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347章

作者:贼眉鼠眼

表情渐渐冷硬起来,李钦载沉下脸道:“若殿下真是这意思,我可就要下令甘凉肃瓜等六州封锁国境,不准吐谷浑的任何败军流民入境了,其中也包括可汗和殿下您。”

弘化公主一愣,狂怒的表情渐渐平复下来,心头却浮起一阵寒意。

在这位大唐使节面前,她的公主身份完全没得到应有的尊重,李钦载纯粹将她当成了吐谷浑可汗的妻子,是个彻底的外人,他的敌意昭然若揭。

更要命的是,明明是一番威胁恐吓的话,偏偏却说得那么有道理。

如果大唐迟迟不出兵的话,吐谷浑被吐蕃彻底打败已是眉睫之下的事,也就是说,她和可汗肯定会逃亡的,除了往大唐方向逃亡,他们还能去哪儿?

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战

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是个非常繁琐的事情,而且绝对不止一次两次。

两国必须在无尽的争吵骂街中一步步进攻或防守,一点一点敲开对方的心理防线,最终达到本国需要的利益诉求。

李钦载和弘化公主就是如此。

二人的身份其实都是使节,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

谈呗,你骂我一句,我对你竖个中指,你再祝我全家富贵,我祈求上天赶紧把你埋了……

过完嘴瘾聊正事,聊到中场休息继续问候对方的家人亲友,接着继续聊正事。

李钦载不知道别人谈判是怎么谈的,据说从古至今出现过很多牛逼的谈判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什么的,人家谈得文雅,动辄引经据典舌战群儒。

李钦载做不到,文化水平受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方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实在下不了嘴舌战。

不过在威胁恐吓骂街这个另类的领域,李钦载觉得自己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这不,弘化公主眼眶已红,都快被自己气哭了。

四十多岁的婆娘,昨日还在聚义厅与他痛饮,互相抱拳口称哥哥,今日却梨花带雨猛女落泪,视觉落差有点大。

“殿下,你是代表诺曷钵可汗的使节,你要坚强。”李钦载诚恳地劝道。

吵架吵一半就哭,太没意思了,你们可以换选手继续吵,哭这个举动属于下三滥了。

“滚!”弘化哥哥粗声怒吼,狠狠一擦眼眶,眼泪没了,正在回蓝。

李钦载试探着道:“要不……明日再战?”

“想都别想,今日就把事情说清楚,你的部将刚出发不久,还来得及更改军令,等到明日还有用么?”弘化公主怒道。

李钦载笑了:“殿下您先说。”

弘化公主牙齿咬得格格响,良久,冷冷道:“一万牛羊战马,我们拿不出,五千头牛,五千只羊,五千匹战马,我这就写信给可汗,请他马上送来凉州城。”

“移居凉州城的事不必讨论了,李钦载,你是大唐使节,不要欺人太甚,你对吐谷浑这般落井下石,对大唐也没好处。”

“吐谷浑灭国了,大唐与吐蕃之间再也没有缓冲地带,你们未来百十年都只能直面吐蕃的威胁,你确定这符合大唐的利益?”

李钦载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瓜婆娘居然不蠢了,说话条理很清晰,逻辑很缜密。

可惜的是,胳膊肘仍然往外拐,在这个年代,女人的立场真的只能站婆家,这是无可奈何的规矩。

条理如此清晰的瓜婆娘不好惹,必须下次再战。当对手状态好的时候,避其锋芒才是正道,选个她糊涂的时候聊正事,才能把她唬得一愣一愣的。

“牛羊战马先就这样吧,移居凉州城的事,我们可以暂时搁置缓议。”

“殿下,下官真的出自一片好意,实不忍可汗和殿下落入吐蕃人之手,受尽屈辱折磨,至少大唐对可汗和殿下还是非常仁厚亲善的,对不对?”李钦载笑道。

弘化公主咬牙道:“对!”

李钦载拍了拍掌,叫来刺史府一名差役,道:“快马加鞭出城,赶上禁军将士,传我军令,进入吐谷浑后,可与吐蕃接战,助诺曷钵可汗退敌。快去!”

