,亩产有五千斤以上,不占良田,不惧旱涝,广泛种植之后,百姓还会为粮食而发愁吗?

百姓肚子填饱了,哪个吃饱了撑的还会起来造反?

一种高产的粮食,能延续一个国家的国运,在古代纯农业社会来说,这绝非夸张。

所以李治和武后从甘井庄回来后,心情一直很不错。

他们知道番薯这种新粮食对大唐社稷,对李家皇族的意义是何等的重大,李治几乎每天都要掰着手指算日子。

“番薯种下去已十多日了吧?听禁卫来报,已经发芽了,叶面有小指宽,离成熟还有……嗯,好几个月呢。”

李治算了算,又摇摇头,露出焦躁之色:“好粮食咋都长得那么慢,朕真是度日如年啊……”

武后轻笑道:“陛下勿急躁,不管什么粮食,等它收成总要些时日的,陛下每天都数着日子,越数越觉得日子难熬,不如先忘了它,待过几个月,陛下便会突然发现,收成已在眼前了。”

李治含笑点头:“皇后说得甚是,朕安心等着便是,就算今年收成了,还要留种,还要推及,估摸得要好几年才能在大唐广泛种植,这是千秋功业,惠泽后世千百代的大事,急不得。”

武后又笑道:“番薯可是在陛下的麟德年被发现的,无论它普及天下需要多少年,至少史官的笔下,陛下这桩功绩可是了不得,必须浓墨重彩记下来呢。”

“去年末,大明宫含元殿外,宫人发现瑞兽麒麟的脚印,显然是上天赐给陛下的祥瑞,您看,今年是不是诸事皆顺了?陛下既收了吐谷浑,又发现了新粮种……”

“趁着万事皆顺的当口,得让三省抓紧动工,莫耽误了陛下封禅泰山,不然臣妾担心陛下迟迟不登泰山表示谢意,老天爷会见怪呢。”

李治神情一凛,点头道:“不错,各地的行宫和修路必须加快了,钱粮之事,不妨向民间地主士绅暂借,既然景初发现了亩产五千斤的新粮食,还怕朕还不起吗?”

夫妻俩又聊了几句,李治不经意地打了个呵欠,似有春困之意,武后便识趣告退,离开了大殿。

走出大殿没多远,一名宫女走来,凑在武后耳边说了几句话。

武后脚步一顿,一双黛眉蹙了起来。

“李景初没事跑到蒲州去作甚?还带了那些弟子,查问什么账簿,陛下可有给他封任职司?”

宫女摇头:“奴婢查阅了最近吏部的公文,没发现李县侯被陛下封任官职……”

武后眉头越皱越紧。

这个李钦载,没事又搞什么名堂?蒲州行宫与他何干?

“工部的官员来禀,说李县侯和他的弟子们刚去工地时隐瞒了身份,甚至带着弟子们主动干起了苦力活儿,身份暴露之后也不走,让他的弟子们到处搜集行宫建造所费的工料开支……”

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正的账簿

李钦载的举动,根本瞒不住任何人。

工部官员也不傻,见他带着弟子到处搜集建造行宫的各种数据,行为如此诡异,在搞不清李钦载的动机,又不敢当面阻止,当然要往上报了。

工部官员报到尚书那里,尚书也摸不准李钦载的目的,不知道李钦载是奉了李治的旨意在干什么秘密的差事,或是他自己一时兴起在打算在工地上搞事情。

尚书捉摸不定之余又不好装聋作哑,于是把消息报进宫里。

武后刚走出大殿,便得知李钦载在蒲州行宫的工地上行为诡异。

“他是带弟子出来游历,让他们长长见识,还是对行宫工地有别的目的?”武后蹙眉喃喃自语。

宫女站在一旁不敢说话,以她的身份,不配参与这个话题。

左思右想,武后还是想不通,不由气得咬了咬牙:“这个李景初,总不让人省心,他究竟要作甚?”

想不通索性不想了,反正李钦载没做出什么影响行宫建造的事情,武后也懒得猜测李钦载究竟有什么目的。

正要回后宫休息,武后刚迈开脚步,随即又停下了,转身看着宫女道:“你刚刚说,李钦载让弟子搜集建造行宫的工料账目?”

宫女垂头道:“是,工部的官员是这么说的。”

武后喃喃道:“他是发现了建造行宫的官员手脚不干净,还是说……”

还有一种可能,李钦载或许不想让行宫顺利建造下去,于是打算在账目上找理由,也就是说,他反对天子封禅泰山?

武后心中一凛,不得不说,作为皇后,武后的智慧和敏感性都是顶尖的,一个念头便猜到了李钦载的用意。

随即武后的眉头越皱越深。

天子封禅泰山,不仅对李治重要,对她更重要。

当初撺掇李治封禅,武后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过后才开口的,因为李治封禅泰山时,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是要站在李治身边的,武后比李治更需要这里面的政治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