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344章

作者:贼眉鼠眼

郑仁泰笑骂道:“老夫六十多岁了,你这是打算让老夫在凉州入土为安么?”

“没,郑爷爷误会了,您常年戍边,身边也该添几个知冷知热的伶俐人儿,军中皆是粗鄙武夫,侍候您难免粗糙,弄几个女娃在身边,岂不正合适?”

郑仁泰大笑:“老夫统领六州兵马,若想要几个女娃来侍候还不简单?”

“好了,说正事,天子点你出使吐谷浑,你打算何时入境?”

李钦载想了想,道:“如今吐蕃和吐谷浑鏖战正酣,小子打算让他们多打一阵子再说,反正狗咬狗嘛,多咬几口,对大唐不是坏事。”

郑仁泰笑道:“不错,狗咬狗,两边都不是好东西,但大唐若欲从中取利,欲掌控吐谷浑,出使之事还是尽快为好……”

说着郑仁泰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吐谷浑如今的境况颇为危急,他们全境已陷大半,诺曷钵可汗率部已退到东面,在多玛城抵抗吐蕃。”

“若是大唐再不介入,吐蕃愈发没了顾忌,待到他们占领吐谷浑全境,你这个大唐使节说啥都没用了,吐蕃是绝对不会退兵将吐谷浑双手奉给大唐的。”

李钦载沉思半晌,拱了拱手道:“不知郑爷爷麾下兵马是如何布置的?”

郑仁泰从怀里掏出一份折起来的羊皮地图,展开后指着地图道:“甘州,凉州,鄯州,还有河州和洮州,老夫皆布置了兵马严防吐蕃过境屠戮我大唐边民。”

“但老夫麾下只有三万兵马,无法兼顾,故而只在凉州和鄯州布下了重兵,大约三个折冲府,其余的城池只有一个折冲府在守城。”

李钦载又道:“若小子出使后,吐蕃胆大包天敢犯我大唐疆域,郑爷爷当如何?”

郑仁泰冷笑道:“让他们来便是,他们在吐谷浑打老夫尚可坐山观虎斗,若敢将战火烧到大唐境内,就莫怪老夫出兵了。”

“郑爷爷好气魄!小子打算过几日便出使吐谷浑,不过小子虽是使节,但难保吐蕃会不会讲规矩,若小子被吐蕃扣押……”

李钦载突然露出可怜兮兮的表情,道:“那时郑爷爷会来救我吧?毕竟小子此行只带了一千人马,这点人马还不够吐蕃塞牙缝的,小子的安全无法保证,全指望郑爷爷为小子壮胆了。”

“若郑爷爷现在开始集结兵马,在吐谷浑积石山附近巡边,吐蕃人投鼠忌器,或许便不敢加害于我了。”

郑仁泰瞪了他一眼,道:“咋就是个怂货呢?吐蕃人长了几个胆子敢扣押大唐的使节?”

“那可说不准,吐蕃是未开化的不毛之地,异国猢狲根本不懂规矩,若真被他们扣下,小子可不想像苏武那样放几十年的羊……”

郑仁泰想了想,也觉得吐蕃人不靠谱,于是点头道:“好,老夫回营后便集结兵马,以积石山为界,若吐蕃人真敢把你扣下来,老夫正好有了攻打吐蕃的理由。”

第五百一十二章 凉州之变

越危险的地方,越缺少安全感。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没有万夫难当之勇,就不要装逼搞什么单刀赴会。

李钦载对自己的武力值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他知道自己若没有任何准备便出使吐谷浑,就跟游戏里的小学生送人头一样,死得既丢人又憋屈。

大唐使节?或许管用,但不完全管用,万一人家军队里有个冲动不计后果的,一刀先剁了再说,李钦载除了在阎王殿喊冤,还能怎么办?

李治就算御驾亲征带千军万马给自己报仇,还有什么意义?

