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姓王 第372章

作者:实验室的仓鼠

“郑三保出使西洋多年,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如今总管太监一职尚且空缺,且司礼监掌印由御前公公暂代,今命你身兼双职,日后尽职尽责,不得怠惰。”

“郑三保叩谢皇恩。”

王柄权便是如此,一旦看对了眼,就会下意识给予对方信任,绝对无关那几十个异域美女。

……

主仆尽欢,王柄权抽身离去,晚宴将至,他还要回去看看严荣荣与王潜英有没有准备好。

王柄权哼着小曲来到坤宁宫外,刚推门走入,就听到一声带着怒意的声音:

“还不跪下?!”

“咔嚓”一声,王柄权没有半点犹豫就跪了下去,力道之大直接将地砖都给跪裂了。

此时屋内二人正面带怪异瞧着他,严荣荣早就习惯了他的不着调,转过头去,继续看着王潜英道:

“英儿,知不知错?”

王柄权这才反应过来,合着是在教训儿子啊,他也不尴尬,没事人一样站起身,起身后还不忘掸掸膝盖上的尘土。

……

“娘子,怎么动这么大肝火。”王柄权很自觉地走到严荣荣身后,为其捏起了肩膀。

严荣荣尚在气头上,并没注意到他的反常举动,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王潜英,她沉声道:

“说吧。”

“儿臣昨儿个去逛青楼了。”年近三十的王潜英如同孩子一样低着头。

严荣荣刚压下去的火此刻又上来了:

“英儿你身为一个皇子,整天流连烟花场所,传出去像什么样子?你都快三十了,妃子也不娶,孩子也不生,难道真要一辈子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吗?”

“孩儿知错。”

“你哪次不知错,哪次又肯去改?整日沉迷女色,醉酒荒淫,你对得起死去的爹娘吗?”

许是太过恨铁不成钢,严荣荣一时嘴快提及了陈年往事,王潜英闻言身体明显一颤,紧接着头垂得更低了。

……

王柄权见状叹了口气,低声安抚了严荣荣几句,待其离开房间后,他上前搀扶起儿子,并俯身为其拍去膝盖的灰尘。

“英儿,别怪你母后,她也是为了你好。”

“父皇,儿臣都知道。”王潜英低声说着,头却始终没抬起来。

王柄权将他拉到一旁坐下,各自倒上一杯茶水,这才缓缓说道: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我年轻那会,比你还不让父母省心,那时我五岁,被刺客刺杀,受了惊吓跌入湖中,自那以后就痴痴傻傻,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明白,三天两头拉裤兜子里。”

“……”

王潜英还是第一次听闻父亲这种过往,虽然大家都有意隐瞒自己,但他通过只字片语还是知道了当年的事情:

自己亲生父亲意图谋反,被当时的太子给擒拿了,之后又被贬往开平卫,自己正是那时候降生的,而那位太子便是如今的父亲。

王潜英对此并没有什么怨念,姑姑常跟自己说,这件事上父亲仁至义尽,若非当初他向陛下求情,自己的亲爹怕早就死在了大狱中。

在众兄弟中排行最末却被立为太子,凭借一己之力平息了一场谋反,在凶险的夺嫡之争中全身而退并袒护敌对之人……从这些事看来,父亲无论智谋、胆魄、胸怀都是一等一,怎会是个傻子?

可既然对方这么说了,那便必定有这么回事,毕竟拉裤兜里可不长脸。

……

王柄权这时目露追忆继续说道:

“即便如此,父皇与母妃仍是没有放弃对我的期望,为我请了朝中最好的大学士教授功课,哪怕后来开了窍,他们的心还是没能彻底放下来。

记得那时我放弃太子之位时,你皇祖母曾找过我,而我用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她的怒气,知道我当时说了什么吗?”

王潜英微微摇了摇头,王柄权继续道:

“我当时说,若我得了这太子之位,则每日活在被刺杀的恐惧中,若是放弃太子之位,就能安安心心当个王爷,母妃你觉着哪种生活我过得更开心呢?”

后来的事无需多说,因为自打王潜英记事起,父亲就一直是个安逸的王爷。

见儿子目露思索,王柄权再次面带笑意,平淡说道:

“英儿,我跟你娘都不要求你才能过人,也不勉强你做治世能君,只希望你能一辈子平安快乐。”

王潜英闻言眼眶微红,刚要开口,就见父亲一瞪眼道:

“别跟我说什么逛窑子也很快乐,快不快乐老子不比你清楚?关键这玩意伤身体啊……”

“父亲,孩儿是想说这次真知错了,以后我一定言语律己,将精力都放在正事上。”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王潜英总觉得父亲每次在谈及勾栏时,显得比自己还要兴奋。

……

第515章 立太子

入夜,皇宫内的宴会声势浩大,为了使得这次宴会能如期进行,内务府几乎买光了半个京城的肉菜粮食。

王柄权坐于高位,两侧分别皇后与皇子,在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吉利话后,宴会算是正式开始了。

席间不少人前来敬酒,王柄权都一一应承下来,如今年纪大了,少了许多争强好胜的意气之举,若是放在从前,在场百余人估计都得被喝趴下。

身为大皇子的王潜英也没能逃过,即便经常出入烟花场所饮酒作乐,在众大臣轮番敬酒下,不大会儿就醉得不省人事。

皇后对刚刚的事仍心存自责,朝一旁王柄权小声道:

“我下午说得话会不会太过分了?”