差役抱拳,转身飞快跑远。

李钦载又朝弘化公主笑道:“殿下,下官说到做到,如殿下所愿,我大唐将士将与吐蕃首次战场交锋。”

弘化公主的脸色这时才松缓下来,点头傲娇地道:“如此,本宫代诺曷钵可汗多谢李县伯了。”

李钦载起身,微笑道:“下官恭送公主殿下回馆驿休憩。”

“不用你送!”

“不送要加牛羊的哦……”

“李钦载,本宫若有机会回长安,定在天子面前参得你生不如死!”

“……也要加牛羊的哦。”

……

快马疾驰一整天,孙从东率部将终于赶到积石山以西的两国交战前线。

刚进入战区便被吐谷浑军队拦下,孙从东表明了身份后,被吐谷浑将士径自领到诺曷钵可汗面前。

诺曷钵可汗是个五十多岁的油腻中老年。

他的油腻不是讲荤段子和盘串儿,他是字面意义上的油腻。游牧民族不擅耕种,以牛羊等肉食为主,吃多了肉食脸上浮着一层油腥,看上去像一头刚出烤箱的乳猪,油光发亮的让人很想切一刀。

诺曷钵可汗对大唐王师的到来感到万分惊喜,天真的他还以为唐军是真心实意来帮他打吐蕃的。

朋友来了有美酒,没说的,牛羊肉款待。

孙从东和刘阿四脸皮也厚,不是诚心来帮忙,但并不耽误他们大吃大喝,吃得一点也不愧疚。

当然,诺曷钵可汗也有点失望,因为唐军的首发阵容人数太少了。

不过没关系,唐军肯出兵就是一种态度,诺曷钵可汗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

有了第一次出兵,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吐谷浑面对吐蕃的压力将会慢慢转移到大唐身上,汗国就能保住了。

仔细观察这支军队,诺曷钵可汗发现他们除了唐军必备的横刀,钩镰,箭弩以外,每个人还携带一支长长的三个孔洞的奇怪兵器,并且每人的腰间鼓鼓囊囊挎着一只羊皮口袋,里面不知装着什么。

大约是宗主国对藩属国满满的爱心吧。

好奇的诺曷钵可汗宴席间问起这种奇怪的兵器,孙从东和刘阿四只是笑笑,顾左右而言他,只说明日与吐蕃接战后可汗便知。

第二天一早,被诺曷钵可汗寄予厚望的唐军将士饱食战饭后开拔积石山以西的前线。

可汗一扫多日的颓丧绝望,今早起床的他不仅萌萌哒,还充满了雄心壮志,强烈表示愿与唐军将士一同亲赴前线,可汗要亲自为唐军将士擂鼓助威。

战马飞驰,数千吐谷浑骑马簇拥着一千余唐军将士,一个多时辰后来到位于积石山以西的一块平原上。

远处七八里外,正是旌旗蔽日的吐蕃大营。

吐蕃人早已列阵以待,两军阵前还未发动,苍凉的牛角号声已呜咽吹响。

第五百一十八章 接战

大唐如今有两个棘手的敌人,一是高句丽,二是吐蕃。

这两位是真的难对付,最重要的是其国地理的特殊,高句丽多山地,吐蕃多高原,两种地形在军事上来说都属于易守难攻。

所以大唐立国后,北边的突厥,薛延陀被打趴下了,但东边的高句丽和西边的吐蕃却一直没能征服。

原因就是唐军最擅长的平原战在这两个国家毫无用武之地,对付普通的敌人,将领一声号令,千军万马一齐发动,对着敌人直接碾压过去便是。

而对这两位,嗯,缺氧,崴脚,马不能跑。

大唐立国数十年,吐蕃和高句丽一直没被收拾下来,三代帝王其实很憋屈。

这一次,吐蕃入侵吐谷浑,他们选择从高原下来,在吐谷浑广袤的平原上作战,其实属于避长扬短,只不过吐蕃军队历来作战凶悍勇猛,哪怕在平原上也丝毫不弱,吐谷浑主场作战都被打得节节败退。