怂也好,谨慎也好,总之,李钦载恨不得把千军万马拴在裤腰带上。

至于郑仁泰说什么集结甘凉兵马,李钦载倒是不做什么指望。

首先粮草就是个大问题,大军若发动,海量的粮草都要扔进这个无底洞里,还是那句话,若朝廷有粮食,何至于派李钦载出使?大军直接碾压过去不就完了。

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李钦载这个使节相当于肚子饿的时候先垫吧一下的小饼干,主食要等到来年攒下粮食后再说。

有人当国家的小螺丝钉,同样也要有人当国家的小饼干。

这个称呼比螺丝钉可爱多了。

……

郑仁泰与李钦载聊了一阵后便离开了,他要回去整顿兵马,李钦载也是个识趣的人,当即慷慨奉送郑仁泰一千头羊,给将士们改善一下伙食。

抢来的不义之财要赶紧花掉,不然会倒霉的。

第二天,李钦载派人入境吐谷浑,以宗主国大唐的名义正式向吐蕃和吐谷浑交战双方下了一份文书。

文书措辞很严厉,首先告诉两国,大唐天子遣派的使节已至凉州,其次,使节严厉敦促交战两国,马上停战,接受大唐使节的调停。

这份文书的作用当然微乎其微,吐蕃既然存了吞并吐谷浑的心思,必然不会在乎大唐的反应,使节的几句话就能叫停一场战争,做梦呢。

文书的实际意义是,它在告诉交战两国,大唐使节来了,等于大唐也开始参与这场游戏,从此两国交战变成了三国博弈,做好迎接新玩家入局的准备。

不出所料,文书投出去后如石牛入海,毫无反应。

斥候回报,两国前线仍然打得如火如荼,脑浆子都打出来了。

大唐并没有置身事外,郑仁泰不停向两国派出一队又一队的斥候,打探两国军情,并增加了巡视边境的频率,尽管缺粮,但大唐仍摆出了随时入局的态势。

然而,李钦载执节出使的时机仍然没到。

两天后的半夜,李钦载还在睡梦中,却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一肚子起床气的李钦载暴怒了,披着衣裳走出房门,张嘴就要骂街,刘阿四却一个箭步冲到面前。

“五少郎,不好了,有人烧了凉州城的官仓。”

李钦载一惊,起床气顿时灰飞烟灭:“粮食烧了多少?纵火之人可有被拿住?”

“官仓烧了三间,损失粮食千石,纵火之人趁着夜黑逃了。”

李钦载大怒:“裴申是个蠢货么?官仓都看不住,人也没拿下,这个官儿他是不想做了!”

抬眼一扫,东面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官仓的大火仍然没被扑灭。

李钦载脸色铁青,冷冷道:“先灭火,追责的事以后再说,派快马请郑仁泰调兵,先把边境封锁了。”

穿上衣裳,李钦载领着部曲匆匆朝官仓奔去。

裴申人就在救火的现场,他的眉眼面孔已被大火熏得黝黑,一脸气急败坏,甚至亲自端着水桶参与救火。

城内无数百姓军民都参与进来了,官仓事关所有人的生存,军民全都急红了眼,救火现场一片哭嚎,无数百姓跺脚大哭大骂,有的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端着盆往火场里冲。

李钦载和部曲们二话不说也参与进来,这种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能不断地打水,泼水。

一夜忙碌过后,官仓的大火终于扑灭,然而三间官仓也被烧得干干净净,粮食一点也不剩了。

衣裳被烧得褴褛破烂,连头发都烧卷的裴申失神地站在官仓外,看着满目疮痍的景象,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李钦载气得上前狠狠踹了他一脚:“哭啥!善后的事不做了?”

