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213章

作者:贼眉鼠眼

“少郎君,副掌事虽小,手底下好歹也管着百十号人呢。”宋森无奈苦笑道。

李钦载挑眉道:“好吧,管着百十号人的长安副掌事,来并州作甚?这里不是你管的地界呀。”

宋森抱拳肃然道:“奉陛下密旨,调拨下官于李刺史驾前听用。”

李钦载好奇道:“百骑司在并州没有管事的?”

宋森迟疑了一下,道:“有,刚刚被调回长安。只因李刺史与下官曾经有过几次交道,合作也算愉快……吧?用生不如用熟,故而陛下差遣下官来此听用。”

李钦载听出了蹊跷之处:“百骑司在并州的管事被调回长安?”

宋森苦笑道:“李刺史聪慧,什么都瞒不过您。百骑司并州掌事约莫不大干净,数月前长安便已察觉到,并州百骑司送来的消息多有不实虚造之处,不出意外的话,那位调回长安的掌事怕是时日无多了。”

李钦载深吸了口气。

百骑司的掌事都被拉下水了,并州的水究竟有多深多浑?

宋森见李钦载神色阴晴不定,小心地道:“李刺史若有差遣,尽管吩咐下官,并州百骑司已换了一批人听用,定不负李刺史所托。”

李钦载沉吟片刻,缓缓道:“帮我查个人。”

“您说。”

“并州别驾王实赋。”

宋森吃了一惊,他以为李钦载要查的人是韩国夫人,毕竟这是他的目标,没想到李钦载要查的居然只是个别驾。

宋森垂头恭谨地道:“是,一日之内必复命。”

李钦载想了想,又道:“韩国夫人住在并州城内吗?”

“是,她住在曾经的故宅内,皇后当年入宫选秀前后数年,武氏母女三人皆潜居于此。”

李钦载又道:“能否打听出韩国夫人与何人见面,见面说了什么?”

宋森苦笑道:“有点难办,武家故宅不大,仆从不多,很难打探消息。”

李钦载不满地道:“百骑司不是上天入地啥都能干吗?你们干的就是奸细的活儿呀,怎么可能办不了?”

宋森愕然:“百骑司也不过是一群凡夫俗子,怎么可能啥都能干?李刺史实在太高估我们了,下官愧不敢当……”

李钦载啧了一声,道:“你就不会派个长相俊秀的年轻男子,想办法接近韩国夫人,被她纳入裙下为臣,天天腻在她身边,啥消息打听不到?美男计懂吗?”

宋森一脸惊愕地看着他,脸色苍白久久没吱声。

李钦载与他的眼睛对视,良久,渐渐觉得不对劲了。

特么的,失言了,这不是给大唐天子戴绿帽吗?

就算是姘头,那也是独属于大唐天子的姘头呀,一个三朝功勋的后人,一个直属于天子的鹰犬,商量如何给天子戴绿帽……

三百六十度翻滚转体花样作大死啊。

“中午跟那群狗官饮酒,酒劲到现在都没消,我可能喝了假酒,明日便报官,端了造假酒的作坊……”李钦载喃喃自语,痛苦状揉自己的狗头。

宋森高情商地道:“假酒作坊害死人,确实该端了。”

“刚才那番话,你就当没听到,更不准密奏给天子,若天子怪罪,咱俩交情完了,明白吗?”李钦载严正警告道。

“李刺史无心之失,下官自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刚才下官什么都没听到。”宋森指天发誓道。

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刘阿四站在门口恭敬地道:“五少郎,韩国夫人派人递来名帖,请五少郎明日赴府饮宴。”

李钦载一怔,飞快与宋森对视一眼,然后皱起了眉。

“来得好快……”李钦载喃喃道。

宋森试探问道:“李刺史赴宴否?”

李钦载冷冷道:“我刚来并州,两眼抹黑啥都不知道,此时赴宴,我很被动。”

“李刺史的意思是……”

李钦载沉吟片刻,道:“阿四,回复来人,就说我觉得饮宴甚为无聊,明日打算带部曲出城围猎,饮宴之事待我回来再说。”

刘阿四转身离去。

宋森迟疑道:“李刺史,如此回复怕是会得罪人吧?毕竟是韩国夫人。”

李钦载笑了:“并州刺史如此回复,当然会得罪人,但渭南县伯兼英国公之孙如此回复,不但不得罪人,反而理所当然,长安著名的纨绔子就该是这般做派,懂吗?”

……

第二天,天刚亮李钦载果然带着百名部曲出了城。

出城前李钦载刻意打扮过,穿的是短打劲衫,肩背箭囊,手执皮套,还从刺史府官员府中借了两条猎狗。

出了刺史府便上马,骑队大摇大摆从城内疾驰而出,身后扬起一片烟尘,惹得路人腹诽低骂不已。

刚上任的并州刺史,就是以这副张狂跋扈的纨绔形象,在城内嚣张地穿行而过。

出了城的李钦载随便选了个方向,便一路疾驰而去。

离城二十里后,李钦载不改其色,选了一座山头便下令围了上去,居然真的煞有其事地围猎起来。

时值夏日,猎物正是出没山林寻找食物之时,百人骑队围山而上,李钦载也胡乱射了几箭,当然,战果自然是惨不忍睹,不仅一只猎物都没射中,还差点把自家部曲射下马。

李钦载脸色铁青骂骂咧咧,薛讷那货误打误撞半夜胡乱射一箭都能射中贼首,而他大白天的连只兔子都射不中,大哥的威信立不住了。

最后刘阿四实在看不下去,帮忙射了一箭,一只锦鸡应声而倒,部曲们兴奋地漫山遍野敲锣,兴奋地呼喝“五少郎矢中矣!”