“没事,英儿又不是小孩子,你的心思他清楚,刚刚来之前他已经保证过了,之后一定要振作精神,好好修习学业。”

正说着,一个使臣凑上前敬酒,王柄权也没废话,直接和对方喝了起来。

宴会过后,众人拖着醉步前往郊外,借着明亮的月光观摩王朝试射火炮。

刘卢明圣令在手愈发肆无忌惮起来,一口气拉来十余座巨炮,炮弹不要钱一样朝远处山坡招呼,好好的山头被炸得千疮百孔,众使臣见状酒意一下子醒了大半,当场纷纷跪下表明忠心。

这一夜,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

春去秋来,不觉又是十载。

万帝在位已有十五年,王柄权本人也已过了半百年纪,眼瞅着就奔花甲而去。

这十五年时间,朝堂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上了年岁的官员辞官隐退,一批批官场新贵随着科举进入庙堂。

王柄权同顺帝当年一样,推行年轻人掌权,若朝堂全是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伙,官场气氛沉闷不说,他们掌权的各地方也会显得老态龙钟。

如今王朝足可用“盛世”来形容,繁荣程度直追几百年前的盛唐,无需王朝再派使臣前去他国,各邦商人自会将王朝的繁华宣扬出去,大大小小的国邦自发前来朝拜,也不知他们是在哪听说天朝帝王爱美色,逢来便要带上十个八个美女。

这些美女王柄权自然没胆子收,十年前那三十多个虽然摆在宫里赏心悦目,但每每想到万一被皇后发现的后果,他背后就阵阵冒凉气,最后没办法,一股脑全塞给了儿子。

……

王潜英现在着实让人省心了不少,自那日父子谈心后他再没去过烟花柳巷,也不曾贪杯饮酒烂醉如泥。每日潜心学业与政务,多年下来已成为京中颇负盛名的才子,闲暇之余写就的诗作,无一不被文坛争相传颂。

坊间甚至有传言,若能得到大殿下一篇诗文手稿,足可在京郊换个县令当当。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不乏杜撰吹捧之嫌,不过王潜英在文坛名声确实极好,他礼贤纳才,创办了“京玉书院”,遵循孔圣人“有教无类”,名头一度盖过了专出栋梁之才的国子监。

书院中虽有不少资质平平之辈,但王潜英创办书院之初就是为了让穷苦读书人能有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而且京玉书院这些年也确实出了几位惊世之才,当中一位甚至超越一众国子监学生,夺得了当年新科头魁。

国子监学生脸上挂不挂得住暂且不知,反正现在京玉书院的学生倒是颇有几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傲意。

但凡从书院出来的学生,无论学识高低,皆以“皇子门生”自居,这并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实打实敬重那位身居高位还能心系贫寒书生的大殿下。

如今这“皇子门生”的称呼,估计很快有要改为“太子门生”了,因为宫内有人透露出消息,说当今圣上有意立大皇子为太子。

……

此事一出,许多文人比皇子还要高兴。

王朝两位皇子一文一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文武不和自古一向有之,文人喊武人叫做莽夫,武人称文人为无用秀才,这点在朝堂上尤为明显。

百官对立太子一事的关注远比外界来得深,武官们在朝堂被压了几十年,虽然随着严家入主兵部以及万帝有意调和这种压力减轻了不少,可向来尊崇“能动手绝不多逼逼”的武夫依旧不是专修嘴皮功夫的文官对手。

有时候人家给下了套,他们想都不想就一脚踩了上去,许是嫌自己死得不彻底,还得多挣扎几下让绳子勒得更紧紧,坐在龙椅上的万帝就是想救都没法救,武官们被逼得面红耳赤却又不好动手,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陛下现在有意要立代表文人的大皇子为太子,武官们自然不愿意,二皇子现在也已而立年纪,在疆场杀伐十几年,早就撑起了西北半片天,如此赫赫战功,又岂是久居京城只会吟诗作对附庸风雅的大皇子能比的?

简单商讨过后,几名武官便准备就大太子并非陛下亲生一事,把这事给搅和黄了,因为怕严尚书念及情谊予以阻拦,所以干脆就没告诉对方这茬。

严军年事已高,早就告老请辞了,严撼海子承父位,既是兵部尚书又是皇亲,作为王潜英与王潜山的舅父,他是看着两个孩子长大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何来亲与不亲一说?

倘若让他知晓部下们的荒唐谋划,还真得拉出去打一百军棍不可。

……

这日早朝,王柄权以掌撑头坐于龙椅,望着台下百官缓缓开口道:

“朕年事已高,身心疲惫,恐怕难当一国之主的重任了,今日众爱卿在场,立太子一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此言一出,百官好似打了鸡血般,个个身体一激灵,他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往露骨了说,是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日子好不好过。

若是选了个心仪的明主,加官进爵自不必说,可若是推一个酒囊饭袋上去,不但他们的脑袋随时会搬家,整个江山也可能易主。

连黎作为文官之首,自然知晓万帝心中所想,缓慢上前一步道:

“禀陛下,臣以为大皇子品行兼优,贤德服众,是太子之位的首选。”

这时户部尚书潘子骞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大皇子结交文人雅士,为我朝堂招揽人才,于社稷有大功。”

见其他人都说话了,刘卢明作为六部尚书,不说话似乎有些不合适,于是也装模作样执笏道:

“禀陛下,俺也是。”

王柄权闻言差点被晃下龙椅,他皱眉看向刘卢明,心说你小子不会说就站一边消停待着,瞎跟着凑什么热闹?

……

第516章 文武争辩

有了三位尚书大人带头,其余人均是点头附和,一个声音却在这时打破了和谐的气氛:

推荐阅读!