裴申仍然大哭不止,人已快崩溃。

凉州荒凉,能耕种的土地不多,边城的粮食本就不富裕,大多数需要朝廷拨付,尤其是最近两国交战时期,边境上的唐军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征。

这个节骨眼上,官仓居然被烧了,可想而知罪过多大,耽误了多么重要的军情。

裴申只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一片全黑,再也看不到希望了。

见裴申已失去了理智,李钦载怒其不争,只好下令将刺史府所有官员全召到面前。

“从现在起,凉州城我来接管。”李钦载不容置疑地道。

众官员都参与了救火,每个人的模样都很狼狈,见裴申哭得伤心,对身外事浑然不理会,于是官员们纷纷向李钦载行礼,表示愿意听令。

“首先,城内从今日起宵禁,马上颁下宵禁令,入夜后仍有军民在外者,一律以敌国奸细问罪。”

“其次,凉州司马立即安排人手,从鄯州,兰州,甘州等城借调粮食,十万火急,越快越好。”

“第三,今日起,凉州城加强进出城池人员的搜身盘问,剩余的官仓重兵戒备,任何人若无本官亲令,不得进入官仓,违者立斩。”

“第四,马上派人分赴边境各州城,向各州刺史通报此事,请他们严加提防敌国奸细纵火烧官仓。”

众官员凛然领命。

安排了一切后,李钦载冷冷瞥了一眼仍坐在地上发呆的裴申,转身就走。

回刺史府的路上,李钦载一边走一边对刘阿四道:“派人快马回京,奏请天子,我需要百骑司的帮助,揪出藏在城内的敌国奸细。”

刘阿四立马应下。

李钦载咬牙道:“敢烧我的官仓,胆子不小,阿四,明日你和孙从东再领兵出城,入吐谷浑境,见部落就抢,我的损失必须补回来!”

刘阿四吃惊地道:“五少郎认为是吐谷浑派奸细干的?”

“我咋知道是谁干的,反正谁惹了我,我就惹吐谷浑!”

第五百一十三章 弘化公主

凉州官仓这把火是谁放的,基本已是无头悬案。

没关系,幸好李钦载不是什么讲道理的人,证据什么的更是可笑。

理论上吐蕃和吐谷浑两国都有嫌疑。

如果的吐蕃放的火,那么目的就是不让唐军参与两国的交战,本来今年大唐的粮食不多,这也是制约大唐出兵最大的理由。

如今再烧了凉州官仓,或许别的城池的官仓也会被烧,这就更大可能地阻止了大唐出兵帮吐谷浑。

粮食不够,大唐的王师就像秒射的中年男人,看着白花花的婆娘,疲惫,无奈,有心无力,还不得不忍气吞声接受婆娘的鄙夷唾骂。

吐谷浑也有嫌疑。

如果烧官仓的奸细是吐谷浑派来的,那么目的就是挑起大唐的怒火,并顺理成章嫁祸给吐蕃,现如今凉州城的官民都在骂吐蕃,似乎已认定了是吐蕃派人干的。

若真凶是吐谷浑,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同样的事只要吐谷浑多干几次,大唐就算脾气再好,只怕也忍不住要出兵了,饿着肚子也要揍吐蕃一顿,如此吐谷浑即将灭国的危机便解决了。

两国都有嫌疑的情况下,李钦载如何选择?

他的选择很另类,不管谁是真凶,我先抢了吐谷浑再说。

五少郎在长安都没讲过道理,来到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然更不需要讲道理。

不管谁惹我,我就惹吐谷浑,不服憋着。

凉州官仓被烧的第二天,孙从东和刘阿四领着一千余将士再次出发,从西北方向入祁连山脉,进入吐谷浑境内,见人抢人,见粮抢粮。

三天后,一千余将士满载而归,抢得牛羊千头,战马千匹,刘阿四这个不争气的居然又抢了一百多个吐谷浑少女。

显然离开长安后,彻底放飞自我的不仅仅只有李钦载一人。

抢来的牛羊李钦载全部送给了郑仁泰,以弥补凉州官仓给唐军的损失。

吐谷浑接连两次被抢,而且是被大唐背刺,吐谷浑可汗诺曷钵终于遭不住了。

前方将士还在与吐蕃侵略军殊死相搏,后面的大唐不帮自己就算了,居然还派兵抢掠自己?

抢错人了吧你!

你去抢吐蕃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