今日,轮到唐军与吐蕃的交锋。

吐蕃打吐谷浑打得顺风顺水,但唐军不是吐谷浑,青铜对手突然换上王者对手,交战的滋味大不一样。

隆隆的战鼓声中,唐军一千余将士列阵以待,他们摆成三排,每个将士都在不慌不忙地从腰间的皮袋里掏出一把黑色的东西,塞进那件古怪的兵器空洞里,夯实之后再填装上铁丸,扯出一根引线。

七八里外,早已摆好阵势的吐蕃军遥遥看着对面军阵,赫然发现今日的对手换人了。

唐军的铠甲与吐谷浑军的皮甲完全不同,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泽,三排横阵的阵势很古怪,吐蕃军从未见过。

一般来说,军阵前列通常是盾阵,或是长枪阵,弓箭其后,接着是矛阵和刀阵,骑兵布置在左右两翼,弓箭轮射之后大军才会缓缓推进。

而前方的一千余唐军将士,却仅仅只有三排横阵,手里的兵器古古怪怪可可爱爱……

吐蕃将领大惑不解,但并不影响大军发动。吐蕃人的观念很朴素,不管你用的啥兵器,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装神弄鬼一刀下去照样死透。

冗长的牛角号陡然停下,急促激烈的战鼓声擂响,吐蕃军阵开始向前推进。

吐谷浑中军阵后,诺曷钵可汗眯眼看着前方唐军的阵列,心中愈发忐忑不安。

此时的一千多唐军列于正前方,中阵和左右侧翼仍由吐谷浑军压阵,可是这一千多人的唐军在千军万马中显得那么的单薄无助,像一群掉进狼窝里的小鸡仔,都不够对面塞牙缝的。

而且他们手中的兵器也是古古怪怪,又是塞药又是装小弹丸,就靠这么一根破棍子,能挡得住吐蕃一次万人冲锋?

诺曷钵可汗不安地捋着乱糟糟的胡须,这个油物现在的心情就像即将被收割的韭菜,明知镰刀已经在眼前晃来晃去,可仍然无法逃脱。

然而不管怎么说,一切都来不及纠正,对面的吐蕃大军已发动。

战鼓声中,吐蕃军发出震天吼声,随即将领一马当先冲出前阵,打马疾驰,黑压压的人群跟着吐蕃将领一同冲了出去。

旌旗云卷,沙尘漫天,一万吐蕃骑兵向吐谷浑前阵冲来。

凛冽如冬的杀气铺天盖地,像张着血盆大口的黑色魔王,恶狠狠地扑向唐军。

如此骇人的冲锋气势下,唐军的阵列突然出现了少许的慌乱,有些将士腿已发软。

孙从东不愧是领军将领,见袍泽有些不稳,立马高高举起了手中一面黑色的小旗,厉声喝道:“稳住!阵前贻军机者斩!”

“铳平举,听我号令。”

微微有些混乱的唐军阵列立马平静下来,将士们依令举起了三眼铳,笔直地瞄向前方。

孙从东眼睛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吐蕃军,测量着他们的距离,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直到快两百步时,孙从东厉喝道:“点火!”

将士们立马将燃烧的火折子点向三眼铳的引线。

轰!

一阵惊天动地的霹雳声,不仅冲锋的吐蕃军倒下一大片,就连唐军身后的吐谷浑军也被吓得大乱,每个人胯下的战马更是惊慌失措,嘶鸣人立而起,无数人被战马掀下马背,重重跌落黄沙中。

诺曷钵可汗也吓了一跳,下意识便待拨转马头往后逃,却见唐军阵中升起一股股白烟,而远处冲锋的吐蕃军便有一大片惨叫落马。

诺曷钵可汗心头一动,强烈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直到唐军前阵再次点燃引线,轰隆一阵巨响,吐蕃军又倒下一片。

每次唐军用火折子点燃引线,巨响过后,冲锋的吐蕃军总有一大片惨叫落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