动静闹得足够大,直到中午时分,李钦载这才下令换了个方向,朝远处的平原疾驰而去。

大约离城五十多里后,骑队一行遇到一片农田,李钦载才下令停了下来。

此时的他已完全不复跋扈纨绔的模样,蹲在田埂边,脸色凝重地注视着面前的一片庄稼。

庄稼惨不忍睹,由于干旱,田地裂开了一道道豁口,干涸的农田里,小麦稀稀拉拉蔫头耷脑,从麦穗颗粒来看,今年的收成真的很不乐观。

李钦载心头一沉。

他终于亲眼见到了并州最真实的情况。

第二百九十六章 求活,争命

李钦载印象里的旱灾,大约便是“缺水”,直观的画面是干涸的河床,开裂的土地,以及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

这些印象当然没错,可旱灾不仅仅只有这些画面。

当土地上明明种着粮食,却估摸出粮食的产量少得可怜,明明该举家背土离乡,却不得不留在故土等待这点可怜的粮食成熟……

这种整日沉浸在绝望里的心情,除了可怜的农户,应该没人尝过。

李钦载沿着田埂慢慢游走,他很认真地观察每一亩田地,他甚至试图数清楚每亩地的麦穗数量,预估今年的亩产。

越数心中越发凉。

如今已快夏末,等到秋收之后,这点粮食绝对无法养活一家人,那时会出现大规模的流民离乡逃难。

那将是一场灾难,关乎百姓生死的灾难,也是大唐朝堂和官府的灾难。

蹲在田埂边,李钦载忽然道:“阿四。”

“在。”

“你家也是种地的,看看这田地,今年收成如何?”

刘阿四露出惨然之色,摇头叹道:“没指望了,地里收成大约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麦穗根本没长好,很多颗粒都是空壳。”

李钦载沉声道:“若地主免租,官府免赋,地里的粮食一粒不少都给农户们,能过得了今年吗?”

“也不成,五少郎,这根本不是减租减赋的事,待到秋收之后,便是一场大饥荒。”

李钦载没吱声了,呆怔地注视着眼前这片没有生机的土地。

良久,李钦载起身道:“走,去村子里看看。”

走进村子,李钦载愣住了。

原本他以为村子里人人呆坐,状如行尸走肉,或是妇孺嚎啕大哭,男人沮丧捶地。

然而村子里并没有这些画面。

他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

妇孺们不论大小强弱,皆挑着担匆匆进出,有的在井边排队汲水,有的则拎着空桶走向不知名的远方。

男人们上身精赤,五六人聚成一堆,正在喊着号子,用一根尖锐的原木齐力在地上钻洞打井。

更多的人在田埂便不停挥舞锄头挖沟渠,田埂漫长而遥远,偌大的工程令人绝望,可汉子们仍然不知疲惫地挥洒汗水,像一群执拗的愚公,非要挖开一条通天的沟渠。

炎热的烈阳下,不时有人中暑晕倒,被人抬到树荫下扇一扇,敷一敷脸,醒来喘口气,挣扎着起身继续干。

李钦载被眼前的画面震惊了,他没想到古代的农户们竟如此不服输,面对必败的结果,他们像一支冲向千军万马的孤骑,仍敢与老天一战。

前世书本上总说劳动人民如何勤劳勇敢,李钦载一直以为那只不过是一句修饰,毕竟生长在城市里的他,从未亲眼见过。

今生今日,他终于见到了。

画面很震撼,面对注定的结果,连活了两辈子的李钦载都感觉绝望的时候,农户们却没有绝望。

他们仍在咬牙与天争命。

这一刻,李钦载终于明白了,造就大唐盛世的,不是朝堂君臣的所谓英明,而是这些籍籍无名的底层百姓,他们才是真正为盛世奠基的人。

慢慢走近一口井边,李钦载露出笑容,蹲在一位老人身边。

老人大约六十多岁,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年代,算是村里的宿老了,李钦载观察半天,看得出老人的工作比较清闲,他负责井边维持秩序,评估每个打水的人力气大小,决定他们一次挑多少水。

“老人家,忙着呢?呵呵。”李钦载笑着招呼。

老人睁开浑浊的眼睛,见李钦载一行人穿着短衫猎装,还牵着马,一眼便看出他们是城里的权贵,于是不敢怠慢,正要起身行礼,被李钦载托住了胳膊。

“老人家莫客气,折煞晚辈了。”李钦载急忙道。

老人家嗯嗯半晌,含糊地道:“贵人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就是想问问今年地里的情况,还请老人家不吝赐教。”

老人上下打量他:“贵人是城里的官儿?”

李钦载失笑:“哪有我这么年轻的官儿,不过是个无所事事的闲散之人罢了。”

老人叹了口气,道:“今年怕是撑不过去了,老天不想给咱活路呀。”

李钦载神情凝重地道:“旱情很严重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